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切缅怀鲁洁先生 | 德育学科建设之路上,她是永恒的“启明星”

校长会 2022-03-28


(全文共3531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因为有共同的梦,我们并不孤独!”

这是十年前,鲁洁先生在其八十诞辰学术思想研讨会的致谢发言中,动情地寄语广大教育人的话语。
其时先生虽已至耄耋之年,但仍心系我国教育事业,时常亲赴教育一线。冉冉时光如流水,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宛在昨日,分别的时刻却来得这样快。
2020年12月25日上午8时30分,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鲁洁先生因病于家中逝世,享年90岁。
人们震惊、悲伤、哀恸,并予以深深的悼念,有网友评价道:她具有民国君子高洁之风,中华学人高深之识,是一辈子追逐并献身祖国教育梦的纯真赤子!
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透彻。鲁洁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奠基者、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持续领跑者,是新世纪我国小学德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的设计师、深受学生爱戴的导师,也是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当代教育名家、全国教育科学突出成就奖获得者、江苏首届“社科名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重要领导者、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一生笔耕不辍,桃李遍天下。


她合作编写的《教育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教育社会学》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王逢贤共同主编的《德育新论》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第八次课程改革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领衔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面对如此成就,她却始终虚怀若谷,曾说:“我所做的只是在成就自己的灵魂。”


2010年4月17日,“鲁洁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年岁已高的鲁洁先生坚持来到现场,为与会教育人作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演讲。


“其实,作为一名陪读,我也不合格。我想,可能以前的书童比我还强一点。因为我们师生之间在做一种龟兔赛跑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间,你们是不睡懒觉的小兔子,而我则是一头举步维艰的老乌龟。对于你们,我实在是没有学术的底气,我所有的,可能是和你们共筑的一个美梦,就是要改变中国教育的面貌,使得我们未来的一代充分享有更好的人生。”


正如她的寄语一般,先生一生所思所想,呕心沥血为之奋斗的,都是这个“梦”,梦里全然都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片深情无悔,和对青年教育人的殷切厚望。



1
百废待兴的纯白年代,勇挑教育学科重建重担


文革动乱结束之后,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教育学学科也面临着拨乱反正、学科重建的严峻任务。


当时,鲁洁先生正任职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首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全教研室的老师在教育学术思想理论正本清源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编写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时代需要的、有扎实和丰厚学术理论根底的教育学教材。
经过全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努力,这本《教育学》教材198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它不仅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本专业课的教育学教材,而且在很多问题上突破了旧有的观念。这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广泛采用,曾先后获吴玉章基金一等奖、国家教委第一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几代教育学人。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乃至80年代的中青年教育学人,几乎没有人没读过这本教育学。它被学界亲切地称为“南师绿皮教育学”,成为南师教育学的符号和象征。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本教育学没有修订,但一直在印刷,它的主要观点依然没有过时。


1987年,鲁洁先生又承担了国家教委文科教材“七五”项目“教育社会学建设”。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她担任主编、吴康宁担任副主编的《教育社会学》,这是建国后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该学科的第一本高校教材,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
让德育回归教育原点,回归生活


十年“文革”,很多人把德育等同于政治运动、思想灌输,“盲从运动,德育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鲁洁先生这样认为。


面对“文革”期间,德育被扭曲的局面,鲁洁先生和东北师大的王逢贤教授一起承担了“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最终,《德育新论》于1994年出版,成为一代代德育理论研究者的必读著作。《德育新论》梳理和界定了德育中的基本问题,如德育的本质、德育的功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问题。


其中,鲁洁先生对德育功能的研究,拓展了对德育的偏见,她提出的“德育的享用性功能”“德育的超越性”等观点,使德育摆脱了政治化、工具化,回到了德育的原点。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社会进入了加速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人的物质文明水准的同时,把人的精神和道德扫出了门。现代化激发了人的世俗的生物性,放纵了人的生物性,否定了人的一切的神性、圣性。现代化的危机,使鲁洁先生对道德教育的思考更多地转向人性。



她批判了传统教育中的无“人”状况,深刻揭示了无“人”教育的社会哲学根源,反思了教育的适应论,提出了超越论的教育观。她把教育人学思想体现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做成一个人,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她反思知识论道德教育传统,提出了“生活德育论”。


