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庄子坐忘大通法

请您关注👉 道炁学苑 2023-08-24

弘道净炁   身心合一

自利利他    皆大欢喜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8月15日是公益开脉轮


请你关注一同进步




庄子坐忘法




何为坐忘?《庄子》:“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者,外忘其身,内忘其心。大通,义大道,能坐忘即合于大道。 


庄子坐忘之法,首见于王松龄教授公开传授。此法在庄子书中虽未尽露,但《庄子.齐物论》已述其大端。所谓坐忘,已明显指出其姿势非站、非卧而为坐。此坐式非跏趺亦非平坐,而是“隐机而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侍立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隐,伏也,释俯伏。旧多释凭、倚、靠、非。机,通几,指几案。《外篇.知北游》:“神农隐几,台户昼瞑。”瞑,即睡。盖神农伏于几案,其状似睡,但非一般之睡,否则,何不卧床而睡?“仰天而嘘”,俯伏即久,“收功”时自然当应如此。答焉,欧阳景贤《庄子释译》说:“答,或可解作坍、瘫。”其耦,司马彪说:“耦;身也。身与神为耦。”俞樾说:“丧其耦,即下文吾丧我也。”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即身心寂然,两忘之义。司马承桢说:“坐忘者,长生之基也。



《庄子》曰‘宇泰定,发乎天光’。宇者心也,天光者慧照也。先定其心,则慧照内发,照允万境,虚忘而融心于寂寥,是之谓坐忘焉。”具体练功方法如下:姿势:伏案式,即趴在桌子上。先宽衣解带,自然平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地上,两臂交叠或互穿于袖内,或双掌重叠,曲肱伏于几(桌、案)上,枕以前额,颌稍内收,颈稍挺(后凸)。前额与双臂(掌)之间亦可加一海棉垫。坐好后,臀稍后移,(注意此点)以使胸腹部空松,不受挤压。练此功法浑然入忘后可出现全身松瘫现象,即极度放松状态,如取其他坐式,则难于保持姿势,甚至可突然倾倒,故必须“隐几”而坐。


姿势摆好后,长呼一口气,使气沉丹田(位脐后肾前,前七后三稍下处)。放松腹部,然后自然呼吸,不用调息,无须意守,只将身心放松,如疲极欲息,如初释重负。意、气下沉后即不再管它,即进入忘。


其要领(即口诀):“松、沉、忘”三字,重在忘字。如不能很快入静,可每于呼气时默念“松沉忘”,反复暗示,便可渐入忘境。初学者或陷于昏沉,或径入睡,皆任其自然,坚持修炼,阳气渐充,即无睡意,或醒后继续练功,亦不会再睡。


“心神沉而阳气生”,此法对阳虚、阴阳两虚或阴阳偏盛者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如值冬春季节,久病或高龄阳虚证者,每日上午在阳光充足之静室,背向太阳伏身坐忘,则可获补虚生阳、健脑益智之功。吾师称之为“负暄”或“曝背”。练此法后,会觉得头脑清醒、手足发胀、口干舌燥,间有肠鸣矢气等反应,此属正常。临床实践证明,照此法修炼,有补肾生阳,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练功后头脑清新、精力充沛,有显著增强记忆力和迅速消除心身疲劳之功效;同时有开胃健脾,促进胃肠蠕动作用,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解除便秘。许多高龄老人练功后出现生理功能的逆转,如发白变黑、眉落重生以及性功能增强或恢复等生物学年龄下降的还童反应;有些人灵感思维得到强化,智慧大开。



充分证明此法对调动人体潜在本能卓有成效。此功法之作用还有:

(1)调整气脉使之平衡,收效甚速;

(2)收下颏、挺后颈,亦称“闭任开督”,有利于任督循环。因挺后颈将督脉抻开,收下颏则使原属上行之任脉气机下降。此式在藏密及瑜伽中称“颔压结喉”,其作用有利于入静、入忘;

(3)此法重要作用之一为“生阳”,即生理上性机能的恢复和增强。而这正是古今中外研究抗衰老、“返老还童”者公认之重要指征。因此,对阳萎等性机能衰退的治疗效果甚佳;

(4)有显著的返老还童作用。年老而修内丹者,可以此作为“种药”之法。修庄子纯素之道着,可由此而达“心斋”“虚室生白”之境界。在道家过去这属不传之秘,它还有更进一层的含意,叫作“炼津成精”,练功后上边反应是口干舌燥,口水少了;下边获得精水旺盛。有生精补脑之效。练此功法其作用大小,取决于练功之程度。


修此法,练功时间长短不限,环境安静与否不拘。可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练起,但须持之以恒,功效方显,经多年临床观察,此法尤适宜知识分子实践,被称之为“文人养生法”。

