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先生最新演讲:做中国人(完整实录)
上古三皇文化公众号替代号
敬请关注!
2022年11月5日,“纪念梁启超先生清华《君子》演讲108周年名家讲座活动”如期举行,邀请著名文化学者、“清华园里读经典”总顾问楼宇烈先生作《做中国人》主题演讲。
以下是楼宇烈先生的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又逢清华“君子”主题活动邀请我来做一个演讲,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做中国人》。
其实这个题目对我来讲,是很沉重的一个题目。今年徐林旗老师跟我商量,说要把我多年在清华君子论坛的讲话,整理出版,书名定成什么啊?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定为《做中国人》,徐老师也很赞成。后来我把这个想法跟很多朋友交流,大家都很赞成。
那么,为什么我说这个题目沉重呢?在座的可能会想:做中国人?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生长在中国,为什么还提出“做中国人”这样一个题目来呢?
我们近百年来,一直向西方学习,可以说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推动了我们国家多方面的文化发展;但是,我们有的人也丢失了中国心,有一点开始不像中国人。所以,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非常严重的问题。文化的自信、文化的主体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显著标志,文化首先体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里面。
我们现在是怎么穿衣服的呢?你穿的衣服,我穿的衣服,还是中国的衣服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啊。我们现在的婚丧嫁娶,都以西方为典范,慢慢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丢失自己民族的礼仪、服装和风俗特色,其实是一件很令人难过的事。
比如说我们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礼服问题。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我们有源远流长的服饰传统,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饰。为什么不选择我们中华民族的服饰,或者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设计,从而形成有我们中国特色的学位服呢?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对照现在的现实状况,不由地我们心里会很难受。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婚礼。中国传统上是以红色为喜庆,所以过去的婚服以红色为主色调,而白色用作丧事。我们现在的婚礼,特别是女性,穿的多是白色的衣裙、婚纱,与传统的理念风俗正相反,还有中国的特色吗?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我们要走向世界,就要拿出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我一直讲,这句话很重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要误以为走向世界,就是和世界一模一样,就是迎合现代潮流;相反,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意义。
我们要好好地思考,因为我们有自成一体的优质特色,才能参与和全世界的交流互鉴,在差异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彼此丰富。别人看到你,才可能来尊重你;你把自己的特色都弄没了,根本就不会被别人看到,尊重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现在的饮食,在某些方面也失去了特色。就拿我们的寿宴来讲,过去过生日,给老人做寿,我们吃的是寿桃,喜洋洋的。现在呢,吃的是蛋糕,蛋糕上面还插了蜡烛,然后还要吹灯拔蜡。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复古、完全回到原来的样子,而是说,对我们自己的很多风俗习惯,保留是很重要的,让子孙知道先辈是怎么生活的,这里面有什么讲究。而这些,虽然可以说是严肃的问题、很沉重的问题,但都还是外在的,更重要问题是内在的。
内在的,就涉及到我们的观念,包括生命观、价值观等。在这些上面,我们丢失的太多太多了,比如说,现在基本的一些概念——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念:平等、自由、博爱、民主。
在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上,我们习惯了西方的标准。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早就有对这些观念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跟西方文化中对这些观念的理解相比较,相互取长补短。
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历史上的关于“平等”的概念,是不是就像现在通常理解的这样?我们中国的平等概念,是“维齐非齐”的,是承认差异的;现象上的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我们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外在的平等,而是追求人类内在的真正的平等。
