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onflux 张元杰:公有链才是中国 Web3 的未来 | Founder 100

Founder 100 Founder Park 2023-03-21

作为国内 Web3 公有链的创业者,Conflux 树图(以下简称 Conflux)联合创始人 &COO 张元杰认为,关于中国的 Web3 行业,存在很多误解。

「Web3 就是加密货币,中国不允许加密货币」,所以中国没有 Web3。这样的言论大行其道,但加密货币并不是 Web3,只是 Web3 当前应用生态中的一个热点应用。在张元杰看来,造成这种认知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加密货币这些人在现有的 Web3 用户群里占有话语权和主导权」。

而「国内联盟链合规,公有链不合规」的说法在他看来更是一大误解,「并没有任何政策说公有链技术在国内是被禁止的。国家监管部门是给这个领域留了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口子和机会的,这也是我们在国内可以正常做事的原因。」至于联盟链的大行其道,他觉得这完全是 Web2.0 时代的互联网大公司试图抢夺区块链话语权的行为,因为「联盟链就是一个伪装版的中心化数据库,代表了落后的技术,是过去互联网数据孤岛、数据门阀的延续。」

对于现在的数字藏品热,混乱的加密货币市场和 DeFi 行业,张元杰认为,这些都不能代表真正的 Web3,「Web3 真正什么样还没有被呈现出来,目前只有理念和底层哲学的东西,还根本没有落地。」

到底 Web3 的理念是什么,Web3 用户是谁,以及国内 Web3 创业应该怎么做,在 Founder Park 的这次访谈中,张元杰也聊了很多,让我们受益匪浅。

可以说,在看这篇文章之前,你对 Web3 的所有理解可能都是错误的。


  1. 当下的互联网,大企业垄断数据,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流量成本越来越贵,个人数据被几家大公司瓜分,互联网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整个行业陷入了僵局。我认为 Web3 其实是有机会的。

  2. 如果还没有千万级日活甚至上亿日活的应用出现,我认为 Web3 的时代就还没有到来,Web3 的理念也没有被真正地阐述。

  3. 言必称代币和代币经济学的人,其实都是钻到钱眼里了,已经对人类最本质的日常生活的需求不在乎了,也不再围绕用户的需求出发,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快速创造财富和收获财富上。

  4. 整个区块链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从来没有存在过,更多是一个去信任化的过程。

  5. 认为联盟链合规,而公有链是违规的,这种理解其实是没有认真解读国家的法律,而错把互联网大厂的一些舆论上的宣传当作国家法律法规的一种误解。

  6. Web3 如果想要走向主流,走向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就需要在地球上寻找一块安身立命之所,需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国情。

  7. Web3 只是互联网创业的一个技术组件,不是全部,不要本末倒置。



01

国内公有链

生态现状

Founder Park:Conflux 主要提供什么服务,最近的发展怎么样?

张元杰:Conflux 是一个公有链,也就是 Web3 的底层基础设施,大家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去信任化的分布式账本,主要用来做数字资产的发行。2018 年 Conflux 的开发理论确立,经过 2 年研发后上线,目前运行了 2 年多,没有出现过一次的停网,也顺利完成了几次硬分叉。

Conflux 主要聚焦于国内的 Web3 生态,目前已经有超过 800 万的数字藏品在 Conflux 发行,超过 300 万的独立用户,服务了超过 300 个品牌 IP,孵化了超过 70 家分散在数字藏品、Web3 以及基础设施赛道的企业。

去年在央行发文清退数字货币的交易后,随着政策的明确,创业能做的事情也明确了,再加上数字藏品这两年的火热,很多企业开始了 Web3 领域的尝试,这也是今年我们的生态有比较快发展的原因。

Founder Park:Conflux 上有哪些有趣的案例和应用?

