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上市 | 卢梭《论科学与文艺》(笺注本)

六点图书 古典学研究 2022-10-08


《论科学和文艺》[笺注本]

[法]卢梭 著 

刘小枫 编

刘小枫 冬一 龙卓婷 译

360页,88.00元,2021年11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论科学和文艺》是卢梭应征法国第戎研究院1749年征文而写的论文,也是卢梭的成名作,出版后在欧洲思想界引起激烈论争,在随后的两年多里,卢梭写下七篇回应文章,篇幅加起来是《论科学和文艺》的近三倍。可以说,卢梭自《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后的所有政治作品,都是对《论科学和文艺》引发的持续论争的回应。

《论科学和文艺》具有演说辞风格,言辞极富修辞色彩。《论科学和文艺》[笺注本]以法文考订版为底本,译全卢梭七篇回应文,并附有重要研究论文五篇。除采纳法文笺注版和英译本的注释外,中译本还为自然段落加了序号,便于查找和引用。



目录



编者前言


论科学和文艺(刘小枫 译)


征文启事

致读者

前言

论文

    引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卢梭对批评的回应(冬一 译)


一、致隐修院长雷奈尔先生书

二、 日内瓦人卢梭的几点评析

三、 日内瓦人卢梭致格瑞姆先生书

四、日内瓦人卢梭的最后答复

五、论第戎研究院某院士对论文的新驳难

六、《纳喀索斯或自恋者》序言

七、致博德斯第二封信的前言


研究文献选(龙卓婷 译)


古热维奇 卢梭论文艺和科学

沃克勒 《论科学和文艺》及其子嗣

凯利 卢梭与反对(或拥护)文艺的个案

布鲁姆 卢梭对自由主义政体的批判

欧文 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



编者前言


刘小枫


1749年10月,法兰西封建君主治下的第戎研究院在《法兰西信使》刊登启事征集有奖论文,命题为“复兴科学和文艺是否有助纯化道德风尚”。卢梭读到启事后异常兴奋,随即有了撰写应征文的立意。卢梭很快完成征文,按启事规定时间,在次年(1750)4月1日前将文章寄达第戎研究院,时年38岁。同年8月,征文奖评委会宣布:卢梭文从收到的十三篇征文中胜出。五个月后(1751年元月),获奖文以单行本形式出版,随即引发争议,用当时人们的说法,il étonna l’Europe[它震惊了欧洲]。在随后三年里,卢梭写下七篇回应文,篇幅加起来是《论科学和文艺》的近三倍。

卢梭《论科学和文艺》(1750)

卢梭撰写最后一篇回应文《致博德斯第二封信的前言》时(1753),第戎研究院又发布征文启事,这次的命题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在《忏悔录》中回忆说,他“没有想到,这所学院竟然敢提出这个题目。不过,既然它敢提,我就有勇气探讨它,于是,我就开始动笔了”。 卢梭这样讲,是因为他在《论科学和文艺》中已经谈到这个论题。他随即写下《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再次角逐征文奖,但名落孙山,两年后(1755)他出版了这篇论文。

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卢梭写下了一系列政治哲学作品,引发迄今没有消弭的争议,留给学界的思想困惑直到今天也还没有澄清。可以说,卢梭自《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后的所有政治作品,都是对《论科学和文艺》引发的持续论争的回应。无论学界对卢梭政治作品的理解有多大分歧,没有分歧的是:卢梭所有引发争议和令人费解的政治哲学作品的主题,都可以在《论科学和文艺》中找到端倪。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1755)

令人费解与引发争议是两回事情——基于正确理解的争议才有意义,而卢梭在世时已经多次强调,他的作品并未得到恰当理解。直到今天,各类思想史教科书或卢梭引论一类文章,几乎无不把卢梭说成启蒙志士,因为他“始终拒绝与现存政权作任何哪怕是表面上的妥协”(马克思语)。可是,卢梭在《论科学和文艺》中显得旗帜鲜明地严辞抨击正在走上历史舞台的启蒙运动,甚至建议君主管好启蒙智识人。如果卢梭后来的政治作品没有改变这一立场,那么,把他说成启蒙志士就是错的。

1903年4月27日,我国江苏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的《江苏》报出版了创刊号,其中载有《注译卢骚氏非开化论》(页77 - 85,没有译者署名),依据日本民权学者中江笃介(1847 - 1901,号“兆民”,意为“亿兆之民”)的日译本(1883)迻译——这是《论科学和文艺》最早的中译(实为摘要编译)。那个时候,中国读书人尚缺乏理解这篇作品所必备的文史知识,能读到它的国人也不会多。

1903年《江苏》报载《注译卢骚氏非开化论》

在此之前十天(1903年4月18日),俄国驻华临时代办就俄军继续撤离我国东北一事向清政府提出七项要求,企图终止履行此前签订的《交收东三省条约》。软弱的清廷无力抗拒,将俄方要求泄露给日、英等国使馆。消息传出后(5月中旬),京城及各地新学堂学生立即爆发抗议活动,愚蠢的清廷欲实施压制,引发学生更为强烈的反应——《江苏》报发表时评称:

