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社恐”心理现象值得关注;“女生安全攻略”引争议 | 一周青讯

益小青 团中央权益部 2021-02-03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目录

一、青年“社恐”心理现象值得关注

二、“女生安全攻略”引争议

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聘又遭拒


事件1


青年“社恐”心理现象值得关注


近日,“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境受到媒体关注,当社交工具不断升级,年轻人却在“社交降级”。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截至9月5日22时,微博话题#社交恐惧症#阅读4683.7万,讨论9.4万。





观点1:“个人存在主义”是青年“社恐”的社会根源之一


@南方都市报:现代性的高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丧失了精神家园,使个体没有了归属感,成为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现在青年人回避社交、崇尚佛系文化和丧文化等现象其实就是某种存在主义的翻版。
 



观点2:实际上多数青年是附着“社恐”标签释放潜在压力

@中国青年报:当代青年的多数社恐都没到病态的程度,顶着社恐的标签,可以在微博上龇牙咧嘴地吐槽,在弹幕里“丧丧地”自嘲,屏蔽社交压力和工作的不顺,躲避半生不熟的人的巨大热情和网络生活里泛滥的信息。社恐是把大伞,挡风挡雨挡无味的寒暄。
 



观点3:青年的“社恐”是受线下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影响

@红网:社交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完全断裂。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从推崇“以文会友,广结良缘”到学习“摆脱无用社交”。青年人并不是出现“社交恐惧”,而是厌倦了无用的社交关系。
 



观点4:高校教师应重视青年社交心理问题,提供良好环境

@人民论坛: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帮助大学生深刻认知如何接纳、尊重他人,如何关爱他人,怎样对待不同性格的同学,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人的缺点和瑕疵等。

事件2


“女生安全攻略”引争议
“女性不要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产生诱惑……”前不久,广西大学官网中的 “雨无声”专题页面,发布了一则“女生安全攻略”,其中包括着装建议等内容引起网友争议。截至9月5日22时,微博话题#广西大学女生安全攻略#阅读2.1亿,讨论2万。




观点1:该攻略实则是学校的一番良苦用心


@澎湃新闻评论:广西大学这份攻略,详细地从女生着装写到事情发生之后如何自救,学校提出这些建议初衷是好,是希望学生做好应有的防护措施,减少意外来临的可能性。
 



观点2:这是由安全攻略延伸至纠正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中青评论:社会对女性保护的关注支持,也让很多咸猪手受到应有惩罚,未伸出的罪恶之手能有所忌惮。女性权益如今得到更好照拂,是广大女性的不断争取,也是全社会携手行动的结果。
 



观点3:校方性别观念落伍,是典型“责备受害者”的陈旧思维

@中国妇女报:该攻略不从施害者一方找原因,却将女生遭受安全侵害的责任推向其本身,这种典型的“责备受害者”的陈旧思维不仅会忽视对施害者的惩罚,还会使得受害者面对社会舆论的二次伤害。
 



观点4:建议校方建立合理的校园规范、开设安全教育课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注意保护好自己,同时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巡逻等措施来提升校内安全指数,避免出现女生受侵害事件。
 
事件3


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聘又遭拒
在2020年海南中学公开招聘中,某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获得报考资格后,该校称当事人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符合招聘条件被取消资格。9月4日,教育部回应,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截至9月5日22时,微博话题#教育部回应非全硕士受歧视#阅读2.4亿,讨论1.6万。




观点1:人才评价存在“唯学历”的顽瘴痼疾


@光明日报: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之痛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就业歧视,也是人才评价机制“唯学历”痼疾,不管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理应给考生一个公平竞争、证明自己的机会。
 



观点2:破解非全研究生就业歧视难题,需要全社会更新观念,摆脱歧视惯性

@新京报: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平等就业权,需高校、用人单位和各职能部门共同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改变这种“惯性歧视”,逐渐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观点3:基本公平需要有关部门与法律方面提供保障措施

@红辣椒评论:原始学历歧视根深蒂固,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以及用人单位,清理现存的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视性政策,解决好学历认可、手续办理等问题,在制度层面为他们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观点4:呼吁规范和认可整个国家范围内存在的不同层次和类型资历

@光明日报:终身学习社会,学历、学位的类型会更加丰富,很难用单一的学历、文凭等符号来评价人才,这就需要打破僵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规范和认可整个国家范围内存在的不同层次和类型资历,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中学宣传栏现“女德”言论;深圳拟建立强制休假制度 | 一周青讯


准研究生借宿朋友家虐狗致重伤;高校教师被指论文抄袭豆瓣 | 一周青讯


医学生救人无效遭恶评;清北硕博扎堆街道办 | 一周青讯



校审 | 李天国、许一苇

责编 | 李仁泽

编辑 | 王诗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