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晓华 孙菲菲 魏昊:中国经济学科研机构发表国际论文的龙虎榜

jjxjcz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3-08-27
作者简介:于晓华为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孙菲菲和魏昊为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生。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5年第1期(总第67辑)。

一、引

在国际学术界,为了考察、比较经济学科研能力,已经有很多研究对经济学期刊,经济学研究机构,以及经济学者发表论著的纪录和影响力做了各种排名。学术影响力包括多个维度,包括论文影响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生教育影响力、产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影响力评价存在很大的困难。任何排名都只能反映一个侧面。即使是论文发表的影响力,也很难精确度量,都存在一些争议。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外学者对经济学科研实力排名的研究都发现,在2000年之前,中国大陆的经济学研究水平与中国的香港地区,以及与世界整体水平都存在相当的差距。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改革,现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已经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最新的一些国际排名(比如Tilburg 大学排名)发现中国大陆的科研机构的经济学科研水准取得了长足发展,清华大学已经可以进入世界排名前100(排名96)[1]

本文作者之一,于晓华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早就作过一些研究,并对国内的科研机构进行了比较和排名(于晓华 2008;Yu & Gao 2010)。
 
二、中国经济学英文论文的数量和结构

于晓华 (2008)和Yu & Gao (2010)的排名分别基于SocialSceince Citation Index(SSCI)经济学类期刊以及Kalaitzidakis, Mamuneas & Stengos (2003)(以下为“KMS”)论文中期刊排名前50的期刊。

1. SSCI论文发表
表1 显示了2000年后中国(包括港澳地区,但不包括台湾省)机构科研机构在SSCI经济学分类(Business Economics)中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2000年后,中国科研机构共发表了经济学SSCI论文达15702篇,其间所有SSCI论文(包括,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发表论文数为41390,经济学约占38%。在过去15年中,中国科研机构在国际上发表经济学SSCI论文数量快速膨胀。2000年中国仅发表了306篇,但2014年已经增加到了2459篇,超过2000年的8倍。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SSCI经济学期刊种类在扩张。在2003年的时候,期刊数只有169。但到了2013年,SSCI经济学期刊种类已经扩张到了333本。10年扩张了将近一倍。(2)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平确实在提高。

尽管如此,这个统计还是显示中国经济学者已经和国际科研接轨,发表SSCI经济学期刊对中国学者来说已经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2. 期刊质量
SSCI经济学期刊不断扩张,包含的期刊质量差异很大。对于学者来说,论文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由于经济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不断有新期刊创办,但经济学里面有影响的论文一般还是发表在传统的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对于经济学期刊质量,学界虽有一定共识,但也很难有一个客观标准。

ThomsonReuters虽然提供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指标来衡量学术期刊质量,其定义为过去两年该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次数除以同一期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经济学论文的发表和引用周期比较长,这个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历史,声誉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因素。

总体而言,经济学界一般公认有五本最顶尖的综合性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以及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很多重大经济学领域突破都是发表在这5本期刊上。在西方一流大学经济系获得终身教职,必须要在这五本期刊上有发表纪录。

在这5本最顶尖期刊以下还有次一些的综合性期刊,包括Review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Economic Jour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European Economic Review等几本期刊,以及一些经济学研究分支领域里面的顶尖期刊。比如说,公共经济学领域世界公认的最顶尖期刊是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领域最顶尖的期刊是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环境经济学领域最顶尖的期刊是 Journal of Envri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农业经济学领域最顶尖的期刊是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3. 世界最顶尖的50本经济学期刊
KMS 2003)和Ritzberger2008)根据声誉,历史以及引用等对经济学期刊作了一个排名。在这两个排名中,前50名的期刊基本相似。这些基本就是经济学界公认的顶级期刊。

表2显示了这50本期刊名称,以及中国于2000年后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统计。很显然,中国学者发表最多的期刊为Economics Letters , 一共发表了230篇,占总发表纪录的17%。其它的几本主要期刊为 Journal ofEconometrics(114篇),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6篇), Journal of EconomicDynamics and Control (71篇),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59篇), Journal of DevelopmentEconomics (59篇), 以及 Econometric Theory (47篇)。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学者在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发展经济学等几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充分国际化。以上这7本期刊就占到了总发表纪录的46%,接近一半。

表1也列出了2000年后各年中国机构在国际Top50经济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其增长速度异常。中国在2000年仅发表了35篇论文,其中只有4篇是大陆科研机构参与完成的;但到了2014年,中国已经发表了188篇,其中147篇文章是由大陆科研机构参与完成的。这个统计显示2000年后中国顶尖经济学论文的发表纪录增量主要是由大陆学者来完成的,而港澳地区的发表数量基本稳定在40篇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陆经济学科研水平在过去15年中的突飞猛进。

中国学者在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5本期刊上也都有发表纪录。其中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了25篇(其中一部分为会议Proceeding 论文,不属于正式的论文), Econometrica上发表15篇,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 上发表了10篇,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上发表了8篇,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上只有1篇。

三、排名的方法、指标体系

于晓华 (2008)和Yu & Gao (2010) 开发了8个指标对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机构在2009年之前发表英文论文的数量、质量以及独立发表能力作了排名。本文将使用于晓华 (2008)和Yu & Gao (2010)的排名方法,对KMS论文中排名前50的期刊中中国机构发表的论文作一个最新排名。排名分为8个指标:

