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重庆巴蜀小学课程体系:连接未来又能落地实施
(全文共2652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发生火灾后,普通人逃生的有效时间是多久?”
“火上浇油能灭火吗?”
“在飞机遭遇失火,该怎么办呢?”
……
在一次以“火”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中,四年级的孩子们十分兴奋好奇,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天马行空”。
显然,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其中折射了孩童对真实生活的广泛思考。
“只有当问题由孩子自己生成,才会驱动孩子钻研。”重庆市巴蜀小学课程部负责人张帝老师如是说道。
当下,不少中小学都热衷于课程改革,但能脱颖而出的学校却少之又少,大多数学校最终表现平平,甚至沦为“面子工程”。
究其根源,在于这些学校没有建立起一套独具创意且可落地的课程体系。
能够连接未来的教育绝不只是埋头教书育人,更要求学校能立于高位俯视全局,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这是课改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正如北京101中学李希贵校长在《课程平台,好大一片天》中说的那样:“今日中学生,不管将来走向世界也好,扎根华夏也罢,课程,总是他们成长与发展不可替代的第一平台。
故而,那些在课改过程中独树一帜,开创出一条新路子的学校自然成为了教育界的典范,重庆市巴蜀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或许很多人都很好奇,这样一所地处山城、教学资源不拔尖的学校何以成为教育界的佼佼者,其践行的“做”的课程理念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校长们又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1
一所相信教育不会成功的学校
“教育有成功的一天吗?直接了当地说,不会有。
假使你只有空间观念,那么,教育有可以成功的一天。
假使你在空间观念里承加了时间观念,那么,教育永不会成功。”
这是1932年,巴蜀小学发布《建校宣言》内容的前三句话。这三句话告诉了所有巴蜀人,也告诉我们所有教育人——教育无止境。直到今天,巴蜀小学探究教育的脚步也从未止步。
而巴蜀小学的课程建设也要从1932年说起。《建校宣言》中曾提出,课程的源头在生活。生活,是课程之源,是课程逻辑的起点,也是儿童学习的目的,完整的生活、整个的课程才能培养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儿童。
为此,校长马宏不断在回望中寻找到课程的源头,使课程回归生活,让课程与儿童脉搏一起律动,儿童与生活脉搏一起律动,由此也形成了学校“1333”巴蜀律动课程体系:
“1”即一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第一个“3”,指的是“基础学力、生活实践、潜能开发”三类课程。
“基础学力”课程,是以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为实施载体,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要实施途径,重在夯实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
“生活实践”课程,聚焦儿童日常生活,以“道德与法治”德育课程群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课程链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潜能开发”课程,以儿童兴趣为基础,以“专业队、学生社团”为单位,以个别定制、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为实施途径,旨在发现每个人的潜力,并为潜力发展提供持续性支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个“3”,指上述三类课程均可通过“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种课程形态推进实施。
第三个“3”,指教学过程要体现“尊重、激发、共生”三个律动教育原则,即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实现教学相长、情智共生的课堂样态。
在律动课程体系基础上,学校还以评价为抓手切入课程改革,形成了与律动课程相契合的“三力”学生律动评价体系——“学力评价、活力评价、潜力评价”,促使课程顺利落地。
巴蜀学生律动评价框架图
过去,学校的课程建设多是从理念切入,把握不到位容易陷入“空对空”的困局。如今,改为从评价切入,测评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怎么测,这些弄清楚了,课程建设的路径就变的清晰和聚焦。
像“乐评嘉年华”与项目式学习的对接,就是经由评价反观带来的变化。而更强调能力取向的评价模式也促使教师自发地改变教学行为和思维。这也是一种用结果倒逼过程的方式。
2
以“律动”文化撬动课堂教学变革
有了律动课程与“三力”评价体系的加持,课堂实施就变得游刃有余。
根据课程特点,巴蜀小学聚焦各学科共性,以八大课堂管理策略——摇号筒、双色筒、答题板、同质同桌、手势语、行为矫正袋等方式激活学生参与率,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形成以“尊重、激发、共生”和“主动、互动、灵动”的律动课堂文化。
以手势语为例,巴蜀小学的老师们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唱举手歌:
老师提问我发言,小小手儿举过肩
紧急情况不能耽,紧握拳头把信传
如有补充想表白,小小食指伸出来
心有疑问解不开,食指一弯头一歪
发言精彩我同意,OK 传递我心意
要是有了新主张,中指食指齐上扬
争取发言机会多,牢记咱的举手歌
小小的歌谣不仅将与规则意识潜移默化的印入学生头脑,更让课堂充满活力与童趣。相比老师整日耳提面命的维持秩序,这样的方式对小学生更适用有效。
类似的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典范还有许多:
教师李小兰针对学生语言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提出“英语思维SPA”。其含义是:课堂教学要情境化、活动化、问题化,其核心基于主题探究,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认知图式,促进自信表达、乐于交流。
如何改变数学“冰冷”的面孔,让学生爱上数学?周智雄老师研发“故事数学”,从生活小事、神话故事中寻找课程研发灵感,比如《酒桌上的数学》《长毛猴与孙悟空》。紧扣核心素养,将模型思想、问题解决能力贯穿课程其中。
数学学科团队开发出1-6年级的玩数学课程,有趣味图形,七巧板、数独、九连环等。团队用两个办法解决教材、师资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是全员培养指导教师,二是培养学生导师。另外依托评价激励,研发了指导教师评级标准和学生达人评级标准。今年玩数学课程转向到1+X模式,每个年级除了完成规定项目,还自主研发新项目。
