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期末考难出天际?“双减”之下,中高考命题趋向情境化,中小学教学评不妨这样变

校长会 2022-07-17


校长会  观察


近日,北京西城区、海淀区的中小学期末试卷解禁,不少人大呼“难出天际”。这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次期末考,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语数英三科考卷的变化,以不同形式回应了“双减”的目标。文末提供东西海顺各区真题下载)

落实“双减”的关键是提高学校育人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事关中小学课程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而对于中小学办学者而言,如何处理好“双减”与考试评价改革的关系,使二者相向而行、相得益彰,是其中一个非常现实又极为重要的问题。

结合中高考改革的命题方向可以看出,考试命题已经“情境化”,尤其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察。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老一套地照本宣科、脱离生活实践情境和学科任务探索情境,仅仅停留在概念记忆、原理与公式的简单应用等层面,学生又如何能应对考试命题的变化?“双减”背景下,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质增效,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跟随“校长会”一起看下相关的思考与实践。
 



01

“双减”后,北京期末考与中高考改革精神一脉相承


(本部分参考整理自公众号“帝呱呱星球”《双减后第一次期末考,北京的试卷传递了什么信号?》及公众号“睿总和小达”《“难出天际”的北京期末试卷刷屏了,究竟释放了未来语文学习的什么信号?》


我们以北京市“双减”后第一次期末考的语文和数学为例——


这是西城区三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卷节选,两篇阅读理解+一大一小两篇作文。大家可以领会一下精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海淀区七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卷节选,没有基础题,全是阅读+写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仔细研究了语文卷子,不得不说:题目很规整,而且领会了双减精神——是那种被不知道哪里来的歪题怪题折磨的时候,突然看到名门正派出手的感觉。

量大、题活

小学四年级试卷的文字量差不多跟80后上初中时语文卷子的字量持平。识字量少、阅读慢一点的孩子,别说读了,恐怕看着都眼晕。毕竟现在高考语文的关键得分点简单粗暴,就是阅读和写作。
注重基础,思维灵活,提高阅读复杂度,成为了语文考试一以贯之的精神,而且连数理化考试的阅读材料,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如果阅读理解不过关,连题干都看不懂。现在的趋势就是鼓励阅读,提高阅读的基本素养,不鼓励钻研偏题、难题。
出活题特别考验语文老师的本事。咱们看看西城的试卷是怎么考《西游记》的?首先,你得读过《西游记》,或者起码知道这几个人物都是谁。其次,在阅读中动脑思考,总结归纳人物的特点,不能只看热闹。最后,你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阐释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的……
这就是“活题”的考法,既考阅读(名著),又考写作方法,还考了写作输出(小作文)。

告别刷题,学会思考

现在的阅读理解题仍然有套路,但更多的还是考察思考能力。
现在语文考阅读理解的要求是三步:理解-分析-鉴赏。比如流行的“文段分析”题,就是用一段文章打通知识点,考察学生面对新材料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则由文字、统计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难度不高,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事新闻当然离不开语文,现在最不鼓励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北京中考每年都有时事内容,这类题目向下传导到中小学期末考,是早晚的事。
说完语文,我们再来看看数学。

目前,东城区和朝阳区的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命题思路、题型、难度非常相似(甚至有些题目只是改了一下数字)。如果是死记硬背、机械刷题,可能会懵圈。

轻计算

计算数量少、分值轻,不强调速度,不拉分。而且这些计算题一点都不复杂,没有丝毫要在计算上刁难学生的意思。这就说明:没有必要刷口算,计算的速度,远远不如计算的灵活性来的重要。刷口算题,训练的是计算器,而未来的考试,最不需要的就是计算器。


重基础

考察对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我们一直认为,以后的考试会越来越灵活。灵活,首先就体现在对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4年级考试里有一道题,是拉分的题——


如果孩子对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的特点、之间的关系理解很透彻,就非常简单。如果基础概念理解不透彻,只会刷题和死记硬背,那可能每一道都会打在薄弱点上。

 灵活,就是突出情境,重大现实问题入题。像东城区3年级的试卷,有神州十三号天宫课堂、北京冬奥会,4年级有天问一号和阅兵式。这和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现在的高考试题,情境设计已经成为了9个学科命题的基本要求。

《中国高考报告丛书》2021里面就强调,高考数学考察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生“能够通过特例,进行类比归纳,合情推理一般性规律,发现数学命题”的能力。像2020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第12题,就是用周期序列为背景,要求判断试题给出的四个周期序列是不是满足题设的规律。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这次朝阳区和东城区各个年级的试卷都出现了这一类题目,不仅要求孩子得出答案,还要用语言解释清楚理由,这和高考改革是一致的(高考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考察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书面表达,能够准确运用学科术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学科知识)。放在数学上,就是能用数学语言,准确、严谨的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02

“双减”与中高考改革双向交互


(本部分节选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1月21日刊发的文章“双减”如何与中高考改革相向而行》,作者汪瑞林)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名称直接点明了适用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其实,“双减”与高中教育和高考改革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很密切。因为不管“双减”还是高考改革,都不是某一个横切面的改革,而是上下贯通、左右关联的系统工程。


