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练习∣职场心理学文章精选
文章观点回顾第四十二期——职场心理学精选4
1
内向型公司和外向型公司
文章摘录:
两家业务产品完全相同的公司之间的差异,在你走进他们办公室的第一秒,就能感觉到了。
第一家公司,上百个人的大办公室,噪音分贝能低于15,每个人都闷头在干自己的事,交流只用聊天工具,稍微大声一点,都会引发侧目。
而另一家公司,三分之一的人在会议室,三分之一的人离开自己的座位和别人交流,剩下的三分之一比较懒,沟通仍然靠嘴喊。
我称之为“内向型公司和外向型公司”,这么分,是受一位朋友的启发。他先后在腾讯和阿里做过,问起他这两家公司有什么不同,他想一想:“举个例子吧,腾讯和阿里的区别,就像内向型人和外向型人的区别”。
这个说法让我豁然开朗,人有“内向外向”的区别,公司也有啊。
三个“对照组”的人生
文章摘录:
美剧《风骚律师》(《绝命毒师》的衍生剧,第三季创下豆瓣9.7分的神剧)里,哥哥查克从小聪明、努力、正义,十足的美版“五道杠”,长大后更是功成名就,成为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弟弟吉米却从小懒惰、狡诈、没有道德感,长大后也就成了个小混混。
表面上看,哥哥在弟弟面前优越感十足,但在内心深处,哥哥始终有一个“对照组”的心结:
“妈妈爱他,他却欺骗妈妈;爸爸惯他,他却偷家里的钱,……为什么我这么优秀,父母却更喜欢那个小混蛋弟弟?”
其实“儿子不坏,父母不爱”。太优秀的子女,父母反而不知道怎么去爱。
哥哥查克越是表面上装作毫不在意,内心的伤害就越深。
最令他愤怒的是,母亲临终,弟弟不见踪影,她却无视眼前那个唯一守护着她的“好儿子”,心中惦记的仍然是那个“坏儿子”。
就算是查克这样优秀的人,也有得不到的东西,那个让他成为“对照组”的人,就成为他唯一的命门。
全文链接:为什么我们会把生活的不如意,归咎于他人?
3
非暴力沟通的四步
文章摘录: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用“观察”代替“评价”。
“小张啊,这里有一张报表,经理马上就要,反正你手里的事也不急,先放一放吧……”
如果你是小张,你听到了会不会反感:你凭什么说我手里的事不急?难道我做的是假工作?
也许小张不想得罪你,把活接下来了,但带着情绪干活,不给你挖坑就是好事了,还想要质量?
其实小张手里确实没有什么急的事,但“反正你手里的事也不急”这句话,触发了一个“情绪按钮”,让小张觉得自己被贴了一个“闲人”的标签了。
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绪反应,《非暴力沟通》认为,原因在于,“反正你手里的事也不急”并非是一个观察,而是一个评价。
原文链接:如何跳出“对陌生人客气,对身边人发脾气”的恶性循环?
提升幽默感的五种方法
文章摘录:
很多人都有讲段子失败的经验:明明是个好笑话,为什么听的人就是觉得不好笑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节奏把握得不好,包袱抖得过早,别人还没理解;或者包袱抖得过迟,别人早就猜到了。
黛玉的第一段话,听上去很长,很啰嗦,这其实用了相声中的一个技巧,叫“三翻四抖”,意思是说,说笑话不能急,前面铺垫的话要反复说三遍,把观众的情绪带到顶点,再抖包袱,“笑”果才好。
这段话的包袱是“惜春的性子太慢”,这是个老梗了,所以黛玉先用“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的工夫呢”,这个很突兀的对比,引起大家的兴趣;再故意放慢叙述节奏“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
此时,大家都已快要猜到这个梗了,黛玉再把这个包袱抖了来:“可不得二年的工夫”。
“三翻四抖”只能算是职业段子手的入门基本功,接下去,才是体现段子才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