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字长文 | 正确理解中美博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Alex 交易门 2022-05-29

本文为交易门上海站活动“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市场思考”的嘉宾分享。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小编阿苏微信(18123353165),免费获取本次活动完整音频。

Alex是交易门的好朋友和忠实读者。他曾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 宝洁,Google等机构和公司,参与过跨境电商和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的公司创业, 有较丰富的跨领域经验。目前Alex主要从事二级市场母基金和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相关领域工作。




正确理解中美博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 / Alex



怎么去理解中美博弈。首先我要问在座各位,你们觉得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文明存在几千年而已。整个人类对整个宇宙来说,可以忽略掉的。目的就是要繁衍自己,最终有一天,不可能繁衍。后面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增加人口。现在人口74亿。这么多人,就做两件事,生产更多的东西,分掉这些东西。为了支撑这么多人,必须要生产这么多东西,然后有机制去分配,这是我们最根本的问题。


1旧有格局

到底世界发生了什么,才导致现在这个比较混乱的局面?

我们把目光放在几十年以前,谁是世界的主导?美国。那美国怎么在主导世界呢?

它的逻辑特别简单。完美的符合自己的体系。科技,金融。

第一,他是军事中心。有了军事,可以控制原材料。把最重要的石油国家控制。第二金融中心,全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然后他就去输出资本。第三,制造业中心。技术在他手上。他就想拿我就把最脏最累的扔给别人去做呗。

什么是最脏最累的呢,干体力活的嘛。所以制造业放出去。那想想看,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其实他以前找生产国,生产国崛起,放了之后他就会收。怎么收呢,就是当时打日本那一套嘛,最后又放,重新寻找生产国。旧的生产国制造业不断向高端收缩。他必须找新的生产国做最苦最累的中低端的事情。这是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循环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模型。自己坐享其成。

前面的话生产国为什么会打击呢。生产国在整个体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就会出手去打击。这个就是过去几十年美国发展的逻辑和思路。



2现有矛盾尖锐

这个完美的逻辑运行的很好吧,为什么现在运行不动了?

之前我们说人类的终极意义:生产更多,分配更多的东西。现在的问题是,蛋糕没做大,全世界的蛋糕不够分。不够分导致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第二个分配出了严重的问题。回到这个话题,你会发现当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总需求下沉,总供给过剩。科技没有更大的发展。在这样的结果下面,产生了分配上的矛盾。这个分配上的矛盾,主要是资本和技术的问题。

这是美国1917-2017年的图,这是美国千分之一的人的财富,底层的90%的人的财富是桔色。大家发现什么问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上次差距最大的时候,一是一战,一是二战。

这说明什么?为什么这次不会产生世界大战呢?

主要的原因是,各个主要经济体,他的GDP的比重和军事和资产,人口的比重,基本匹配。还没有严重失衡。但财富比例,中国可能会好一点,但好不到哪里去。但在美国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3富人会越来越富

富人越来越富,这种结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很多人崇拜市场经济。大家在公平环境下,看不见的手。但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

我们假设这个屋子有100个人,分10桌,一起赌钱。你觉得这屋子最后怎么样,规则很公平。很简单,一个人把所有人钱都赢光。那倒过来说,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呢。富人拿1000万做天使投资,撒10个,一个成功了,翻了100倍,输了无所谓。我现在也可以给我1000万的人,保证12%。所以富人会越来越富。

GDP其实就是收入嘛。收入最终是要分掉的。分为劳动力要素分配和非劳动力要素分配。左边我们把进出口拿掉,因为从全世界来看可以减掉。非劳动要素分配又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其实一个国家前期的经济发展,必须靠居民不停地加杠杆。这是一个必然。为什么,很简单,投资是居民、政府、企业做。

投资要不要赚钱啊?这些主导投资的人,是不是比居民有更好的决策依据和资源?所以投资是要求收益的。所以非劳动力的要素分配,一定要大于劳动力要素分配。

所以在不加杠杆的情况下,消费一定是大于劳动力要素分配。如果为了要去支撑经济,全世界的结果都是让居民加杠杆。但加杠杆的结果,其实2008年就已经通过金融危机坍塌了。但是最近十年美国政府通过QE,各种方式,去缓解了这个矛盾。但美国居民杠杆率已经到了不能再高。所以居民的杠杆率到了顶点,消费的扩张就到头了,生产的扩张也到头了。

然后任何货币宽松的刺激都是去加剧中期的非劳动力要素的二次分配。产生一些账目上的改善。但最后你没法改变,劳动在要素分配的比例会越来越低。贫富差距就不可逆转。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除了全世界打一仗之外的办法?