一方面,“双减”的落地施行,将极大地改变小学、初中的教育生态,从而向上传导到高中阶段,影响高考改革的进程与成效;另一方面,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命题改革理念,必然向下传导到义务教育阶段,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双减”与中高考改革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交互的。


“双减”《意见》第18条专门提出:“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


可以说,“双减”让学校回归育人主导地位,有利于改变片面重视智育、单纯追求分数的教育生态,为中考和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表面看来,落实“双减”其中“一减”——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主要靠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强力推进规范治理得以实现,学校的主要任务则是落实另“一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但是实际上事情远非那么简单。落实“双减”的关键是提高学校育人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事关中小学课程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




03

如何既高质量落实“双减”,

又能顺应中高考改革方向?


(本部分节选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1月21日刊发的文章《“双减”如何与中高考改革相向而行》,作者汪瑞林)


围绕“四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

 “双减”背景下,要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前那种加班加点补课、挤占学生休息时间和素质拓展活动时间的做法行不通了;把知识点掰碎了讲、面面俱到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也该改变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质增效,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


重构的依据是什么?不妨借鉴一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它将高考考查内容概括为“四层”,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并对指标体系作了细致的说明。这“四层”既是高考考查内容,也是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不仅是高中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内容重构,也应该以“四层”为核心和主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少做无用功。


作业设计要与中高考命题改革“同向同行”

现在各学校围绕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笔者建议可多参考中高考命题改革的思路,做到二者“同向同行”。


对于中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多份政策文件中都有相关表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第20条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双减”《意见》第18条提出,要“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


事实上,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就对中考命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由此可以看出,中高考命题改革,起码在思想和理念上已经比当下的作业改革先行一步了。其中一些考试命题指导思想如“增强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等,恰恰也是当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推动作业设计改革的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中高考命题强调有“减”有“增”,重在调整试题结构比例,“双减”下的作业改革何尝不应如此?压减作业总量的同时,如何增加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的作业设计,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贯彻“以学定考”原则,做到“教、学、评”一致

只要择校、升学的压力存在,家长的焦虑就不可能完全消除。曾有一些家长反映:教材和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到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却发现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没有学过的(特别是初中的史、地、政、生等科目)。于是家长心里就有些打鼓了:怎么办?还得课外想办法补啊!之前也有人在网上吐槽:课堂上学的是A,可是期中期末考试要考B,中考高考考的是C。A、B、C覆盖范围和难度都不一样,教师该照着哪个层面来讲?


笔者认为,教、学、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考试评价)三个环节的脱节是造成上述问题和困惑的根本原因。对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学习以及考试评价在具体内容上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绝对一致,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其实每门学科莫不如此,在所学内容基础上的举一反三、拓展延伸算不算“超纲”“出圈”?显然不算!否则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何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学习和考试评价三个方面,在理念、目标和方式上应该尽量做到协调一致,这样才不至于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焦虑。


首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确定了“以学定考”的基本原则,课程标准是中高考以及期中期末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双减”实施后,“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情况不复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必须依据课标,做到应教尽教,考试则应做到不超纲、不超前。考试命题超纲、超前,则必然引发课堂教学超纲超前、校外培训不断加码的连锁反应,导致“双减”实施功亏一篑。


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要尽量做到教、学、评协调一致。分析近年来各地中高考试题,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试题越来越“情境化”。《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高考考查要求概括为“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每一条无不强调情境化,比如:基础性的考查要求“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最基本的问题情境作为任务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考查的载体”;综合性的考查要求“以多项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复杂情境作为载体,能够反映学科知识、能力内部的整合及其综合运用”;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有机整合和运用作为考查目标,设计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创设合理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


考试命题已经“情境化”,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老一套地照本宣科、脱离生活实践情境和学科任务探索情境,仅仅停留在概念记忆、原理与公式的简单应用等层面,学生又如何能应对考试命题的变化?如何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情境化设计和教学,这是教师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性任务。


再其次,中高考改革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如各地中考越来越重视体育,部分地区已经试点开展美育中考;新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许多初中学校开始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与此相对应,我们是否应重新思考体育、美育、劳育及德育课程的定位及教学方式,并借力“双减”扭转过去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双减”和中高考改革是互相关联的系统改革。加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考试评价这三者之间的协同研究,是落实“双减”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04

聚焦真实情境,培育核心素养


(本部分节选自微信公众号“思维智汇”《胡卫平: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作者胡卫平

思维型教学的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只有具备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品格与能力,才能具备核心素养。因此创设情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情境呢?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结合新课改背景提供了三种途径:


01

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手段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知。


并不是只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需要观察和实验,所有的学科都需要观察和实验。


比如语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才能感受一年四季的风景色彩,体验春的生气、夏的热烈、秋的凋零、冬的寂静。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才能发现万事万物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感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写一种可爱的动物,除了在指导教学中重视重要句子表达外,还应重视学生观察顺序:

