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载有52名小学生的渡轮触礁沉没,后续发展却暴露了中国教育最缺失的一环

校长会 2021-12-23


(全文共3473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综合日本朝日电视台及“KSB濑户内海放送”消息:


11月19日下午,一艘载有52名小学生,5名老师,5名船员共计62人的海上渡轮,在日本香川县水域触礁后沉船......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在这起灾难中,除了两名小学生和1名72岁女性因体温过低送医治疗外,没有任何人员伤亡,所有的孩子都顺利获救!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难道真的有奇迹发生了吗?



01

一场不可思议的奇迹


11月19日下午4点40分,当地海警突然接到了救援请求:“我们的船因撞上了海上不明物体,船身进水,目前船上有50多名小学生......”



事故海域附近有大量浅滩和暗礁,此前也发生过多起船只触礁事故。海警紧急赶往救援。


这是一艘被称为“海上出租车”的渡轮,事发当天正载着坂出市立川津小学52名修学旅行的小学6年级学生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没想到,行驶到坂出市与岛北侧海域时突然从船底传来了巨大的撞击声。


瞬间,船内的照明开始闪烁不停,船舱慢慢开始进水,船上的大人和孩子们一度出现了恐慌。



川津小学校长说,从撞击到不明物体所有人登上船顶避难,到最终轮船沉没大概只有10多分钟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所有人都明白,救援人员肯定无法及时赶到,那么船上的孩子们是怎样获救的呢?


通过各方人士的陈述,逐渐还原了当时的紧张状况!


校长通过随行老师了解到:在撞击声出现后,由于发现船底舱有下沉迹象,船长向所有船上的人员发出了避难至船顶的指令。



并对所有身着救生衣的孩子们大声喊道:船在沉没时会将人吸入海底,所以能做到的孩子请马上从船上跳离!


在那种生死关头,不用说孩子,就连大人都会畏惧不前。可这些孩子的做法却让人惊讶而感动。


一些男同学在听到船长的话后带头跳下大海,给其他学生做演示,他们大喊:“我先跳下去,你们就和我一样”,然后毅然决然的跳下海去......


在互相鼓励之中,有一半的学生都勇敢地跳入了海中!


实施救援的渔民岩中优次描述了他到达现场后看到的画面:


当时我正在准备捕鱼的饵料,而我的渔船据事发现场只有一公里左右,因为发现渡轮有些不对劲。于是和其他渔民一起马上赶往救助。等我赶到的时候,船几乎都已经沉没了,部分孩子漂浮在海面,部分站在浮起来的船顶上,整齐地站着,等着......



当时的情况很紧急,我一边对自己说要镇静、镇静,一边慢慢靠了过去。靠近之后我用话筒喊话:“肯定不会有事的,大家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游过来。”


我说完之后可能大家太害怕了,只有一部分人跳进海里向我的渔船游了过来,其他人都没动......


就在我苦恼该怎么办时,先爬上船的孩子们开始不断对还未跳下来的孩子们大喊:“没事的没事的,快游过来!”


在这样的鼓励下,一个又一个孩子陆续被救上船。这些孩子不断鼓励和救助同伴的场景让我至今难忘!



除此外,更让岩中优次感到心头一暖的是,在把所有人救助上岸后,孩子们齐齐的对他鞠躬并大声说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


日本海上保安厅称事发20分钟后船体几乎完全沉没,他们前去救援时,部分学生正漂浮在海面。



最终,50多名孩子全部获救,无一伤亡!


在遭遇这样的灭顶之灾时,日本的孩子保持了镇定和勇敢,这在令人感佩的同时,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我们自己的孩子:如果是中国孩子,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他们会怎么做,能安然脱险吗?


一瞬间让我对日本教育产生了欣赏。



02

日本安全教育


以往我们总会觉得日本的学校什么都教,就是不教学习,经常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可现在来看,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保持镇定、勇敢,没有乱作一团,跟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日本小学生入学第一讲就是“独立与自我负责”意识。日本小学有一个《社会生活教育》,特别强调:不给人添麻烦,自己能做到的,不会麻烦别人,自己一时做不到,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到的,也决不会麻烦别人。


这个“别人”包括了那些想为他们背书包、穿衣服的父母。这个“自我负责”意识,使学生们很快就能融入到规则的约束下,自愿接受能对自己和他人带来最大方便的社会秩序,这自然能产生最好的社会效应。



尤为重要的,日本学校教会了孩子们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在面对不同的灾难时该怎样自保!


从保育园开始,老师就会不定期带着孩子们进行各种各样的避难训练。而这样的训练和我们以为的“走形式”大不相同,他们对待各种训练都十分认真!