以求媚联俄的异族政府之无术,乃不惜反唇肆其“名为拒俄,实则革命”之狂噬,以自斫其对外之扞御,则异日虽百变其术,百变其言,苟有可以为取媚异族之具者,即概以“名为如何,实则革命”一语冠之无不可也。

辛亥革命前后,卢梭在中国政界逐渐声名鹊起,尽管极少有人读过卢梭著作。同盟会骨干、国民党元老廖仲恺(1877 - 1925)在《全民政治论》译序中说:

 18世纪末期以往,卢梭自然法学说,风靡一时,所著《民约论》中,力排代议政治,以为英国人民虽以自由见夸,然而夷考其实,殊乏根据。纵有自由,亦仅为选举之当时;投票以后,更无所享。真有自由者,唯能直接立法之人民耳。

与在欧洲的情形一样,卢梭在中国成了“革命理论”的代名词。写下《论科学和文艺》以及随后的回应文时,卢梭未必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未来。但在回应对《论科学和文艺》的批判时,卢梭的确曾写道:

你们即使想让人们返回到最初的平等——那块无知的储存地、那个所有美德的根源之上,同样也是空幻。他们的心灵一旦变质,就会永远如此。不会再有补救方法,除了某场巨大的革命,而革命本身与它自己或许能治好的罪恶之事一样可怕。如果欲望它,则该受指责,同时,要想预见它,也不可能。

(《日内瓦人卢梭的几点评析》 62)


我在别处已说过,我坚决反对推翻现在的社会,烧毁图书馆和所有的书籍,撤销学院和科学院。这里我应该补充一句,我也坚决反对把人类[的需求]简约成满足最简单的需要。我很清楚如下事实,不应该指望这个虚妄的计划,乃至要从他们当中造就出正派人来。但是,我认为自己有义务毫不掩饰地道出人们向我寻求的真相。

(《日内瓦人卢梭的最后答复》 73)

卢梭在中国成了“革命理论”的代名词与《论科学和文艺》无关,而是与中江笃介用汉语翻译的《社会契约论》(《民约论》,1882)有关。日俄战争的爆发以及中国学生的反应表明,如果说卢梭的“革命理论”在中国真的“风靡一时”,显然与帝国主义列强肆意宰割中国有关,而非与“个人自由”有关。廖仲恺发表《全民政治论》译序时,正值巴黎和会欺凌中国引发“五四运动”之际(1919年8月)。而直到今天,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与《论科学和文艺》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对学界来说仍是一道思想史谜题。

卢梭《社会契约论》


新中国建立十周年之际(1959年),依据法文迻译的 《论科学和文艺》中译本问世(《论科学与艺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重印),译者何兆武先生刚好38岁,这是卢梭写下这篇弘文时的年龄——那个时候,我国刚结束一场整饰知识人的运动。“改革开放”差不多二十年之后(1997),何译本经修订再版。何先生的译笔很好,但译文理解起来仍然有不少困难,有些关键句子的译法未必恰切。2011年,李平沤先生出版了新译本,与50年前的何译本对观,准确性似乎有所不及,注释亦鲜有增进。完整的《论科学和文艺》译本必须包括七篇回应文,已有的两个中译本均未顾及。本译稿以蓬卡迪(F. Bonchardy)的考订注释本(Rousseau,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Gallimard / Paris,1998 / 2002 / 2010)为底本迻译,参考古热维奇(V. Gourevitch)英译本(Rousseau,The Discourses and other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Uni. Of Cambridge 1986 / 1997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里特(H. Ritter)德译本(Jean-Jacques Rousseau Schriften,Band I,München,1978,Frankfurt am Main,1988 / 1995),以及何兆武先生中译本。

古热维奇英译本给自然段落加了序号,便于查找和引用,本稿用方括号[ ]标识。有的自然段落很长,为便于研读,本稿按意群给长自然段重新划分段落,原自然段划分以方括号中的编码为准。为与译注区别,也为了便于研读,卢梭的注释转入正文相关位置,标明[原注],用小5号字排印。

卢梭的七篇回应文,蓬卡迪编本收六篇,未收《〈纳喀索斯或自恋者〉序言》,古热维奇英译本收全七篇。《〈纳喀索斯或自恋者〉序言》中译依据法文版卢梭全集迻译,依据古热维奇英译本校订。

哈文思(George R. Havens)的《论科学和文艺》考订笺释本(New York:1946 / 1966)十分著名,但篇幅很大,有专著规模,未予采译。古热维奇是美国学者,施特劳斯的及门弟子。他的笺注风格与偏重语词考订的蓬卡迪本不同,多涉义理,也不废文史笺释。 

本稿注释采自蓬卡迪本和古热维奇本(必要时区分B本或G本),亦吸纳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一文和讲学录《卢梭导读》中的相关解读(注明[施特劳斯疏])。 个别注释篇幅很长,出于排版方面的原因,也为了阅读方便,挪入正文(标明“笺注”),用小5号字区别。中译者施加的注释一律注明[中译按]。