生活德育就是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德育。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基于生活论的德育实践,德育课程转向生活,德育课堂回归生活,引导儿童行走在意义世界中。



3

亲历新课程改革,立志“让道德教育成为最具有魅力的教育”


2001年,国家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邀请鲁洁先生参与编写《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鲁洁先生思想上很纠结,她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仅没有参与过前期的品德课大纲的研制,在自己的“知能”结构方面也存在缺陷。更让她纠结的是,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意志在课程中的体现,对国家品德教育有很大影响。


这是一个巨大的责任,但她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促使她答应下来的,不是因为领导的劝说,而是责任。


她说:“面对我们国家品德课的现状,一种被否定的现实,我们这些所谓的德育理论工作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鲁洁先生一直不停地努力,她坚信“课程标准做好了,上亿儿童都会受益”。为此,她给自己的目标是:“让道德教育成为最具有魅力的教育”。


鲁洁先生在重重困难面前依然牢记自己的使命,她在古稀之年依然为国家教育默默奉献着,用生命点亮自己的灵魂。



4
一生守杏坛,桃李满天下


学生眼中的鲁洁先生,是一个品格高洁,思想独立的人,对学生严慈相济,爱生如子。


鲁洁先生的高足之一、著名教育学家朱小蔓教授生前曾撰文说道:“凡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她鲜明的个性特征:她从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更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判断和选择,坚持独立思考与写作,这既是她极为令人羡慕的优秀秉赋和能力,也是她坚定明朗的价值观和信念。自从选定从道德的角度研究教育,她就一天也没有放弃过。道德教育哲学是她治教育学的核心和灵魂,以道德之“眼”看教育、思教育是鲁氏教育学派的明显标识。”


她最后的博士生弟子,现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啸教授表示:“在我看来,先生是启蒙者,在教育中高扬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先生是知识分子,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始终保持批判性和超越性;先生是高贵者,借用王焱先生在《贵族的兴衰》中的话:‘真正的贵族,意味着与某种历时久远而又符合公道的制度规则之问,形成一种忠贞小渝的关系。真正的贵族意味着对于政治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更多的义务。’这种贵族不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俯视众生,而是以博大的心胸和浓浓的人间情怀关心普通人的疾苦和欢乐。至今记得鲁洁先生带我们去薄弱学校,至今记得鲁洁先生对西部孩子的关注……先生就是这样的集思者、行者、勇者、爱者于一身的高贵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檀传宝教授,也曾写文怀念恩师“严慈相济”的教育艺术:“老师的慈爱就像她春日阳光一样的微笑,让我们日日如沐春风。但正因为如此,每当发现老师的微笑偶或淡却或者蓦然消失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念头就是赶紧检查自己错在哪里—从为人到治学。老师对待我们又是严格的。那是一种“一丝不苟”的严格。”





结尾


“先生风骨天与清”,鲁洁先生的与世长辞,让许多教育人感到了难以言说的惋惜和悲伤。


南京师范大学在讣告中如是写到:“鲁洁先生品格高洁、光明磊落、治学严谨、学养精深,她以生命谱写了有品格的教育学;鲁洁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慈爱仁厚,为人堪称典范,深受学生和后学爱戴。鲁洁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终身。鲁洁先生的逝世是中国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如今,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她的成就会为青史铭记,她的精神则必将化作那不朽的师魂,升作中国教育道路上的“启明星”,指引后人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


援引文章资料列表如下:

“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每周一星 | 鲁洁:我国教育学科建设路上的追梦人》

“中国教师”公众号《沉痛悼念丨鲁洁先生的三次“鞠躬”》

“人民教育”公众号《重新认识道德和道德教育 | 沉痛悼念鲁洁先生》

“中国教师报”公众号《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逝世!她曾说“我所做的只是在成就自己的灵魂”》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
来源 | 校长会综合整理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隔着屏幕也能捕捉小情绪,智慧教育暗藏哪些新技术?

   过度管理:校长办学的隐藏陷阱

   北大心理咨询师:你们用焦虑“鸡”出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

  ● “跨界”教师、大艺术课、项目式学习……这个地方的艺术课程改革先进、好玩、接地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