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剑指全国前十,它将南京作为对手,有戏吗?

何欣 江南智造总局 2022-07-21

向智能制造转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作者 | 何欣

新媒体编辑 | 陈莹


“杭州有新西湖,上海有新天地,宁波有老外滩。”


宁波老外滩,作为“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它见证了宁波曾经的商贸辉煌,是宁波商帮的发祥地,也是宁波过往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注脚。

宁波老外滩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强市,去年,宁波再次迎来它的高光时刻,其外贸进出口总额破万亿,成为全国第6座“外贸万亿之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中上旬,宁波市两会上,官方大幅上调未来5年的GDP增长目标,剑指全国经济总量前十的城市。这也意味着,它在未来要与南京、天津等城市PK。


细数宁波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从1987年,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享受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后,宁波经济便开启加速度。1988年,宁波GDP总量便突破100亿;1999年,宁波GDP总量突破千亿;2018年,宁波成功步入万亿GDP俱乐部。


GDP从百亿到万亿,宁波用了30年,这3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如今,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型,寻求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试图再次抓住新旧动能驱动的转型机遇,一边推进制造业转型,一边发力数字经济,让宁波的发展标签更加多元,谋求新的可能。



冲刺前十


过去5年,宁波的经济成绩十分亮眼,是国内少见的“黑马”城市。


2018年,宁波GDP突破万亿;2021年,宁波又成功跻身为“外贸万亿城市”,不仅如此,宁波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去年,宁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4.9亿元,在省内仅次省会杭州,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约2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浙江省的人均GDP为11.3万元,宁波人均GDP(15.3万元)远超省里平均水平,更是超过杭州(14.8万元),位列全省第一。



从全国来看,宁波GDP在全国排名第12位,而且直逼天津,发展势不可挡。


可以看到,这两年,宁波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发展目标,向全国经济前十发起进攻的心。


2021年8月,宁波官方发布对《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相关解读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奋力实现2025年GDP总量破2万亿、进入全国前10名的目标”。


随后,在今年的两会上,宁波更新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万元。要知道,目前全国经济第十的南京,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经济目标是“2万亿”。


当前,疫情给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继续,宁波不断升级经济发展目标的底气何在?


除了制造业和外贸这两个传统杀手锏,更重要的是,目前宁波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已经轮廓初显,特别是伴随着宁波城市大脑从2018年开始建设到2021年投入运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609.8亿元提升到约1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宁波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即便是疫情之下,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21年,宁波全市GDP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7%。


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也在提升宁波这座城市的吸引力。近日,由南风窗传媒智库和盐财经打造的《2022中国城市引力指数报告》显示,宁波城市引力指数位列全国第十,高于西安、武汉、无锡、郑州、青岛、天津、重庆、合肥、东莞、佛山等众多万亿GDP城市,同时,在5大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位列第二。



中国城市引力榜100强(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城市引力指数包含资本引力和人才引力两大二级指标,宁波的城市引力指数排名靠前,意味着宁波备受资本和人才青睐。


数据显示,近年来,宁波保持着较强的人口吸引力,2010-2020年宁波人口年均增长18万人。2020年实现人口净流入约86.2万,而2021年宁波常住人口为954.4万人,距离千万人口仅差45.6万人。



两大车轮


宁波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驱动发展城市,制造业+外贸一直是驱动宁波经济发展的两大车轮。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宁波推出的“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等政策,让制造业和外贸之间良性互动发展,这也在无形中对冲了疫情对宁波经济的负面影响。


以外贸数据为例,2020年,宁波外贸出口总额同比保持着7.3%的增速,全国排名跻身全国前六,2021年,外贸总额更是首次突破万亿。


浙江省宁波港日景


宁波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及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和三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形成了绿色石化、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有着完备的产业链条。


此外,宁波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3家,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在全国非直辖市中排名第一。



据《2022中国城市引力指数报告》,在工业发展质量方面,宁波位列全国第六,202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都为全国第七。


宁波的另一大优势是港口,但疫情之下,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2亿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位;集装箱吞吐量3107.9万标箱,稳坐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宝座。


宁波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大多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平均4个宁波人中就有1人从事外贸相关行业。2021年,宁波完成进出口总额11926.1亿元,成为继上海、深圳、北京、苏州、东莞之后的第6座“外贸万亿之城”。


疫情之下,宁波的外贸似乎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及时的纾困政策安排。


如近日,宁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优势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引进和培育“大优强”外贸市场主体、优化外贸结构等四方面提出了20条政策措施,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另一方面则是,宁波完备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港口优势,凭借数字经济的赋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制造+外贸”的组合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潜能。



