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切缅怀欧阳中石先生:写书法之外,他最爱做“教书匠”

校长会 2021-06-09


(全文共5537字,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





在书法界,他诸体兼精,自成一家,尤以行草能入东晋堂奥。行书主追二王之意趣,取势王列之妙笔。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


在教育界,他从事教育事业60载,教过了从小学生到博士后的各个层次,主导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书法文化高等学历教育体系,却只以“教书匠”自居,说学生才是他真正的作品;


在学界,他以独特的学识阐发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并献计献策,“哪怕只贡献出微小的力量,也心甘”……


欧阳中石就是这样一位著作等身、桃李盈门、虚怀若谷、豁达风趣的鸿儒硕学。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穷途不哭、歧路不惑、达道不肆;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尘俗气——这位仁厚长者的超凡境界,让每一位与之接触的人都如坐春风,开目启听……


他在《中石自况》诗中道:“普普通通一教师,平平淡淡自无奇。不意无奇非无意,正是无奇正是奇。”这是他对自己“无奇”一生的自谦,也是他在平淡中坚守“正奇”的写照。


01

时代造就,擎起书法教育的大旗


从1981年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始,欧阳中石便走上了书法教育之路。同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后来领导找欧阳中石谈话,希望他把精力集中到中国书法教育事业中来。
那是中国书法教育逐渐复兴的年代。
欧阳中石先生对书法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高度而清醒的认识,在1985年,他就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办书法专业大专班,面向全国招生,继而创办了书法艺术专业。他带领一个团队,整理、编辑、出版了关于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和书学历史、书学理论以及相关诗词曲赋等知识的一批教材,致力于系统和科学地培养书法专业人才。这件事,当时在全国高校以及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1993年,欧阳先生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请在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书法方向博士点。先生的学术水平和人品获得了学位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我国第一个书法方向博士点诞生了。先生成为我国第一位书法方向博士生导师。在我国高等教育学位设置中,终于有了书法方向博士点,这件事情在中国书法史和教育史上是破天荒的。1998年,先生又担任我国第一位书法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

而对于这一切,他却用“时代造就”来定义:“为什么当初沈尹默先生想要设置书法专业却不能如愿?为什么陆维钊、沙孟海先生他们在世的时候就强调设立这个学位却不行?为什么到了80年代我们就可以建立书法专业,后来可以出现博士、博士后?今天书法更盛了是为什么?是我们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能力掀起来的吗?不是,是社会的力量。”
或许,先生说的是对的。是时代大潮推拥和托起了书法专业和学科地位,是繁荣书法事业的社会呼唤选择了欧阳先生,同时也是先生首先认识和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自第一个书法方向博士点成立以来,先生集中全部精力为我国培养高级的书法专业人才,他培养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今天已成为我国书法领域的中坚力量。
同时,先生十分关心中小学书法教育,为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贡献了他的智慧和力量。书法作为一门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养成良好行为规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通知;2013年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紧接着审定了11套国家统编的义务教育3—6年级的书法教材《书法练习指导》。

02

承前启后,永远做一名教书匠


1928年,欧阳中石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1930年代就读于泰安市粮食市小学,至今他已经在学校中度过了82个春秋。
82年来,他不是在学校读书,就是在学校教书,学校成了他人生的主线———1950年,欧阳中石考入北京辅仁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翌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先生门下,主修中国逻辑史;1954年大学毕业后,欧阳中石并没能从事“逻辑学”正业,而是被分配到北京通县师范学校(后又调到通县二中、北京171中学)做基层教育工作,并在这3所中学累计工作了27年;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学科教育、逻辑学,时隔多年终偿夙愿。
2011年,83岁的欧阳中石开始将精力投入汉字认知与传播上。当年,在其积极倡导下,首都师范大学“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而且,对如何练习书法,欧阳中石始终都有自己的思考,带有哲学意味。在他看来,写书法和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要专一,不能贪多。

