查看原文
其他

老街的“理想图景”如何绘就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03-06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有人说,老街的记忆是一段与过去相连的回忆,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就时下年轻人热衷Citywalk来说,老街之所以好逛,绝对离不开对“过去”的精心呵护。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老街下接历史建筑、上承历史名城,大多分布在古城、古镇、古村之中,有不少已被划为历史文化街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6.35万处。随着数量增多,近年来老街的商业化开发也成为社会热点,一面是经营几十年的老店在关门,老街坊陆续搬离;另一面是连锁品牌不断入驻……一时间,保护与利用似乎成了“二选一”的关系。

日前,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工作现场会在绍兴召开,与会人员之前还调研参观了绍兴仓桥直街、八字桥历史街区等。不禁要问,老街的保护与利用之间能否兼容?街区的“理想图景”究竟是什么样的,又该如何绘就?

绍兴仓桥直街历史街区




老街往往承载着许多故事,“镌刻”着民俗“标本”,见证着生活变迁。比如,杭州北山街被称作“民国建筑博物馆”;杭州桥西、南通唐闸、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等历史文化街区记录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扬州南河下、福州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老街是明清以来商业繁荣的见证,在社交平台上是人人神往的“文化打卡地”。然而,也有的老街在建设、运营多年后,逐渐迷失了自我、磨平了性格“棱角”,给人以难以辨别之感。

有的拆旧建新、有形无魂。在一轮轮旧城改造和城镇化浪潮中,有的老街在推土机“冲动”下遭到破坏;还有些地方热衷大兴土木,不顾文化传承,新建仿古街区,导致街区有“形”无“魂”。比如有的历史街区内,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被“改头换面”,原本的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没了踪影,反被日式风格的餐厅所取代。这种“整容式”的改造,抹去了历史原貌,拆散了文化骨架。

有的随意装扮、风格不搭。某些老街增添的设施、引入的业态与街区原有风格不协调、不匹配。比如,某地一街区有座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但在改造过程中,其外墙被赫然安上了超大型电子屏,既不美观,也没有任何韵味,丢失了传统审美和历史文化风格。

有的利用不当、失去人气。一些老街历史悠久,但活化利用不够,“养在深闺人未识”,游客想参观游览却发现走两步就已无处可看了,久而久之,街区就远离了大众视线,古朴原始中少了些许人气;还有的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商业化、缺少文化味。比如,一些地方的老街由于商业化的压力“失去了初心”,涌入大量商户,物价水涨船高,屡遭举报导致最后摘牌。

有的大同小异、失去个性。天南地北的老街宛如星辰,不少却有着一样的青石板、白墙黛瓦、特色小吃,对于普通游客而言,要想找到一条老街真正的历史文化,还真不是一件易事。有的游客表示,坐高铁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吃的东西还是自家楼下就能吃到的味道;有的游客评论老街,“中间一条路,两边是商铺,卖着同样货,业态雷同多”。

可以说,种种“开发性”的破坏,不仅不利于老街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甚至会对历史街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事实上,这种“开发性”破坏现象,折射出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内涵的观念,反映出保护方法不科学、保护内容不完整不系统等问题。那么,老街风韵保护与利用的“跷跷板”该如何平衡呢?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保护要放在首位。老街是历史的“原物”,是传统文化的“星光”,如果不重视保护,即便日后通过拆旧建新等方式大致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但所用的技术、材料、工艺都是新的,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和沉淀,保护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保护这些老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珍藏那一段时间历程、那一段历史岁月

比如,早在2007年,上海就将中心城区内144条道路和街巷认真保护了起来,其中64条为永不拓宽道路。又比如,浙江湖州老城的小西街,完整保留了2万多平方米的老街原貌和大量历史建筑,以保护为先,其后才是引入现代产业经营,把本地人的“梦里老家”和游客的“梦中情街”融合在一起,让生活与历史同时映入游客心窝。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实际上,对一条老街全方位、全要素的系统性保护,不仅不会挫伤沿街商户的积极性,反而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保护共识,增强对商户的吸引力。比如,在保护的基础上,上海历史街区沿线“冒出”了许多新业态,风格各异的咖啡厅,老洋房里的新民宿,都在“过去”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份当下的风味。

又如,绍兴仓桥直街将活态传承深深刻进老街的每一寸肌理中,不仅保护、修复古建筑的一砖一瓦,更将地段好、面积大的老宅利用起来,打造成陈桥驿史料陈列馆、张桂铭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如今在这条1.5公里的老街上,800多户原住民与35家非遗商家、6家文化艺术场馆相生相融,演绎出活态传承的时代图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对老街而言,保护是前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但保护不是将其紧闭大门、秘不示人,最好的保护是给老街以“生命”,还文物以“尊严”,找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图源:“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福州三坊七巷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那么,如何实现这“两颗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从“点上突破”走向“整体串联”。老街中往往聚集了文物古迹、历史建筑、非遗技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通常以分散、点状形态分布。可以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加强科学规划,把点与点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的各类历史文化遗存、建设性项目统筹起来,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实现整体保护利用。比如,江西省赣州市的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将传统建筑、现代街巷以点布线串联起来,统一风貌,加入广场、绿地景观,丰富区域业态,重塑历史生活节点。

从“静态保存”走向“动态保全”。时间流转不息,老街上的建筑会斑驳,设施会老化,就像人一样,皮肤会松弛、皱纹会生长,但这时候无须大刀阔斧地“整容”,可能只要勤敷面膜、用心护肤,就能延缓衰老。老街也是如此,它的保护没有终点,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而是使用“微改造”“精提升”的绣花功夫,动态、持续保护,并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唤醒城市记忆,才能“唤醒”并“焕新”街区。

比如,湖州市德清县的新市古镇,1700多年历史让她有着极富韵味的身段,当地在挖掘名人故居、红色资源的基础上,不拆不建,用更多精力来发展诗路文化研学、打造古风文学场地,让静态老屋老巷活了起来。

从“物质更新”向“内容载入”转化。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指出:“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这启示我们,保护老街,不仅要留住其“筋骨肉”,也要传承好“精气神”。比如,于苏州平江路漫步,苏绣、宋锦、制扇等非遗项目俯拾可见;比如,在广西南宁三街两巷,人们不仅可以观看传统邕剧表演,还可体验糖画制作,移步换景之中,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从“单打独斗”走向“全民参与”。街区改造、环境治理等都需要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比如,福建武夷山五夫镇,完整保留古街、老房、旧院,并请于修缮、经营之道上有所研究的村民共同参与,使一批老建筑得到保护修缮,也为当地依托历史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打开了局面。

老街见证风雨,迎接未来。它的保护与利用不应以非此即彼的眼光来看待,而是要将其视为两头都要抓的必答题。试想老街上,各种老建筑被“延年益寿”地精心保护,非遗工坊、特色书屋、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源源不断地引入注入,古风古韵与烟火气息和谐共生,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将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图景”。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街的“理想图景”如何绘就

之江轩 浙江宣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