数字经济


宁波过往的成绩,向大众展现制造与外贸联动发展的爆发力,而面向未来,宁波要想进军全国经济前十,不可避免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胜,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或许宁波仍需完善两个方面:加速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作为制造业大市,早在6年前,宁波就成为了“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事实上,在当下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下,宁波已率先摸索出制造业转型的路径:


一是,部分制造企业转向专精特新,努力打造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当前宁波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全国第一,足以说明这条转型路径对宁波来说是行得通的;

二是,在宁波城市大脑的框架下,开展工业数字化,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来引领制造业提质升级。


何谓产业大脑?产业大脑可以理解为城市大脑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是一个通过集合数据、模型、算法、工具等,能全面掌握、分析、研判、预警的产业智能化中心。换句话说,产业大脑能通过大数据,加快供应链各节点的融合,消除政府与市场、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信息不对称,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


目前,在浙江省公布的首批30个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项目中,化工、智能家电、服装、模具(金属)、文体用品等5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由宁波牵头建设。


前身为余姚市微型轴承厂的宁波更大集团就在牵手阿里打造“未来工厂”。该工厂致力于打造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未来工厂,实现工厂的人机协同,信息整合,数智运用。


从工厂的业务规划,蓝图设计,物流规划到现场物联网平台、信息化系统、设备中台的统一构建,以及厂内自动化物流设备导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紧密结合。


随着宁波“1+N+X”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不断优化,以及各行业产业大脑的加速建设,宁波点线面的智造新模式开始成型并发挥效果。可以看到,2021年,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都超过16%。


产业大脑是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的核心支撑,随着各行业产业大脑逐渐运行,也将助力宁波数字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据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宁波成功入围数字经济新一线,位列全国第15位。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城市大脑

用亲切高效的姿态吸引人才来聚,用数字化重塑供应链,用智能制造加持各行各业,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宁波的城市大脑。


宁波城市大脑基于阿里飞天云平台构建,采用“851”建设架构,其中,“5”是指城市公共数据中心、城市数字智慧治理指挥中心、城市数据共享开放与交易服务中心、城市数据安全监测防护中心、大数据新经济赋能中心“五大治理中心”,通过一体化建设宁波市大数据中心与宁波数字智慧大脑,实现“一网通办”“一脑通治”。


3000平方米的宁波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


2021年3月底宁波城市大脑上线时,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寄予厚望。他希望宁波城市大脑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数据整合集成、汇聚各方才智,助力城市大脑迭代升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广大城乡居民有更强的获得感。”


如今,宁波城市大脑的应用场景已经非常广泛。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是不少外来人口对政府优惠政策难以落地的感受。如今,借助数字化改革场景“新居民一件事”平台,不需要跑现场,不用走烦琐流程,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运用公共数据大数据分析精准配对、一键办理,实现了“政府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截至2022年5月23日,帮助六万余人在线办理流动人口积分申请,其中完成审核4.7万人,1.3万人待审核。


同时,宁波市还借助宁波城市大脑“甬易办”平台,实现各级政府的惠企惠民资金,一键精准配对、瞬时到账,企业全程不需要跑现场,不用走烦琐流程。


八方人才来聚干实事。宁波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宁波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用大数据打破信息不对称,让供需两端重新对接和匹配,重塑供应链。


3月2日,宁波舟山港内外理智能一体化系统在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成功验收,开启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内外理智能一体化全覆盖时代。


不仅如此,舟山港还通过阿里云,优化港口的危化品安全管理和调度生产,不仅提高安全监控能力,还能提高港口集装箱运转效率。

图源:浙江海港

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方兴未艾。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许诗军认为,以城市大脑为典型场景的“数字政府”已经进入一种新形态,即“云上数字政府”。“云上数字政府”包括“云上”和“数字”两方面建设重点,“云上”和“数字”的有效结合保障数字政府目标有效落地。


在许诗军看来,政府在云上,利用数字技术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已成为公共服务“新常态”;同时,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借助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孪生世界,以实现科学的预测与决策,从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效率。


为了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宁波密集出台《宁波市数字化改革总体行动方案》《2022年度宁波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等文件,不仅明确到2022年底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同时要求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


如今,宁波转型发展路径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都已逐渐明晰,他们能否引领宁波经济再次突破,圆梦全国前十,时间会给出答案。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 


2022中国城市引力指数报告

点击图片查看中国城市引力一百强

排版 | Danielle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