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专访 | 这位老教师教了32年书,终于摸清“凭啥让学生服你”
(全文共4291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这是一位在中学讲台上站了32年的老教师,教育生涯的一半留在了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用心、用情关爱学生,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关妈”;
是一位退休多年仍然尽着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迷途中的孩子的指路人,她说“我已经放不下孩子们了”;
她还是一位白发苍苍仍然笔耕不辍的教育人,对自己多年的中学从教经验和师生关系思考总结后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最终著成《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等多本教育书籍,在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影响广泛。
日前,这位关承华老师接受了校长会的采访,畅谈其一生所为之奉献的教育事业和她与孩子相处的教育艺术。
Q
校长会
A
关承华
我每次讲座时,都会自嘲“职业惯性”。在讲台上站了32年,当了30年班主任,跟孩子和家长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可能是因为工作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孩子们在我心理和情感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用现在的话说可能就是源于“爱”,因此我的书章刻的就是“为了孩子”四个字。
我用“冤”和“值”二字形容自己这一生。我没有为自己活过,一辈子为了孩子和学生付出,用我们老北京话说是“冤”,但也值了,看到学生们的成长,付出也得到了回报,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感。
退休后也曾经试着放弃过,不干了,享受生活吧,一年多时间跑了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等许多国家,回到家后仍旧感觉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突然想明白了:那不是我要的生活,我离不开孩子,离不开教育,我放不下了。
于是在学生的鼓励下,很快完成了十几万字的《9节课,教你读懂孩子》。因为在讲台上讲了一辈子,那些教育内容都在脑海里,下笔写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并就此下定决心,一直干下去,到干不动为止。
我叫自己“三乐老人”: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我有众多尊重爱戴我的学生和认可肯定我的家长,我很知足;晚年生活里,我还能写些教育心得,把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做着自己快乐的事情;我现在70岁了,还有孩子和家长、学校和老师需要我,让我帮助开导学生、挽救学生,我还有用,这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遗憾肯定有,大言不惭地说,还真不多。
年轻时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不深,犯过很多如果是现在不会犯的错误,比如脾气急躁,处理学生问题不冷静;对学生早恋现象认识不到位,处理不恰当等。随着教育理念的日趋成熟,回想起年轻时候的一些不当教育,也想要尽力补救。我曾经一时气急打过一个孩子,后来在学生成年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专门打电话给他,向他道歉。
可是说到成就感就太多了,那些所谓的荣誉奖励都是虚的,通过我的努力转变了差班,转变了孩子,让今天成功的孩子说出“没有关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让买好药准备轻生的孩子,重新懂得尊重生命……今年进入古稀之年,还能继续为孩子为教育出一份力,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我认为“差生”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不能否认,大部分老师心中都有“差生”这个概念。的确,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不同的“差”会在学生身上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师们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但我也反对把“差生”的标签贴到学生身上,有盖棺定论之嫌、贬低歧视之意。
老师要知道师生之间、大人孩子之间的理解有时间差。学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不成熟、不理智,他们的戒备心态、逆反心理往往使他们不会换位思考。其实学生是有感情的,他们对老师的理解往往是在时过境迁之后,要给他们一个缓冲的过程。
对于所谓“差班”,老师首先要知道不是学生单方面有问题。改造“乱班”的关键在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鼓励他们把“面子”挣回来。
曾经校领导让我接手一个有名的乱班,担任了他们的班主任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孩子们把《我们的连队好》这首歌改编为班歌《我们这个集体好》。鼓励他们报名参加校运动比赛,他们都争先恐后,这个班级的学生很快有了上进心和凝聚力。
老师们还要善于发现、培养孩子们的潜力。我有个学生,读书时我发现他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很强,非常有从政潜力,以后可能要走仕途。在学校时我就培养他当预备党员,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现在在国资委工作。这要求老师平日里注重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感化,用心了自然就能发现学生们的潜力特点。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
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的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
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让学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口服,何愁学生不服!
