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龙门阵

其他

研究问题||从四个维度寻找研究问题的创新价值

学术研究需要寻找有理论创新意义的问题,那么具体地,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它的创新意义呢?换句话说,从哪些维度评价一个研究问题是否有创新意义呢?有学者提出学术的创新性一般从四个方面考察:“一是在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二是在使用研究方法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三是在运用论证资料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四是在阐述观点或理论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1]这个说法的四分之三是可取的,唯第四点不太明确。一般地,通常从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理论四个方面判断研究问题的创新意义。(1)是否提出新问题,即是否提出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这是理论创新的核心目标,是创新意义最强的类别。新问题可大可小,大的问题可能产生一个学科、一个学派或一个理论;小的问题则可能对既有理论进行完善或发展。比如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即媒介议程设置大众议程,就是一个全新的理论领域。后来,很多人对议程设置理论进行了深的研究,则形成了该理论下比较微观的新问题。根据麦库姆斯的回顾,全球进行了400多项关于议程设置的研究。[2]这些微观问题,包括大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研究,大量的属性议程研究,大量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效果研究,甚至包括不少的技术性研究比如媒体议程与大众议程时间间隔对效果的影响等,都是对该理论进行完善与发展类型的研究问题。(2)是否运用新方法,即如果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那么是否运用了新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把研究过的问题换个方法就行了,而要求新方法的运用具有理论意义。有的学位论文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以运用了某个方法为理由并不充分,而是要指出运用这个新方法的理论意义。这种理论意义通常是强化了原来的结论,也可能改写了结论。最常见的情况是,运用确证性更强的方法研究老问题。比如,运用逻辑推导出的结论,如果运用经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被认为具有理论意义,因为它把演绎理论变成了经验知识;运用诠释主义范式得出的结论,如果运用实证主义范式进行研究,同样可以获得问题的合法性,因为知识的确证性也得到了加强。同样以议程设置理论为例,其实这个思想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李普曼,但是前人都只是理论假设,麦库姆斯才将其变成了经验知识,因此是有研究价值的。麦库姆斯[3]提到一些研究,就问题而言并无新意,但是采用了实验法这种实证主义范式中最严格的方法,正是因为确证性更强而获得了研究问题合法性的。(3)是否运用新材料,即如果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那么是否运用了新的材料?这里的材料指的是研究中所用到的文本资料或经验资料等。在历史研究中,新文本材料的发现和运用都是重要的问题意识,因为它们可能导致历史结论的重新书写;即使在结论不改变的情况下,重要史料的发现也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因为能够加强现有的历史结论。更常见的是在经验研究中,社会情景的转变会带来问题意识的浮现,因为不同的社会情景所提供的经验资料不同。比如,上面已经提到,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中,有相当多各国或各地区的经验研究,中国内地也有这类在地化研究,张国良和李本乾[4]的研究就是这方面的例子。这类研究需要避免简单地验证理论——尽管它确有研究理论的目的,而更应该力求发现理论的在地化特点。(4)是否运用新理论,即如果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那么是否运用了新的理论视角?这种情况,通常见于现象阐释类研究。举个明显的例子,同样是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运用气象学与运用地质学的结论就不同,因为所运用的理论视角不同。类似的道理,对传播现象的分析,运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可以形成不同的问题意识。比较宏观的,比如对传播现象的分析,经验研究和批判研究的结论差异很大。即使在经验研究和批判研究内部,运用不同具体理论视角的结论也是不同的。但是,并非换个理论视角就形成了问题意识,因为用作分析工具的理论视角与其分析对象之间存在适当与否的问题,这需要有内在的联系并且给予充分的阐释。有的文章把一些生僻的理论搬出来,甚至把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套用过来,运用编造的子虚乌有理论的情况也出现过,这些都是对理论视角创新的误读。一项合格的研究,绝不是要包含上述全部四项创新维度,能够至少具备一个方面就可以了。问题在于,大多数文章连一个方面都没有,当然没有办法被称为学术研究。这四个维度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研究者比较容易地衡量自己的研究是否有创新意义,或者说可以帮助研究者清楚从哪些方面去努力获得创新意义。[1]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建议收藏||70家新闻传播学期刊准确投稿渠道与联系方式,从此远离钓鱼网站

