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之气”、“让男孩更像男孩”……性别差异教育会是下一个教育“风向标”吗?
3月3日,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中注重性别差异化教育的建议》,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熊思东称,当前,不少男生表现出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胆小无主张,缺乏冒险、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与传统“男子气概”相悖的气质特征,引发社会、家庭担忧。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熊思东认为,在“五育并举”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让五育并举“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他提出多项建议:
一是加强有区别的性别教育。开展有区别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在性别教育中加强美育工作,引导学生建立自然、健康、阳光的性别审美观念,摒弃浮夸、奢靡、扭曲的性别审美取向,培养高雅而有个性的审美品位。
二是注重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例如,在体育教育中,针对不同性别开设差异化课程,引导男生更多地参加足球、篮球、橄榄球、击剑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引导女生更多地参加艺术体操、跳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柔韧性的运动。
三是加强意志锤炼。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的训练,帮助学生塑造勇敢、坚毅、担当等美好品质。例如针对男生设置军事技能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等,针对女生设置安全防护课程、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等。
此前,教育部于1月底发布的针对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答复,在国内舆论场持续发酵,引发了社会关于针对不同性别存在刻板印象、“小鲜肉”是否要为“阴柔之风”负责、教师行业“阴盛阳衰”、家庭教育父亲缺位等多个话题的热议。
在网友的评论中,有人对培养“阳刚之气”表示支持,称这个问题终于得到重视了,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不像男孩子了。
也有网友认为,强调注重阳刚之气是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还有网友认为,可以倡导健康运动,但人的个性应当多种多样、百花齐放。
对此,我们征集了一些教育界知名专家的观点,以期让读者听到多元的声音。
记者:我们关注到,你今年提出“提高中小学男教师比例,鼓励退役军人从教”的建议,也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朱永新:我提案里面有数据,中国中小学男教师比例在不断下降,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学生的阳刚之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家庭里父亲的缺位跟学校里男性教师的缺失其实有类似的地方。这个现象在国际上也都发生过,随着经济的增长,教师职业自身吸引力的缺乏,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男性教师离开教育岗位,报考教师的优秀的男性也会越来越少。在这时国家要出台政策来鼓励优秀的男性从教。在国际上有一些办法,比如美国专门出台了一部法律鼓励退休军人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然后再鼓励他去从教。
记者:最近“阳刚之气”的话题在网上也引起了较大争议,有人提出这存在性别歧视,你怎么理解“阳刚之气”?
朱永新:性别本身是平等的,阳刚有阳刚之美,阴柔有阴柔之美。但总体上,对于男性和女性,社会上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如果说全部变成了女性化,当然也不利于人的成长,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平衡。我们知道性别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些女性可能是女强人,有些男性可能也有一些女性的性格,我觉得这个没有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去强求所有的女人都女性化,所有的男人都男性化。但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甚至在科学创造等所有的领域都需要两性的平衡,这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如果偏离这个规律,把社会所有人都变成女性化或男性化,社会肯定就会缺乏一种真正的活力。
刘文利教授告诉记者,以“性别认同”为例,一些男孩“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是女性。他在青春期有一个探索的阶段。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他在性别气质上的表现,可能跟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质不太一样。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受到欺凌。”
又如,在性别表达中,一些青春期的男孩的着装、发饰、动作、语言等“让人们觉得他像个女孩,这样的孩子也容易受到欺凌。”
刘文利表示,她担心该提案容易培育校园欺凌的土壤,“在性别刻板印象中,形容男性的正面的词,有高大威猛、有力量、有担当、勇敢坚强、积极主动等,但不是所有男孩都具备这些特质,不能把这些都说成孩子缺乏阳刚之气。要求所有男孩都变成这样,是不可能的。孩子的个体差异非常大,那些达不到所谓阳刚之气的孩子,就容易受到欺凌。”
刘文利说:“我们在研究中看到,那些矮小瘦弱、说话柔声细气、细心体贴、愿意和女同学在一起玩耍的男孩,都被形容为不男性化、没有阳刚之气,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受到欺凌。”
在刘文利看来,相关提案中针对的青少年“柔弱、自卑、胆怯等”,“这些词都是非常负面的。”她指出,相关提案认为这些是女性化的表现,存在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本身是对女性的歧视和污名。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有很多非常勇敢、积极、有主见、有担当的女性。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中,抗疫前线有很多女性。不能抹杀女性在社会中的贡献。这个提案,我觉得带有严重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刘文利说。
我们现在的体育课和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温柔化、音乐化、个体化的“三化”倾向严重,而具有较强身体对抗的和带有一定冒险性的体育运动,开展空间受到极大挤压。“学校体育活动迎合了安全,不出事的要求,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改变青少年的柔弱化,首先要从改变体育课和学校体育活动的“三化”做起。