张元杰:前段时间周杰伦发行的元宇宙盲盒,盲盒中还有一首此前从未发行过的单曲《纽约地铁》。盲盒很受欢迎,而且还上了微博热搜,这是数字资产走向大众平民的一个典型案例。

麦当劳中国通过 Conflux 发行了面向内部员工的数字藏品;解放日报将历年头版的随机组合,做成了数字藏品,免费赠送给读者。奈雪的茶在去年做了数字人预售卡,并且也把数字藏品放在了 Conflux 上,三天内预售卡销售额接近 2 亿人民币。

此外还有一些汽车品牌、体育品牌以及二次元品牌的合作,比如福特野马、秦时明月等,都做了一些 Web3 的尝试。

Founder Park:国内基于公有链的应用生态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张元杰:数字藏品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不过整个市场在收缩状态,很多企业在积极探索如何把数字藏品和营销、社交以及众创经济结合在一起。

举一个营销相关的案例,在 Conflux 上孵化的数字藏品应用淘派,他们推出了一套头像系列的数字藏品系列「烤仔的朋友」,这个品牌和法国的一家小众时尚品牌合作联名设计的服装登上了上海时装周,还被买手看中要订货线下销售。那么持有这个服装上头像的用户就会自动获得 IP 销售的分红。另外,当服装生产出来后,所有头像持有人都自动成为了加盟商,并且分成比其他人要高。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小程序去参与分销。因为是全款预付,他们可以直接获得提成。之后厂商会根据订单生产服装,这就是典型的 C2M 模式(Customer-to-Manufactory),零库存、100% 预付款,而且利用了去中心化的营销理念,和线下实物结合也符合国内所说的「以虚促实」的经济趋势。

和社交结合的玩法也有,比如有些企业的玩法:持有 NFT 就可以进用户群,卖掉后就自动退群;持有 NFT 可以发起提案和投票等,把数字藏品变成加入组织的门票或者工牌。也可以和线下活动结合,作为社区的通行证。

也有不少企业想把数据资产放在 Conflux 上,比如《黑神话:悟空》就把游戏道具的 3D 模型作为数字资产进行了公开售卖。

还有就是众创内容的创作,目前还没看到很好的案例,不过像开心麻花、万万没想到这样的 IP 品牌已经和 Conflux 生态里的企业合作,尝试吸引更多创业者参与到他们的创作者经济中。创作者经济在整个互联网都是非常大的一环,比如音乐版权现在基本被 QQ 和网易云音乐垄断,长尾的音乐制作人很难获得收益,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 NFT 和区块链的理念来解决?这是我非常期待看到的。

Founder Park:当时加入 Conflux 的原因是?看到了 Web3 的哪些价值?

张元杰:Web3 的概念最早是以太坊创始人 Gavin Wood 在 2014 年提出的,但是这个词真正流行和大规模普及,其实是因为今年美国对于数字货币进行的一场听证会,在会上很多加密货币支持者提出了 Web3 的概念。这其中最重要的主张就是个人除了读和写之外,还拥有自己的数据产权。

2018 年我加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主张,这也不是大家关注的主题。当时在传统金融机构工作,一直觉得自己的才能没能完全施展,好朋友龙凡教授说想做一个公有链项目。对于这个创业机会我还是蛮珍惜的,但是当时很多臭名昭著的 ICO(代币发行)都是从公有链上出来的,整个行业对于区块链也丧失了信心,还是有些纠结。

最终决定创业,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开放式金融,或者叫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本身和我的金融背景是高度相关的,我对这件事也非常感兴趣。

当时也慢慢意识到,当中心化企业或者 Web2.0 企业的服务器数据变成公有的数据标签之后,这些数据可以被任何一个第三方或者中立开发者去获取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开发出无穷多的、没有门槛、无需准入的互联网服务给到用户。用户可以将他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价值最大化,而不再被某一家公司所独有。

这种 Web3 的理念让我坚信行业其实是有未来的,也绝对代表了先进的技术方向,再之后,大家主张 Web3 的时候也把这个概念阐述得更清楚了。

当下的互联网,大企业垄断数据,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流量成本越来越贵,个人数据被几家大公司瓜分,互联网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整个行业陷入了僵局。我认为 Web3 其实是有机会的,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

Founder Park:听说早期融资的时候不是很顺利,资本当时主要犹豫的点是?