论文发表困难,不但在于写,不但在于期刊的审稿,还在于很多人找不到各刊的准确投稿渠道。网上假冒的钓鱼网站铺天盖地,投稿人尤其是才进入学术写作的学生,因很难识别而容易上当。很多期刊都一再发布打假声明,但效果似乎不大。经常接到作者电话或邮件查稿,实际上系统里没有,就是被钓鱼网站欺骗了。这样不但耽误作者时间,还可能遭受财务损失,以及稿件被盗或个人隐私泄露。网上也有不少投稿渠道名单,但以讹传讹不少。今天早上就看到一个公号的所谓“南核北核投稿方式汇总及完整目录”,新闻传播只包含了17本,不但远不“完整”,而且有不少错误。我两年前就想整理一个准确的投稿渠道清单,给实习生提了思路,但工作量相当大,后来没有实施。这次整理,力求全面和准确,主要是力求投稿渠道准确。凡是通过主编、纸质版或其他可靠途径确认过的渠道,都在后面的表格中红字标出。没有标出红字的也不一定不准确,而是未经可靠的确认。当然,可能还是会漏掉一些期刊,以及一些信息仍不准确,请期刊和读者原谅。各位可在文后留言补充和更正,以为同行提供一个更完整和准确的投稿信息清单,避免苦不堪言的误投。也可留言暴露一些诈骗手法,以便他人避免。至于名单中有的期刊是否被本学校或单位认可,也需读者自己甄别,因为有的期刊不在认定的学术期刊目录内,或不在某个核心期刊目录内。但是有的学校或单位只要求公开发表即可。下面表格中,不少期刊都列出了其网站和邮箱,仍以描红的为主要投稿渠道,另一个渠道要么期刊明确声明不用于投稿,要么未经确认是否可以投稿。有的网站与邮箱都描红了,表示期刊声明两个渠道都可以投稿。下表中的核心期刊基本上按刊名英文首字母排序,其他期刊则随机排序。虽是新号,但经过努力开通了留言功能,哈哈哈,高兴一把!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1编辑学报(CSSCI,北大核心,双月刊)网站:http://bjxb.cessp.org.cn邮箱:bjxb_bj@163.com电话:010-62147006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地址: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西401室邮编:1000812编辑之友(CSSCI,北大核心,月刊)网站:https://bjzy.sxpmg.com邮箱:bianjizhiyou@126.com电话:0351-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研究问题||强化问题意识第三是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问题意识的第三层含义,也是最难的一个要求。所谓创新意识,即提出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因为如果别人已经研究过,再去研究而又没有新的结论,就属于通常所说的重复研究。常常所说某研究问题“没有新意”,指的就是这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形。相当多的研究问题没有新意,但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很可能是因为研究者并不清楚如何判断问题的创新价值。问题有没有创新价值,是与现有的研究比较而言的,因此很明显需要对现在已经作过的研究有全面了解。论文中一般需要文献回顾,而且该部分非常重要,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这部分内容,就无法说清楚已经进行过哪些研究,也就无法说清楚问题的创新性。不少的文章缺乏文献回顾部分,或者文献回顾挂一漏万,根本无法呈现出理论发展的脉络和研究现状的全貌,则自己所说问题的创新价值难以令人信服。不过,有效的文献回顾取决于一个前置条件,即准确地表达研究问题。所谓准确地表达研究问题,即从研究问题可以清晰地看出针对什么理论,而且要运用该理论的专业概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无法把研究问题纳入理论体系,连相关文献的范围都无法确定,当然谈不上有效的文献回顾了。相当多文章的文献回顾不着边际,只能勉强拼凑几条做做样子,其实是由于没有准确地表达研究问题引起的。举一个例子,议程设置理论方面的研究,刘毅和王聿昊[1]的一篇论文分析报纸议题对社交媒体受众议题的影响,其标题为《医疗议题议程设置效果研究——基于报纸对社交媒体公众意见影响的分析》。这样的表达就比较有效,因为可以看出该研究针对的是议程设置理论,而且核心概念“议程设置效果”表达准确,文献回顾的范围就比较清晰了。相当多文章没有准确地描述问题,比如上述研究问题很可能被表达为“报纸内容对社交媒体用户的影响”“主流媒体对网络受众的影响研究”之类笼统的提法。这种情况下研究的问题很模糊,因为不知道是从什么理论视角去研究所谓的“影响”,文献回顾的范围也自然难以明晰。相当多的文章掉入了这个“坑”。有的研究并不在标题中呈现出研究问题,而是在引言部分提出。无论在哪里提出,准确地表达研究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关系到研究者对自己研究问题的清醒,而且便于读者准确地理解文章所研究的问题,还使所研究的问题能够有效地与理论体系对接。最后一点不但使文献回顾可行,而且使研究建立起合理的理论视角。文献回顾的结果,就可以与提出的问题对比。看看哪些问题已经研究过,哪些问题还是空白,哪些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甚至错误,就可以判断是否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是研究过的,自然只能放弃和重新思考研究问题,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重复研究;如果提出的问题属于没有人研究过的,或者研究得不好,甚至有错误,那么就找到有新意的研究问题了。不过,上述所说“准确地表达”研究问题,是以找到研究问题为前提的。如果本来就没有找到研究问题,那就谈不上“准确地描述”,而是需要发现问题本身。它涉及到问题意识的来源,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将详细讨论它。
2022年9月22日
其他

