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皮建才:​经济学里的“萨缪尔森现象”

jjxjcz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3-08-27





作者简介


皮建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21年第2期(总第90辑)。


全文3030字,阅读约需7分钟

经济学里的“萨缪尔森现象” 

根据百度百科,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他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也融合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被誉为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时年55岁)。他是把数学引入深度经济学的第一人。他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怎样“横空出世”成为经济学的一代宗师的呢?萨缪尔森被很多人认为是经济学里的“神话”,比传奇更传奇,我们当然可以把这个“神话”称为“萨缪尔森现象”。

正如萨缪尔森的嫡传弟子、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保罗·萨缪尔森小传:经济学家成长之路》(下称《小传》)所指出的,“萨缪尔森是一个榜样,是我一直以来都想要学习的榜样。”

“萨缪尔森现象”是怎样“炼成”的呢?下面就请大家看一下笔者总结出来的四点。当然,这四点只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若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萨缪尔森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小传》中写到:“在芝加哥大学本科学习阶段,萨缪尔森有向需要重量级经济学家学习的机会——‘这是国内最好的经济学院’。在这个学院中,有芝加哥学派的创建者之一——弗兰克·奈特;奈特的学生和早期的货币主义者亨利·西蒙斯;从经济学家转为政治家,后来成为纽因州的一名参议员——保罗·道格拉斯。”

他的老师保罗·道格拉斯曾经对其他学生说:“你们没有必要觉得自己不如萨缪尔森优秀就不能接触经济学。”

艾伦·迪雷克托教授教了萨缪尔森大一的经济学入门课程,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的情趣;还教了他劳工问题课程,让他接触到了卡塞尔的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激励他选修了基础数学分析课程。有人说过,阿里山神木之所以能成为高凌云霄的神木,在它的种子掉入泥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在这里类比一下,萨缪尔森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学大师,除了和他自身的“优秀潜质”有关之外,还和他“掉入的泥土”有很大的关系。老百姓经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用在做学问上就是,“基础打不牢,学问攀不高”。萨缪尔森正是通过夯实经济学的框架基础和数学的工具基础来实现厚积薄发的。

第二,萨缪尔森善于进行交流和讨论。萨缪尔森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时,不仅遇到了好的老师,还遇到了好的同学,更遇到了好的交流学者。《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家奠基者的一生(第一卷)》((下称《传》))一书对此有比较好的描述。他自己反复强调,“他的同学对他的影响与老师们对他的影响同样重要”。

《传》中写到,很多东西都学自“哈佛可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课堂上的同学那里”,甚至超过了上过课的教授。“重要的不仅仅是哈佛的教师和学生,还有熊彼特、哈伯勒和里昂惕夫,以及后来出现的汉森,他们吸引了大量获得洛克菲勒奖学金的年轻学者来到哈佛,其中包括奥斯卡·兰格、阿巴·勒纳、保罗·巴兰、埃里克·罗尔、尼古拉斯·卡尔多、弗里茨·马克卢普、尼古拉斯·杰奥杰斯库-勒根、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和雅各布·马尔沙克。”

《传》中写到,他们几乎每天进行激烈的讨论,不管是在午餐时间、鸡尾酒时间,还是在深夜。现实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在交流想法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想法。”

实际上,思想交流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新的想法,所以交流之后并不仅仅是原来的两个想法。这些交流为萨缪尔森后面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三,功力深厚的良师更容易培养出勇敢的学生。萨缪尔森成为数理经济学大师在很大程度上跟良师的鼓励、指导和栽培是分不开的,他并不像孙悟空那样是直接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传》中写到,熊彼特并不是很精通数学,他“很乐意让包括萨缪尔森在内的聪明学生纠正他的数学错误”。

“熊彼特鼓励萨缪尔森通过发现和使用新的数学工具,‘摩西式’地进入‘帕累托、霍特林、丁伯根和弗里希的乐土’。”瓦西里·里昂惕夫不善言词,经常在黑板上画图表来辅助解释,萨缪尔森经常替里昂惕夫进行语言表达,他们之间配合默契。“里昂惕夫为他提供了持续的指导和建议,让他第一次得到数理经济学的训练。”

埃德温·比德韦尔·威尔逊是公共卫生学院、经济系和物理系的教授,“出版过数学、物理学、航空工程学、统计理论、公共卫生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书籍”。《传》中写到,“正是威尔逊,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让他踏上撰写博士论文和《经济分析基础》的道路。威尔逊教会了他如何严谨地进行数学分析,这是熊彼特甚至是里昂惕夫都无法做到的。

同样重要的是,威尔逊还塑造了他的经济理论概念。”萨缪尔森之所以敢于凭借一己之力在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中间推广并不受欢迎、甚至受到极力打压的数理经济学,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学术能力、学术雄心、学术勇气和学术毅力,正所谓“艺高人胆大”。

第四,萨缪尔森有一个学经济学的“神仙伴侣”。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传》中写到,后来成为萨缪尔森妻子的玛丽昂·克劳福德活泼、幽默、冷静、宽容、谦虚、讨厌虚伪,她没有野心、热爱运动、擅长数学,是萨缪尔森的情感保障,他们几乎形影不离。

《小传》和《传》中都提到过,熊彼特曾经追求过玛丽昂,但是最终萨缪尔森更胜一筹。《传》中写到,“威尔逊称她为‘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对她的评价显然和保罗一样高。”

《传》中继续写到,“玛丽昂对保罗非常重要。她不仅给保罗提供了他所需的情感保障,最终为他们不断壮大的家庭承担起了责任,而且在他们关系的早期,两人还在一起从事研究工作。

保罗认为,正是她激发了自己对社会保障的兴趣。他最重要的已刊论文之一涉及国际贸易理论,而她也曾就同一问题发表过一篇文章,他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了她的协助。他们还一起写了一篇关于人口增长的论文,但没有发表。

她的本科论文表明,虽然她的数学能力可能不如保罗,但她对保罗所做的研究有足够的了解,这篇论文提到了他后来独立研究过的一些问题。”玛丽昂和保罗可以用“比翼双飞”来形容。“家和万事兴”,“家和”为萨缪尔森的学术成功提供了家庭和情感保障。

总而言之,萨缪尔森的学术成功离不开“四好”,即“好种子、好土壤、好环境、好心情”。《经济思想史的趣味(增订版)》一书中写到,萨缪尔森可能是20世纪最多产的经济学家,光是论文集就出版了7大册,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萨缪尔森说“最好的状态就是1天完成3篇论文”。

在《2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瑰丽人生》一书收集的自传中,萨缪尔森写到,“我21岁开始写作和发表文章,之后不曾中断过,而且我希望一直继续下去。”

萨缪尔森非常热爱经济学,经济学是他的趣味之所在,他并不是把经济分析当成完成任务式的工作。针对有人说他甚至连半夜做梦也常常不忘记工作,他在自传中写到,“只是对我而言,从事经济分析是游戏而非工作。对讨厌的工作我是避之唯恐不及,这一点本人可是‘臭名昭著’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一书中写到,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者只为他们自己认可的掌声工作。”按照兴趣的指引去从事学术工作,这为萨缪尔森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兴趣所在,心之所向”,这一点更值得广大经济学研究者和学习者借鉴。

皮建才:经济学里的“西蒙现象”
皮建才:经济学里的“梯若尔现象”
皮建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什么长寿?
皮建才:“新瓶”如何装“旧酒”
皮建才:经济学里的“解读困境”


以经济散文传播经济学思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