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 雪盛为大,胸怀广大气自华;雪舞漫天,澡雪精神心自安!
上古三皇文化公众号替代号
敬请关注!
古人云:“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正式进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而且天气干燥、湿度较低,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冬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正是进补养生调养的大好时机。
节者制也,抑其太过,转气之始也。一年十二节,分为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月九十日为一季,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四时也。
大雪至,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气温将更低,白昼也将更短!此时阴气最盛,所谓盛极而衰,对应卦象为“复卦”,阳气已有所萌动,万物等待复苏,是好运初来、静待发动的时刻。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为来年良好的身体机能做好储备工作。
大雪度数信:以十一月节为周期律中的空间之度和时间之数,以智德能量之气依时而至为信
阳历时间:每年12月6日~8日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节气序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实为第24个
前后节气:小雪,大雪,冬至
《孝经纬》:“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壬的空间位置之时,就称之为大雪。
大雪在物相治事中,表述水变雪从小发展至大的时间之数,空间之度,动态之信。
《类经图翼·卷一·运气(上)》:大雪:初候,鹖鴠 (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
复卦,初九。《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震覆艮为鸟,故曰鹖鸟。震为鸣,初爻动,震变为坤,震象不成,故曰不鸣。”
二字发音为“何旦”,是一种夜鸣求旦之鸟。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有记载说鸀鴠就是寒号鸟。鹖鴠这种鸟非常特殊,除了中国古代的这个鸟名以外,中国近代和海外也把它称为寒号鸟,或寒鸣鸟。
天气寒冷后,平时爱“哆罗罗”叫的寒号鸟也不叫了。其实,寒号鸟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叫复齿鼯。它的前后肢间有宽宽的习膜,展开后就像一顶降落伞,可以帮助它在树林间快速滑翔。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哀号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的寒号鸟就当上了小学语文课本的“常住居民”,并由此成为几代人童年的记忆。晋人郭璞的《方言》记载道:“鹖旦,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名寒号。”
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复卦,六二。《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震伏艮,艮为虎。或云震二爻纳寅,寅为虎。震为生,故曰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
此时是阴炁(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炁(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开始抽出新芽。
“仲冬之月虎始交”。按古人说法,虎是阴物,“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虎仲冬十一月交配,到来年农历七月生,怀孕八个月。古人认为,“虎交而月晕”。月晕是光透过高空卷层云时,受冰晶折射作用,使七色复合光被分散为内红外紫的光环或光弧,围绕在月亮周围产生光圈,“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云从龙,风从虎”,这是虎的威威雄风带来的吗?相比较而言,月号是值得欣赏的。月晕在古代称为毛月亮,“远远望去使人如入梦幻,迷茫口,那光环飘飘忽忽,透露着一种神秘的意蕴,一切仿佛变得更加美好”,真的是很美的意象。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复卦,六三。《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卦变为明夷。互震伏巽,故曰荔挺。下离为见,故曰出。”
荔,又作蠡,即马薤[xiè],一种药材,即俗称的“马兰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曾几何时,这熟悉的童谣风靡大江南北,随着孩子们甩动的长绳、翻飞的皮筋一遍遍重复。
《颜氏家训》认为,荔挺不是草的名字,荔才是草的名字。《本草》称荔为蠡。这个蠡字,有瓢和贝壳之意,但具体到草的形象,让人无从捉摸。“讲礼者乃以为马苋;马苋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马齿”。这似乎在说荔是马齿苋。
郑康成、蔡邕、高诱则认为,荔是马薤。马薤,又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旱蒲、豕首等,还有一个俗名:铁扫帚。
《说文》上说: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难道,这个荔是扫帚苗不成?但开封一带,扫帚苗四月初才进行播种。能开到它细长的嫩叶,多在夏日。还有人认为,荔是香草或零陵香,甚至是兰草,也是有些道理的。有一种寒兰,就因凌霜冒寒吐芳而得名。
大雪节气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将变得更加寒冷,降雪的可能性也更大。
那么,大雪的民间风俗是什么,大雪节气的由来和含义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以迎接新年。