研究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其次是强化理论意识

现在讨论问题意识的第二个层次:理论意识。提出学术研究问题,不是提出了疑问就了事,而是要提出理论疑问。一定要注意,是理论疑问!既然提到理论疑问,那就说明有非理论疑问,而且两者容易混淆。的确如此。我们通常把理论与实务对应,那么与理论疑问相对应的,就是实务疑问。不少投稿恰恰是关于实务探讨的,显然作者把两者混淆了。理论疑问与实务疑问截然不同。理论疑问是针对某个理论或理论体系的薄弱之处、错误之处甚至空白之处提出疑问并研究,最终发展了理论。实务疑问是针对现实业务、工作等,提出经验交流、体会或者建议等,往往是对策性的。也可以说,理论研究的结论是抽象的,是没有办法直接实施的,而实务研究的结论往往是具体的,列出一二二三四五点,而且大多可以直接实施。比如,如果你开展一项对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发现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该理论有某种改变,那么这个结论是抽象的,是对理论的完善,增加了我们对议程设置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如果你讨论新闻如何报道,媒体融合如何推进,等等,也就是说针对“如何做”提出的问题,自然而然是实务性问题,结论往往是若干建议,可以直接按其实施的,提供的是业务或工作等方面的参考意见。因此,一定要分清是提出的理论疑问还是实务疑问,如果提出的是实务疑问,那么就不会发展出理论观点来。如果在这方面误入歧途,那么实际上整个研究或文章从开始就偏离了方向,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了。所以,问题意识的第二个台阶一定是要强调理论意识。所谓强调理论意识,就是强调提出的问题是针对理论而且目标是发展理论,而不是针对实际业务或工作中的不足而且目标是操作建议。这两者不能混淆,但是相当多的文章把实务问题当成了理论问题投到学术期刊。这里面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实务疑问与理论疑问区分清楚。下面列出几种常见情形以作提示:一类是工作性的。工作体会、经验、总结等,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是为了理论创新。比如一篇文章探讨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另一篇文章讨论自媒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甚至有的文章直接叫某方面的“工作研究”。这类文章一看就是工作性的,不是学术研究性的。一类是业务性的。比如一篇文章讨论新闻导语写作的特点,还有一篇文章讨论广告音乐的运用策略,另有一篇文章讨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创新趋势。这些都是业务探讨类文章,分析现实情况如何,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结论一般是若干建议。一类是行业性的。比如一篇文章分析电视节目制作的“新景观”,另一篇文章讨论融合媒体时代记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行业性的分析可能对业内的媒体单位或从业人员有参考价值,但是不可能有理论性结果。“机遇与挑战”能有什么理论性呢?陈力丹等指出“学术论文不能写成行业工作总结”[1],针对的就是这种现象。一类是叙述性的。这在历史类文章中相当普遍,是“重灾区”。它们仅仅是运用现有的史料对某个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了叙述,形同“讲故事”或情况介绍等,并没有通过史料分析出新的观点,当然也谈不上新的史料发现。比如一篇文章对某个省民国期间的报业进行研究,大篇幅罗列了主要报纸的创刊情况、负责人、主要内容等,就属于介绍性的,谈不上学术研究性质。并非说实务文章不重要。工作分析、业务讨论、行业报告等类文章,在不同的场景下均有其用途,甚至发挥的作用还很大。只不过说,学术论文的特点和目的都与实务文章不同。同时,实务文章适合投稿到业务类或工作类杂志,而不是投到学术期刊。有时候可以直接辨别实务类文章。它们大多在提出问题时或标题中带有“浅论”“浅析”“策略”“路径”“模式”“作用”“创新”“呈现”“实践”“发展”“思考”“调研”“分析”“难题破解”这类标志性词语。最后要说明的是,提出理论疑问需要有理论积淀,如果对研究问题所关联的理论不熟悉,当然不可能发现它的薄弱或空白之处,是不大可能就其提出研究问题的。甚至说,不但提不出问题,连概念的准确也达不到,因此“功夫在诗外”。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研究问题||强化问题意识首先是强化疑问意识