张元杰:2018 年,Web3 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当时正好是区块链熊市的开始,各种 ICO 滥发的阶段,大家对于区块链行业的认知就是诈骗行业。虽然知道区块链技术是先进性的代表,但是能够落地在什么场景,没有人知道,而且那时候还没有 DeFi 等生态场景。

而且我在向投资人讲述的时候,讲述的也不是 Web3 的逻辑,而是什么区块链滴滴、区块链美团等共享经济和支付网络的概念,投资人对这件事本身有很大的质疑,我们自己作为基础设施商,对于未来生态会走向什么方向也没有信心。

其次是因为 ICO 诈骗狂潮这件事让技术的先进性蒙尘,投资需要付出很高的舆论成本,也导致资本对于投资 Web3 比较谨慎。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感谢姚期智老师,他愿意出面为我们背书,才有了后续资本的进入。


02

加密货币和代币经济学

不等于 Web3

Founder Park:感觉大家对于 Web3 还没有形成共识,如何理解 Web3 以及其中的价值?

张元杰:首先,虽然 Web3 的理念被提出来了,但是 Web3 真正什么样还没有被呈现出来,目前只有理念和底层哲学的东西,还根本没有落地。

很多人说国内的大叔大妈不是 Web3 用户,那我就很好奇到底谁是 Web3 用户了,币圈炒币的用户是 Web3 用户吗?有人肯定说不是,他们是炒币的;很多人说是区块链的用户,现在区块链上最大的应用 OpenSea 的日活是 3 万左右,这些人就是我们要服务的 Web3 用户吗?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为这 3 万人打造应用?这跟我心目中的 Web3 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把 Facebook、腾讯、阿里、Instagram 等这些 app 的几亿用户说成是 Web2 的用户,区块链的用户是 Web3 用户的话,潜在目标用户也就 3 万人,即使加上币圈的用户可能也就 100 万人。那我觉得 Web3 这个行业太小了,根本不值得这么多人如此热情的投入。我们也不好意思说这就是第三代互联网,我觉得这是目前很多创业者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误区,而且已经形成了严重的鄙视链,认为「润」出去的用户、链上的用户、已经接受了私钥和助记词的用户才是 Web3 的用户。

目前 Web3 的出圈才刚开始,像《Axie Infinity》和《StepN》这些游戏做了一些尝试,可能因为经济模型或者参与用户与经济模型博弈的结果,导致它们的破圈作用没能持续。在它们的高光时期,用户可能在一百万左右,这也远远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 Web3 用户的量级。如果还没有千万级日活甚至上亿日活的应用出现,我认为 Web3 的时代就还没有到来,Web3 的理念也没有被真正地阐述。

提到 Web3 就是代币经济学,但是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Web3 主张的是个人数据资产化,资产化的数据并不一定要有代币。比如 V 神提到的灵魂绑定代币(Soulbound token),任何线上线下的机构和个人都可以给你的钱包发这种代币,就相当于你的标签,会永远放在你的钱包里,不可交易。不可交易的标签就没有商业价值吗?并不是,无数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基于你的数据标签向你提供服务,很多精准营销的商业场景都会和标签绑定,这时候自然就有商业价值了。而且这些精准营销的市场费用不会投向字节、腾讯等,会直接给到用户本身。

你不需要让渡你的隐私和数据来获得服务,相反,你的数据标签还可以成为你的数据资产,为你带来商业价值,这就是 Web3 体现数据商业价值的过程。

Founder Park:为什么加密货币如今成为了 Web3 的主流叙事?

张元杰:炒币的很多人是抱着赚快钱的想法,而且确实有不少人积累了不少财富,他们在现有的用户群里占有话语权和主导权,认为中国没有 Web3,没有代币就没有 Web3。

还有一些 GameFi 的团队,上来就谈代币经济学,从来不说自己的游戏机制。游戏本身应该是有一套好玩的机制,然后代币经济学在其中发挥了一些作用,而不是将代币经济学放在首要的位置。

言必称代币和代币经济学的人,其实都是钻到钱眼里了,已经对人类最本质的日常生活的需求不在乎了,也不再围绕用户的需求出发,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快速创造财富和收获财富上。也正因此,才会想要去模仿别人做的东西,只去服务币圈的这些人,而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人的数量如此之少,素质是如此之差,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只想薅羊毛,想着让别人来接盘。

Founder Park:你之前说过「加密原教旨主义者死于 2020」,这个应该怎么理解?