这是我在辅导青年教师时特别要强调的一个问题:避免师生关系庸俗化,把握好师生关系的界限。拉近师生关系的目的要明确,是为了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那么就需要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和信任感,用老师的真诚换取学生的信服。
要具备较高的情商,即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把控,对教育对象的感知和理解。
比如我在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都会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全面家访,第一把自己亲切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第二了解家庭氛围和父母素质,掌握第一手资料。
曾经去一个学生家,他看到我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妈妈呵斥他:“怎么能在关老师面前这么没礼貌呢?”我立刻制止了他妈妈,问这个孩子:“要是其他人来,你也会这样吗?”他回答说不会啊,关老师来我高兴!说他妈妈:“您还没有关老师了解我呢。”所以教育者要理解体会孩子。
另外要心中有学生,要用心感受、观察细节。孩子上课时的一个蹙眉、一声咳嗽、一个眼神,老师要捕捉到并及时给予关注,孩子会为此而感动的。这方面的具体方法很多,不能一一道来。
师德培养
这是我在做青年教师培训时,开讲的第一个话题:明确什么是教师?什么是老师?我认为,教师是个职业,你从事这个职业就是教师,不从事了就不是教师了,而教师要“传道受业解惑”,重在一个“教”字上;
而老师是个身份,是个尊称,要为人师表,重在一个“表”字上,学生尊称你一声老师,你就应该是学生的榜样,你要对得起这个称谓。自己不能以身作则,体罚辱骂学生、收受家长钱财等等不配为人师。
国家授予了教育工作者“惩戒权”这把尚方剑,那么我认为国家、政府只是举剑人,用剑人还是辛苦在教育教学最前沿的老师们,千万不要误认为教育部的文件仅仅是在给咱们撑腰,细细品读,里面还有对老师们的更高要求。
“惩戒”尚方剑如何落下?是对老师们的一个考验!
尚方剑的执掌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否则一旦剑走偏锋,触犯了法律或者道德底线,教育部也救不了你;教育“尚方剑”下的学生别忙着背“三字经”、“弟子规”,先熟读《惩戒权》细则,并牢记在心,规范、收敛自己的行为,让尚方剑尽量不要落在自己头上。
班主任工作
我的经验:要成为一个好班主任,需要有相对高的情商,我走到今天,最大的优势就是情商偏高,尽管智商不高,但没有影响我成为一名好班主任。
对于情商,我近几年做了不少探索,学习了不少有关方面的知识,非常认同丹尼尔 . 戈尔曼“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以及被很多专家认同的“20%智商、80%情商”的观点。
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没必要研究有关情商的深奥理论,只需抓住“情”和“感”两个关键字:
情——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把控;感——对教育对象的感知和理解。仅仅两句话,二十几个字,真正做起来并做好很不容易,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育中去努力把握和践行。
至于说到班主任工作责任重,报酬少等,是客观现实,咱们发表意见也无济于事。我30年班主任生涯,少说10年没有班主任费这一说,我下班后一个晚上走访四个同学的家,没有报酬这个概念,说费力不讨好也不完全准确。
现在班主任不好当我不否认,但我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不能着急,不能马上就要回报,这不是做买卖,教育是个慢功夫,我现在就在享受和品味我曾经的付出所得到的回报,那个感觉真好!
教师成长
让学生怕不是好老师!辛苦不是衡量老师的唯一标准!我曾经给年轻教师提出了四组概念供他们思考:
负担与乐趣——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
任务与责任——为领导还是为学生?被动还是主动?
斗智与斗勇——无论斗智还是斗勇,学生都是弱者,但跟学生斗勇斗狠,反衬出的是老师的智弱。
放弃与坚持——坚持源于热爱。如果没有爱,想放弃,建议趁早,以免误人子弟。
说一件我印象深刻的事,冬天的寒风中,我看到孩子们进校门时恭恭敬敬给在门口值班的领导鞠躬问好,大部分领导没有回应,当看到一位主任给每个孩子还礼时,周围的家长们很是感动。
我认为,如果说让学校去培养教师的师德意识,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应该反思的是校长们自己的师德意识,为人师表在这有双重含义,校长既应该是学生们的榜样,也应该是老师们的榜样。
让老师佩服、服气,他们才愿意为你干。
奖罚分明,师德问题无小事,比成绩重要得多!
走到学生中间,了解真正的师德状态,不要假招子、花架子。学生不傻,让学生评价老师,必须统一画√填满意,招来的是学生敢怒不敢言的极端不满情绪。
结尾
以上,只是关老师教育智慧的冰山一角。
在关老师的著作中,她总是用平实的语言、丰富的案例,为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庭教育倾情支招。这些著作就像一条浓缩了教师一生的纪录片长廊,横跨新旧世纪。
在里面,有心酸、有成就、有柳暗花明的转折、更有以小见大的教育智慧和春风化雨的教育情怀。一生专注于一个热爱,已经足够传奇。
正如许多正苦苦“求医问药”中的家长看完这些书后,看到了拯救孩子的希望,年轻教师如果能用心体会书里的教育智慧,也必将受益匪浅。
欢迎留言分享您的教育感悟我们将从留言中选取 三名幸运读者 转发并留言点赞数最多者优先各获得《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赠书一本留言截止时间:2020.11.18
等不及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提前享受这场思想盛宴吧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