常言道“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正宜进补养身。
“冬吃萝卜夏吃姜”,此时,正是萝卜最为甜美的季节。生吃清热止咳,熟食益脾行气。南京老城的人喜欢在这一天吃萝卜圆子,刚炸出来,热气腾腾,边唠嗑边吃,清香无比。
但最想吃的,还是在今晚煮一锅羊肉火锅。羊肉性温,加上白萝卜,正好补阳气,温五脏。
大雪纷飞的夜晚,一家人喜气洋洋地围坐成一圈,涮几片羊肉,蘸一点酱料,入口细嫩肥美,心满意足。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番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之功效”。
7、吃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天,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以此来躲避严寒。
虽说“大雪”是更加严寒的节气,但却对健康非常有益。大雪后更多的降雪可以净化空气、防止传染病的流行。若补养得当,来年就能有更坚实的身体去抵抗疾病侵扰。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出门注意防风防寒,不要着凉。也不能过度取暖,背部不宜艾灸,以免阳气耗散。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大雪是进补的上好机会,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尤其今年终之气是阳明燥金在泉,是个燥冬,用性味温润的补品为好,以助阳气生发。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大好过了,稍补就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还好,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好东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3天寒补肾既然今年是燥冬,补肾首选当然是黑芝麻了。黑色补肾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有锦上添花的一笔。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的强太多了。
黑芝麻盐做法超简单:把芝麻炒一炒,炒干后用料理机打碎,混入少量盐,搅拌均匀就可以了。平时撒在米饭或者面包上,又好吃又补肾。黑芝麻对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大雪里的节气智慧|落雪为念 瑞雪丰年
中医进补,应懂得中医“补法”的内涵和原则。所谓“冬藏于精,春不病温”,就体现了中医补法与调摄的精髓。
“补”不但要分清虚的性质,还要看虚在哪一内脏,虚什么,补什么,没虚症的就不能乱补。
因此补肾的第一步,是要确定肾虚的状况。肾虚根据其特有症候,主要有两方面:肾阳虚(包括肾气虚)和肾阴虚(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水亏虚)。
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以为有了“补肾”作支撑,就可恣纵无度,流连情色,结果伤肾耗精,造成更大的虚损。
冬属水,其气寒,主藏,冬天补肾尤以蓄养精气为先。只有适当节制性生活,才可藏精益肾。反之,再强大的补品,也弥补不了纵欲过度对肾带来的伤害。
比如补肾阳的同时,又进食冬瓜、竹笋、苦瓜、香蕉、雪梨、西瓜、豆腐等寒凉食品及饮用清凉饮料,削弱补肾药(食)物的功效。或者过分看重“药补”而忽略了“食补”。
“食补”优于 “药补”,这是中医学界的共识。“食补”得当,可与“药补”相得益彰,减少纯用补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应根据自己肾脏的阴阳偏胜情况,合理选用上述“食补”来调养。
小编认为补肾就是壮阳是不对的。其实,补肾好比烧开水:水烧到沸腾时会满起来,但水凉后水会变少;水减少到一定程度,就是再沸腾也难以满起来。单纯用壮阳药补肾就如同“烧水”,看似奏效,但肾水会越来越亏。
肾虚有阴虚和阳虚之分,只有补肾阳才是与阳痿、早泄等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壮阳”,只能针对肾阳虚的人起作用。而如果只是肾阴虚,原本阴虚已“火旺”,再壮阳等于“火上浇油”。
正确的补肾法应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益肾固精,达到补阳或阴阳互补的目的。好比水被烧开后,还要酌情加水,使水保持一定沸腾,但又胀满而不溢出,避免单用壮阳药而引起不良后果。
有人喜欢以补酒佐餐,当中也存在误区。补酒分药酒和保健酒,药酒是加入特定药物炮制的,属药的范畴,在治病与适用人群上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可随意饮用。
保健酒也常加药物(还可有水果、肉食等),如补肾阴的乌豆、黑芝麻;补肾阳的鹿茸、肉苁蓉、锁阳、巴戟、杜仲、续断之类,但它属饮料范畴,可从配方的主要药物中看出其补益所指。对补酒不加选择,见“补”就饮,往往会适得其反。
俗话说“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说到进补,并非一味地吃昂贵的补品,而是在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滋养五脏,让人由内而外焕发光彩。
人的面色往往也是有色号的,正常的面色应该是光明润泽、红黄隐隐,而身体不好的朋友,面色也相应地有些差,比如暗黄、苍白、黄斑等等。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的朋友,脸色往往红红润润且有光泽;但反之,则面色苍白,甚至离“黄脸婆”不远。
而冬天则是补血养血的好时机,不妨多吃点阿胶、核桃、红枣等食物,不仅可以让你暖起来,也能给你一脸好气色。
一到寒冷干燥的冬天,嘴巴就开始各种闹情绪,脱皮、干裂、甚至出血,喝再多水也觉得超级干。
在中医看来,“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如果小脾比较健康,那么嘴巴也会红润有光泽,但如果说小脾比较虚弱,那么你的唇色也会发白或萎黄。