着衣泳

日本的小学生从小开始就要学习游泳,在低年级1--2年级时,以玩水为主,了解水的特性,亲近水。到了3--4年级,要求能够初步学会游泳,并且使用一些游泳的辅助道具,例如救生圈、安全海绵垫,还要学会呛水后的急救常识等等。



着衣泳顾名思义就是在泳装外还要穿着自己平时的衣服,包括鞋子,让孩子们跳进泳池体验落水后的真实感觉(这要比穿着泳衣游起来更困难,也更容易下沉)。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们在溺水时也能保持冷静,知道该怎样自救,提高生存的概率。



当然所有的训练都是在消防救灾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的。因为人在溺水时穿的衣服会在吸水后会变得很重,快速消耗溺水者的体力,因此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获救的铁则就是:“怎样能让自己漂浮足够长的时间等待救援!”


坏人闯入训练

当坏人闯入时,老师会用手边的椅子等进行防御,一边和坏人周旋一边大声指示孩子们逃离现场。



而这样的训练并不只是装装样子而已,整个过程所有老师都在拼劲全力,而孩子们则四散逃走,就像遇到真的坏人一样。



最终看到幼儿园老师把“坏人”踩在脚下,一方面觉得好笑,一方面又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训练。


火灾避难训练

“着火啦!!”



随着听到有人大喊着火了之后,许多孩子开始慌乱地哭了起来。这时其中一名保育园老师迅速组织大孩子排队离开,而另一名老师则一下抱起三个还不能走路的孩子,走在队伍的最末尾!


虽然这些不过是一、两岁的孩子,但仍可以感受到他们平日的训练有素。所有的孩子一手捂着口鼻一手护着头部,听话的在老师的带领下鱼贯离开。


地震逃生训练


311地震时,地震和海啸给日本造成很大的破坏,在破坏最严重地区宫城县,有一所离海边仅一百米名叫“户仓”的小学,当地震来临时,所有的一百多名小学生按平时的应灾程序,钻到桌子底下,按平时的训练样子,迅速离开大楼向操场跑,然后迅速往高处跑。他们不仅在大地震中幸免于难,而且在数分钟后汹涌而至的海啸灾难中幸免于难,海啸当时瞬间就摧毁了学校大楼。



学校成了一个牢固的避难所,不仅是因为学校拥有抗震能力高的安全建筑,更重要的是学生所受的防灾教育。


最后我们通过视频的形式看一下日本幼儿园的地震避难训练:



看到这里,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沉船事件,52名小学生在船沉没的短短十多分钟时间里没有出现一例伤亡,他们得救的背后,也许并不仅仅是幸运那么简单......


03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点危险

类似这种模拟危险情景的预防训练,在日本多不胜数,在我国却屈指可数。


其实,让孩子一定程度面对风险和危险,并不是一件坏事。并不是被保护的最好的孩子才安全,孩子总要长大,要一个人面对危机四伏的世界。

相反,我们对孩子安全的严防死守,不让他们接触任何风险,看似是保护,实际上是剥夺,剥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真实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克罗斯曾说:“自信的孩子是最安全的孩子。”


自信源于哪里?自信一定来源于“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不能做什么”。若是以安全名义剥夺孩子学习独立应对危险的机会,就会非常束缚孩子的成长。

孩子独立自主的成长过程就是克服面临危险时产生“恐惧”情绪的过程。通过参与有危险的游戏,孩子做那些自己害怕的事情,以克服自己的害怕,从而战胜对“危险”的恐惧。如果孩子们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这种恐惧就有可能成为心理学上的恐惧症。

比如很多老师担心摔伤会使孩子变得恐高。但研究结果恰恰相反,5岁至9岁时有从高空跌落受伤的孩子,18岁时比较少会怀有对高度的恐惧。

更可怕的是,如果孩子没有机会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体验冒险,有些孩子就会转向更鲁莽、极端的行为,比如暴力、嗑药、酗酒。另一个极端就是变得懦弱、胆小,这种属性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优先针对的目标,校园霸凌的对象。

所以,正确的方法就是在我们能掌控的范围 ,给孩子多一点冒险体验。


挪威心理学家艾伦·桑德斯塔教授建议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体验七大冒险游戏:

  • 探索高度,高度能激起对恐惧的知觉;
  • 拿危险玩具,如锋利的剪刀,或沉重的锤子,要学习去掌控它们;
  • 接近危险的地方,如池塘、湖海和火,锻炼孩子对环境危险的敏锐度;
  • 混打游戏,如摔跤、玩乐性打斗,学会处理攻击,学习合作;
  • 速度,骑自行车或滑冰;
  • 迷路和寻找方向,迷路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感受是类似的;
  • 探索一个人独处。

我们国家的教育,应该给孩子这样的体验。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
来源 | 综合自别样日本公众号、新华网、东京在线搜狐号、少年商学院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李镇西:直接从班主任当上校长的我,为何还要“回头”再做班主任?

  ● 这位校长给教师的7点阅读建议里,蕴藏着一位名师的专业蜕变之路

  ● 教育部对手机“下手”!“手机管理”拷问学校管理水平,这些先进做法值得借鉴

  ●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岂能“一考了之”?比起“美育中考”,评估学校艺术教育体系更重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