去杠杆?去杠杆不就经济没法发展了吗。

这一段分析,最后的结果在这。如果你不想发生战乱,不想让所有要素重新洗盘,我们看到的唯一办法是,让非居民部门的存量财富转去补充居民的消费能力。

任何国家都是这样。几乎是唯一的解法。

中国和美国对这两个矛盾各自给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4美国方案

需求,供给,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比例问题

1.向外面去拿。把全世界的需求拿到自己手里。Trump上来之后干了什么,减税、加关税(抢钱)。对外贸易战,对内减税,制造业回归方案。但针对劳动力和资本分配方案,他没有办法。我们认为他永远也没有办法。

我们想想,贸易战他占到便宜了吗。他拿到钱了吗?

就算拿到了,确实也只是一点点,不可能太多。其实去年一定是中美贸易逆差最大的一年。如果从损失的部分来看,美国的居民和采购方承担了大部分成本。其实除了在加税之前抢运过去的,增税的那部分大部分被美国的买方承担掉。

今年上半年大家关注过外贸数据吗。前面5个月,贸易顺差扩大45%。这个里面肯定有变化的。美国的出口少了,但我们给东盟和欧洲的出口起来了。那这个里头,想都不用想,里面有一些是转口贸易,有一些是真出口。

其实从贸易战角度讲,美国没有拿到太多好处。但去跟欧洲日本打,会有好处。

对于减税,美国有什么好的效果吗?美股狂涨。为什么,因为刺激消费,公司回购,公司钱多。投不出去,不停地把自己的股票买回来。光是2018年靠减税这一件事,巴菲特的收入又多了200亿美金。所以只会加大贫富差距。

制造业回归美国——富士康的厂停在那里。制造业回不去,在我们看得到的几十年,都回不去。通用,苹果,特斯拉都要搬来中国。



5中国方案

中国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包括18大以来所有的会,所有的文件。研究了之后得出的结论就这么一页纸。

去阴养阳。或者叫做:稳住内部,拓展外部。

这里面每一个字背后都是一堆文件,都是好多故事。我就尽我所能给大家讲讲。过去两三年最大的软肋就是杠杆太高。现在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的就是稳住短期需求,控制信用风险。

从2018年外贸表现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糕。对内的居民消费升级,消费占经济比重其实是有很大改善。

比较有意思的是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为什么要提精准脱贫。三大哪三大,环保,防止金融风险,为什么要提精准脱贫。

首先,绝对贫困人口有多少,消灭多少,有多少。这个不重要。大概一个亿。现在还剩2000万。有8000万脱贫了。大家想一想,中国脱贫靠什么,不是靠发钱。中国在精准脱贫这件事上做了大量工作。几种方式: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异地搬迁脱贫。

这一亿人如果脱贫了,有了那么点生意,他会干啥。他能买得起房吗。他没钱买房,只会消费。拼多多为什么会起来?什么事情都背不住很大啊。1亿人啊。1亿人有了那么一点点收入,都会拿去买东西。

政府投资对冲去稳住基建需求。今年又有了新基建,围绕数字产业。

控制金融风险:三去一降一准。

过去几年中国特别不容易,故事特别多。比如在2016年10月以前,三去的思路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很有意思的。

