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首例遭性侵男学生发声;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之争 | 一周青讯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本期目录

一、不再沉默!国内首例遭性侵男学生发声

二、年薪百万:博士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

三、《生活在树上》之争

四、大学生“玩梗”在玩什么?


点击查看视频


事件1


不再沉默!国内首例遭性侵男学生发声
4月30日,一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的文章爆出四川一高中老师在十年间猥亵多名男生,至少有30名左右学生曾遭受梁某不同程度的侵害,其中10余名选择了报警。目前,梁某已被移送到当地检方审查起诉。截至8月8日22时,微博话题#遭男老师性侵男学生发声#阅读5.6亿,讨论5.9万。 





观点1:性侵不分性别,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被侵犯的对象


@新周刊:没有特定性别的受害者,别觉得“幸亏你是男孩”。

@黄一樊: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被性侵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那句“幸亏你是男孩”是在轻视被侵犯男孩的痛苦。
 



观点2:青少年中男生的性危害防范意识普遍较为缺乏


@粉红club:“男生要坚强勇敢、顶天立地”等话语成为本就不太成熟的性教育的阻碍,男生听信社会上诸多标签,坚信自己刀枪不入绝无受侵害的可能。这也就导致他们对于身边人更加缺乏性防范意识。

@南有:你嫌自己的孩子小,还不够年纪给他科普性知识,可是犯罪分子可不会觉得你的孩子小就放过他。
 



观点3:呼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受害者申诉“有门”


@耿向顺:这个世界上肯定还有很多不敢说、不让说、没被曝光的侵害事件,我们要共同努力去拯救和帮助这些孩子。当他们勇敢揭发恶行的时候,一定要让恶人们得到应有的惩罚,要让结果对得起他们的勇敢。

@闻起来像清新剂:男性性侵害法律也亟需完善!
 



观点4:鼓励受到性侵害的青少年能够不再沉默,勇敢发声

@布布格格1226:在加强性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诉孩子们,当遭受性侵害时,无论男女,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寻求家人朋友、司法机关的帮助,勇敢地揭露罪行。

@LUAIG:你能勇敢地站出来发声,真的很棒!
 
事件2


年薪百万:博士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
近日,华为最高档“天才少年”张霁,以年薪201万入职华为,冲上微博热搜。华中科技大学的姚婷也同样因入选华为最高档“天才少年”,年薪高达156万而爆红全网,引发大众热议。截至8月8日22时,相关微博话题#华为最高档天才少年年薪201万#阅读5.3亿,讨论1.9万;#湖南天才少女回应华为百万年薪#阅读1.9亿,讨论5989。





观点1:当前社会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


@中新网:青年人才是第一驱动力,当今世界以科技为引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术日益进步,谁能在这些技术方面获得优势,谁就能占领先机,各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比武,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观点2:有效打破了“读书无用”的思想禁锢


@红辣椒评论: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难和低起薪现象的出现使得“读书无用”等观点甚嚣尘上。然而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这意味着,人人都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以便能高效率地获取更高额的财富。
 



观点3:青年人才发展重在创造平台机遇

@央广时评:对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而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企业与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去创造更大的价值,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企业和社会也应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让更多青年人才学以致用、展现价值,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观点4:良好科研环境是人才培养关键

@经济日报:一方面,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打造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人才梯队建设;另一方面,要解决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环境和生活问题。整合统一各类人才计划,为青年人才营造安心钻研、潜心创新的良好环境,让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和创新,乐于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事件3


《生活在树上》之争
近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所发布的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满分高考作文因其晦涩的言语表达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截至8月8日22时,相关微博话题#生活在树上#阅读4亿,讨论3.5万;#人大教授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阅读2.1亿,讨论1.1万。




观点1:文章存有故意堆砌,炫耀卖弄文采之嫌,满分评价难以信服

@南方网:明明是现代白话文,却过度使用大量并非不可代替的文言词汇;明明只是应试短文,论题也并非什么高深哲学问题,却热衷于使用学院论文式、充满翻译腔的表达方式,这分明就是故作艰深,这样的晦涩理应明确反对、坚决摒弃。
 



观点2:文章凸显哲学思辨,彰显作者深厚文化底蕴,得分“恰如其分”

@红辣椒评论:这篇文章对于一名在紧张考场上能有如此发挥的学生来讲已经是难能可贵。

@陈建新: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虽然看起来是有那么点不接地气,但至少是一篇打破陈规的先例,不妨宽容以待,因晦涩难懂而一味抹杀,并非明智之举。
 



观点3:富有争议的“个性化”高考文章或产生次生效果,引发示范效应

@南方都市报:只要这篇作文以“满分”的方式呈现了,就必定会造成模仿。高考作文书、培训机构的作文辅导都是以过去的满分、高分作文作为经验来分析和传授的,这是不以阅卷组和发布刊物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以这篇作文目前的讨论度,还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模仿。
 



观点4:当前亟需反思中学作文教育的意义,改革应试教育考试制度

@澎湃新闻评论:个案背后更大的问题是中学作文教育问题。如果仅仅为了终端的高分表现,忽视了整个过程的教育本意,中学作文的意义就走偏了。目前,高考改革始终贴在公平线上起跳,多年来,没有少折腾,但都没有触动应试教育这个板结的根子。触动中学语文教育功利主义的痛点,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事件4


大学生“玩梗”在玩什么?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近100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显示,72.48%的被调查者愿意主动“玩梗”;26.61%表示“顺其自然”;仅有0.91%的被调查者非常抗拒接收最新的网络流行语。截至8月8日22时,微信公众号“中青校媒”对相关调查的报道阅读4921。




观点1:“玩梗”背后反映身份认同是当前大学生重要的心理需求


@中国青年网:当代网络文化产生了无数个小圈子,这些小圈子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话语壁垒,不同圈子之间虽有对话交流的可能,但未必能真的适应与理解彼此。各自小圈子里产生的“梗”,其实正是“圈地自萌”的结果。因此,如何判定自己与对方是一个文化圈子的,“梗”就成了鲜明的身份识别标志。
 



观点2:部分“梗文化”或存负面意义,严重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

@南方日报:有些转瞬即逝的语言梗没有解读的空间、深究的意义,甚至,许多是文化糟粕。好比最近流行的“祖安文化”,自以为幽默的“化粪池警告”等,就是一种负面语言表达。对读者来说,碰到低俗、恶俗、粗俗的网络梗,也有必要擦亮眼睛。
 



观点3:青年人应注意适度“玩梗”,警惕侵害到他人人身与尊严

@红辣椒评论:在热衷大规模地“造梗”“玩梗”、使用“梗”精确地表达情绪和想法的同时,也应注意场合,将其用作建立并加强自己与他人关联、传播人与人之间善意和正能量的有效手段,同时规避其负面效应,使日常的交流回归平常的言语,让交往无障碍、沟通不设限。
 



观点4:希望高校能积极采取行动包容并引导青年学生理性“玩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园内开展与网络流行语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沟通交流,激发自我的思考和辩证能力,在思辨中使网络流行语的讨论成为多向交流,增强大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中学宣传栏现“女德”言论;深圳拟建立强制休假制度 | 一周青讯


全国首个侵害未成年案件强制报告APP上线;年轻人“报复性存钱” | 一周青讯


“神童”的“开挂人生”;维护未成年人清朗的网络环境 | 一周青讯



校审 | 冯舒琦

责编 | 李仁泽

编辑 | 王诗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