低中年级部根据孩子年龄、身心特点,构建1-6年级完整的家校共育课程体系。如,二年级习惯养育(一级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二级目标)……设置年级家校共育中课堂、班级家校共育小课堂。此外,建立家校共育评价表格《我的成长规划表》,促进了学生习惯的养育。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改变,承载的都是巴蜀教师们对学生成长的殷切期盼,洞悉儿童、洞穿学科、创生课堂,教育才会真正的发生。
3
构建“学科+” 综合课程体系
让教师影响教师
作为一所不断创新发展的学校,巴蜀小学自然不会满足于单一的课程方式,学校也在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靠单一学科很难解决现实问题,“学以不能致用”不是巴蜀的风格。
为此,巴蜀小学开始了另一个尝试,用“学科+”的跨界形式,打破时空界限,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改变课堂教学形态。所谓“学科+”,即围绕一个主题,基于本学科,超越本学科,遴选提取其他相关因素加以融通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更具价值的新整体,这也成为巴蜀小学综合课程体系的一大特色。
然而,从无到有的打破固有状态,建立一种新型课程样态并非易事。在现实面前,巴蜀小学面临重重困难,最难突破的无异于教师们的主动性。
“我们做好自己本学科的事就行了,‘学科+学科’不是自找麻烦吗?”“‘学科+技术’不就是信息化技术运用,有新意吗?”……
分管课程的副校长李永强回忆,当“学科+”改革在基层教师中进行推进时,就遇到一些教师的不理解。面对这些阻力,学校并没有“一刀切”,而是采取了人性化的方式——让教师告诉教师,教师影响教师。
“语文和英语学科在语言、思维和文化上能找到共同的知识点,可以相互借鉴。”
“信息化技术能促进课堂观察从定性到定量,使教学分析诊断更有针对性。”
最终,巴蜀小学历经多年实践,终于形成了以“学科+”为显著特征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通过学科与不同关键要素的深度链接和融合,带来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具体来看,“学科+”模式的实施也是围绕着学校“做”的哲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趣且有深意。
◎ “学科+学科”
“学科+学科”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以主题方式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进而打通学科之间的围墙。
比如,音乐+美术学科的“都市美育”,以审美兴趣为中心,通过艺术展演,开办市、区、校艺术书画展,律动音乐会等形式;探寻老重庆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三峡的纤夫》《巴蜀故事一条街》《黄桷树》等活动,培养具有艺术特质的“巴蜀型学生”。
在巴蜀小学,“学科+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多采取主题融合,以项目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相联系的学科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地搭建“脚手架”。
“植物要睡觉吗?仙人掌为什么没有叶子?……”在一年级的项目式学习“我的植物朋友”中,学生们用观察记录、绘本、表演等形式参与,整个过程中,语文、科学、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自然而然得到运用。
目前,这样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已经在巴蜀小学形成常态。
◎ “学科+生活”
“学科+生活”,是引导学生从教室回归到人的完整生活,让世界成为教材,“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一体化实施,强化了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
如一年级的“我的动物朋友”、二年级的“安全岛”、三年级的“垃圾的旅行”等。通过每个年级不同的项目主题学习课程,避免了教育和生活实践的脱节,实现时间和空间、知和行的统一。
再比如“巴蜀儿童七礼”,也是巴蜀小学“学科+生活”实施的一个范例。“爱护环境三个子——捡渣子、对桌子、摆凳子”;“用餐做好三件事——排队去取餐、进餐不说话、用餐不浪费”……“巴蜀儿童七礼”采用口令形式,通常由师生一问一答,朗朗上口,有放学礼、列队礼、进餐礼等七类规范,口令中配合师生肢体互动,生动有趣。
如今,让学科回归生活已成为巴蜀师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巴蜀团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融通学校、家庭、社会三重生活的育人价值,实现了全员教育。
◎ “学科+技术”
“学科+技术”是将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营造新型教育环境,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线上线下主动参与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个性化学习基础上,鼓励合作学习与同伴交往,实现学生个性化选择学习资源,跨越学习时空界限。
基于此,巴蜀小学通过优卡乐园、律动课堂数字观测平台、电子徽章等,让学生在技术的杠杆下,拓宽视野和思维。
在“学科+技术”研究探索中,学校还完成了从以往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向如今互联网学习资源开发的转换,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有效供给、共享,以全时空的泛在学习方式,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此外,通过“学科+”,学校还形成了教室、学校和社会三种课堂的相互融通。“教室小课堂”从学科出发,依托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进行理想、礼仪的养成教育;“学校中课堂”通过建立学习主题单元,设立开学节、体育节等单元式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实现各学科协同;“社会大课堂”将道德养成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包括礼仪修养、感恩回报、国际视野等。
总之,通过“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巴蜀小学率先实现了跨界学习和综合育人,助推学生回归儿童本真生活。
2018年,学校《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简称“学科+”成果)还荣获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更是盛赞“素质教育看巴蜀”!
