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的隐藏“王牌”,眺望下一个“万亿”

白羽 江南智造总局 2022-07-21

站稳“万亿俱乐部”后,南通谋划新的增长极


作者 | 白羽

编辑 | 赖镇桃


南通,再次因机场而“出圈”——


5月23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公示,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筹)2021年8月经民航局批准筹建,目前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申请颁发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民航华东管理局已完成对其初审。



京东、南通共同出资成立的京东航空,即将拿到民航运输的牌照,成为江苏本土的首家货运航司。


随着上海“第三机场”落户南通、动工在即,这次本土货运航司的落地,不仅有利于补上南通乃至江苏航空货邮吞吐量的短板,对于正处产业转型轨道的南通而言,还拿下了布局临空经济的一大“筹码”。


“上天辟地”(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在即),通江达海,已跻身于国内“万亿俱乐部”城市的南通,在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南通地铁1号线首列车交付(图源:轨道世界)


2020年南通经济总量突破万亿,2021年达到1.1万亿。


站稳“万亿俱乐部”后,南通的主政者则在“拷问”新的问题:“下一个万亿”在哪里?在高手如林的长三角,南通又该如何突围?



近代第一城


南通的发展始于盐、兴于棉。


凭借南邻长江、东濒黄海的地理位置,南通集合了水运和海运的双重优势,自古晒盐业比较发达,奠定了南通发展基础。



但是随着海岸东移, 产盐量逐年下降,而大量淤积的滩地恰好适宜棉花种植,从而植棉取代晒盐成为南通的支柱产业,清朝时期,南通土布行销全国。


而南通真正的崛起则是在近代,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纺织技术引进国内,南通凭借着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快速发展起了近代纺织业。


南通的发轫离不开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


作为南通人,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而其中最著名,也是其商业帝国核心的则当属大生纱厂。


1895年张謇在南通筹建大生纱厂,4年后投产,1913年,南通棉纺织业的纱绽数占全国华商纱绽的近十分之一,位列全国第三,在江苏省内更是遥遥领先。


早期大生纱厂远景图


后来,张謇又联合其他民族资本陆续投资兴建了棉纺织、垦牧、机械、面粉、榨油、制盐、仓储、金融、房地产等数十家企业,几乎涵盖近代经济所有行业,成为上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集团中最大的企业体系。


此外,张謇修建港口码头,疏竣河道,修建船闸,更是铺设了中国最早的公路,开设了长途客运公司,使得南通能够与上海和周边城市快速联系,成为此时长三角地区的热门城市。


张謇于1901年在南通天生港建造码头(图源:江苏水文)


工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商业繁荣,银行业、餐饮、旅馆、纱行等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大生纱厂所在的唐闸镇成为苏北地区主要的粮食集散地,知名银行纷纷在南通设立分支机构,大生集团曾一度成为淮海实业银行和棉纱业证券联合交易所。


民国早中期,南通成为形成滨江沿海地区性经济、文化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上海经济发展。


据统计,1895年至1913年江苏工业资本额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而其中一半集中在南通、无锡、镇江、苏州等地,而南通又以棉纺工业远超其他城市。


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我国两院院士、著名建筑规划与设计专家吴良镛先生曾说,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四建集团展厅内三十多尊鲁班奖“小金人”方阵,蔚为壮观(图源:网络)


张謇立足南通实际,以棉纺工业为切入口,同时发展垦牧业及相关产业, 工农商联动发展,并创造性开创了“以城促乡, 以资本带动区域发展”的“南通模式”。


当时,南通在城市建设、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 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成为近代经济的地区性中心, 并直接影响了南通的现代及将来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基建“狂魔”


1926年7月17日,73岁的张謇在南通病故。


此时的中国风雨飘摇,他所建立起的庞大基业,在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冲击下,已是苟延残喘。


新中国成立后,大生公司得以恢复生产,并在新中国经济恢复、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此时整个南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3.8亿元。


为了生存,南通的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发挥自己砖瓦匠的技能,走出去帮助周边地区修建民房,当地政府也顺势成立了一批建筑站,建筑队伍不断壮大,也越走越远。


随着支援一大批全国重点项目,比如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和南京长江大桥等修建,南通建筑队的名气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初期,南通承担了大庆油田和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援建任务,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交付使用”的奇迹,被大庆媒体称为“南通铁军”。


上世纪90年代,浦东大开发,南通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上海大建设中受益颇丰。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建设进入高潮,特别是房地产也飞速发展,南通建筑业快速崛起,更是进军海外,比如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就是南通建造,一时间“基建狂魔”称号声名远播。


迪拜摩天大楼哈利法塔


据统计,2021年,南通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0568.7亿元,规模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按照GDP统计标准,由于南通建筑行业80%以上的产值发生在外地,无法记入南通GDP。但过万亿的规模足以证明建筑行业对于南通经济的重要性。


在2020年中国民企500强的名单里,南通共有14家企业入围500强,其中建筑行业又占了11家之多,更是包揽了江苏建筑业前5强,有着“中国建筑看江苏,江苏建筑看南通”的美誉。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众多房地产头部企业资金链暴雷,由于行业特殊性需要大量垫付资金的建筑业也遭受重创。


其中,与恒大合作最为紧密的南通建筑团队首当其冲。南通一建、六建已宣布破产重整,苏中建设已两次申请破产重整,南通三建背着恒大300多亿欠款岌岌可危,“基建狂魔”进入了至暗时刻。


毫无疑问,影响最大的是南通200多万建筑从业者,他们曾是南通的“超级提款机”,而如今则已朝不保夕。



其实,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南通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龙头企业加强资本运作,推动企业进入交通、水利、电力电信、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但对于这艘庞大的基建巨轮来说,掉头谈何容易?


