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特辑 | 乐黛云:《学衡》的问题必须重新探讨
乐黛云先生九秩荣寿特辑
编者按:乐黛云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北大最有故事的人,无论个人遭际如何曲折坎坷,乐先生对学问的热爱,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始终不渝,坚持以文学研究为终身志业。乐先生在五十岁之际,毅然选择重新开始: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成就斐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建立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推动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立志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筚路蓝缕之功,令后学感佩。2021年恰逢乐先生九秩荣寿,古典学研究公号编辑部特别制作贺寿特辑,以表敬意。本文选自《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乐黛云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1月)。感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授权公号网络推送。
《古典学研究》编辑部
1989年4月,我们从香港回到沸腾的北京,立即投入“五四运动和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紧张准备工作。这是中国文化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二十一世纪研究院联合为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我向大会提交的一篇论文,题目是“重估〈学衡〉——兼论现代保守主义”。意在进一步研究数十年来,由于意识形态影响而被排斥到边缘的一些知识分子群落。我首先就注意到曾被鲁迅一语定论、七十年不得翻身的《学衡》杂志。鲁迅的名篇《估〈学衡〉》断言:“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从此,《学衡》杂志几乎在各种文学史中都成了批判对象。
《学衡》杂志第一期插画
总之,以学衡派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不再闭守一隅,它属于世界。学衡派诸公从民族主义、不满现实出发,选择了温和的改良主义途径,建立起自己的保守主义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说它是“存旧立新”也好,说它是“推陈出新”也行,总之是没有造成断裂,也没有形成封闭。当然,它也有很多谬误,特别是与那个时期总觉有些不很相宜,与主流不很合拍;但出现于1922年1月的“‘学衡’现象”,是否也可以算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反思,试图正视其弱点而另觅途径呢?
作者简介
乐黛云:苗族,1931年1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跨文化方法论初探》等。
延伸阅读
● 丁 耘 | “新民 ”与 “庶民 ”—— 新文化运动的 “梁启超问题 ”
(编辑:王潇语)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