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 · 奈斯比特去世,他曾与校长会对话中国教育!
奈斯比特畅销书《大趋势》一书自1982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已超过1400万册。此后,这位未来学家一直致力于详细记述《大趋势》所描述的变化。《亚洲大趋势》《高科技,高感触》,与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合著的《中国大趋势》《全球大变局》等相继问世。
据《环球时报》2018年1月19日报道,约翰·奈斯比特在接受其专访时曾表示,世界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美国过去是世界的中心,现在这个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这是事实。过去的300年来,占世界17%的西方人口领导着整个世界。而如今这17%以外的人们开始变得重要,中国就是新的领袖。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时代。
约翰·奈斯比特先生与校长会曾经结下一段深刻的友谊,为我们的学校教育留下了许多真知灼见。
2019年11月2日,由校长会主办的“2019亚洲基础教育名校年会”在历城二中开幕,会议以寻找未来10年学校“新增量”为主题,与无数名家大咖一起寻找中国教育的变革力量。
此次亚洲教育年会是一次高规格、全新的、极具价值的探索。校长会搭建了国内小学、初中、高中发展经验共享的专业平台,以成果共享、智慧碰撞、战略合作为基础,集结了奈斯比特、佐藤学、蓧原清昭、姜添辉、徐长发、张新洲等国内外教育大咖,以及日本超级科学高中项目校、台湾康桥学校、深圳中学、镇海中学等国内外名校代表,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双管齐下,共话亚洲教育未来,探索学校发展困境及出路。
现场,约翰·奈斯比特说:“在我91岁的人生经历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育没什么变化。”这位曾经成功预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从一国经济向全球经济的变化,从等级制度到网络组织的变化趋势的未来学家,如今看到了哪些教育大趋势?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会上他给出的答案。
1
缺乏国际视野的教师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阻碍
过去的200多年,西方世界引领者商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如今,中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世界经济共同体的平衡,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纷纷成为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浪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教师缺乏国际视野。而未来教育需要培养的人才能够理解中国目前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角色,以及让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获得他国的理解。如此,才能让中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始终取得优势地位。
2
高学历不能保证有好工作
今天的毕业生中,接受本科、研究生教育,拥有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求职者对优质的工作机会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意味着,目前的就业形势使得学生、老师、家长及教育体系要直面一个现实问题:高学历、高学位并不能保证毕业生能找到好工作。我们要破除“学历军备竞赛”的观念,寻求教育的本质。
3
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传统社会较为稳定,老师教的是可控的信息和固定的课程,这足以应对当时的生存环境。但是,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使人们过去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逐步陈旧过时,知识半衰期不断缩短至1年左右。
爱尔兰诗人和散文家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规模批量教学,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21世纪。教育,最根本的已经从注重学习知识内容,转为知道从哪里获取信息,如何评估信息。总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那么,奈斯比特夫妇眼中学生重要的素养是什么呢?
1
领导力
中国职员在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是不会做决定。领导力的关键在于要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不只是听从上级的指令,思考如何与同伴围绕共同的目标完成工作。在学校,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可以从班级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作业、自我管理等。而不是由老师、校长掌控一切。
2
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包括分享信息的能力和倾听他人声音的能力。就像一台老式收音机,接收信号者和发出信号者要有共同的频道,交流双方也要有共同语言,共享的价值观。即使价值观有差异,也要愿意接受不同的立场。
3
全球化意识和文化宽容
能够反映这一素养的最好证明是足球俱乐部。球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是他们有共同的责任就是赢得比赛。又如跨国公司,他们的雇员也是来自世界各地,为了企业的发展能够协同合作。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企业,帮助自己建立良好的全球化意识和文化宽容。
4
创新力
平凡人和天才的差距其实很小,但是上百万的天才会埋没在太多的批评声和太少的支持声中。教育体系应该聚焦于扬长而非避短,应该给好奇心、天赋的发展留下空间。但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未来要做什么工作。在走访了数以万计的学校后,奈斯比特夫妇发现学生最常提的问题是“我是谁?”21世纪教育应有的样子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是谁。
会后,校长会独家专访奈斯比特夫妇,让我们立足中国实际,看未来教育变革。
Q
校长会
A
奈斯比特
在中国,有些学校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应试教育。您如何看待?
这些年,我们会走进中国学校做演讲,在问答环节,很多学生都显得很迷茫,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在6点或更早起床,然后我必须学习到午夜。为什么?”
我们会回答,你必须确定你的兴趣是什么,你认为有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就会接着问:“如果我做的只有学习,学习,学习,为下一步学习,我怎么才能找到我的兴趣所在。我没有时间去思考我真正想做什么”。
这就是很多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年轻人应该有时间去思考,我是谁,我未来要做什么。
中国学生会不会没有表面看起来聪明?
并不是。我们遇到了许多非常非常聪明的学生,而且我们没有在数学上对他们进行过测试。人才是随机分布的,聪明的人到处都有,但是人才,有天赋的人却很少。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教育。受过训练的学生,他们能给到教授想要的“正确答案”。但是,答案应该是通过学生实际评估,思考和分析中产生。现在的一些教育方式,让学生不敢发表观点,继而失去了自己独立的观点。
这是整个教育的问题,它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欲望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在学习西式教育,现如今,有很多西方国家,如英国去上海学习中式教育。
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上海学生表现不错。我认为上海是一个很棒的城市,在这里,你们的教育比我所知道的要强大得多,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足够多的重视。
在美国,不同州之间学校表现不一,他们中有的做得很好,有的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近三年的报告显示美国的教育水平正在下降,这并不意味着每所学校都在下降,但综合来看,它正在下降。
西方的教育存在问题,比如识字率,拥有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够阅读,还能消化内容并表达出来)的人数正在下降。美国、德国、奥地利等西方国家的学生,即使他们能够阅读,如果他们失去了真正的读写能力,这是个糟糕的情况。
以后会不会出现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融汇中西,甚至全人类?
确实,现在中国的一些教育方式已经表现得比美国好。在美国,不同学校间表现不尽相同,有些做得很好,有些做得不好,有些做得很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转变。
我认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带动教育方式的融合。比如,中国学生去往美国感受更为宽松的环境,美国学生来到中国能体验较多的严格的纪律。交流地也不限于学校间,还广泛存在于企业等社会组织中。
让来自中国,奥地利和其他国家来的学生,去巴西、荷兰等国学习、实践,看看不同国家的企业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收益。如果学生尝试实地研究公司的运作方式,而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他们将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教育方式是否会融合、改变,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地区可能会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有的地区则无动于衷。
奈斯比特先生,一路走好!
● 对话丘成桐:大部分中国小孩很少有解决问题的狂热,他们考虑的是要出国赚钱
● 对话华德福创始人张俐:央视网纪录片《教书匠》里的“教育启示”
● 教育部发文硬性规定: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 李希贵:作为学校管理者,最重视一切可能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事情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
来源 | 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