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这位英语特级教师的心声值得深思
近日,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取消英语必修课地位,再次引起一场关于英语课的讨论。
记得2013年讨论中、高考改革时,社会上对英语教学的批评一度十分猛烈。也有人提出小学取消英语课,增加国学等等。
其实,这都是好事,英语教学能受到如此大的关注,本身就意味着它的重要性。换句话来说,英语教学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正好借机审视一下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问题。下面就目前几个最具争议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01
英语课可以取消吗?
从课程角度而言,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中都设有外语课,我国也不例外。外语课(在我国目前主要是英语)是不可或缺的。之所以要开设英语课,是因为开设英语课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诚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所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容易理解,但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容易被人忽视。中国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在当今世界上,我国必须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而英语就是履行大国责任时主要的语言工具之一。
外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是许多国家的共识。譬如美国国会1958年8月23日通过的《国防教育法》中的第三章标题是“加强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第六章专门谈“发展语言”,提到最近要学的7种外语包括汉语。很显然,美国的外语教育是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而我们在讨论外语教学时,很少有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去思考。
02
小学英语课有必要开设吗?
开设英语课程是无容置疑的。但在小学是否有必要开设英语一直存在着争议。
还是先看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始英语的起始年级......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始,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这段话体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英语开设实事求是的态度。
中国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太大。就小学英语开设的条件而言,相差极大。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非常重要。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校教学设备完善,也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和社会氛围;而在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依然有不少学校面临英语教师贫乏,教学设备欠缺的窘境,无法开设小学英语课,勉强能开设的也不能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笔者在许多省,市,自治区担任过“国培计划”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教师,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小学英语教师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他们很努力,但毕竟英语基础差,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弱。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具备开设小学英语课的地方可以不开,待时机成熟。可以考虑在初中有两个学习起点:一个是小学学习英语的起点,一个是零起点,即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起点。可以出版零起点的初中英语教材。记得在80年代,人教社就分别出版过初中起点和零起点的高中英语教材。
03
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改进吗?
《南方都市报》(2013年10月25日)发布了该报和手机腾讯网发起的一项对15万网友的调查,74.6%的网友认为目前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很差”。
调查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暂不必说,但从舆论对英语教学的批评甚至是否定的声音中,我们不得不正视,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的确出现了问题,反思这些问题,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是必须的。我们可以忽视非理性的批评声,但必须正视合理的声音。
媒体比较集中的意见是“哑巴英语”,“学习效果差”,“耗时多”,“应试严重”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在国内基础教育英语界早已意识到,而且正在采取实际行动不断在改进。只不过由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数千年的传统意识,英语教师素质等诸多因素,需要时间才能做到。
2011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全国的英语教学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课标强调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要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甚好,落地不易,基于标准的教学仍停留在理想上。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 “立德树人”为取向,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04
英语课的开设影响了语文学习、国学传承吗?
从我们国家的课程设计来看,对语文学科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学习时间保证。《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课时应占总课时的20—22%,而外语课时只占总课时的6—8%。《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表》规定:1—2年级语文每周8节,3—7年级7节,8—9年级6节;外语从小学3年级起开设,3—6年级每周2节,7—9年级4节。各地实际实施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调整,但不会差异太大。
为什么语文课时如此充足,语文课的收效也出现问题呢?是因为开设英语课了吗?我在教研部门和学校管理岗位上工作了近40年,依我的观察,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和英语课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没把语文课上成是语文课。
英语课重语法,词汇,语文课也是重字词语法。不是不要学语法词汇,而是更要重视语言的运用能力。花了那么多时间学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上去。2014年6月14日《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在报道一位特级教师如何重构小学语文教学时,在提示语中写到:语文,曾是被人们诟病最多的学科,“少、慢、差、费”曾是对语文教学问题的经典概括。
国家课程设置的学科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语文和英语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虽然,中文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但他们之间有许多正相关的联系。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学习一种文化,而文化从来就是互补的。把语文学习不好的原因归因到英语学习,实际上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
05
英语课上学的东西没用?
《南方都市报》的调查提到,超过8成的被调查网友认为,英语在其工作中基本没用或完全没用(顺便提及,数学也被认为学了没用)。这里我想引用Albert Einstein的话: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忘掉学校所学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就是说,在学校学到的具体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在学习过程中,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文化熏陶,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是受用终身的。实际上,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和国外打交道,学习研究国外最新技术时,中学时代所具有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多少是起了作用,或者说,给我们打下了一定基础的。
延伸阅读
支持
英语学科地位下降
将英语从必修转为选修
2017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
高考英语必考改选考,可为中国家庭减负、节支、提效
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将会有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据教育部数据显示,中国孩子一年为英语必修课要消耗掉1637.8亿元,中国人每年学英语消耗掉的钱至少能投资0.8个三峡、发射204个神舟航天飞船。
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但我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据英孚教育发布的《2016英语熟练度指标》显示,中国整体的英语熟练度仍然处于中低水平。大量学生在经过了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之后,依然无法熟练使用英语交流,也无法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而且,多数不以英语为职业技能的人,其英语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高考,英语能力在离开校园后直线下降,曾经为学英语而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成为了一种资源浪费。
英语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作为必修课,强制性“一刀切”地学习英语是高考指挥棒下一切向分数看齐的结果。作为语言工具,英语的学习应以应用为导向,而非以应试为导向。以高考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效果不佳,建议改变英语“高考必考、中小学必修”的地位,将英语学科改为选考科目,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习效率。
2021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
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必修课地位,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
当下的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极低。
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领域的语言服务,其翻译能力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技术十分成熟。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应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反对
保留英语学科地位
改革英语考试方式
2021年·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
不赞成英语退出高考 可实行等级考试
外语不应退出高考,学校可以用等级而非分数作为英语水平测试标准。学生可进行多次考试取得响应的水平等级,高校录取新生时,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制定外语等级要求。比如考古专业、古文化相关专业要求可以设置为四级,对外语有要求的专业可设置为六级。这样很多学生就不会因英语分数之差而影响录取——90分和91分的学生英语水平并无不同,但是在高考中,这一分却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现在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国际交往很频繁,即使不参加高考,也要学会简单的英语交流以应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国际友人。
初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占用时间较多,我们可以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志向,让学生根据志向合理分配英语学习的精力与时间。如立志学习古代史、考古类专业的学生,在平时就可以减少外语学习时间。
有很多专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因外语偏科而无法被录取,为杜绝人才的流失,高考外语应依据现实情况改革,而不是盲目地从必修科目变为选修科目。
2017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不主张取消英语考试,可以降低考试难度
学生学习英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因此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十分仓促,甚至有些鲁莽。
即使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孩子们都有第二外语的考试,现在的世界不是孤立的,学习英语对孩子来说仍然有好处。
我们可以考虑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或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地方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多地却用同样的高考试题,这并不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主张下调英语难度,但不主张取消考试。
●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没有分数过不了高考,但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 习近平总书记回应教育领域热点问题!
● “阳刚之气”、“让男孩更像男孩”……性别差异教育会是下一个教育“风向标”吗?
● “十四五”开局之年,从这四个维度着力,方能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
来源 | 名师说、光明社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