张元杰:「加密原教旨主义」其实是我生造的词,对应的还有一个「加密资本主义」,都是我在社交媒体上常用的词。

早在中本聪提出比特币的时候,并没有人没发现比特币的价值,比特币最后是靠着暗网的黑产起步发展。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早年在推广的时候,最重要的资本和支持者都来自中国,在发展期间资金匮乏的时候也是中国散户的众筹帮了大忙。你会发现,参与这些的人都是来自各行各业,可以说是三教九流,网吧老板、二手贩子、互联网程序员等等,资金也不是来自专业的投资机构。包括在日本大阪的 Devcon5 上,DeFi 的开发者也不是行业的主流,都是一些技术爱好者。比特币 50% 以上的算力来自中国,以太坊在转 POS 之前,中国的算力绝对领先。这些人没有任何地缘政治的考虑,而且有着很强的加密极客精神,所以称之为「加密原教旨主义者」。

但到了 2020 年,随着 DeFi 被大规模验证,稳定币开始大规模在区块链上发行,加密货币引起了华尔街和硅谷资本的注意,以 a16z 为代表的资本大规模进入,并且开始游说更多资本和政治的力量加入。很多新的项目不再向公众募集资金,直接就被资本承包,中国的加密货币投资机构也无法加入。区块链整体的叙事从中国向西方偏移,当然其中有国内政策的导向原因,也有海外资本加速介入的因素。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地缘政治和资本的加入,他们鼓吹中国数字货币威胁论等。

到这个时候,以往由数字货币玩家定义的加密行业已经变成了海外资本的主场,极客精神虽然没有消亡,但群体也是越来越小,「加密资本主义」开始登场,「加密原教旨主义者」开始消亡。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已经变成了恶龙,或者无意义的东西,这只是少年在屠龙过程中的其中一个环节,区块链技术仍然是先进的技术,我们仍然可以去加入它,将其发扬光大。

Founder Park:在 Web3 的众多主张里,如何看待「Code is Law」?

张元杰:这种说法目前是有一定争议的,举几个相关的例子。

币安最近因为「跨桥链」漏洞被攻击,黑客利用漏洞增发了 200 万 BNB 代币,币安紧急叫停了公链,并且对黑客增发的代币进行了销毁。有人就质疑币安随便就改了「Law」。

2010 年的时候,有黑客利用比特币的漏洞超发了 1840 亿个比特币,比特币迅速进行了软分叉回滚,这其实算是是共识失败了。2016 年以太坊被黑客偷走 20% 以上的以太币,V 神最后决定带领矿工社区进行硬分叉,不支持分叉的社区成员则坚持在原有链上挖矿,并将区块链改名为以太坊经典。

所以,严格说来应该是 Code is law by humans,Code 虽然是法律,但是是人为撰写的。在所预期的正常运营环境中,我们认为 Code is law,是因为这些既定的规则在我们的预期中正常维护和运营,不会被轻易改变。但是有一些极端事件发生时,需要社区有一个广泛的共识,这时候可以通过过程正义的民主投票或者秉持结果正义的负责人直接决策制。我倾向于结果正义是更重要的事情。

民主化过程中,程序正义是不是一定要遵守?我是持疑的,因为代码总会有 bug,是需要不断迭代的。虽然大家一直说区块链去中心化,但其实并没有完全去中心化,还是有一个领袖人物或者中心化机构在引导。比特币是中本聪、以太坊是 V 神,等等。

没有任何代码写出来就是完美的,比特币、以太坊和币安都经历了类似的事件,极端情况下,在大家有共识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干预进行调整,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并不是说 Code is law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会有点过于原教旨主义。

Founder Park:Web3 未来一定是去中心化吗?

张元杰:对这个的理解不能过于教条。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去中心化,比如不可能每一个参与公有链生态的人都去写代码。只能说尽可能降低大家参与的门槛,变成一个开放的状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并且一起分享过程中的经济利益。

整个过程中,需要创始人强大的推动力,将其推动到一个能够自行运转的状态,但是这个状态其实是永远无法达到的,需要有人一直维护和打补丁,这并不妨碍区块链中有一部分的工作是去中心化的状态。

整个区块链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从来没有存在过,更多是一个去信任化的过程。在日常没有极端事件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信任它的规则,但是仍然有核心的领导团队,并不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状态。


03

联盟链是

区块链技术的倒退

Founder Park:如何看待国内「联盟链合规,公有链不合规」的说法?