贸易战今年比去年厉害,为什么今年股市没有去年凶?第一点是,去年跌得很厉害,绝对不是贸易战的原因,是我们自身去杠杆。今年去杠杆已经阶段性完成。

第二点就是房地产投资一定会被股票投资替代。中国需要健康的资本市场。

从居民角度讲,我们通过城市群的重构,改变各个产业在城市群的部署。

环保是个很有意思的事,为什么要把环保作为攻坚战来做?它和去产能是挂钩的,更多的是国家在地理层面上的产业转移有关。把落后产业往中西部赶,把沿海改成高大上产业。

还有就是居民提高财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中国只能有股票收入。



6现在是中国很长牛市的开始

因为很简单,以前我们是靠房地产驱动,中低产业驱动,匹配了整个金融系统。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来推动,产业升级等。换个角度来看,我们资本市场,已经完成了一个小小的任务,科创版。为高端产业提供子弹。但真正重要的任务还没有开始:继续加杠杆,给国企和优秀的民企加杠杆,必须需要健康的资本市场。倒过来说,。也为居民提供了优秀的财产性收入。

社会福利——前段时间新闻,说要把所有国企利润的10%划给社保。这里也做了很多共走。

结论:从实体角度来讲,国民共荣。

18大对市场定位是历来对市场定位最高的——市场发挥基础的作用。我们会有很多新的政策,自贸区升级等。

混改。金融资本未来方向一定是国进民辅。国家更多担当出资人,财务投资,但他要进。

美国我说了无解。中国我可以做大国有资本,国有资本是全民所有的。

有了这些背景,大家再去理解过去几年发生的事。XXX系,我们有自己的手段去解决分配的矛盾。美国有解吗。不一定有解。因为美国的资本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美国的资本,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的资本,要去赚全世界的钱。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是,那些拍胸口的富人一分钱都没有捐,80%的钱是中下阶层捐的。就这么简单,我有钱我为什么要给你。

不要有是非、道德,民主法治

回到认知的领域,一些先入为主的东西,是非、道德、民主法治通通丢掉。一切的东西都是工具,你在这个时点就要做符合这个时点的事情。

总结一下

中国和美国的修补方法是不同的。中国重内,通过和平变革开启新的周期。美国重外。短期中国压力大,美国是短期国内压力小,但对外压力大。中期我们对内外压力都会释放掉,但美国外部压力会向内转换,其实这个已经开始了。



7我们为什么觉得中国会胜出

核心矛盾解决方案我们更合理,全球新增最大需求在我们这。

从产业的博弈角度讲,你们觉得中国比美国落后在哪里,高新技术。

假设我们把产业从高到底分成1-5。当我告诉你,美国1-2, 日韩德干得是1-3, 中国3-4, 东南亚4-5。

如果我告诉你,4和5在未来几十年都不会改。我来给你分析为什么,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制造区在未来几十年都不会改,原因有很多。第一个,一个制造业中心的形成需要超大规模性,去同时满足制造业需要的效率和弹性。效率的意思是最短的时间生成更多的东西,弹性是指当上游发生剧烈改变的时候,下游能够尽快地去重组适应上游的改变,这叫弹性。如果没有超大规模性,没有办法支撑。

就拿硬件来说,今天和明天可能完全不一样。你超大规模性满足效率和弹性,没有几十年是无法形成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第二点,你需要有强大的上下游的供应链的配合。手机组装从原型图到一个模型,在华强北上下午就出来了,你在加州需要一周。这个是供应链的优势。

第三,为此配套的物流,基建。

第四,全球素质最好的产业工人。我们的程序员不愿意去美国鬼地方的。

第五,极强的政府支持。

这个是个完整的生态。这个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最重要的是新的制造业中心形成要和旧的制造业中心PK,要有竞争优势才行,如果没有这一点,怎么PK呢。所以大家不要简单想象,中国不听话,美国就在旁边再搞一个。

所以4,5在相当长时间不会变。

那么1,2,3 的发展需要什么?人才,资本,时间。

资本,中国政府有钱还是美国政府有钱。关键领域举国家之力办大事。我们是追赶,不是完全创新。

人才,京东方招韩国人的时候,工资x1.5,干台积电的是时候,直接乘以5,小米做电饭煲的时候,请日本设计师,工资X5。我们四川有个企业,是钛白粉的全球第四,他把先正达和杜邦的退休的人请过来,200万美元年薪,每个月飞一次,当地司机翻译请好。他说划算地不得了。这个人才是没有国界的。我们京东方在四川绵阳2000个韩国工程师,为此绵阳直接开了飞韩城的航班。