4
完善管理机制
助力“学科+”课程实施
当然,“学科+” 综合课程体系实施的顺利推进,也离不开巴蜀小学在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机制的充分保障与支持,他们共同构成了律动教育发展的新生态链。
◎ 学生评价
在巴蜀小学,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老师去上课,走进教室发现乱哄哄的,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了“巴蜀榜样章”在学生面前晃了晃,整个教室便安静了。
这个巴蜀榜样章就是巴蜀小学2006年推出的“养成一个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工具。这枚章上有“巴蜀榜样我最棒”几个醒目的大字,以及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图案。
一枚章胜过无数的批评教导,这还只是巴蜀小学学生评价充满“魔力”表现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巴蜀小学基于学校课程综合化实施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不断完善“学力、活力、潜力”的“三力”学生评价系统,建立全面、全程评定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比如语文学科,依据国家语文课标精神,基于学科素养,结合巴蜀小学育人目标,将学生关于语文的综合评价体系整合为优雅书写、自信表达、实践创新三方面内容。
在考试方面,以与内容相适应的作品制作、表演、演讲等替代传统的试卷测试,而且将原来的一次考试测评改为教师提出评价标准,学生可多次参与评价。在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上,则以项目式学习的“量规”为标准,通过过程评价落实课程目标。评价过程中,加强各学科间的沟通并联动家长参与评价方案的制订和评价过程的实施。
这样,聚焦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一元评价体系转为多元评价体系,这样的课程实施文化将学生置于一个以素养为出发点的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上,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赋予了课程实施的文化内涵。
◎ 课程管理
从课程实施的管理视角看,双向互动的协同管理以既定的管理目标和构建发展共同体为追求,最终将课程实施转化为教育发展诉求。
在协同管理中,巴蜀小学以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以自下而上的现场创新推动思想丰厚,形成“大部制统整、小学校落根”的双向互动协同管理模式,以管理研究护航课程改革。
一是学校与学科年级组的协同。通过上层领导的规划设计,设立课程部,统整教育教学、研究发展、品牌推广,以专业学科组牵头、集体实施的方式,统筹规划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计划、人员、科研方式,发挥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作用。
二是学校与课程保障部的协同。完善的课程实施离不开其他部门的互动配合,通过设立物业部、校务部,为课程改革提供多元保障。
三是学校与学科负责人协同。通过建立学科管理机制,实现教师选拔、培训、考核一体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诊断一体化。通过建立具有跨学科背景与综合能力的新教师选拔机制,建构教师成长模型。
四是学校与教职人员的协同。通过完善在职教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新技术和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总之,巴蜀小学以创新的管理架构,为干部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学校层面协同各部门并做好团队、三级课程、教师、学生、评价等多维管理,带动课程发展。基层教师与其他部门通过一线实践,可反过来将实践结果反馈给学校领导,二者双向互动、协同推进,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并共同推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 教师队伍建设
强大的教师团队也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支撑。学校建立了具有跨学科背景与综合能力的新教师选拔机制;建构了“四段三维”教师成长模型;完善了教职员工适应新技术、未来教育的培养机制。
为了协同推进此项改革,学校建立了“大部制统整,学科组和年级组落根”的管理架构。设立课程部,统筹规划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计划、人员、教研方式,设立物业部、校务部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建立学科负责人机制,实现教师选拔、培训、考核一体化。
一批管理机制成果涌现,比如双“132”课题管理模式,校本教研“四个一”行动,小学教育峰会的巴蜀密码,“律动巴蜀 智慧校园”的管理案例……
在业内专家看来,巴蜀小学的可贵之处在于,针对诸多课改难点,能提供一套完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并且改革的每一步历程,从“学科内融合”、“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以及评价协同、管理护航等都有具体的实践成果做支撑。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学校课改过程所欠缺的。
课改不是形式主义,巴蜀小学的课改之路就为广大学校提供了一份借鉴,遵循教育本质规律,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坚持学科育人的基本功能,坚持“学科+”的综合化改革趋势,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脉搏和方向。
参考文献
《学科课程综合化的建构与实施——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学科育人的创新路径》,陈时见 邵佰东 潘南,中国教育学刊2019.12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马宏:教育是“做”的哲学,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王大伦 姚辉省,重庆教育发布,2018.05
《“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的巴蜀密码》,中国教育报,2018.07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持续探寻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教育部,2019.06
《领航校长故事·巴蜀马宏:用“做的哲学”定义教育》,成尚荣,中小学管理,2016.09
《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课堂教学变革巴蜀启示录》,巴蜀小学,2016.12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推荐阅读
● “人生为一大事来”:“十四五”已至, 学校发展规划,校长你准备好了吗?
● 重磅!国务院: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