张元杰: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在国内联盟链就是合规的,公有链是不合规的。甚至还有 Conflux 是因为有后台才合规的说法。

首先,公有链技术在国内没有说是不合规的,Conflux 是公有链,自然没有问题,以太坊作为公有链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什么?央行在 2021 年出台政策禁止数字货币的炒作与发行,不能面向中国用户宣传销售数字货币是底线。所以很多公有链数字货币的交易或者挖矿节点都在海外,但是在国内使用公有链技术,不涉及数字货币是没有问题的。并没有任何政策说公有链技术在国内是被禁止的。国家监管部门是给这个领域留了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口子和机会的,这也是我们在国内可以正常做事的原因。而且据我所知,上海有不少公有链技术的开发团队也在做事。

只是公有链创业在国内面临着宣传和支付的障碍,宣传所需的平台账号要做好各种互联网备案,而支付必须用法定货币,这是国内 Web3 创业没法绕开必须要克服的障碍。

至于联盟链合规的说法,是因为推出联盟链的互联网企业,把持着宣传和支付这两个 Web3 的命门,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中,似乎联盟链就举着合规的大旗,公有链不合规就成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一样,其实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他们的中心化数据库,继续维持他们将用户的数据当做石油的核心利益诉求。

认为联盟链合规,而公有链是违规的,这种理解其实是没有认真解读国家的法律,而错把互联网大厂的一些舆论上的宣传当作国家法律法规的一种误解。

Founder Park:为什么联盟链在国内大行其道,成为了主流?

张元杰:先回顾下联盟链的起源。

区块链的概念诞生于比特币之后,中本聪发明比特币,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明区块链技术。这个技术是在比特币之后被大家提出来,就像 Web3 是为了洗白加密货币或者说为加密货币寻找一个新方向而提出的理念。区块链是作为比特币的支撑技术而存在的。

一些中心化的互联网企业认为区块链是颠覆性的,也没有办法去控制,那怎么办,想办法去掺水。区块链是 block chain,那就造几个新概念:Public Blockchain、Private blockchain、Consortium Blockchain,从此区块链技术又有了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的的分支概念。本身区块链技术就是因为比特币才有的,现在支撑比特币的技术居然成为了区块链技术的分支(公有链),这不是很滑稽吗。

为什么要发明联盟链的概念呢?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发现区块链的定义都是由极客们在定义,话语权不在他们的手上,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可以由这些大企业控制的区块链技术。节点都是企业自己的,甚至节点都在同一个机房里,一旦停电了可能链就不好使了。这样的联盟链,节点不可以访问,不可以下载数据,也不支持互通,仍然是一个数据孤岛,和过去的中心化数据库没有任何区别。

联盟链就是一个伪装版的中心化数据库,代表了落后的技术,是过去互联网数据孤岛、数据门阀的延续,这也符合这些企业自身的利益。

可以看下联盟链如今的现状,海外有很多公司推出联盟链,IBM 推出的联盟链 Hyperledger Fabric,如今技术部门已经解散;摩根大通宣称要推出的 Quorum 也悄无声息了;Facebook 联合诸多企业推出的 Libra 现在团队已经拆分成三个小团队。只有国内还在坚持联盟链技术,并且不少企业大肆在宣传联盟链合规,甚至出现百链齐发的场面。

互联网巨头们的利益就是中心化数据库,他们自己在不停地推出落后的联盟链技术干扰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推广的技术还不是他们的业务核心。这其实也是我们要到 Web3 行业创业的核心原因,不需要再去选择站队阿里还是腾讯,去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互联网生态环境,让更多用户可以享受更加自由的互联网服务,而不是必须在字节系、阿里系还是腾讯系中选一个。

Founder Park:Conflux 自称是国内唯一合规公链,为了合规你们做了哪些调整?