这就是所谓人才。

时间:再回想一下格局。你说美国怎么办?事实上在芯片和系统各个领域,美国人必须在心里上准备好他们被超越。要不没有办法。

现在的情况,我们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接下来大概率QE会启动,降息会发生,那对中国又发生了更好的环境。美国的矛盾会激化。

仔细观察的话,矛盾更在内化。大家不要觉得奇怪。

从认知的角度,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从金融的角度来讲,我们做金融的经常容易找不到自己的意义。其实我们的意义很大,大家可以找到几点。第一点,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开始,从财富管理角度来讲,那么多高净值人群,过去配房产,以后会配置金融资产,第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我们的金融的边界比原来有更大的提升,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能不能期待有一天把定价权从美国手上拿回来。



QA 对话嘉宾

Q:现场观众
A:Alex      
R:对话嘉宾

Q:你在做研究和分析的时候,回到中美的问题,过去几十年,唯一的和平交棒,第一名和第二名,是英国和美国,同门同种,之后苏联解体,包括日本都很激烈,那么之后第一和第二,会不会有个和平的交接?

A: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分析过。我们觉得发生战争可能性比较小。从数据角度看,现在这个格局情况下中国处于爬坡阶段。从全球实力划分来看,目前还没有失衡到那种程度。这个是我们观察到的第一点。第二点,这次发生战争跟过往最大的不同,这次如有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是不可选项。再有战争,就是地球毁灭。除非你很弱,我跟你差不多的情况下。


Q:你提到科技要升级,高等教育我们中国和美国的差距非常大的。我们学生去美国留在美国的比例很大的。你刚刚讲到挖领军人物过来。但整个人才体量和创新差距还是不可忽视的。

A:首先很认可这个观察。都知道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创新中国》纪录片,中国过去高科技领域的攻关,其实都是靠苦干,不是发生在高校,发生在军工。第二点从人才角度来讲,由于世界政治环境的变化,能源部是很多基础科学重要来源,已经不让中国人去碰关键岗位。这样会产生一大批有抱负的人才,会回国。第三点,我们还是要对我们的年轻人充满信心。饭圈女孩的行为还是让我们振奋人心的。只是需要时间,但是我不认为这个是完全无法追赶的。


Q:您对中国市场比较乐观,这个是比较宏观的。从个人角度来讲,刚毕业几年,没有结婚,现在应该怎么投资呢。

A:我建议所有年轻人先投资自己。接下来这种急剧变化,不可预期的变化,是今后十年二十年的主题,特别是老大和老二的剧烈竞争过程中。扩大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在自己身上加码,锻炼应对变化的能力,加上各种努力。金融投资上面,如果你认同Alex说法,中国可能是长期慢牛的行情,如果真的有闲钱,我建议指数化投资,就不太管这个事。


Q:为什么指数这么多年不涨?

A:过去我们这个市场,你可以说它有很多漏洞,不退市,权贵的游戏,都对。但是过去的三十年,资本市场并没有站在历史舞台的前面,站在历史舞台前面的是房地产。那一个垃圾股永远不清出去,指数怎么涨。但稍微好一点的股票,涨了好多倍了。万科,茅台。价值投资在中国不是没有作用。美国指数,前五大一直在涨,不停有回购发生。

所以任何一个东西,还是回到事情本身去分析它。


Q:我之前在私募做交易,经过这一段时间宏观等各个方面的冲击之后,黄金涨得很猛,有色、农产品有各自的波动,对大宗商品之后有什么看法,希望分享一下。

A:我关注的不算特别多,黄金的波动确实跟宏观有关系,大家对未来比较担忧。其实很奇怪,美联储已经宣布降息,特朗普又打贸易战,美股就开始往下跌,这一次是今年特朗普正式启动贸易战第二次大跌,5月份特朗普宣布贸易战都没有这么大。正常情况下,降息只会在经济衰退或者对未来经济有很大担忧的时候发生,但是特朗普一直说美国经济很好,各种指标都好的一塌糊涂,为什么会宣布降息,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正常情况下,降息为股市提供更多流动性,按道理应该会涨。我们认为更底层的解释是,大家对特朗普玩的东西信心不足,也许美国真的能拿到钱。但是现在会有人发现美国这样做实际上得不偿失,所以降息可能会在未来继续发生。