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

中文版收录在《设计共和》的附录中

《论科学和文艺》具有演说辞风格,言辞极富修辞色彩。凡语义含混的语词或文句,中译用方括号[ ]提供选择性译法,为补足省略语式的语义而添加的语词亦然。

卢梭基本文献一律采用缩写:

OC =《卢梭全集》;

OG =《卢梭书信全集》;

《卢梭年鉴》= Annales J.-J. Rousseau。


常用文献缩写:

R(Rey[手稿])= Manuscrit adressé à Rey(Fondation Heineman);

C.G.= Correspondance générale(Th. Dufour和P.-P. Plan版)。


为便于深入研读,本编选译了五篇英语学界的相关文献收作附录。戴晓光博士据古热维奇本复校了卢梭文,潘亦婷博士校订了五篇英语文献中的法文引文,谨致谢忱。

2020年9月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



精彩书摘


致读者


[笺注]首版中没有这段文字,十多年后(1762)卢梭编选自己的文集时加了“致读者”(按哈文思笺注本前言的说法)。其实,1764的Duchesne版也还没有这段文字,哈文思所说有误。“致读者”首次见于卢梭去逝后的Du Peyrou版(1781)。 


什么是出名?眼下这篇不幸的作品让我出名。可以肯定,这篇让我获奖且让我出名的作品,至多不过平平而已,而且我敢说,在整部文集中,这篇作品是最差的几篇之一。[1] 如果这篇处女作以其值得的方式被接受,作者该会避免何等的悲惨深渊啊?[2]可是,起初得到的不公正的厚爱逐渐给我带来的艰难越来越多。[3]


注释

[1]卢梭自编的这部文集收有《论观赏》、《新爱洛绮丝》、《爱弥尔》、《社会契约论》等。

[2]“悲惨深渊”指《爱弥儿》出版后(1762)卢梭遭到巴黎神学院和日内瓦大议会指控和通缉,被迫踏上不愉快的旅行。在后来的生涯中,他有多次这样的旅行。[中译按]在王权专制时期,卢梭承受的压力并非仅仅来自教会当局,也来自启蒙友人。

[3]卢梭在刊印这个版本(66页)前对“致读者”有几处修改,写在清样扉页:“让我出名的作品”原为ouvrage qui me l'a donnée[带给我声名的作品];“不过平平而已”原为au dessous du médiocre[连平平都算不上];删掉了n'eût été traité[没有受到对待],卢梭在行间空白处写下最终定稿。与这里类似的说法,亦见《忏悔录》,卷八。


扉页插图)“萨图尔,你不认识它。”


[笺注]卢梭首次发表这篇论文时,在扉页安排了这个插图(版画):普罗米修斯警告萨图尔。古希腊传说普罗米修斯因偷天火给人类,被宙斯锁在山上,参见赫西俄德《神谱》(行561-616)、《劳作与时日》(行42-105),以及埃斯库洛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柏拉图的作品中两次涉及这个传说:《普罗塔戈拉》和《治邦者》(274c-d)。卢梭所引用的另一个版本的说法,来自普鲁塔克的《如何从一个人自己的敌人那里获益》(How to profit from One’s Enemies)第二节。普鲁塔克说,对于那些学会如何使用火的人来说,火也会有益,这与卢梭文中的观点完全一致。扉页插图忠实地反映了普鲁塔克的观点:在普鲁塔克笔下,普罗米修斯自己警告火的危险。卢梭在晚年重新阅读和思考这篇文章,参见《孤独漫步者的梦》四。

插图说明挑明了卢梭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正如卢梭在回应文《论第戎研究院某院士对论文的新驳难》中所说:“普罗米修斯的火把是用来激励伟大天才的科学火把;……萨图尔第一次看到火,朝它跑去,想要拥抱它,表现的是受到文字的光彩诱惑的平常人……那个对着平常人大喊并警告他们有危险的普罗米修斯就是这位日内瓦公民。”

卢梭为说明自己的作品动了不少脑筋。这个扉页插图来自当时的名画家比尔(Pierre),由Bacquoy刻制。卢梭后来在书信中表示,这个插图“画得不好”,但觉得他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画的插图“非常好”,参见1757年12月26日书简(OC,卷四,页408,注释595;CG,卷三,页246)。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推荐阅读



∆ 戳图进入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书
(文章来源:“六点图书”微信公号)




● 刘小枫 | 卢梭的敌友划分

● 刘小枫 | 《设计共和: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绎读》

● 卢梭诞辰纪念 | 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

● 贺方婴 | 《卢梭的面具:〈论剧院〉与启蒙戏剧》

● 包大为 | 卢梭政治哲学中的乡村:古典堡垒抑或现代乌托邦

● 戴晓光 | 卢梭笔下的苏格拉底与卡图问题

● 公民哲人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献辞

(编辑:许越)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