事物之间有着差异、差别,差异、不平等不是正常的现象吗?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任何两个东西之间都有差别,我们经常讲,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中国的孟子讲过一句话:“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不是齐一的,这是万物的实情。《礼记》里面讲:“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鄙、卑下,而是谦卑、谦虚,礼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每个人懂得对别人尊重,自己要谦虚、谦下。
在我们的传统里,“虽贩夫亦有可尊之处”,就是一个挑担子的人,也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所以孔子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才是中国人的真正的平等观念,追求内在的相互的尊重,而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平等。
有的时候,外在的平等还会伤害很多人。人的智能、体能都是有差别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一样。有人生来就体弱,只能扛50斤的东西,有人生来就身强体壮,扛100斤的东西也很轻松。我们怎么能要求前面的人跟后面的人去拼呢?我们强行要求每个人都扛100斤,那50斤承重量的人肯定受不了。
那我们反过来说,每个人都扛50斤,那对100斤承重量的人,是一种委屈、屈才。那好,平均一下,大家都扛75斤,那这两方都受损害。
那怎么才是真正的平等?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最高、最好的程度,我能扛50斤,就把50斤扛好,而且不断地提高;我能扛100斤,我就把100斤扛好,我尽自己所能,多承担一些。扛50斤的人尊重扛100斤的人,扛100斤的人也尊重扛50斤的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
这是体能上的差异,智能上的差异就更大了。也不可能要求大家都一样,所以必须要相互尊重才行。所以中国的平等,追究的是内在的平等,这是一种真正的平等。礼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相互尊重。
那么自由呢?就是可以自我放肆吗?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自由一定是在规则下面的自由,这是中国文化中的要求。比如说魏晋南北朝时候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提出的口号很响亮:“越名教而任自然”,要超越名教对人的束缚,在嵇康看来,名教也有束缚人的一面,要超越,放归自然。
可是,想怎么就怎么样,行吗?不行。嵇康另一方面又看到,人类的行为必须要有自我约束。如果不能自我约束,会影响人的各方面,特别是身体。他在一篇《养生论》中,提到了养生有五难:一难,名利不灭;二难,喜怒不除;三难,声色不去;四难,滋味不绝;五难,神虚精散。
第一条, 名利不灭,别谈养生。名利是什么呀?人的欲望。这种欲望追求,需要得到控制、限制。讲到君子,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能控制自己情绪。
《周易》损卦的彖辞里有一句话,“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够随意发挥。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就会带来很多很多的问题。这就是嵇康讲的养生难的第一条。
第二条, 喜怒不除,难养生。就是刚才讲到的情绪的控制,大喜大怒不仅对健康造成伤害,还会让你的人生遭遇到很多困境。
第三条, 声色不去,养生难。声色也是一种欲望的表现。贪爱这个颜色,喜欢这个形象,这种过度的偏好、欲望,也需要得到控制。
第四条, 滋味不绝,养生难。吃到好吃的放不下,过度地吃、拼命地吃,就把自己撑坏了。
第五条,神虚精散,耗散自己的精神,养生难。
就这几条,不灭、不除、不去、不绝、耗散,所以养生难!像嵇康这样,一方面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另一方面也看到人不能够无穷地放肆,这就是自由的艺术。
中国文化对自由的理解,就是这样的,是在守住一定规矩下面,能够自我克制,才会有自由,否则没有自由可讲。
孔子讲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也很好理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碰到。我们如果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怎么开车、怎么骑车、怎么走路,都是很自由的;但我们想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就一点自由都没有。其实西方的自由概念也不那么绝对,是我们在接受西方自由思想的观念中有误解。而更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不懂得自己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关于自由的理解。
至于民主,大家恐怕就更不明就里。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民主理念,大家不一定理解。现在提到民主,似乎就是西方式的争取权利。
其实,中国文化中的民主,是有两点非常重要的内涵的。我们现在正在继承和发扬,但我们是不是理解和自觉呢?我讲出来给大家看。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为主、为民作主。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叫民主,“民为邦本”嘛!中国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历史上有没有走歪的呢,有,颠倒了君和民的轻重关系就是走歪了。但我们的根本理念,仍然是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天、以民为主。这是中国民主的根本。