南通,真的不行了吗?



县域崛起


其实,与蜚声海外的南通建筑产业来说,县域经济也是南通的实力所在。


长三角地区历来是县域经济发展高地,其中江苏又是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最多,占21席,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等县级市全国闻名。


其实,不为人熟知的是南通下辖的4个县市——如皋、启东、海安、如东,均过千亿门槛,也都跻身全国百强县前35位。


2021年,如皋、启东、海安、如东四县GDP占南通全市比重为48.9%,只是略低于“散装苏州”的52.9%,虽然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南通市区经济首位度偏低。


在南通发展史上,曾有“南三县”“北三县”之说。“南三县”指的是通州、启东、海门(2009年,通州撤市建区),“北三县”指的是如东、如皋、海安。这种区分,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区分,更体现了经济实力的强弱,俨然是“苏南苏北”的缩影。


过去的南通地图


近年来,已形成齐头并进的势头。纵观南通县域经济发展,工业一直是推动南通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比如“北三县”的如东形成了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安全防护、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板块,2006年填海造岛建设的洋口港,已成为全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和中转的重要“能源岛”,规划接卸规模达2000万吨,泊位数量、接卸规模均为全国最大。


超大型LNG船“扎卡”轮靠泊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码头(图源:南通日报)


如皋则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海安围绕打造江苏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深化产学研合作,重大成果转化、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高端人才引进等指标长期位居江苏第一方阵。


南通各县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工业化、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坚持抓制造业、上大项目,招引了一批投资几十亿乃至百亿以上的大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充足后劲。


“北三县”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找准定位,发展差异化产业,都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南通县域经济与周边的苏州、无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南通工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加工组装环节,工业产品附加值仍然偏低。反映经济效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率,2019年南通为22.7%,在全省排名不升反降,由2015年的位列第8位降到第9位。


二是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比如2020年,纺织行业受疫情影响明显,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4%,化工行业受环保整治影响,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7%。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改革开放初期,GDP位列全国第17位,体量和苏州相近。


但南通走到如今,制约因素在哪里?



南通,下个“万亿”在哪里


南通,东抵黄海,南濒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的地理位置,似乎难得区位优势,然而却也一度成了南通掣肘因素。


随着上海经济腾飞,临近的苏南接受上海辐射随之一跃而起,而南通由于长江的阻隔,始终无法享受到长三角的发展红利,于是有了“南通,难通”的自嘲。


为了打破南通发展的“肠梗阻”,近年来,南通规划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按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的定位,南通正重点谋划过江通道、高铁与机场、港口建设,努力打造为上海的“北大门”。


图源:铁路建设规划


在4月初发布的《江苏沿海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南通通州湾更是作为江苏重要出海口之一重点关注。


江苏“向海图强”,南通是其中一个重要支点。2021年,通州湾主体港区一期通道建成通车,三夹沙南航道等建成通航,通州湾港区口岸扩大开放获批,港区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启动建设。


2020年,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等节点被打通,进一步融入全国铁路网,至浙江、上海等地时间大幅缩短。同时,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的南通新机场选址正式获批,北沿江高铁开工在即。


南通新机场示意图


同时,加快构建“八龙过江”格局,推进张皋过江通道建设,加快苏通二通道前期工作,海太过江通道地方配套工程也在5月18日开工。到2035年,南通将依托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和南通新机场空铁枢纽,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上海、苏州、嘉兴共同打造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从历史上的“难通”,到“轨道上的城市”、“机翼上的城市”,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让南通加速融入长三角“朋友圈”,成为重要节点城市,南通变得“好通”。


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机构发布《202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南通连续三年在全国主要50城“交通健康指数”榜单中排名第一。


南通经济发展“逆势而上”,GDP冲破“万亿大关”,更是连续三年获江苏省设区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同时,南通推进区域调整,解决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高问题,原崇川、港闸合并成立新的崇川区,撤销县级海门市,设立南通市海门区。


此,南通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一主三副”城市空间结构由蓝图变为现实“一主”即以主城区为中心;“三副”即通州区、海门区、通州湾示范区等三个城市副中心。


图源:国土空间规划大全


行政区划调整后,南通市区面积由1500多平方公里增至27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0万,拉开大城发展新格局。


2021年,南通重大产业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省级重大项目数江苏省第一,50亿元以上项目数是上一年的3.3倍。


快速发展的南通依然存在许多短板,整个南通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主要体现在:


一是人均GDP靠后。南通GDP总量在江苏排名第4,但是人均GDP仅排名第7,不仅落后于经济总量高于自己的苏州、南京、无锡,甚至不及常州、镇江、扬州。


2021年江苏各市人均GDP排名(图源:通商荟)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截至2021年底,江苏省3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南通占比不足7%;只有2家省属科研所和3所本科院校,“中字头”“国字号”科研院所至今空白。


三是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目前,南通成了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比全国提前1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超过30%,仅次于上海。


这些都是南通“下一个万亿”征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面向必答题,南通似乎已有了答案。


那就是:通过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


在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45次;在“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中,“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位居“五城”之首;部署今后5年“十大重点任务”,“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摆在置顶位置。


未来,南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投入结构上狠下功夫,要大力发展“三新”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更重要的是找准自身定位,创造形成更多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提升的机遇,有机嵌入上海、苏南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形成南通门户城市的功能和特色。


南通,下一个万亿或将更精彩。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排版 | Danielle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