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浪尖上的博博会:寻觅远方的灯塔

Murphy 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 2023-10-07

    新文化&展示云致力于中国展览馆行业的宏观市场研究,展览馆与新型文旅产业的融合研究。为有关部门和企业高层主管所面临的各种抉择提供全面的建议和咨询服务,预测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各种机会,制定及时且务实的对策。


--展陈公司2022展馆业务半年报

包括但不限于风语筑、清尚、集美、金大陆、金螳螂文化、宽创、丝路、广州美术、广州凡拓、水木清华、和氏、亚太嘉园、爱涛、上海合壹、大美天第、天禹、天图、诚唐、华艺博展、北京惊雷、南京百会、南京臻卓等公司及其它百强公司2021年度中国展陈企业百强榜

9月15日前订购风语筑、清尚、集美、广美、金大陆、金螳螂文化、宽创、丝路、亚太嘉园、水木清华、诚唐、和氏、华艺博展、北京惊雷、南京百会、广州凡拓、天图等公司半年报享早鸟价¥799(原价¥899)/1家,其它公司半年报早鸟价¥699(原价¥799)/1家。

需要以上报告联系工作人员

将有项目需要的上游的甲方,中游的总包方,下游的供应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生态链条,在市场实际中是一种高质量的资源配置。但若把三者放在一个展会现场,则都会进入无的放矢的摸鱼状态。

大而全、周期长的博博会,从参展商的量,参展商、专业观众和普通市民观众的诉求角度出发,应顺应市民多元化和高质量的精神需要、市场发展带来的新变化而做出深化改革,而且是持续性的变革。


时隔四年,万众期待的博博会9.1-9.4在郑州举办,作为文化科技行业的参与者,笔者也奔赴现场参与其中。

博博会的全称为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现场的参展主体也基本上与博博会名称所传递的内容相符。博物馆和相关的产品、技术企业占了大多数,参展受益的也是这三个方面的参与主体。其中,商业价值转化可能性最高的还是技术与产品商。博物馆方更多的是肩负着社会责任来参与,按照价值指数排列,博物馆方的参会收获依次为:社会价值>口碑宣传>商业价值。

除了上述主体外,其实还有一个参会主体--文博展示企业。企业参与展会,诉求是商业价值的巩固和提升,品牌形象和新产品新动向的展示和宣发。

此次博博会参展的展示企业数量不多,占据行业现存企业比例不足1%。不过在品牌价值方面比较高。清尚、金大陆、宽创、金螳螂文化、和氏、天图、华艺博展、天禹等企业展台均占据重要位置。其内部重视程度也比较高,企业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等都有到场。令人意外的是风语筑也参与了此次博博会,不过看上去投入并不多,其投入从现场布置、参会人员层级及结构上可以体现出来。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文博并非风语筑的强项,与上述几家相比,在文博领域,风语筑逊色很多。

足够的会展投入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常规业务中的预期收获吗?

未必!

至少从展会现场各展示企业的客流量和上座率上看,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

上面已经讲到博博会中商业受益最大的参展主题乃是技术与产品方,企业现有业务范围展示最为直接鲜明,相应的成交期望值也最高,但是对于展示企业来说就未必了。

展示企业的主业是布展,一个展会并不足以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示出来。即便是有些企业现场会布置一些互动装置或者沉浸式影院等业内人司空见惯的多媒体展项,对企业未来业务预期增长产生的作用力是有限的,不过倒是会吸引到许多逛展会的普通视频观众,这是其附加的、不在其参展决定参考指标之内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但是企业参加展会,为的是就靠近实现其商业诉求。若不能够或有所偏离,都达不到让企业下定参与决心的条件。

那么,展示企业如何才能在博博会上有所收获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众的参与企业,让他们绞尽脑汁的去挤出一些东西去建立与博博会的联系,甚至在博博会召开的很久以前的时间段内都去准备,力求在博博会上大放异彩。至于能否有所收获,效果好坏,反馈周期的长短都不好说。

那么与其企业去迎合博博会,为何博博会不可以做出调整去迎合企业呢?

不妨再往深一处想,一个周期漫长、大而全的博博会是否依然能够满足当前国内文博市场发展带来的有关各方不断演化的需求呢?

在今年的博博会上,开始两天的与会者基本上都是相关行业的有关人士,第三天基本上以普通市民与会者为主。而普通市民对于文博技术和产品、展示企业等展商来说,几乎没有商业价值。也就是说,4天的展会,第三天开始,部分展商已经很难获取客源了,甚至有些展示企业在第二天就已经几乎没有客源了。到了第三天,部分展商的展位几乎成了大量涌入的市民观众们休息打坐的地方。而有些企业干脆自行放弃,展位上压根就没有工作人员。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部分参展商来说,无疑增加了无效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如果将博博会拆分开来,按照不同参会主体的需求和特性划分开,并错峰举办,缩短周期的同时也试图去提升效率,会是怎样呢?