我们说说另一方面的含义,要为民做主。当管理者、当领导的,必须为民做主,才叫民主,不能为老百姓做主,不能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那不如回家卖红薯。那么怎么为民做主呢?就是我们提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是中国的民主思想的核心。我们现在在运用,但未必理解得清楚。我们的思想受西方的影响太大,如果一切以西方的话语权为标准,就失去了中国自己的文化话语权。
中国的文明体系很早就建立了,就是通过礼和乐的教化。礼的教化更多的侧重道德方面,做人应该怎么做?要做个君子。君子之德是什么?做一个君子,应该讲诚信。朱熹讲,两个字:一个诚,一个敬。诚就是做人要讲诚实,不能够自欺欺人;敬就是要懂得尊敬、敬畏。这是礼的教育的核心,同时还有乐教。
礼教和乐教是一架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缺一个轮子车就不能平稳前进。乐教,就是艺术教育,中国文化是充满了艺术精神的。而艺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人怎么做人。
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特别异化,变成伤害人了,让你去争。本来琴棋书画、诗歌、舞蹈等等,都是为了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
就拿写字来看,所谓书法,就是书写的规矩、法度。写一个字,要横平竖直,这样字才端正好看。草书是急匆匆的情况下写的,属于急就章,另当别论。苏轼早就讲了,草书是匆匆忙忙情况下写的。我们平时写字要横平竖直,这也是在教人做人、修身,不是为了表演,更不是为了竞争。可现在有一些引导的方向呢,是表演的、竞争的,是凸显自我、胜过别人的,是在倡导追求名利。
所以,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的根本精神,被异化了。艺术首先为了自娱,其次用作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鼓励,朝向高雅情操的方向,现在却变成互相竞争,这是很大的问题,违背了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的根本性质。
歌舞可以说是把情感宣发出来,书画让人心平气和,都是修身养性的。所以我一直倡导,每个人都应该有丰富的、充分的艺术生活。然后再从艺术生活去体会、去领略人生的艺术。这才是艺术的根本精神所在。我们不能让艺术不断地往表演、竞争、争名夺利的方向发展。不要忘记我们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是以道统艺,由艺臻道。
中国这么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的健康靠什么来维持?我们传统的医学。西方的医学,特别是近代的医学传入中国,也就100多年的历史。可是我们现在的话语权,都交给了西方现代医学,把中国传统医学——维持中国几千年生命健康的医学,谴责为不科学,要丢弃。这样合情合理吗?不。
没有中医的话语权,不信中医,抹黑中医,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说来话长。中医的概念,在现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仅是一个国别性的医学概念,其实不是这样。中也好,医也好,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其实有自己的意义。
我们现在把“医”看作治病的,医生就是看病的。但我们知道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尖锐:“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是《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里面的。为什么有病不治?这个和中国的“卫生”概念紧密相关。
卫生是什么意思?一般的理解是,打扫卫生、消毒、清洁,这就是卫生。不是的,卫生这个概念在中国也存在了几千年。《庄子》里面借老子的口来说,人们问怎么才能够让身体健康?老子说,要“卫生之经”。卫生之经,就是维护生命的要点。
他提出来卫生有四个重点:第一点要“抱一勿失”。“一”是什么,就是生命的源头,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嘛!万物生之源头,要我们每个人能够珍惜、保持自己先天的那个生气。精气神最重要,气消耗完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我们要守住根本。这是“卫生之经”里讲的第一个内容。
第二个,“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卜就是占卜,筮就是筮卦,是中国古代的预测手段。“卫生之经”明确提出来,怎么能够不通过预测,我们就知道吉凶呢?其实这句话,“卫生之经”,“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讲的是,人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养生、知道生命的规律,掌握了生命规律,就不用去预测而对自身有把握。
生命规律也是很简单的,《黄帝内经》里面有一段话,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法于阴阳”,就要遵守自然的规律,春夏秋冬,我们不能夏天捂得要命、冬天凉得要命,而是要顺应天地气候的变化、地域的变化,要顺其自然。
“合于术数”,要挑选适合自己健身的方法,不能乱学一气。中国古代讲了很多养生的方法,也不能执著,要挑选好。后面的更简单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吃东西要有度,不要看到好吃的就拼命吃,吃东西七八分饱就行了。
“起居有常”,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起床的时候起床,该工作的时候工作。我们现在一方面提倡全民健康,一方面又在提倡24小时消费,白天睡觉,晚上玩手机,可以说南辕北辙。