张元杰:底线就是央行的政策,不涉及数字货币的炒作。

具体落地应用的时候,宣传上需要的网信办备案和支付上需要的各种备案也都是准备好的,因为服务的企业也需要这些。

技术实现上,公有链的交易都需要 Gas 费用,我们做了一个小的创新,在内置合约中提供了代付功能,开发者在开发应用的时候可以使用代付。这样用户在和智能合约交互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数字货币,不需要下载交易所或者用法定货币兑换数字货币等复杂的操作。

我们保留了 Web3 密码账户需要的私钥和助记词等,也提供手机号和邮箱登录的方式。账户和资产在整个应用生态里都是打通的,而且是完全无币化的体验。

通过 Conflux,用户可以真正体验 Web3,真正意义上控制自己的数字资产,而不是其他那些颠倒是非的 Web3 体验。

Founder Park:中国 Web3 发展的核心挑战是什么?是监管吗?

张元杰:挑战也是之前提到的三点:政策、资本和人才。

政策上大家陷入了认识误区,还甚至也影响了资本和人才的想法。关于 Web3 的第一想法就是要「润」,因为 Web3 发生在新加坡、发生在美国,与中国无关。中国广大的互联网用户完全被无视。这么大的市场,可能没有数字货币带来的财富效应,难道就不值得做了吗?我认为这是蓝海市场,大有可为,完全值得去尝试。

很多资本也因此认为在中国投资公有链无法顺利退出,而在海外可以炒币退出。我觉得在国内的话,只要你为用户创造价值,怎么都可以退出,上市也好,被企业收购也好,不一定只有发币才是退出。

很多人才也形成了鄙视链,认为在国内做公有链没有前途。我经常跟同事说,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抱着改变世界的理想进入行业,结果天天都在炒合约,不是在开空就是在开多,那你怎么改变世界呢?

当前急需要祛魅的事情只有一个:海外的月亮是圆的,中国没有 Web3。资本和人才都不流向这个市场了,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每个人都在说,都不去动手做,大家都不抱着正确的初心,正确的市场怎么会形成?我希望每一个进入到这个行业,以及关注这个行业的朋友们,扪心自问,如果你真的是想要赌博求财富,这个世界赌博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来币圈;就算是来赌,也没必要说自己是 Web3,把错误的理念传达给更多人,只会让这个行业看起来非常可悲,没有希望。

Founder Park:都说国外 Web3 的发展置于监管之上,Web3 合规化会是全球的趋势吗?

张元杰:完完全全的谎言。Web3 的发展虽然是起源于极客精神,起始于黑产和灰产的率先使用,但这是它的过去,并不意味着置于监管之上是未来的趋势。

美国财政部最近刚对 Tornado Cash(链上混币器)进行了制裁,这也是美国政府首次对合约应用进行制裁。大量的美国数字货币机构在寻求与政府的和解,主动拥抱监管。他们运用政府公关的能力,游说政府重新定义数字货币,将其定义为 Web3 的一个理念,让其重新阳光化,走到日常大众的生活中,去影响更多的企业。

甚至在海外的不少币圈机构,币安、孙宇晨等也在寻求合规的监管框架。Web3 如果想要走向主流,走向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就需要在地球上寻找一块安身立命之所,需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国情。


04

Web3 创业应该面向

更广泛的互联网用户

Founder Park:目前全球 Web3 领域的创新有什么特点?

张元杰: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创新,其实是回归到底层的非共识的创新,很难预测引爆市场的应用是来自哪里。

比如在 2019 年大阪的 Devcon5 上(以太坊年度会议)引起关注的项目现在都销声匿迹了,反而是在分会场角落里涌现的 DeFi 项目成为了上一个周期里引爆牛市的催化剂,那个时候 NFT 也是小众中的小众,却在 2021 年突然大爆发,被市场广泛接受。

这其实是一个非共识驱动的过程,很多时候不知道创新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而且做项目的人可能就是三五个人,项目也不被看好,但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做好了准备,就抓住了机会。

Founder Park:国内的 Web3 创业有什么不一样的趋势?

