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朗佩特《哲学与哲学之诗:施特劳斯、柏拉图、尼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典与解释 Author 华夏出版社

哲学与哲学之诗

——施特劳斯、柏拉图、尼采

朗佩特(Laurence Lampert) 著

刘旭、吴一笛 译

292页,75.00元,2021年8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应刘小枫教授之邀,朗佩特教授于2015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做了六场讲座(后续朗佩特教授又在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做了多场讲座),本书即讲稿的结集。朗佩特教授的学术热忱一直围绕着尼采、施特劳斯和柏拉图,专注于细致解读三位大哲人的作品。这部讲稿基于六次讨论,两次讨论施特劳斯(Leo Strauss),两次讨论柏拉图,最后两次讨论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然而,六次讲座都关乎哲学和哲学之诗。换种说法,是讨论隐微教诲(esotericism)和显白教诲(exotericism),即哲人们践行的写作技艺。这部讲稿浓缩了朗佩特教授40年来沉思何谓哲学的心得,展现了他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且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些话题在他之前的著作中出现过,但他做了精心裁剪和编排。朗佩特教授特别嘱托,本部讲稿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出版,不再单行英文版,因为是为中国读者写的,他的知音在中国。


朗佩特教授在中国举行讲座


目录


编者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讲 施特劳斯恢复哲学之诗的传统

第二讲 施特劳斯、尼采与未来的哲学之诗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哲学之诗

第四讲 苏格拉底成为苏格拉底

第五讲 尼采成为尼采

第六讲 尼采的哲学之诗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

Preface

Lecture 1  Strauss Recovers the Tradition of Philosophic Poetry

Lecture 2  Strauss, Nietzsche and the Philosophic Poetry of the Future

Lecture 3  Socrates’ Philosophic Poetry

Lecture 4  Socrates Becomes Socrates

Lecture 5  Nietzsche Becomes Nietzsche

Lecture 6  Nietzsche’s Philosophic Poetry


编者前言

Mid-Autumn Festival

应刘小枫教授之邀,朗佩特教授于2015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做了六场讲座(后续朗佩特教授又在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做了多场讲座),本书即讲稿的结集。

朗佩特教授是加拿大人,1970年代在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PurdueUniversity Indianapolis),直至2005年荣休。

朗佩特教授的学术热忱一直围绕着尼采、施特劳斯和柏拉图,专注于细致解读三位大哲人的作品。从1980年代开始,他陆续推出一系列厚重的呕心之作:《尼采的教诲:〈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绎读》(1986)、《尼采与现时代:培根、笛卡尔和尼采研究》(1993)、《施特劳斯与尼采》(1996)、《尼采的使命:〈善恶的彼岸〉绎读》(2001)。为了潜心著述,朗佩特教授提前荣休,年逾古稀之后又写出了《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柏拉图〈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以及〈王制〉绎读》(2010)、《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2013)、《什么是哲人:成为尼采》(2018)。身笔双健的朗佩特教授新近出版了一部探讨苏格拉底如何变成苏格拉底的著作,解读柏拉图的《斐多》《帕默尼德》和《会饮》,与《哲学如何变成苏格拉底式的》构成姊妹篇

部分朗佩特著作

朗佩特教授自谓“哲学的劳作者”,却以阐明尼采意义上的“真正的哲人”为己任:“真正的哲人是命令者和立法者”(《善恶的彼岸》条211)。依照朗佩特的理解,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伊始就有一个显白/隐微写作的传统,无论是位于现代开端的培根和笛卡尔,还是位于现代晚期的尼采,都深谙并自觉践行这种传统。施特劳斯重新发现了显白写作的技艺,并将哲人的这一秘密公之于众。朗佩特如思想侦探一样,步步追踪施特劳斯发现显白传统的过程,并破解施特劳斯本人的显白写作。

在施特劳斯的启迪之下,朗佩特指出,哲人必定有哲学与哲学之诗的双重教诲,哲学教诲是隐微的,只针对少数潜在的哲人,哲学之诗的教诲是显白的,针对多数人。更进一步说,哲学是对存在或自然的探究,是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是关乎“最高存在”的真理;哲学之诗则是关于诸神的“高贵的谎言”,是一套神学-政治方案,是哲人的立法,哲人借之来施行统治,从而服务于哲学的利益。这一区分实际是说,哲学等于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只是哲学的副产品和侍臣。

柏拉图

同样借助施特劳斯的目光,朗佩特看到了柏拉图和尼采两位哲人在表面的对立之下深刻的一致。对于本体论问题,柏拉图答曰,“存在就是作为爱欲存在,而非其他”;尼采答曰,“存在就是作为权力意志存在,而非其他”。两个回答名异实同。既然最高的存在永恒不变,哲人们对它的理解必然是古今同一,不可能相互歧异。哲人是一个族类,分享至高的洞见,且只有获得关于存在的至高洞见,才可谓之哲人。