“不妄作劳”,不能过分劳累,不要年轻的时候拼命赚钱,年纪大了又拼命花钱治病。《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的那些通达大道的人,按照这几条做,结果是“神与形俱”,精神和形体都很健康饱满,“皆尽天年,度百岁而去”。
反过来,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不懂得生命的规律,胡吃海吃、黑白颠倒、过分劳累,无端地消耗精神,不遵守一年四季的变化,害生伤命就是必然的,凶。中国讲“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其实很简单。
第三条,“能舍诸人而求助己乎?”舍弃掉也就是能不去依靠别人,而回到自己本身来。这是中国文化中关于生命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生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面,别人讲一大堆道理,你明白却不去做,那没办法,别人爱莫能助。生命,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但现在呢,我们一遇到点问题,不是求助己,而是求诸医、求诸药。现在医药思路,不把人看作是一个活的整体的人,而把一个人看作是各种零件的组合,看作一部机器。
200多年前,有人写过一本书《人是机器》,有中文翻译,也很有名。把人看作一部机器,是各种零件的组合,所以你这个人一出现问题,我就可以修理,就吃药嘛;吃药不管用,就动手术切除,再不行就更换器官。
“求诸己”却不是这样,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五脏六腑达到平衡,让自己的情绪达到平衡。其实这个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里面就讲得很清楚。
《吕氏春秋》曾经对寿命的寿、长寿的寿做了一个说明,所谓寿,不是延长命数的问题,而是“毕其寿也”,活到该活的年纪。怎么才能活到该活的年纪呢?要祛害。大喜大怒大悲大咸大腥大辣,过了就是害。
可以说,中国古时候的生命科学,是十分发达的,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文化,而生命又是指以人为主的生命。“寿,非千岁也”,《淮南子》说:“明死生之分,则寿矣。”能够明白生死的道理,就寿了。
我们现在这些理念,还有吗?我一得病,一身体不舒服,就去找医生,就要动手术,就要换器官,而不是从整体上来调整,自我反思: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是不是最近我情绪有点问题?最近我是不是吃的不合适?这段时间我是不是太劳累了?
第四条,“能儿之乎?”能不能够保持婴儿的状态?婴儿是困了睡觉、饿了吃饭、过了就忘。有一句很简单的话,讲了养生的道理,叫“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把本来没有东西、后天附加的很多东西给去掉,把先天的东西找回来。
所以,要保护好先天的精气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讲的这些话,就是要我们保护精气神,既要保护,又要培养、恢复。“卫生”的概念,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了解?真正的“卫生”,只有尊重生命的规律,我们才能够健康。
我想我举了很多例子了,讲了我们丢失掉的许多东西。把这些东西丢失了,我们还有中国文化的主体吗?我们的生活,还是中国人的吗?我迫切地希望大家好好地反思一下。
我并不是排斥向西方学习,而是主张要有主体性地去吸收。我们有不足的地方,也要向别人学习,以得到充实的发展,但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解,有自信,有自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我们的价值观、生命观。
我在这里特别讲一个概念:遗体。什么叫“遗体”?我们现在通常认为,遗体就是尸体,人死了不就是遗体吗?但在中国文化语境下,“遗体”不是这样一个概念。“遗体”乃是生命的延续,《礼记》里面明确讲: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体,是父母遗留给我们的身体,所以中国的生命观,是代代相续的生命观,不是一个个体的生命观。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父母生命的延续。
你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最大的不孝。现在很多年轻人,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动不动就自杀、自残,很严重。必须要珍惜我们的生命,《孝经》里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我们要把我们这个代代相传的生命观,好好理解、继承。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父母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源,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每一类生命都有祖先,代代相续。君师告诉我们怎么样做好人,怎么维护自己生命。中国人的传统礼仪里面,就把“天地君亲师”作为最根本的一个祭祀崇拜的对象。
时间的关系,很多东西不好展开讲。还有很多我们误解的、曲解的历史观念,我们需要一点点纠正过来,才能谈继承、发扬。这样我们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我们的民族自信才能真正建立,我们的精神文明才更丰富、厚土深植。
今天就讲到这儿吧,谢谢诸位。
来源:清华校友总会(THAA1911),子宁、肖磊整理校对。拓展阅读:
国宝级“宝贝”重焕新生!近700岁的元刻本《永类钤方》,这样修好了
中医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国外开孔子学院,不如开中医诊所!
由于公众号经常被封,大家可以点击下面网页链接,查看文章:
www.lingmiaomiao.cn
史前文明笃定存在!重庆江边惊现大规模史前石刻,各种生物造型形态逼真
猛戳下面微店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