张元杰:国内的区块链创业,不知道是因为政策监管还是什么原因,呈现两个特点。

首先是想要去模仿海外的成功项目,做一个仿盘,但是模仿不一定能够带来好结果,很多时候是一地鸡毛,因为套路已经被别人熟悉了。就像 StepN 这款游戏,本身开发出了一个很好的经济模型,早期很多人去模仿,做自行车、跳绳等,从来不去思考其中的本质问题。结果产品技术开发了很长时间,最后面向市场的时候出了问题。

其次是习惯于基于现有的平台去做项目,比如行业内大家都说要去做 DID(去中心化身份)、SocialFi(社交化金融),但是如果你去观察链上的活跃用户,比如 OpenSea 日活可能也就在 3 万左右,为三万人做 DID 和 SocialFi 这个逻辑根本是不成立的。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的本质,去思考产品能够服务的用户群体到底有多大,如何把潜在群体引入到你的应用中,不要只盯着行业内的这一点用户去做事情。

Founder Park:一个好的 Web3 生态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张元杰:首先是创业三要素,政策、资本和人才都要具备,这是搭建生态的基础设施。

其次是足够丰富的应用场景,数字藏品是现在最主要的一个使用场景,但是是不是可持续,这是有待验证的。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应用生态和更加丰富的基础设施,比如数字资产钱包、浏览器、聊天工具等,或者说数字人、DAO 这些工具,基于这些工具搭建出来的丰富应用生态。

对创业者来说,除了要具备企业家精神之外,还要有极客精神。目前 Web3 的很多创新都是来自极客们的奇思妙想,这些新的范式被快速商业化落地,触达更多的用户。这些极客们不是成熟的企业家,需要资金、用户和社区的支持,Conflux 技术社区委员会就负责做这样的事情,他们会根据创新度来评审社区内的各种项目,并且给予资金、用户、宣传和政策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去融资,落地到有政策支持的城市。

还有就是自由组合,乐高接力式创新合作。生态的参与者大家各自专注一个领域,然后合作起来推动生态往前走。比如 AnyWeb 数连和链上的数字藏品企业进行合作,那些企业不需要再做自己的账户体系,直接使用 AnyWeb 的数字钱包,而且 AnyWeb 现在已经有十万级别的日活,这样也可以帮助数字藏品企业快速拓展市场。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生态,大家可以做到乐高积木式的创新,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才是一个真正好的生态环境。

Founder Park:在你看来,哪一类的应用将来会引爆 Web3 生态?

张元杰:就像 NFT 和 GameFi 的火爆一样,没人能完全预测下一个会火的类型是什么。甚至有人建议说我们应该像上一届 Devcon 一样,去关注一些在分会场无人问津的应用,也许那个就是下一款爆款产生的地方。即使是 V 神,他的以太坊白皮书预测了 ERC 20 标准代币的大行其道,却完全忽略了 NFT,他完全没想到 NFT 会是以太坊目前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但我期待能够带来大规模应用,可能引爆生态的是内容赛道,首先因为它本身就是电子原生,比如歌曲、文章、短视频等。

其次,这些内容创作者正在被平台大规模剥削,特别是长尾和腰部的创作者们,没有获得太多的经济利益,而且无法凭借自己去接商单。如何解决这些创作者的经济问题,保护他们被阅文、QQ 音乐、网易云音乐、B 站、快手和抖音剥削掉的经济价值?如何通过 Web3 的逻辑把这些创作者和他们的消费者打通,这才是我想看到的 Web3,也是我最期待的 Web3。

我们最近在实现很多品牌 IP 的 NFT 化,很多数字人的东西,这也是对技术的使用。但这些会不会引爆市场,我没有答案,我们需要企业家一步一个脚印去摸索市场的供需关系。而像今年数字藏品行业的火爆,我觉得是完全非理性的,对数字藏品的爆炒根本就是基于海外对财富预期的渴望的转移。当大家发现它没有实际的用途,也不能带来社交上虚荣的炫耀价值,本身又没有可持续的品牌外延的时候,藏品的内核就倒塌了,市场也会逐渐回归理性。

Founder Park:在你看来,国内 Web3 创业的机会在哪里?