1. 发表论文数
只要在任何一篇Top 50期刊论文中出现一次某机构的署名,就把该论文计看作该机构的发表论文。这个指标对机构署名的论文数量只能做一个粗略统计。

2. 实际论文数
“发表论文数”指标有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机构实际发表论文数量。因为论文署名机构数量增加时,每个机构对论文的贡献会下降。所以,“发表的论文数”必须要按照署名机构数调整为“实际论文数”。其调整方法为:“发表论文数”除以署名机构数。

3. 质量调整后论文数
“实际论文数”指标不能反映出论文质量之间的差异。很显然,发表在Econometrica上的一篇论文和 Economica上的论文存在质量差异。Ritzberger(2008)考虑期刊声誉,历史以及引用等指标对期刊质量打分,其分值在0到100之间。最高的为Econometrica的100分。但是这样的分值差距太大,我们参照Yu & Gao (2010),把他们的分值按比例缩减到1-5之间。这样的分值差异较为合理。用这个质量指数,可以对论文发表排名进行质量调整。在“实际论文数”指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质量调整后的论文数”指标。

4. 实际论文页数
以上的三个指标并没有考虑论文的长度。在Top50期刊中,中国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为《EconomicsLetters》,其发表论文非常简短,一般不超过6页,其表达的内容也少。为了对发表内容作一个公平比较,必须对发表的论文进行页数比较。“实际论文页数”指标就是用论文页数对“实际论文数”调整后得到的指标。

5. 质量调整后的页数
同理,“实际论文页数”指标并没有反映论文的质量,所以和“质量调整后论文数”指标类似,我们可以用期刊的质量指数来对“实际论文页数”进行调整,产生一个新指标“质量调整后的页数”。“质量调整后的页数”全面反映了论文的数量,质量以及内容,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排名指标。
由于中国学术界为了达到升迁和获奖目的,通常采用“短,平,快”的手法,在短时间炮制大量的低质量的学术论文。如何反映论文的内容和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以上5个指标的简单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指标,分别反映论文长度,论文质量和独自发表论文能力三个指标。

6. 平均每篇论文页数
用“实际论文数”指标去除“实际论文页数”指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机构“平均每篇论文页数”指标,这反映了一个机构发表论文的平均长度。

7. 论文质量
用“实际论文数”指标去除“质量调整后的论文数”指标,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机构“平均每篇论文质量”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了机构发表论文的质量。

8. 独自发表论文能力
用“发表论文数”指标去处“实际论文数”,可以得到一个机构在其发表论文中的平均贡献率,这个指标可以衡量该机构“独自发表论文的能力”。因为很多优秀经济学家在中国大陆兼职,一篇文章附属多个机构,这样这些机构的独自发表能力就不高。
接下来,本文依照这8个指标对中国机构在顶尖50本期刊上的发表纪录做一个排名。

四、排名结果

表3首先对 2000-2015年在世界顶尖 50本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主要中国科研机构进行了排名。该排名只列出了在此期间发表超过10篇论文的机构。一共包含了26个大学或研究结构[2]。这26个大学或研究机构构成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国际化的主力。没有包括其它发表较少的机构是因为如果包括了论文太少的机构,会导致“平均每篇论文页数”,“论文质量”,“独自发表论文能力”等指标排名的差异很大。

(1)按照“质量调整后页数”这个综合指标来排名,排在中国前10名的研究机构分别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岭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前10名中有5所香港大学,其中前三名全部是香港的大学。这显示了大陆的经济学科研实力与香港还有一定距离。
第7名和第8名之间的差距很大。这显示了前7所大学的科研实力为中国经济学科研的第一集团。尤其,香港科技大学的论文发表实力遥遥领先于其它所有大学。在第一集团中,大陆有三所大学,分别为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

(2)从发表论文的平均长度来看,排名前五位的为: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大陆很多学校发表的论文相对较短。

(3)从质量角度来看,排在前五名的机构为:香港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大陆科研机构的研究质量并不比香港逊色多少。

(4)从独自发表论文能力来看,排在前五名的机构为:南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前五名中有四个机构为香港的大学。这显示出大陆现阶段的论文主要为“借鸡下蛋”,独自发表能力还需要逐步提高。

最后,表4对2010-2014年间主要中国科研机构在Top 50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排名。这表明了中国经济学科研机构研究能力的最新进展。我们把Yu & Gao (2010)中的2005-2009年排名放在最后一列,作为对照。按照“质量调整后页数”这个综合指标,和2000-2015年之间的排名相比较,前十名的研究机构基本类似,但顺序略为不同。香港科技大学还是遥遥领先,但是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分别排名为第二和第三。这显示了这两所大学最近的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
Kalaitzidakis P., T. P.Mamuneas and T. Stengos (2003) “Rankings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1(6):1346-1366.
Ritzberger K. (2008) “A Ranking of Journals in Economics and RelatedFields.” German Economic Review 9(4): 402–430.
Yu X. and Z. Gao (2010): An Updated Ranking of the Economic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hina (2000-2009)",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21(4):571-581.
于晓华 (2008)中国研究机构发表经济学英文论文的一个统计研究(1998-2007),《经济学季刊》,第七卷第四期, P1477– 1490.

尾注:

[1]资料来源:https://econtop.uvt.nl/rankinglist.php
[2]中国其它在国际Top50期刊发表论文的机构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7篇);长江商学院(7篇);华中理工大学(6篇);中国农业大学(5篇);南京农业大学(3篇);北京理工大学(3篇),四川大学(3篇);南京农业大学(3篇),暨南大学(2篇)等。


延伸阅读:
王诚:经济学论文与评价标准争议
唐宗焜 | 1985:“《经济研究》变了”
松木:学术研究中的“经济原则”
韩朝华:经验感悟与实证分析
欢迎投稿!加入“悦茶”项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