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其次是强化理论意识

邓树明 传播学龙门阵 2022-10-10

现在讨论问题意识的第二个层次:理论意识。提出学术研究问题,不是提出了疑问就了事,而是要提出理论疑问。一定要注意,是理论疑问!

既然提到理论疑问,那就说明有非理论疑问,而且两者容易混淆。的确如此。我们通常把理论与实务对应,那么与理论疑问相对应的,就是实务疑问。不少投稿恰恰是关于实务探讨的,显然作者把两者混淆了。

理论疑问与实务疑问截然不同。理论疑问是针对某个理论或理论体系的薄弱之处、错误之处甚至空白之处提出疑问并研究,最终发展了理论。实务疑问是针对现实业务、工作等,提出经验交流、体会或者建议等,往往是对策性的。

也可以说,理论研究的结论是抽象的,是没有办法直接实施的,而实务研究的结论往往是具体的,列出一二二三四五点,而且大多可以直接实施。比如,如果你开展一项对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发现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该理论有某种改变,那么这个结论是抽象的,是对理论的完善,增加了我们对议程设置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如果你讨论新闻如何报道,媒体融合如何推进,等等,也就是说针对“如何做”提出的问题,自然而然是实务性问题,结论往往是若干建议,可以直接按其实施的,提供的是业务或工作等方面的参考意见。

因此,一定要分清是提出的理论疑问还是实务疑问,如果提出的是实务疑问,那么就不会发展出理论观点来。如果在这方面误入歧途,那么实际上整个研究或文章从开始就偏离了方向,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了。所以,问题意识的第二个台阶一定是要强调理论意识。所谓强调理论意识,就是强调提出的问题是针对理论而且目标是发展理论,而不是针对实际业务或工作中的不足而且目标是操作建议。

这两者不能混淆,但是相当多的文章把实务问题当成了理论问题投到学术期刊。这里面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实务疑问与理论疑问区分清楚。下面列出几种常见情形以作提示:

一类是工作性的。工作体会、经验、总结等,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是为了理论创新。比如一篇文章探讨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另一篇文章讨论自媒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甚至有的文章直接叫某方面的“工作研究”。这类文章一看就是工作性的,不是学术研究性的。

一类是业务性的。比如一篇文章讨论新闻导语写作的特点,还有一篇文章讨论广告音乐的运用策略,另有一篇文章讨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创新趋势。这些都是业务探讨类文章,分析现实情况如何,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结论一般是若干建议。

一类是行业性的。比如一篇文章分析电视节目制作的“新景观”,另一篇文章讨论融合媒体时代记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行业性的分析可能对业内的媒体单位或从业人员有参考价值,但是不可能有理论性结果。“机遇与挑战”能有什么理论性呢?陈力丹等指出“学术论文不能写成行业工作总结”[1],针对的就是这种现象。

一类是叙述性的。这在历史类文章中相当普遍,是“重灾区”。它们仅仅是运用现有的史料对某个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了叙述,形同“讲故事”或情况介绍等,并没有通过史料分析出新的观点,当然也谈不上新的史料发现。比如一篇文章对某个省民国期间的报业进行研究,大篇幅罗列了主要报纸的创刊情况、负责人、主要内容等,就属于介绍性的,谈不上学术研究性质。

并非说实务文章不重要。工作分析、业务讨论、行业报告等类文章,在不同的场景下均有其用途,甚至发挥的作用还很大。只不过说,学术论文的特点和目的都与实务文章不同。同时,实务文章适合投稿到业务类或工作类杂志,而不是投到学术期刊。

有时候可以直接辨别实务类文章。它们大多在提出问题时或标题中带有“浅论”“浅析”“策略”“路径”“模式”“作用”“创新”“呈现”“实践”“发展”“思考”“调研”“分析”“难题破解”这类标志性词语。

最后要说明的是,提出理论疑问需要有理论积淀,如果对研究问题所关联的理论不熟悉,当然不可能发现它的薄弱或空白之处,是不大可能就其提出研究问题的。甚至说,不但提不出问题,连概念的准确也达不到,因此“功夫在诗外”。

 [1] 陈力丹,廖金英.学术论文不能写成行业工作总结[J].新闻与写作,2018(4):100-102.



精彩回顾


研究问题||强化问题意识首先是强化疑问意识

研究问题||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三层含义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