张元杰:首先是初心要正,要去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是说怎么解决代币学问题,不管做什么都先把代币经济学往里套。

其次是需要更多优秀的互联网人才进入到这个行业,他们看到了现在互联网的格局是不可持续的,想用新的逻辑把用户产生的价值还给用户。但又不是去引导用户炒币、参与代币等,而是引导用户去了解 Web3,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变成自己的数据资产。

有一个海外的案例,一家做国际象棋游戏的企业融资了千万美元,在他们的游戏中下棋就可以赢得积分,凭借积分可以兑换基于象棋棋子的 NFT,这个 NFT 可以在链上交易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方向,首先玩象棋游戏的这些用户可能本身不是炒币用户,但他喜欢象棋,如果这些积分可以换一些设计精美的艺术品,其实是把用户在互联网上创造的内容变成了有价值的经济品。

另外,兑换的数字棋子皮肤,不像《绝地求生》、LOL 等游戏中的皮肤,只能在游戏中使用,随时可能会被销毁。这些数字品是可以交易的,并且不限于只在这款国际象棋游戏中。

获得的数字棋子越多,证明用户的水平越高,这个时候他获得的这些 NFT 不仅是数字资产,还是他棋力的证明。他甚至可以凭借这些 NFT 去做国际象棋的教学,因为 NFT 证明都上链了,如果他是通过交易收集,是可以查询到记录的。而不管是教学还是交易类 app,都不需要现有的公司来做,因为有 NFT 的数据,所有基于公有链的应用都可以做。

这样就把 NFT 的数据变成了个人的标签化数据,而且实现了数据商业化的过程。

回到国内市场,可能有很多人说中国象棋用户不是 Web3 用户,大爷大妈为什么不能是 Web3 用户,他们用上了移动手机,也已经是快手抖音的重度用户了。你没去做,怎么知道他们不是呢?我觉得这就是偏见,什么时候能克服这种偏见,什么时候就能找到非共识了。

不要只想着我要去做基础设施、做 DID、做 SocialFi,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要试着从最小的事情最垂直的事情开始,开发产品提供最简单的经济激励,吸引这些人成为 Web3 用户。

再比如,中国的大学生们,他们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对新的数据标签感兴趣,也有大把的时间,对于一点点的经济刺激都很乐于接受。为什么不针对这些人做呢?早期 Web2.0 时代还有校内网可以玩,现在只剩下微信的熟人社交,那能不能做个 Web3 的校内网填补需求呢?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做个校园 BBS、校园 LinkedIn 等,基于一套数据标签可以做很多应用。

不要只盯着 OpenSea 的五万日活和币安的 20 万交易用户,还是需要回到大众互联网用户的根本需求上,让大家慢慢熟悉私钥和助记词,通过 NFT 掌握自己的数字资产。如果可以把他们花在腾讯、字节和阿里的时间转移到 Web3 里,就一定能够实现商业价值。

Web3 只是互联网创业的一个技术组件,不是全部,不要本末倒置。如果你创业的核心是出于用户的需求,而 Web3 只是你的一个组件的时候,会发现 Web3 创业这件事就变得通畅了许多,也不需要削足适履了。

*以上嘉宾观点不代表 Founder Park 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公司Conflux 树图

领域:Web3、区块链、公有链

融资状态:天使轮 3500 万美元

主要投资人:Metastable、顺为资本、红杉中国、IMO Ventures

官方网站:https://confluxnetwork.org/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系,研究生阶段前往波斯顿的布兰迪斯大学求学。在加入 Conflux 团队之前,先后就职于华尔街金融科技公司 Novus partners,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大学校友基金会,以及华泰招商母基金。2018 年,张元杰接到龙凡邀请,一同创立 Conflux,希望能将当时研究提出的树图算法,变成可以广泛应用实践的区块链协议。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是在上海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多伦多大学教授龙凡博士创始发起创立,华人唯一图灵奖得主,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担任首席科学家。研究院开发的 Conflux 树图区块链公有链,被称为世界第三代公有链。树图公有链的设计吞吐率达到 3000 tps(每秒事务处理量),分别是比特币的 428 倍和以太坊的 75 倍。截至目前,这个公有链的账户总数超过 2400 万个,处理交易总数超过 1.16 亿笔;同时在线的共识节点数量超过 1000 个。



更多科技创业者的采访,欢迎在小宇宙或者苹果播客收听我们的播客节目「Founder 100」。

Founder 100 栏目一直在招募优秀的科技创业者来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如果大家对于这档栏目感兴趣,也有意向想要来分享自己的故事,欢迎大家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填写报名申请单。
更多阅读

转载原创文章请添加微信:geekpark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