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物质】在物理实验中,为何会出现“测不准原理”,为何会出现“波粒二象性”?

大乘佛法 上古三皇 2023-03-30


在物理实验中,为何会出现“测不准原理”,为何会出现“波粒二象性”?因为人类所存在的这个物质世界,真的是人类的构成——“心灵与意识”的微细念头,聚合累世业力投射出来的“幻影”。

 

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界物质表现,以及人类科技创造的现代生活方式,一切一切的“名相”,都源自于心灵认知体验,与意识思维的结合,所投射出来的“思绪概念”的记忆倒影。

 

人类的精神领域,可以无限地深入探究。

大脑意识以下,有心灵愿望,

愿望之中,有心灵动机,

动机之内,有心绪妄念,

妄念之中,有前世的记忆川流。

 

世界的“存在”,与人类精神领域是同步的呈现。

意识概念与心灵体验,呈现出“世界名相”。

心灵愿望,呈现出物质能量的运动。

心灵动机,呈现出微细能量的聚合。

心绪妄念,呈现出能量微观中的“生命性”。

妄念川流,呈现出超越人类时空的,平行世界。

 

当科技手段,突破了人类意识所投射出来的,物质世界表现状态时,就会呈现出,由心灵动机呈现出来的微细能量聚合形成的宇宙微观能量世界,这个世界中的能量具有,与心愿同步的“分别力”。

 

我们知道,物质世界的现象,是由人类意识聚合心灵体验,投射出来的“影像”。世界中任何物质名相“影像”形态下面,绝对没有实质存在的、永恒不变的物质名相的实体存在。

 

换句话说,世界中任何“存在”,

都是心意投射出来的“记忆”倒影。

 

我们知道,意识思维的形成,是受到心灵愿望推动的。

而心灵愿望,是习气动机聚合而成的,主观意图。

细腻动机与微细习气,形成了心愿,也会左右着心愿。

心愿意图,推动着意识,也能左右思维观念。

观念形成于意识分别,也能左右意识分别。

 

于是,当科技人员测试“波粒二象性”实验时,在有人观察的情况下,光粒子穿越遮挡物缝隙后,在对面的墙壁上,光粒子就呈现出“粒子形态”的排列条纹;同样的环境下,同样的设备上,做同样的实验,在无人观察的状态中,光粒子穿越遮挡物后,在对面的墙壁上,就形成了“光波形态”的粒子排序状态。

 

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样的光粒子,却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这种实验结果彻底推翻了,现代科学对“经典物理”的基础理论定义。

 

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即构成宇宙的微观能量,在“量子形态”中的运行规则,与目前建立在“分子结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科学知识,是完全不同的运行规律:微观世界中宇宙能量存在的形态,是受到观测者“主观意识”所左右后,形成的“被观测”的状态。

 

换句话说,你所看到的“世界”,

是你想要“看到的”世界,

是你能够“看见的”世界。

当心灵认同了“这具身体”是我们自己,

因身体功能的感知限制,

心灵确立了外界世界的“名相”。

 

外界世界,以及认知世界的“我”,

都是心灵投射出来的“梦境”。

 

我们活在“主观梦境”之中。

梦境,就是梦中人;是梦中人,创造了梦境,

有了“活着”的自己,以及“认知”的世界。

 

因为,意识是由心愿决定的,所以,心愿可以改变意识。

于是,意识投射出去的世界现象,

就会,随着观测者心愿,而发生存在形态的改变。

 

这就是,一切众生皆依自身业力所现“世界”。——莲花生大士

也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释迦牟尼佛,真的太伟大了。

 

当人类文明继续进化一亿年后,掌握的宇宙微观的深度,可以突破人类境界的范畴后,高智慧的人种就会惊讶地发现,宇宙最终的真相,是“梦中人”在探索自己的“梦境”。


——2022年3月8日《物质》



救赎 (2022.09.26)

因果 (2022.09.24)

大手印 (2022.10.03)

心咒 (2022.10 新版)

学习知识 (2022.10.01)

厚度 (2022.09.27)



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