比如每一年举办一个专题展会,每个不同的主题可以吸引不同的主体和与会者,提升与会者数量和质量,可以与参展商进行高效、对口的交流,从而大幅提升合作的可能性。

“交流与合作”,这一词组是对交流--合作之间逻辑关系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简要表述。

没有交流就不可能有合作,交流频次越高,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周期长是目前博博会的一大短板。虽然当前给人一种很难得的感觉,但也同样因为长时间下的难得而非高质量上的难得而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两年没开展(常规周期为两年,上次博博会2018年,因疫情一再延期),如果我们单位去参展,效果会是什么样呢?时间越长,越难以估量,犹豫期也会更长。这就直接影响了组委会的招商进展。


大部分展示企业都没有参展博博会,这是一个值得有关各方思考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参加?

即便参与的展示企业,也没有多大的收获,漫长的会期的利用率太低。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借此与馆方领导进行深入的交流,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如果只是交流下,那么为何要设展台呢?笔者就遇到许多企业负责人来到现场,为的就只是与相关领导交流,寻求合作,而表示没必要自己搭建展台。

现场笔者看到有的展示企业从第二天开始就几乎没什么人了。

提升展示企业的参会价值,增加展示企业参加的积极性和热情,吸引到更广泛的展示企业参与其中,是博博会接下来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长期可持续、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馆方的客流主要来源于C端,展会开始的前两天,馆方展位人并不多,有些展位一天之中,看上去稀稀拉拉的不到百人。而后两天,大量的市民观众在馆方展台的前后左右排起长龙,工作人员在经历了两天的“带薪休假”后,第三天开始才真正的忙碌了起来。而实际留给市民的时间不到两天,只有一天半的时间。本次博博会因为市民热情高涨,组委会不得已延长会期。那么这就说明市民们是很喜欢博博会的,只是组委会留给馆方和市民的时间太少了。

另外,现场的馆方也基本上以省级大馆为主,那么地方性小馆、主题博物馆、特色博物馆呢?相当的少。对于这些小微场馆来说,他们也都有自身的优势需要去宣传、需要让本地之外的更多的人去了解其浓缩了的文化和历史。对于众多的主题博物馆来说,他们自身的特色既是馆方需要宣传的、也是观众希望从博博会中看到的不一样的那一类。

馆方的级别、大小、主题范围、国营民营等都需要得到扩大和深化,而现存的展示内容和展示量,完全不符合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所应展现出来的深度和规模。

无论以往如何,那么在接下来的筹划中,博博会是不是应该给予更多的馆方和市民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呢?


所以,博博会前后两天的观众与流量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观众构成也是完全不同的。

把两个不同构成的观众群体放在一个会场之中对观众的影响并不大,观众比较明确自己前来逛展的目的。但是把不同观众构成的参展商放在一个会场,对参展商的影响是很大的。

作为文博领域在规格、规模上双一流的博博会,应紧跟时代潮流,从更广泛的文化传承需求、更多元的文化营养需求出发;从文博市场发展水平、有关参展商商业诉求的实际出发,不断地调整会务组织方案,对博博会进行适应于时代、适应于有关各方新需求的全面的、深入的改革。

在中国社会进入亚发达经济体的今天,作为文明古国,文博大国,中国在世界上多大范围内、多深层次上影响世界文博的发展,甚至拥有怎样的话语权,博博会完全有条件可以在其中发挥建设性和具体的作用。

最后,祝博博会越办越好!


作者为新文化首席市场咨询师、研究员


总包方项目储备资源介绍

展馆总包方项目储备资源服务主要协助展陈总包方整理、储备项目早期的资源信息,供有关机构和企业更早的介入和跟进项目,为最终的成交打下坚实基础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所以我们的项目资源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处于早期阶段,从拟建、立项审批、可研、勘探、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建招标到土建方确定等阶段的项目资源和持续追踪进度更新。
项目覆盖全国各地
覆盖全类型的项目

总包版资源样本

项目资源是我们从海量的原始数据中经过四次程序清洗和一次人工调校、一次人工登记后产生的。这源于我们对于展陈市场、对于有关各方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够生产出适用于行业中不同需求客户的数据。
在资源板块,除了总包项目资源外,当前,我们还提炼出供应商版项目资源(协助供应商找总包方,详情微信联系工作人员)。
除了资源外,我们的原始数据可以满足展陈市场上的各种数据需求,只是不同数据需求的提炼方式和复杂程度不一样。如果有数据需求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
在项目资源服务方面还没有收到我们推送更新的
还没有享受到我们数据提炼服务的
机构、企业或个人

联系我们


往期精选

中国展陈市场5月报

中国展陈市场6月报

展陈市场项目调整公告

中国展陈市场周报2022第16期(8.29-9.4)

二季度这些企业你肯定认不全

展陈设计随笔

我以为只有展馆才是展陈

展陈行业生态概论
设计&施工,谁动了谁的奶酪
思政前瞻:从红色纪念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中国展陈市场新常态
2019年中国展陈市场发展报告(全文)
2020年度风语筑展陈业务报告
2020年度金大陆业绩简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