先写动物的外形特征,顺序一般由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同时,在整体或局部中也应按照一定的顺序。


如在写猫这一可爱的动物时,一般可分为头、身、尾巴。同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先认真观察猫,然后按照观察的顺序写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段落有条理,结构清晰。


教师在让学生描写春天的美丽时,可以这样引导:

用耳朵听,把耳朵听到的声音和想象的情境写出来,例如在春天听到什么声音,想到什么情境,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用皮肤感觉,把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写出来,例如在春天把春风吹在脸上和冬天的风进行比较,把春天的雨和冬天的雨淋在手上的不同感觉写出来。


有时候,教师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好词,虽然这些词汇运用得很好,但是却不具有真情实感,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观察的方法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中,不仅让他们学会观察,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观察的方法。


02

唤起已有经验的知识与经验

教师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逻辑展开。在上一堂课所讲的知识和逻辑的基础上展开新课的讲解,上一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新课中继续讲解。同时,运用科学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已经感知过的现象、过程、图景,从而使学生回想起已有形象


比如评书,故事都是用语言来描述的,在此过程中,评书人把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人们在大脑中就能够形成形象,这也是一种情境创设。

例如,在学习“圆形”特征的时候,可以讲一个故事:

六月的一天,太阳烘烤着大地,天气异常炎热。一只小刺猬热得卷起了身子,躲在苹果树底下乘凉。树上的苹果无精打采。


小熊顶着它的大脑袋,晃晃悠悠地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大叫:“热死啦!热死啦!”突然,它发现前面有一个小湖,湖的旁边还有一只皮球。


这下小熊高兴了,它先跑到湖里洗了个澡,然后愉快地在湖边玩起了皮球。


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将故事中有圆形特征的物体图片:太阳、刺猬、苹果、小湖、皮球,呈现给孩子,这些物体孩子以前都感知过,通过故事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孩子观察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都是圆形的)。


抽象概括的基础是感知。用语言描述图片之间共同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是什么。如果学生找到了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就形成了圆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既符合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


最后,还要发展学生不完全的认知体系。


就像上述学习“圆形”的特征时讲一个故事,因为故事本身也是很好的文学作品,把数学的学习和语文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用语言描述,发展学生的不完全认知体系。


例如,如果有一个重物M和一个轻物m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M下落的速度V应大于m下落的速度,如果M和m捆在一起,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就应得出两个矛盾的结论:


第一,M+m>M,所以,M+m下落的速度V1应大于V。


第二,由于M以较大的速度V下落,m以较小的速度v下落,后者对前者的下落将起抵消作用,因此,v<V1<V,从而驳倒了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学理论。


由此,人们提出问题,物体下落的速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03

获得新的体验和信息


首先,需要加强现实体验。


例如,语文教学中强调利用本学校、本地区的特殊资源,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历史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生活情境是指在个人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如在倾听长辈的回忆、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问题;社会情境指对于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如某种社会风俗的来源、某一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等。


在政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和更真实的情境。


其次,提供信息资料。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现实的态度与方法。只有分析现存史料,才能真正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学中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设计以史料为基础的学生探究活动,开展基于史料的研习活动。


在科学教育中引入社会科学议题的讨论,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于科技争议有所认识了解,更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发展。


例如小德同学对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他在图书馆找到以下两幅图。

 


基于如上资料,让学生讨论如下四个问题:

(1)根据上图的数据资料,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请说明你得到此结论的证据是什么?


(3)承上题,如果存在与你的结论不一致的资料,并且有人想根据此资料反驳你的结论,请猜想并写出他根据此资料提出的反论点可能是什么?


(4)承上题,你赞同或是反对该想法的证据和理由是什么?


这道题考验的是学生读图的能力、论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高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聚焦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在观察与体验中激发思维,获取新知,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


- End -


想了解北京2022年期末东西海的真题有多难?收集部分试卷,“校长会”公号对话框回复“2022期末”就能得到下载方式!试卷均来自家长分享,仅供参考,请勿作其他用途。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什么、怎么评?特等奖、一等奖是如何“炼”出来的?

● 北师大张志勇:义务教育新课标公布在即,学校教学育人将迎来什么挑战?

● 新课改第三个十年的3个特征,6个路标

 李希贵校长最新答案:为什么学校的教育观大同小异,而办学实践却相去甚远?

● 教育部: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结课备考!

● 期末到了,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的20种打开方式




来源 | 校长会(ID:xiaozhangclub)综合整理自公众号“帝呱呱星球”、“睿总和小达”、“中国教育新闻网”、“思维智汇”等

主要参考资料——

微信公众号“睿总和小达”“难出天际”的北京期末试卷刷屏了,究竟释放了未来语文学习的什么信号?作者:达达妈

微信公众号“ 帝呱呱星球”双减后第一次期末考,北京的试卷传递了什么信号?作者:十一姐

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新闻网”《关注:“双减”如何与中高考改革相向而行》作者:汪瑞林

微信公众号“思维智汇”《胡卫平: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作者:胡卫平


责编 | 清风  排版 | 清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