现在特朗普和美联储在博弈,看谁扛得住,如果继续跌,美联储不管,特朗普就会推到美联储身上。正因为担心这样全球动荡的环境,黄金和日元有大幅上涨。但我觉得这是短期,如果未来降息发生,流动性增加,那么钱会从避险市场流出。商品不一样,和行业有关系。


Q:我认同中国资本市场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以指数的方式,包括科创板,但现在上市企业的质量和估值,也许达到了战略目的,但并没有以牛市出现,那么投资股票并不会有特别好的收益。

A:科创板企业的质量,里面肯定有金子,现在估值高,这是由行业决定的。比如我们做了芯片行业的研究,但是我们不会投资芯片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周期实在太长,可能投20、30年才能达到垄断的地位,这个过程就是资金博弈游戏。我们的战略目的是为新兴企业提供足够的子弹,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个人投资者没有任何优势,没有足够的研究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投资底蕴,所以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是更好的选择。对于主板市场上,看得懂的行业,比如进口替代,这可能是未来创业周期最好的行业,这个行业哪怕是存量,只要用三分之一的成本干,总会拿回市场份额,这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确定的事情。

R:我不讲个股和板块,讲一下整个A股市场资金面情况。从长期来看,这里面有三股力量,第一股力量来自MSCI和罗素增高了中国的比例,在欧美市场,有一半以上的钱是被动跟踪类指数,如果中国的比例增高,就必须被动投资中国市场,不管是港股还是A股。虽然可以低配,但趋势存在,如果真的低配,中国市场涨起来,跟踪误差很大,会受不了。这是外面的钱,还有指数基金,像Ray Dalio在不断的增配中国资产。

同时,美股估值本身就很高,降息也打不下去,所以多余的钱往中国流的趋势很明显,这是第一个大的资金流向。

第二股力量来自于房住不炒,银行原来的资产池,原来的理财产品资产的收益,只能存量不能新增,那么新增的资金应该怎么处理,有一些被P2P骗走,或者抄各种币,被场外交易骗走。各大银行都开立理财子公司,之后一定会投原来不投的权益类产品,目前权益类产品普遍采取指数化方式入市。这笔银行理财的钱,接近30万亿。如果部分转换成被动,跟着理财子公司的步伐,以指数化配置权益类市场,这是第二个新增力量。

第三股力量是中国个人养老或者企业养老这样,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包括现在的社保,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今后养老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需求。现在国有资本化社保里面,很多国有资本股份置换成ETF,比如中石油,还有好几个大的企业置换博时或者易方达发的国企改革ETF,以这种方式来进行指数化配置。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来源不同的钱会被动入市,可能不会以个股的方式入市。中国的外资、银行理财、养老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最后会被动入市,这个趋势很清晰,只是不知道会留到哪一个企业。

这些钱流进股市之后,会由于指数的编制方式,投向有活力和出口替代的地方,大家可以编制指数,长三角、大湾区或者出口替代版块这些指数。


Q:最近人民币贬值比较厉害,汇率已经破7,之后会不会靠近8,我的个人资产会不会缩水。

R:如果以后没有在美国以美元的方式消费,个人资产怎么会缩水。今后一定有以美元方式的还款,或者以美元付房租,才会出现这个问题。比如两年后我要付去美国读MBA的学费,以美元的方式付款,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需要担心的是国内通胀的问题。

现在人民币贬值到7这件事,可能确实是市场力量会推动到7的位置,之前可能因为贸易战,强撑着在6。因为美国说贸易逆差这么大,有政治压力。人民银行的说法是,汇率在什么位置,大家都不用担心,我们国家的经济体量,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使得汇率稳定程度比较高。由于加关税,稍微贬值几个点作为对冲,也是情有可原的政策性手段。至于会不会靠近8,甚至直接贬成渣渣,我觉得是概率非常小的事情。

