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课标和课程方案来了,八大理念帮校长换换“脑子”|校长会独家解读
日前,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据说,公布的时候,把教育部的官网都刷爆了。
用官方的话说,这是对我国新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期待的主动回应,是推进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是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蓝图。
我们简单地来理解,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未来数十年的“教育教学大纲”,是每位教育者心中的路标和导航,要想学校发展走正途、走主流,必须以此为“北斗”。
校长会精细研读课程方案,从教育教学现实和校长的角度,做了梳理和解读,期待对校长有启发。校长会认为,学习新课程方案,对校长而言,就是换换思维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极其艰难甚至痛苦,但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校长会认为,下面八大理念,校长可以在内心再三琢磨,终会有所得……
第一理念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的教导,他其实在告诉我们,懂得做人,学习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会持续地更新。
当代教育的一大困境就是学生学习的“弱动力”倾向,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校长,都试图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上找到突破点。所以,有些学校以“立志”“成志”为实践方向,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说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的根本就是德育,德育不是说教的教育,不是灌输的教育,更不束缚和规训的教育。
德育是寻找的教育,是个体寻找自我,寻找自我与他人,寻找自我社会和谐关系的过程。在德育上,方向要正确,方式要得当,在此之后,自然而然地会推动智体美劳的提升。这就是德育为先的深刻内涵之一:既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又是必须冲在前面的、最优先的教育实践。
第二理念
育人目标不要“跑焦”
在学校的实践中,其实很多校长很困惑,在日常的学习、考试、分数的更迭中,并不清楚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校教育处于“失焦”的状态,哪怕有焦点,也只有一个分数焦点。
对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大多教师关注的是学科层面的问题,对校长而言,更重要的关键是认识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大家习惯于寻找学校教育的特色,因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教育,比如,幸福教育、快乐教育、本真教育……这些都是对教育目标的设定,是一种自我的突围,又是某种意义上自我的设限。课程方案现在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培养学生到底应该呈现什么样的样态,那就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才是我们未来教育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当然,我们不否认有其他目标的存在,但前提是必须把这三个目标作为教育实践努力的根本。
因此,无论过去你的学校设定什么样的育人目标,必须重新调整和矫正焦点,要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从而推动学校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中,向着培养我们理想的学生样态前进。
第三理念
一切导向核心素养培养
新修订课程方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素养导向”,“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是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之一。
什么是核心素养,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活下去,而且最好生活得还很好,还能推动社会进步等等。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最高频的词,也是国际上重要的教育共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提出核心素养框架,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特色核心素养框架。这是我们教育目标的细化,在学校的落实中,无论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还是评价升级,都要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我们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一个大概念,在这概念之后,校长的头脑中要站立着一个活泼的学生,这个学生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此后,校长还要有更具体的教育想象,想着将这三个目标细化:这就是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因此,一个校长要让核心素养成为自己所有教育行为“统帅”,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解决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的学校“活跃”起来,让自己的学生“生动”起来。这次,我国义务教育课标修订中,充分发挥了核心素养对于课程建设的指挥棒作用,把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充分细致落实在每一个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学业评价等方面。
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教学实施路径,应该是一个优秀校长的基本功和迈向卓越校长的突围点。
第四理念
育人方式要“变轨”到实践育人上来
课堂、讲台向来是学校的重要象征,但在未来,其重要性可能会下降,课堂在变大,讲台在拓展,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已经不能适应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要求了。我们可以说,教学中的关键可能逐渐不是课堂或者课堂效率。当然,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有质量的课堂,提高认知式教学的效率,但效率的提升不是为了考试分数,而是为了实践前的知识准备。