收功

收功时仰天嘘气一二次,举臂伸腰或搓手摸面,睁开双眼,稍事活动即可。

注意事项:

(1)此法宜饭前修炼,切忌饱食后练功,如已进食,须过二三小时后再练此功;


(2)练功前宽衣解带,饮白水1杯,以解练功后出现的口干舌燥;


(3)高龄人或久病、重病患者(尤其癌症、肾病、糖尿病、重症心脑血管病)练此功治疗期间须禁忌房事,才能确保疗效;中年人练此功宜适当节欲,功效方显;


(4)如坐式不对,胸腹部未能放松,练功后有小腹胀气或微痛反应,无须介意,矢气即解。



几点说明:


(1)关于放松问题。所谓放松,要注意体会这个“放”字,即放下、放开之意。用意要轻,不要“用力”放松。行放松时,精神上要轻松活泼,切忌执著。执著即紧张、僵硬、死板。故所谓放松即松开、放下。如执意于放松,反成紧张。放松时,先松身,后松心。松身时,可由头皮、颜面、颈项、胸背、腹背、上肢、下肢直到脚趾,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逐一观照,检查,逐步放松,三五次后,再由脚趾向上逐一观照(即注意到)。随即忘掉,此谓“由上往下松,由下往上扔”,扔到头皮即放空,随即转入松心,将心:念放开,消除大脑思维活动之紧张状态。松心同样要轻松自然、毫不紧张、勉强生硬的,从意识中放开。要“头头放下”,最后连放松的意识也扔掉,然后转入“沉”、“忘”。


这里讲放松似乎很繁琐,实际熟练后念到即是,很快即可完成全过程,无须“泥象执杖”过于刻板。松身后,全身关节可有润滑感,非常灵活、轻松;松心后,可感到头脑明晰,神清气爽。


(2)关于忘的问题。昏沉、散乱为初练静功者首先遇到的问题。散乱指杂念、游思。杂念起于攀援;游思来于不觉;杂念多以语言为背景;游思多以形象为背景。修炼庄子坐忘法对这个问题采取放开的态度,不勉强去控制它。



将身心松开、放下后,即使还有些杂念、游思也不再管它。


至于昏沉,在练此功初期不可避免,也无须避免。因为庄子坐忘法重要之作用之一即生阳,而生阳的办法即在于入忘,而入忘当然要“泯去明觉”。正如《伍柳仙宗》中所说:“浑然而定静,以双忘而待动”,“当凝神之时,内念不出,外念不有,空空荡荡,不著不滞。回光返照,既照则忘形忘意,但用意即是不忘;但忘即不能以意照之。心无不存之谓照,欲无不净之谓忘。忘与照一而二,二而一。当忘之时,其心湛然未尝不照;当照之时,纤毫不立未尝不忘。


忘照纯一,浑然定静,天地人我莫知所之。”既然“天地人我莫知所之”岂不易陷昏沉?盖练功初期,当侧重于忘,不要着意于照,不要怕昏沉,只有经过相当时间坚持锻炼,才能达到忘而不忘,忘照纯一的境界。


总之,松、忘都要通过不断练功而逐步深化,不能希望初练即完全达到要求。根据不同年龄、素质,进度各异。


有人开始放松即可入忘,出现生阳现象,青壮年在进入忘境时,生殖器甚至会以异常速度突然勃起;也有人要经过相当时间练功,始有阳生现象,迟早各自不同。


在入忘后,不知不觉会出现“咯噔”一下,全身一震,这是身心彻底放松的反应,称“内震”或“肾间动气”,属正常反应。一般在阳生后,练功者多自动退出忘境,恢复明觉。所谓“时至神知”,这时最好继续保持静、忘,以待其勃起充分,如已充分即可于恍惚(此指不要著意分别,不要胡思乱想)中接行采炼之功,即所谓“动则恍惚应”也。



道炁开脉轮乐明空常净

点击链接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图说


开脉轮,安心身



最近新文点下看:

辟谷秘术(收藏)

“守”比“补”更重要

《易经》大智

活化DNA层次的手印

《老子》全文译

饮食男女、心性之学

速炼精气神-放松之密

如何接收高维能量?

八大生命真相

打通中脉秘法与感受

女丹歌诀

六字诀养生功

曾仕强、南师讲婚姻的真相(藏学)

生死的秘密

正念饮食训练

怎么得了?!

数息打坐最简单

1元炁

用声音打通经络

钱道玄机

大画:带你入定

何以逆天改命?

三关解读(藏)

冬病夏治在三伏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关注分享共同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