上次说到研究问题包含三层递进的含义,还是比较笼统的,有必要更深入地讨论一下。今天聊一聊第一层含义:研究问题首先是一个疑问。学术研究或学术论文总是为了回答一个疑问,这对于研究者而言是需要十分清醒的。有了这个意识,自然而然知道要首先提出疑问,然后才是研究分析和回答疑问,文章的目的和结构逻辑就比较明确了。疑问有大有小,大的疑问甚至形成个人阶段性乃至终生的学术追求。比如20世纪80年代苏浙集镇的兴起,激发了费孝通[1]的研究兴趣,产生了“各地方的集镇怎么会兴旺起来的呢”的疑问,花了三年时间去研究并发表了《小城镇四记》。黄宗智[2]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时,则把数十年的探索归纳为对中西方文化与思想碰撞的疑惑:今天回顾,我清楚地认识到学术研究也是一个自我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其中的关键也许是个人心底里最关心的问题。对我来说,主要是在中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并存和矛盾之中,怎样对待其中的张力、拉锯、磨合,甚或融合与超越。这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甚至更是感情层面的过程。这样的矛盾可能成为迷茫和颓废的陷阱,但也可以是独立思考和求真的动力;它可以使自己沮丧,但也可以成为深层的建设性动力。实际上,持久而强大的学术兴趣,主要来自于这种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社会关怀,是那种狭小功利性目标产生的驱从力所无法比拟的。上次文后有一位朋友问我“人文社科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发问就比询问一个具体研究问题的意义大得多,如果想清楚了也会对学术兴趣的激发产生大得多的效果。如果能够成为一个话题,我考虑以后专门聊一次。当然,在宏大的疑问之后,还需有具体的问题疑问,研究工作才能落实。我们通常说的问题意识,指的是这种具体疑问。我们之所以把问题意识称为疑问,不但因为它是一个未知的困惑,而且因为它相当多的时候就表达为疑问句,疑问句简直就是提出问题的最明显“标签”。在经验研究中尤其如此。这类研究在开始时就会通过引言和文献回顾提出研究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几乎都直接表达为疑问句,然后把这些疑问句变成若干操作性假设,进而开展研究。大家去阅读规范的经验研究类论文,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程式。比如李宗亚的《中美大学生社交网站“断交”行为之比较研究》(《新闻界》2019年第7期)是一项经验研究。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大方便了人与人的交往,但近年来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与好友“断交”的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因此产生了探究其原因的动机。文章引言部分在概貌性地对社会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描述后,就提出了研究问题,这个问题就直接地表达为疑问句: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上促使人们做出断交决策的因素有哪些?而阻止人们做出断交决策的日常因素又有哪些?思辨研究类论文在形式上没这么明显,因为文章开头一般没有“引言”或“文献回顾”部分,因此用疑问句提出研究问题的情况不算多。但它们实际上还是提出了疑问的,只不过疑问是隐性的,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却草蛇灰线伏行千里。比如杨保军的《简论智能新闻的主体性》(《现代传播》2018年第11期)显然是思辨类研究。在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写道: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替代人作为主体展开新闻生产和传播,可能成为新的新闻生产传播主体;还有一些人认为,智能机器与人一起形成(构成)
2022年9月15日
其他