换句话说,作为校长,要具有的专业领导力之一,就是推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确立实践在教学中的关键和核心地位。这极其考验校长的理解力、前瞻性和无功利性,是未来评价一个校长是否具有卓越的专业能力的关键指标:即能否认识到实践型育人的重要性,并能够让其在学校中有效落地。专家认为,认知型育人强调书本知识的习得,实践型育人则是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从认知型育人到实践型育人,这是育人方式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变轨”。让习惯于“坐而论道”的教师变成一个个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这对校长领导力而言是一个重大考验,另一个考验则来自校长自己,即能否从传统育人模式的既得利益中跳跃出来。
校长育人理念的改变和行动能力,关系到课程方案实施的有效程度以及立德树人的落实成效,任何想有作为的校长不得不在育人方式观念变革上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革命。
第五理念
培养有学校特色的“主题课程群”
在课程方案里,有一句话,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句话在宏观方案为主的文本中是很显眼的表述,不但对这一学习形态做了强调,还具体规定了课时占比。这里提示的是未来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形式,如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当然,这里并没有说主题课程群,是说主题化的学习活动。这类活动的特点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主题通常要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让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大大加强。让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迈出一大步。当然,课程方案的设计者也认为这有难度,所以说了一个词,叫“原则上”。但我们现在说这个趋势,或者理想的状态,那就是实现这一步之后,下一步在哪里。最少,我们可以设想,这些主题化的学习活动,在一所学校积累越来越多之后,就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课程生态,我们可以把它姑且想象为一种课程的集群——“主题课程群”。
这将或是未来一所学校追求办学特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传统的办学特色的升级版。一个校长如果能够让学校走上这种具有积累和继承特质的办学之路,将是学校教育资源实现“财富自由”的重要路径。
第六理念
体育是核心课程之一
体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个理解容易,实践难。现在,国家的导向很清晰,我们可以从体育课时安排上看出来。在16个学科中,语文占总课时比例达到了20%-22%,第二位的是数学,占比13%-15%,我们传统认知的“语数外”中的外语是6%-8%。而体育与健康异军突起,占到了总课时的10%-11%。
因此,把体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我们姑且这么说,对校长而言,这是一个必须转过来的弯,而且越早越好。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系中,体育自身的价值被忽视了,体育在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培养方面的作用也被忽视了。我们不习惯把体育拿到学校课程重要位置上来,更不用说拿到核心课程上来。从国际上来看,比如英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十分重视体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甚至有“体育第一,学习第二”的观念。体育在英国中小学教育大纲中被列为“核心课程”,其课程的设置规划性强,又非常专业。
现在,迫切的问题是,已经课时安排了,这是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导向或者是意志。对校长而言,观念可以慢慢转,课时不能不安排。那么问题来了,在秋季开学之前,学校的体育老师够了吗?不只是体育课时,还涉及艺术课程和劳动课程等课程课时的变化,这背后对应着一所学校教师结构大调整问题,作为校长不得不未雨绸缪。
快速行动起来,包括招到更多的体育老师在内的优化教师结构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第七理念
课后服务要发展学生特长
“双减”政策是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实施以来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与“双减”密切相关的课后服务是学校发展中遇到大问题。说问题在于,课后服务到底干什么,如何去推动,在教育实践中存在很多理论、政策上的盲点。
课程方案强调在课内课外学习活动方面一体化设计,在保证教学时间与原方案不变的前提下,明确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关系。方案中明确规定:“各地各校要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强课程实施保障,发展学生特长。”要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安排体育与健康、劳动、班团队活动,开展科学探究、社会实践、艺术活动等,保障课程实施,发展学生特长。
这里的关键词是发展特长。而特长的内涵,虽然没有具体限定,但前面列举的课程与活动可以看出,课后服务不是补课,不是圈在教室里写作业……校长在设计自己学校的课后服务时,应该按照课程方案提出的具体要求,梳理调整学校的课后服务方向和具体设计,摆正课后服务和教学的关系。不要把课后服务变成延时的教学时间,这在实践中很考验校长抵制“诱惑”的能力。
第八理念
落后的评价方式是校长“思维陷阱”
评价方式的变革是教育理念更新中最后的堡垒。教育评价是树立正确办学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事关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校长们对评价方式改革的基本框架或许已经熟稔在心。比如,强化综合评价,突出素质导向;重视过程评价,改善教学效果;改进考试评价,纾解学生压力;探索增值评价,激发学习动力;比如提高考试评价质量等等。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改革中各项政策并不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很多校长都在应试教育倾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多元的评价方式将信将疑,尤其是高考作为指挥棒,成为许多校长内心的潜规则,导致了说与做的分离,这是塑造校长“二元”人格的重要因素。
对评价方式观念、方式方法的不信任,是当下校长思维中的巨大“陷阱”,很难靠自助或者外人的说教完成思维的升级。但两难的问题在于,观念的改变必须来自内心,本质上又是自助的过程。因而,目前看来,逃离这个“陷阱”,对校长而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校长可能直到退休都无法完成这一过程。这或许是教育复杂性的一个侧面反映。
但对有更高格局和追求的校长而言,在改进教育评价方式方面进行自我革命,却又会是教育历程中最充满成就感和喜悦的时光。对这样的校长而言,教育是真正育人的过程,所有的收获都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生的真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