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赠书 | 未来学校,将嬗变为何种样态?

王毓珣 校长会 2021-06-10

因微信公号改版,防错过校长会的推送,请星标我或文末点在看哦~


(全文共1671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当我们在谈论学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在期待未来时,我们在期待什么?


未来学校正站在过去和现在的“肩膀”上,按部就班地行进而来。我们会发现,未来学校的智慧不仅体现于技术理性的闪耀,更体现于价值理性的绽放。我们终将走进未来学校,迎来智慧时代。


本周,校长会为读者带来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王毓珣教授的著作:《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共同探讨未来视角下的学校变革。文末更有赠书福利,不可错过噢~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去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 

——约翰·杜威




方今的世界在新技术、新能源、脑科学、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的冲击下,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称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学者克劳斯·施瓦布名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无论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下的工业革命要求必须植根现实、面向未来进行创新性革命,走向未来学校。















关于未来学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德国杜林的未来学校、瑞典爱伦·凯的未来学校与美国杜威的明日之学校等。自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合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等国际组织开始关注未来学校的相关问题。


例如,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荷兰鹿特丹召开“面向未来的学校国际会议”,会后出版了《面向未来的学校》一书,描绘了未来学校的蓝图。几乎同时,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法国、巴西、韩国、瑞典、俄罗斯、芬兰、英国、德国、印度等国相继拉开了未来学校序幕。未来学校正在向我们走来。



我国更是充分认识到未来学校的重要性。

早在1912年,著名大教育家蔡元培就言明:“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的题词点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为此,我国政府从国家层面下达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指导意见与规划,加速推进未来学校相关行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出台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将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纳入工作重点,全面推动。


蔡元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启动了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组建了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实施未来学校实验室项目,出版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启动了未来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2030中国乡村学校计划……各地的学校也积极地行进在未来学校的探索之路上,例如,北京一土学校、北京呼家楼小学、上海市西中学、上海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天津二十五中学、杭州云谷学校、山东昌乐一中、成都先锋学校、成都好奇学校、台北南港小学等。


北京一土学校,图片源于网络


上海市西中学,图片源于网络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过:“你可以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风却随心所欲地从四面八方吹来。”


当下,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校2.0正垂垂老矣,未来学校之风已从四面八方吹来。期盼各位教育同仁,携起手来,怀揣义务、责任、使命与担当,仰望教育家璀璨的星空,脚踏中国幅员辽阔而坚实的教育大地,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从现在开始,从这里启航,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连接过去,立足现在,指向未来,大胆追求未来学校这一伟大而高贵的事情,去创造具有中国智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未来学校!


司马迁有言:“《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建设未来学校,要处理好一下几对关系:




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因为未来总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在现实中建构的。只有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才能追求未来学校。



二要处理好简易、变易与不易的关系

因为简易就是大道至简;变易就是万事万物都依据规律变化;不易就是自然与社会法则是永恒不变的。只有做到化繁为简、注意变易、关注不易,才能建设好未来学校。



三要处理好行与知之间的关系

因为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只有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才能建成未来学校。


各位教育同仁们,大千世界等你去探索,未来学校等你去定义!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拿起画笔在自己的教育领地大胆绘描未来学校的图景,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与拥抱未来学校百花争艳的春天!



未来学校的争鸣

  是消亡、独存,还是共存?

(摘自王毓珣《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


关于学校消亡的思想源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的思想以及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9月其出版的《设计教学法》一书对此方法做了全面阐述。


他倡导一种由学生在实践中自动、自发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手脑并用、获得完整经验的学习活动。等的影响下,苏联出现了由舒里金、特鲁佩尼拉为代表人物的学校前途预测理论。


其基本观点为:一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学校将伴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年轻一代的教育和教养将被各种形式的校外工作所取代。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二是强调学生应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自发学习。三是提倡以工人农民为师,以各种专家为师。


1971年,伊万·伊利奇的《去学校化社会》,不仅指出“学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正陷入四面楚歌之中”,而且主张创立包括自由的教育理念、平等的教育机会、开放的学习网络的全新教育制度。在他看来,“废除学校将是不可避免的,且其发生过程也将是异常迅猛的。人们无法长期阻止其发生,但也几无必要强力加剧这一过程,因为这一过程已在进行之中。我们现在值得做的是,努力使它朝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一方向就是构建由学习资源网、技能互换网、伙伴匹配网、专业教育者网组成的学习网。埃维里特·赖默(Everett Reimer)则出版《学校已经死亡》主张学生需要学习的场所不单单是学校,而是生活环境中一切可资利用的学习资源。事实上,源于美国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就是学校消亡论的产物。


凯文·凯里(Kevin Carey)的《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则预言,传统的大学将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我国学者朱永新预言:“我们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时代。现在,商业被颠覆了,金融被颠覆了,工业也走向智能化了。教育怎么办?我认为传统的学校正在走向消亡,替代它的将是未来学习中心。


在当下仍有人认为:“由于电子学习、移动学习和其他数字技术提供了大量学习机会,学校教育模式在数字时代是没有前途的。”关于学校走向消亡,只是极少数人的意见。


持学校独存论者认为,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在技术的拉动下,什么都变了,唯有教堂与学校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心灵的场所。这就意味着教育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沟通、交往中才有可能实现。换言之,人只有靠人去培养,人的心灵只有靠人的心灵去培养、靠文而化之的积淀。因此,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这只能在学校才能完成。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论教育》中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提醒人们:“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削弱。学校教育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是社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可见,人是靠人来培养的,是技术甚至人工智能永远取代不了的。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的未来,学校不会消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学校一定能够存在,只不过这里所指的学校存在不是独存,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的共存。


第四次工业革命使教育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环境在变,学习内容在变,学习方法在变,学习手段在变,学习时间在变,学习空间在变,教学方式在变,评价制度在变,师生关系在变,学校管理在变,学校也必须因应之进行改变。未来学校必须依据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需要与个体的潜能,走向人机共存、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换言之,未来学校必须走向共存,“因材施教、因爱而学,可能是对付将来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一个共存之道。


与之相关,当下还存在未来的教师存亡的争辩。其实,这是与学校存亡相关度最大的问题。既然学校依存,那么教师自然仍在。正如传媒大亨默多克所言:“科技永远不能取代教师,我们能做的是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可以利用科技为我们来做教育的深入分析,从而让教师把时间用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人性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否定了教师消亡的预测,明确指出:“某些人起初预测,教师职业注定会逐步消亡。这些人称,新的数字技术将逐步取代教师,实现更广泛的知识传播,提高可获得性,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机会急速扩张的同时节约资金和资源。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预测已不再令人信服。”而且明确指出:“数字技术不会取代教师。


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不会完全取代教师,但会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最佳助手,不仅能够减轻教师重复性的简单性的劳动,而且能够提供精准及时有效的反馈,实现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理想,“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

【粉丝福利】
欢迎留言分享您的教育感悟我们将从留言中选取 三名幸运读者 转发并留言点赞数最多者优先各获得《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赠书一本留言截止时间:2020.07.15
等不及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提前享受这场思想盛宴吧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虫子
来源 | 本文摘选自《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转自白丁未来学习中心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 缪可馨事件官方调查结果公布:教育人,请牢记教育的指向永远是“人”!

● 柳袁照:为什么当下的中国教育家里,我最钦佩朱小蔓先生

● 2020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面世,你的学生能考好吗?

● 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