A:汇率其实就是一个比率,是国家国力的反映,为什么我们不会贬值成阿根廷或者委内瑞拉,因为我们现在的国力已经威胁到美国,而且我们还处于不停增强的阶段,所以这种是不可能成为那个样子。

对于个人投资者,资产没有超过3000万,完全没有必要紧张美元和人民币的问题。从大环境来讲,中国还是一个真正的发展中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讲,不会出现所谓的灾难性贬值。如果大的消费都在中国,偶尔去美国,那么这个变化基本都可以忽略。

关于汇率操纵的问题,毫无疑问,你要谈我就涨,你要打我就贬,这就是我们的手段。但是管理是围绕着一个区间,寻找一个平衡,既能够对冲掉出口风险,又不让我的外资大量出逃。贬值可以对冲掉加关税的风险,同时提高外资出逃的风险,但是我在其他地方对外资优惠来对冲。对于个人外汇,直接外汇管制,不允许流出。

我的观点是破7,然后马上去8,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Q:从我个人对市场的观察来看,有时候觉得有矛盾点。第一点,很多人认为现在是通滞的市场环境,通货膨胀同时经济没有增长,实际上大家觉得日子没有那么好过。第二点,我做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能明显感觉到,国家手上有大量的钱,现在没有好的渠道能让这部分钱进入实体产业,我不知道国家的政策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但是不是也存在好的预期,没有实现的风险,这样的风险最大可能性来自哪里。

A: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我们的所有分析,也是基于我们能看到的现状来预测。

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日子不好过,宏观上的原因已经分析过,就是之前讲的那些原因。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来讲,是因为以前太好过了,所以觉得现在不好过了。过去几十年,可能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过,中国人均GDP从垫底到现在的位置,以前是靠着宏观经济发展很好过。现在的不好过要从两个方向来看,旧的业态要转化,转化的过程中是很难过。乐观来看,如果转化很成功,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且具备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又成为最好过的了。

我们也做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之前看一个企业很有趣。企业创始人在过去15年就做一件事情,快递面单,很简单。他以前在一家加拿大卖面单纸设备的企业,这是一个小众行业,但是被加拿大和日本控制住,他就在这个企业慢慢干,一直到自己觉得要独立门户,要取代他们做得更好。之后就自己出来干,2016年做到2019年,伴随快递蓬勃发展,收入增长非常快,但是他说未来特别简单,再过3年,打国际市场的时候,可能会直接用市场三分之一的价格。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他可能一直都很难过,在中间做技术工作,但工作到某一天的时候,就会海阔天空。

我觉得好过和难过都是相对的,要学会变化。下注下100个,有的直接下赛道,总会赌中,之后就爆发式增长。现在不行了,过去一两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的变现都是一塌糊涂。商业模式在变,就和之前九鼎做一二级市场套利很好过是一样的道理,环境不可能一直是这样,未来需要有真本事,在这个行业升级,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还是旧的思维,可能就会处处踩雷。

R:补充一下,国家手上钱的问题,比如刚刚讲的芯片行业,国家直接出两期半导体大基金。在其他领域,国家的情况是可以作为出资人,作为LP,或者做双GP,或者产业引导投入、平行基金。国家的钱可以让民营GP作为代管。我对一级市场GP和LP,国家的钱怎样进来做过学术研究,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国家想进来,各级政府,从国投开始,这样钱都想进来,无非就是资产管理公司怎样设计架构,需要探索新的模式,适应钱想进来,但是途径没有打开的现状。未上市公司的痛感,或者说一级市场金融投资能力和国有资本的结合,这件事情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一定要抓住。


本文为交易门上海站活动“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市场思考”的嘉宾分享。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小编阿苏微信(18123353165),免费获取本次活动完整音频。





往期活动回顾
深度 | 认知上的三个坑
中美期货市场的差异和交易机会
Quantamental中国起步,交易门专业论坛回顾
“输赢只在你心” | 交易门成长沙龙No.1回顾
交易圈的创业者 | 交易门新春下午茶实录
不确定性内外夹击,我们怎么活下去?与四位宏观交易员掏掏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