研究问题||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三层含义

近期,我将在这个公号发一些文章,和大家聊聊关于传播研究方面的一些感受。这些感受,来自于我在长期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过程中的思考。因为是聊天性质,因此我就想起什么问题了,就在此和大家聊聊,也不一定有系统性,不一定有深入思考,更多的是有感而发。请大家理解。此外,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拼凑空话套话,免得耽误大家的时间。也尽量说得明白一些,才符合这个“龙门阵”的风格。如何让学术表达尽可能地好懂,甚至有趣,这实在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大家有什么要与我沟通的,可在文后私信留言;或者建议我聊什么话题,也可以在文后私信留言。我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即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我将其称为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它们也是我长期以来呼吁重视的两个方面。我一直认为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研究者在这两个方面有所欠缺,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甚至可能比较保守了。从投稿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个状况。学术研究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那么就首先从问题意识开始聊。这方面的情况也不乐观,大多数的投稿并没有提出有什么价值的问题,即使作了大量的工作,最后基本上没有意义。其实,不少的文章做得很辛苦,我在自己即将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对投向《新闻界》的200篇未采用文章作过统计,平均字数都在11000-12000之间,可见前功尽弃还是挺可惜的。其中不少文章就是因为没有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我们经常听到人强调“问题意识”,可以说都被要求强化“问题意识”,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深究“问题意识”到底是什么,因此这种强调其实是口号式的,是人人都可以说的,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那么多的研究者缺乏问题意识,不就表明这种空洞口号的无用吗?所以,我们要对问题意识这个概念本身有确切的认识。所谓问题意识,我把它理解为“提出有学术研究价值问题的意识”。因此,理解问题意识不但要理解“问题”的含义,而且要理解“学术研究价值”的含义。可以从三个逐渐深入的层次入手理解。第一个层次,学术研究的“问题”是一个疑问。在汉语中,“问题”的常见语义,一是指有待解决的疑问,二是指存在的不足或困难,“问题意识”中“问题”的含义是前者,是需要去解答或回答的疑问。亚里士多德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1]“惊异”就是好奇心,就是疑问。那时候哲学就是所有的学术,因此古代哲学家就认为学术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如果没有疑问,没有好奇心,没有怀疑精神,能够进行学术研究吗?比如有的历史研究投稿,仅仅是对已知史料的重新叙述,就只是叙述而无疑问。第二个层次,“学术研究价值”中的“学术”二字表明研究问题是一个理论疑问。这是它区别于非学术文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提出的不是学术疑问,而是关于日常生活的疑问,或者关于操作性的疑问,比如“你今天作了几次核酸”“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工作”之类,都不具有理论意义。不是说这些疑问本身没有意义,而是说它们不具有理论意义,是日常生活疑问或具体操作疑问等。相当多投稿提出的是操作性问题,就没有理论研究价值。第三个层次,“学术研究价值”中的“研究价值”表明研究问题是一个能够推动创新的理论疑问。理论方面的疑问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不等于没有人已经研究出来了,那些已经知道的知识就不需要再去研究了,否则就是重复研究。如果提出一个问题,费了很大的劲,得出的结论和原来的研究一样,不会有多大的理论意义。认识论学者林定夷[2]把已经研究得到的知识称为“学习性问题”,而把有待研究的知识称为“研究性问题”,学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出研究性问题,获得创新性知识。然而,相当多的投稿是重复性问题,意义不大。总之,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可以循着“疑问—理论疑问—推动创新的理论疑问”这么一个路径理解,判断自己是否提出了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果没有提出理论创新意义的问题,就意味着研究问题不能确立,或者叫不具有研究合法性。它就是所谓的“缺乏问题意识”。今天开个头,算是这个系列的引子。从下次开始,逐个具体问题地深入。[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5-6.[2]林定夷.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J].哲学研究,1988(05):32-38.支持原创,恭请分享。在周四中午12点之前,将本号或本文转发到新闻传播班级群或年级群等并截图私信,将有机会获赠邓树明所著《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基于对180篇文章的观察》一书。限赠3册,以群人数合计前3名为获得者。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2022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