女体育老师的各方面能力绝不亚于男体育老师,这一点是我们首先要承认的。但同样需要承认的是,男女具有身体、个性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能体现在体育教学中的。有些对抗性较强、对力量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确实是男体育老师在教学上更有优势。因此,就体育教学而言,男体育老师具有较高的不可替代性,学校的体育师资也应保证男体育老师占一定比例。但现在的情况是,男体育老师的比例在下降。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体育老师中,男老师约占四分之三,女老师约占四分之一,现在大约是各占一半。王宗平认为,男体育老师的占比下降,与很多原因有关,包括高考、就业环境等。但总的来说,还是需要进一步提升体育的地位。
体育运动中的很大一部分项目在我们看来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比如单双杠、长跑、游泳,以及具有强烈身体对抗的足球、篮球、武术(散打)、拳击等。但在我们高度追求“安全第一”的语境下,这类带有身体接触和对抗的体育运动要么在学校不开展,要么是在开展时战战兢兢。
我们不妨看看邻居——日本,同样是东方文化和高考定终身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各级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始终秉持着以体育人的宗旨,体育运动中对学生来说该有的冒险特性、吃苦要求,一概没有淡化和抹去。这是我们应该学的。
由此可见,由于女孩男孩成长的路径不同,性别差异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是否真正施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虽然性别差异教育还没有被广泛认知,但也不乏先进的学校、地区甚至国家走在前列。
2005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成为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校。性别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难点,学校依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组建了性别教育课程研发平台“阳光工作坊”,七位具备学校心理辅导上岗证书或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组成了课题研究团队,课题组经过七年的实践与探索,逐篇开发性别课内外教育教学方案和学生读本,累积了课程研发和课程实践经验。
学校对小学生开展性别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实践研究。通过小学性别教育课程的实施,小学生在了解本课程的实用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逐步丰富对生命的认识,初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生命,并尊重他人;初步了解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男孩、女孩生理上、心理上的差异和变化,认同自己的性别,了解和接纳异性,体会成长的快乐;初步懂得自己是身体的主人,爱护自己的身体,不允许他人侵犯,学会基本的身体保护方法和技能,应对实际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最终谋求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发展。
2015年12月,西湖区成立“西湖区男幼师联盟”,全面实施男幼师团队建设1.0版本。该联盟每学期定期开展活动,通过“域内研学、域外访学”两条路径,开展“教学、科研、技术、拓展”四大版块活动的区域性研修,持续深入推动男幼师们不断聚焦各自的特长,不断淬炼“阳光、阳刚、勇气、大气”幼教男幼师专业特质。
一位男幼师坦言,男幼师往往被认为是幼师中的“熊猫资源”,大家一开始对男幼师的印象比较单一,认为男幼师只有在体能课上才有优势,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会聘用专业的体育老师,男幼师则和女幼师一样,会在音乐、社会等领域多方位发展。此外,男幼师更阳刚、更胆大,与女幼师形成互补关系,能对幼教产生积极作用,如今已深受幼儿园管理者及家长的欢迎。
“一方面,男幼师相对女幼师来说逻辑性更强,通过身体与行动呈现出来的刚毅、果断、勇敢、冒险等阳刚之气能促使幼儿养成更理性、更乐于探索的思维方式,形成大胆、勇敢、独立、坚毅的良好性格,更能促进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发展。”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另一方面,男幼师在带教过程中会增强男孩子在性别上的自我认同,在和女幼师的比较中也会让女孩子感受父亲的角色存在,促进幼儿形成健康、平等、互补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发展。
四年来,西湖区男幼师从最初的20余名增加到40余名。他们平均年龄28岁,分布在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中。
自上学期起,西湖区通过组建了项目制导师工作室,开始探索以项目化方式打造男幼师建设的2.0版本,旨在培育男幼师专业能力。据悉,该工作室由象山幼儿园张引江老师领衔,根据男幼师的个人专业特长与发展方向组建了教学项目组、技术项目组、科研项目组、公益项目组四个小组,通过“对话名师”“探讨课题”“学习技术”等方式定期开展活动。
“阳刚之气”引发社会激烈讨论后,多家中国官方媒体强调,教育部强调的是“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担当与责任感,“阳刚之气”不分男女。德国学校也有类似的教育目标。
就加强体育锻炼而言,德国中小学生主要通过3种途径。首先是上体育课,每周3小时,学校从三年级起开设专项运动,如游泳、自行车、划船、滑冰等;从五年级开始增加理论课,比如运动解剖、体育保健等。即便是要迎接“高考”的十二年级学生,也必须按计划上体育课。第二种方式是体育选修课。德国中小学只安排上半天课,一般每天5至6节课,下午一两点就放学。学生放学后可参加足球、排球、曲棍球等训练。三是校外运动,不少德国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送他们去校外体育教育机构或俱乐部。
除了加强锻炼以外,德国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玩耍中学习提升自理能力、加强规则意识等。上小学后,孩子们被送去参加童子军磨难训练营。他们自己背着帐篷、睡袋、食品、炊具、餐具和衣服等必需品行军,除此之外还要参加爬山、划船和游泳等活动。到了中学,很多学生都会去打工,甚至到国外参加志愿者活动。
在德国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当作大人来对待,比如在装修、度假安排等事宜上,家长都会与孩子商量。德国青少年还经常跟父母、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一起参加社交聚会、社区活动,这样能让他们学习大人言行,更加懂事、有礼貌。另外,德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孩子从6岁开始应该帮助父母做家务,通过洗碗、扫地、洗车、修剪草坪等赚取零花钱。
在社会层面,德国联邦或地方的公立电视台节目较为严肃,需要遵守科普、教育、健康等节目的比重要求,傍晚青少年时段没有娱乐节目,甚至不允许播放广告。而私立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通常在晚上8时以后。另外,公立电视台宣传消防员、军人、警察等传统“硬汉”形象的节目有很多。
● “十四五”开局之年,从这四个维度着力,方能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 朱永新:缓解教育内卷,与其强制摇号,阅读才是更好的“出路”
● 稻盛和夫:为什么说「领导者最重要的资质,从来都不是能力」
● 中国乡村教育有出路吗?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
来源 | 校长会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