他也十分重视书法教育,过去很多人以为书法就是如何书写、怎样用墨,但实际上“书法不光是写字,最主要的还是要认字、解字。”
此外,欧阳中石还对京剧有所研究。他提到,还在念私塾时,汶阳镇早上经常有戏班搭台唱戏,那时他对戏曲充满兴趣,常常一早爬起来,从西徐村走到汶阳镇,坐在地上看戏,一直看到戏班收工。
欧阳中石是京剧奚派艺术创始人奚啸伯的嫡传弟子,曾长期协助奚啸伯工作,对奚派艺术的完善有重要贡献,现在很多活跃在舞台上的奚派老生演员都曾跟随他学习。他还把京剧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对京剧的历史渊源、流派特色、表演实践均有著说。
他曾说:“写字是没有穿上行头的戏剧”。在欧阳中石的心目中,书法亦是载体,承载的是文化。
“好多人知道我是书法家、喜欢京剧,其实,我是业余的。我其实是一个‘教书匠’。”欧阳先生生前曾深情地表示,“我这一生,从上学就和老师打交道,认为老师最神圣。等我毕了业,也就自然而然做了教书匠。”“我敬佩这个工作,我也热爱这个工作。我虽然教得不好,但是我觉得这个职业很好。我现在也仍然在做着这个工作,我会永远做这个工作。”

如今他不仅桃李满天下,且名徒辈出。2012年10月,他的第一届博士生叶培贵受邀成为第四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中国文化大使,欧阳中石被授予“名誉文化大使”称号。他闻讯喜上眉梢,说:“我这个‘名誉’和假的差不多,我学生的称号可是实至名归!作为老师,我最大的欢快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个个都事业有成,每次看到学生的进步,我都高兴得不得了。”
他总是希望有朝一日学生们都能超过自己,为此他特意把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改做“芳林陈叶期新叶,流水前波望后波”,以表达自己的殷切之情。

03

立德树人,用为学教育为人


细致严谨,是先生突出的书法教学风格。
首师大教授叶培贵是先生第一批博士生,因为一个字的临摹,两人曾有争吵,中石先生就说,“你去拿尺子来量,它这里是两公分,你如果也是两公分,那么就是你对,如果它这里是两公分,你只有1.9公分,那就是我对。”都是博士生了,为什么像教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叶培贵对此非常不解。
先生则坚持自己的主张,“凡是你的短板,你没有达到的能力,不管你是博士还是教授,你该从哪做起就得从哪做起,这才叫学!”
老先生经常告诫学生,“学习书法不能光靠苦练,而要会学,量少而精,化繁为简。”
博士生、肇庆学院书法教师熊沛军记得,教授《书写技法》课时,先生有个独特的规矩,一个字只准写三遍,必须仔细观察再下笔,三遍之内让他满意,否则就请出课堂,“先生这是在要求我们写字要调动大脑,一定求质不求量,每练一遍都要有效果。”

郑州大学教授李放于2004年到2007年师从欧阳中石先生读博,在他看来,先生特别重视人品和书品的关系,给博士生入门第一课上讲课主题就是“做书法先学做人”。
先生也特别重视书法的文化内涵,将书法置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把自己对书法教学思想概括为“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而这16个字也是首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的院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金玉甫记得,当年读博时,先生并没有马上教书法,而是教作诗,“我们文学和诗词底子薄弱,有点不太适应,刚开始也不太认真!”先生生气了,直接给他们三条路:把诗写好了再上课,不写诗了直接上课,或者干脆别学了,卷铺盖走人。最终,他和同学们选择了第一条,“这说明老先生对学识要求是很高的!”
先生曾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及政府部门和重要机构创作了大量艺术精品,且为众多大中小学题写校名、校训。