因此,想让嘴巴不干裂,就得先养好小脾,平常可以多吃点山药、莲子、大枣、桂圆等有助于健脾的蔬果。同时,黄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也可以多吃一些。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照顾好了,皮肤滑滑嫩嫩,肺要是受到冬天干燥气候的侵蚀,就容易被误伤,皮肤也会干燥起皮,嗓子也感觉干得快冒烟。
因此平常可以多吃点滋润一点的食物,比如百合、玉竹、山药等等。
根据中医说法, 冬天寒冷,与水的特性相似,在与人体五脏配属中,内合于肾,在与自然界五色配属中,则归于黑。由此可知,肾与冬相应,黑色入肾。
因此,冬天补肾最为适宜,平常可以多吃点黑色食物,比如黑芝麻、黑豆、桑椹等等,以帮助肾脏巩固城池,储蓄精神,到了来年春天才能有打老虎的力气。
冬天不仅冷,还很干,皮肤干,鼻子干,嘴巴干,眼睛也干。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肝要是做好了血库管理员这个岗位,那么眼睛也会炯炯有神,但如果肝失职了,血库不足,那么眼睛也会干涩、视力减退。
眼睛容易不舒服、熬夜比较多的朋友,平常可以多吃点西兰花、葡萄籽、枸杞、菠菜等蔬果。
冬天实在是天冷了,所以总想吃点热乎乎的东西让身体暖起来,比如火锅、比如羊肉汤。
但食补也不是啥都补的,像大雪节气,南方人还在盼着下雪,未到极寒之时,可以吃一些鸭和鱼,进行温补;而北方的朋友早在晒落地盈尺的雪了,气温也很喜人,暖气也早早地开了起来,这时则需要驱寒补气血,因此可多吃羊肉增强元气。
另外,别光顾着“补”,也要注意防上火,白藕、雪梨和雪菜可以备起来,玉竹汤、菊花茶、蒲公英茶也可以喝起来。同时,少吃生冷、粘腻的食物,不利于消化,《云笈七签》里也说,“冬夜漏长,不可多食硬物并湿软果饼”。
大雪时节,不论有没有落地盈尺的雪,也别忘了对自己好一点。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在一年最冷的时节里要注意养生哦!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穴位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使用针刺、灸法、推拿等手法刺激穴位,可激发人体正气,疏通经络,协调平衡阴阳,达到预防和抗御疾病的目的。
中医素有穴位养生的传统,是一种别具特色的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结合冬令的季节特点,冬季养生常常选用这些穴位来增强体质,防御疾病。
位置: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
归经: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
功效: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为保健要穴。所谓“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理下”。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具体操作:大拇指或食指与中指并拢,在选定的位置由轻到重垂直往下平稳按压,按而留之,使穴位处产生酸麻重胀感觉时,持续数秒,再逐渐减压,重复10遍。
位置: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归经:关元穴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气海穴属任脉。
功效: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
中医认为气海穴具有益气助阳,调经固精的作用。可治疗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便秘等肠腑病证;遗尿、遗精、阳痿、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具体操作: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或气海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归经:属任脉。
功效:温阳救逆,利水固脱。可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形惫体乏,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妇女不孕等。
具体操作:
①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
②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③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阑,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位置: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归经:属足少阴肾经。
功效:涌泉穴具有益肾调便,平肝熄风的效果。可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腰腿酸软、倦怠乏力、失眠、畏寒、肾虚等。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具体操作:
①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宜,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②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
③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④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拓展阅读:
今日大雪,阴气最盛,百病侵袭!养生做好三件事,这个冬天不生病!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以下公众号,知道更多真相
也可以登录网站查看更多真相:www.lingmiaomiao.cn
委屈的身体:70%以上的人都在攻击自己身体!附身心疾病对照表
《山海经》的中山经和东山经分别对应中国和美国!竟然丝毫不差!
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感恩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