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朗佩特《哲学与哲学之诗:施特劳斯、柏拉图、尼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典与解释 Author 华夏出版社
哲学与哲学之诗
——施特劳斯、柏拉图、尼采
朗佩特(Laurence Lampert) 著刘旭、吴一笛 译
292页,75.00元,2021年8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朗佩特教授在中国举行讲座
目录
编者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讲 施特劳斯恢复哲学之诗的传统
第二讲 施特劳斯、尼采与未来的哲学之诗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哲学之诗
第四讲 苏格拉底成为苏格拉底
第五讲 尼采成为尼采
第六讲 尼采的哲学之诗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
Preface
Lecture 1 Strauss Recovers the Tradition of Philosophic Poetry
Lecture 2 Strauss, Nietzsche and the Philosophic Poetry of the Future
Lecture 3 Socrates’ Philosophic Poetry
Lecture 4 Socrates Becomes Socrates
Lecture 5 Nietzsche Becomes Nietzsche
Lecture 6 Nietzsche’s Philosophic Poetry
编者前言
Mid-Autumn Festival
应刘小枫教授之邀,朗佩特教授于2015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做了六场讲座(后续朗佩特教授又在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做了多场讲座),本书即讲稿的结集。
朗佩特教授是加拿大人,1970年代在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PurdueUniversity Indianapolis),直至2005年荣休。朗佩特教授的学术热忱一直围绕着尼采、施特劳斯和柏拉图,专注于细致解读三位大哲人的作品。从1980年代开始,他陆续推出一系列厚重的呕心之作:《尼采的教诲:〈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绎读》(1986)、《尼采与现时代:培根、笛卡尔和尼采研究》(1993)、《施特劳斯与尼采》(1996)、《尼采的使命:〈善恶的彼岸〉绎读》(2001)。为了潜心著述,朗佩特教授提前荣休,年逾古稀之后又写出了《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柏拉图〈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以及〈王制〉绎读》(2010)、《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2013)、《什么是哲人:成为尼采》(2018)。身笔双健的朗佩特教授新近出版了一部探讨苏格拉底如何变成苏格拉底的著作,解读柏拉图的《斐多》《帕默尼德》和《会饮》,与《哲学如何变成苏格拉底式的》构成姊妹篇。
朗佩特教授自谓“哲学的劳作者”,却以阐明尼采意义上的“真正的哲人”为己任:“真正的哲人是命令者和立法者”(《善恶的彼岸》条211)。依照朗佩特的理解,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伊始就有一个显白/隐微写作的传统,无论是位于现代开端的培根和笛卡尔,还是位于现代晚期的尼采,都深谙并自觉践行这种传统。施特劳斯重新发现了显白写作的技艺,并将哲人的这一秘密公之于众。朗佩特如思想侦探一样,步步追踪施特劳斯发现显白传统的过程,并破解施特劳斯本人的显白写作。
在施特劳斯的启迪之下,朗佩特指出,哲人必定有哲学与哲学之诗的双重教诲,哲学教诲是隐微的,只针对少数潜在的哲人,哲学之诗的教诲是显白的,针对多数人。更进一步说,哲学是对存在或自然的探究,是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是关乎“最高存在”的真理;哲学之诗则是关于诸神的“高贵的谎言”,是一套神学-政治方案,是哲人的立法,哲人借之来施行统治,从而服务于哲学的利益。这一区分实际是说,哲学等于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只是哲学的副产品和侍臣。
柏拉图
同样借助施特劳斯的目光,朗佩特看到了柏拉图和尼采两位哲人在表面的对立之下深刻的一致。对于本体论问题,柏拉图答曰,“存在就是作为爱欲存在,而非其他”;尼采答曰,“存在就是作为权力意志存在,而非其他”。两个回答名异实同。既然最高的存在永恒不变,哲人们对它的理解必然是古今同一,不可能相互歧异。哲人是一个族类,分享至高的洞见,且只有获得关于存在的至高洞见,才可谓之哲人。
同样借助施特劳斯的目光,朗佩特看到了柏拉图和尼采两位哲人在表面的对立之下深刻的一致。对于本体论问题,柏拉图答曰,“存在就是作为爱欲存在,而非其它”;尼采答曰,“存在就是作为权力意志存在,而非其它”。两个回答名异实同。既然最高的存在永恒不变,哲人们对它的理解必然是古今同一,不可能相互歧异。哲人是一个族类,分享至高的洞见,且只有获得关于存在的至高洞见,才可谓之哲人。朗佩特认为,柏拉图对存在的最终洞见体现在第俄提玛关于爱欲的教诲中。爱欲的特征在于自我生产,爱欲的起源是爱欲,爱欲的结果是爱欲,爱欲是永恒与流变之间的一种居间状态。爱欲与“权力意志”一样体现着尼采所说的“生成的至高无上性”。朗佩特以极为抽象的语言解释说,“两者都声称生成是一种涌动、满足和再次涌动。两者都声称,在永远的自我更新活动中,有一种旨在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内在导向:它以自我为目的(auto-telic)” 。存在自为自足,不断自我更新,同时又处在与一切存在之物的关系之中:两者都声称,这种导向性的能量——或力量——的表达是关系性的;关系是个体的关系,关系的出现是这类关系领域的一部分,这类关系的整个领域是整体性,是一切存在之物。(见本书第114页)
尼采
彭磊
2020年9月于京
2021年5月改定
作者简介
朗佩特(Laurence Lampert)
加拿大人
1970年代在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直至2005年荣休。朗佩特教授的学术热忱一直围绕着尼采、施特劳斯和柏拉图,专注于细致解读三位大哲人的作品。
延伸阅读
(编辑:王潇语)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