同样借助施特劳斯的目光,朗佩特看到了柏拉图和尼采两位哲人在表面的对立之下深刻的一致。对于本体论问题,柏拉图答曰,“存在就是作为爱欲存在,而非其它”;尼采答曰,“存在就是作为权力意志存在,而非其它”。两个回答名异实同。既然最高的存在永恒不变,哲人们对它的理解必然是古今同一,不可能相互歧异。哲人是一个族类,分享至高的洞见,且只有获得关于存在的至高洞见,才可谓之哲人。朗佩特认为,柏拉图对存在的最终洞见体现在第俄提玛关于爱欲的教诲中。爱欲的特征在于自我生产,爱欲的起源是爱欲,爱欲的结果是爱欲,爱欲是永恒与流变之间的一种居间状态。爱欲与“权力意志”一样体现着尼采所说的“生成的至高无上性”。朗佩特以极为抽象的语言解释说,“两者都声称生成是一种涌动、满足和再次涌动。两者都声称,在永远的自我更新活动中,有一种旨在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内在导向:它以自我为目的(auto-telic)” 。存在自为自足,不断自我更新,同时又处在与一切存在之物的关系之中:

      两者都声称,这种导向性的能量——或力量——的表达是关系性的;关系是个体的关系,关系的出现是这类关系领域的一部分,这类关系的整个领域是整体性,是一切存在之物。(见本书第114页)


尼采

哲学之诗则容易明了得多。哲人视乎自己时代的状况,开出面向所有人的神学-政治教诲。柏拉图面对的是荷马的诸神之死,为了疗治时代的虚无主义症状,他以灵魂不死的神话、理念学说来替代荷马之诗,提供新的道德-宗教-政治体系。柏拉图的这套教诲以“柏拉图主义”的面目进入基督教,成为支配西方千年的学说。尼采面对着基督教-柏拉图主义的上帝之死,他深知宗教的必要性,于是以“永恒复返”的宗教来替代柏拉图的宗教,“永恒复返是对万物的整个自然循环的神化”,“一种对上帝的非有神论辩护”。所以,柏拉图和尼采的哲学完全契合,他们的哲学之诗却截然背离……
笛卡尔在区分哲学与哲学之诗的前提下,朗佩特在研读柏拉图和尼采时还引入了一种传记的、历史的视角,来考察“哲人如何成为哲人”这一主题的呈现。朗佩特的这一创见源自他早年研读笛卡尔《谈谈方法》的心得。在朗佩特看来,笛卡尔同样是一位柏拉图式的政治哲人,《谈谈方法》以传记的形式讲述了笛卡尔成为哲人以及政治哲人的过程。循着这一思路,朗佩特细致考辨柏拉图对话的戏剧时间,挖掘出苏格拉底成为哲人的三个阶段(《斐多》-《帕默尼德》-《会饮》),以及苏格拉底随后成为政治哲人的三个阶段(《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王制》)。他还追踪尼采的笔记,对勘尼采正式出版的著作,发现了尼采发现和呈现“权力意志”和“永恒复返”两大学说的动态过程。朗佩特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哲学先于政治哲学,成为哲人先于成为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帮助朗佩特真正理解了尼采所说的“以前的哲人都知道显白与隐微的区别”(《善恶的彼岸》条30)。但施特劳斯恐怕不会同意朗佩特直接把政治哲学等同于显白的教诲,因为区分显白与隐微是政治哲学的应有之义,政治哲学取代了哲学,而非仅是哲学的侍臣。相较而言,朗佩特比施特劳斯显得更哲学。
施特劳斯
这部讲稿浓缩了朗佩特教授40年来沉思什么是哲学的心得,展现了他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且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些话题在他之前的著作中出现过,但他做了精心裁剪和编排。来中国人民大学做讲座那年,他提前飞到北京,在宾馆里写讲稿,唯一一次外出是去爬西山,却因为惦念写作而无心欣赏山色。朗佩特教授特别嘱托,本讲稿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出版,不再单行英文版,因为他是为中国读者写的,他的知音在中国。



彭磊

2020年9月于京

2021年5月改定


作者简介


朗佩特(Laurence Lampert)

加拿大人

1970年代在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直至2005年荣休。朗佩特教授的学术热忱一直围绕着尼采、施特劳斯和柏拉图,专注于细致解读三位大哲人的作品。

延伸阅读


 ● 柏拉图《王制》中的血气与哲学

 ● 娄林 | 亚里士多德论政制维持

 ● 新书推荐|朗佩特:《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

 ● “柏拉图读本” 系列出新 | 《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的申辩》

 ● 新书推荐丨《施米特的国际政治思想》

 ● 新书推荐 | 《希腊的自然概念》

(编辑:王潇语)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