先生对书法教育的关注也深深影响了众多弟子。博士毕业,李放来到郑州大学,先后创办创办书法研究所、建立书法系并建设独立的书法书院,他说,“中国书法教育有今天的面貌,先生功不可没。作为先生的弟子,我们能在书法高等教育上有一点点贡献,就算不辜负先生的教诲。”
多年来,欧阳中石务实钻研、严谨治学。他教育学生学习书法要有积极探索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要学习和研究古代书法,深入到传统精华中去,只有扎实学习,才能逐步提高自己。
他告诫学生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求其然而然”,要能够进入历史的深处探掘其内在的精神,观史而察今。他认为之所以要学习传统中的精华——“正统”,是因为“正统”是传统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在欧阳中石先生看来,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教育学生更要立德,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也要去立德,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教师应先反思自己。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
立德,德是什么?从文字上看,双立人旁边应当是一个正直的“直”,直立的“直”,下边是一个平地,在平地上立起了眼睛,正直向上。直上面是一个“十”,下面是一个“目”,最后底下有一横,是正直向上的意思。一个人总要正直向上,无论思想或行动上都必须这样。
所以,直心为德,上面一个正直的“直”,下面一个“心”。因为写起来不好看,所以就把“目”横过来了,“十”下面一个“四”,再加一横,横下面加个“心”;行动上也要这样,所以旁边再加了一个双立人(“ㄔ”),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汉字。应当说,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既是科学的结晶,也是艺术的结晶。
什么是正直为人?正直是向上的意思,对两旁都不能有所影响,这是德的真正含义。引申来看,一个人要有德,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德。因此,我们既要思考自己的“德”,又要考虑这个“德”如何影响到旁人身上。自己要有“德”,让别人也有“德”,得允许他人“德”的发展,还要帮助他人发展“德”,这就是“德”的含义。
另外,“德”还包含能力、作用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禀性,或者说各种事物的禀性都可以说是它的“德”。
天有天德,地有地德,人有人德,物有物德。比如,水有水之德。它永远向下流,尽可能保持公平,这是它的德。所以每个事物都要有德。
培养学生,就是要树立他自己的德,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使他成为一个对国家有意义的人。这是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要用“德”来培养学生,这个“德”不光是思想里的,还包括行动、能力上的,所以“德”中也应当包含“才”。
什么叫德化?德化就是把一切都变成德,就是化德,也叫德化。
因此,理解好“德”,对自己、他人都有意义。尤其对于师范院校,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教育学生更要立德,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也要去立德,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
所以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教师应先反思自己。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
欧阳中石先生为首都师范大学题字

立德的同时,还应当思考:树人,要树什么?树人是要树成一个有文化的人。
什么是文化?“文”的含义是什么?在古代书里有个说法,叫“物相杂,故曰文”,事物很多,堆在一块,这就叫文。物堆在一起的时候,这两个物之间有一条线,即是“文”。所以“文”是各种事物的区别。
各种事物怎么区别,才是“杂”?“杂”现在是“九”和“木”组成。过去的写法是,旁边先写一个衣部旁;然后那边画一个鸟,就是一个锥子,一撇一竖一点,下面四横,中间一个竖,这是一只短尾巴的鸟;下面再写一个木字,就是鸟趴在树上,很美丽,像人们穿的衣服一样花花绿绿,那么美好,这就叫杂。
所谓“文”,不是单个“文”,而是许多“文”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美好、繁荣。所以,“文”就是美好、繁荣。还有一个说法:五色成文而不乱。不乱是有规矩、有章法的。所以,美好、繁荣、和谐就是文的特色。
文化就是把一切想法、事情都变成文的、美好的。在辞典中,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每件事情都是文化的结果,不能单一地指出某个是文化,而是将其总括起来称为文化。
用“德”树人的内容就是文,就是要向着美好、繁荣、和谐的目标来塑造人。
目前,国家推崇“立德树人”,等于把历史文化发展的最高峰都汇聚起来,这正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今天所说的中国梦,就是要把梦寐以求的理想都一一实现。这项任务落在每一个人身上,而欧阳中石就是一个立德树人的完美践行者。

结尾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10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欧阳中石先生在书法界取得卓越成就之后,就将“书法”传统美育的种子播撒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
如今,桃李已成阴,先生的弟子们也传承了一代书法大家的衣钵,带着先生的书法气节、教育理念砥砺前行,共扬中国书法文化。
先生如今驾鹤而去,令我国书法界、文化界、教育界痛失“国宝”,这位简单赤誠的“教书匠”会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先生千古,风范永存!


参考文献:

1. 祁胜利:《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大道唯中 后学砥石》,《人民政协报》,2014.7.1

2. 郭振有:《弘文焕采—欧阳中石先生书法 教育思想研究文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

3. 《欧阳中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教育报》2013年6月7日8版

4. 《书法名家欧阳中石如何带学生?听4位弟子追忆恩师》,北京日报客户端,2020.11.5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
来源 | 校长会综合整理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王殿军: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应针对那些典型问题拿出对策

  ● 敢和顶级高校飙“实验室”,上海这所百年名校在练什么功?

  ● 教育部:“县管校聘”,应避免“折腾”教师

  ● 教育部一级巡视员:三句话谈“教学改革”,关键要在“深化”上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