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实》2024年第1期目次与摘要

求实杂志
2024-09-04

【党建研究】


于安龙 | “两个结合”: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4


刘长秋 | 论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构建/16


【政府治理研究】

张鹏  高奇琦 | 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为何受阻——基于长三角地区的案例研究/30


胡项连 | 行动者认知、制度结构与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广东省J 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设计过程的分析/43


【社会治理研究】

上官莉娜  徐云鹏 | 从“化繁为简”到“繁简相生”:公共安全政民合作治理的过程机制研究——以深圳市B 区义警为例/57


徐炜  刘博维 | 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研究/71


【“三农”问题研究】

许晓 | 生活共同体: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路径——基于贵州省台盘村“村BA”的田野调查/84


吕方  颜晓婷 | 乡村是如何争取政策资源的——一个“发展型村庄”的解释框架/96

于安龙.“两个结合”: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求实,2024(1):4-15.

“两个结合”: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于安龙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两个结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主线。推进“两个结合”,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内在需要,是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殊国情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本质体现。实现“两个结合”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主”与“客”的良性互动、“守”与“变”的有机统一、 “正”与“反”的双面启示、“前”与“后”的有效承接等方面。从内在运行机理来看,“两个结合”具有融通性、同步性、共基性和互动性。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是“两个结合”的核心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是“两个结合”的根本主体,党内领袖群体是“两个结合”的重要主体。新时代新征程继续 推进“两个结合”,必须坚持以与时俱进为“先”、以文化创新为“重”、以人民至上为“核”、以党的领 导为“纲”、以调查研究为“径”。

关键词:“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2BDJ010),负责人:于安龙。

作者简介:于安龙(1986—),男,山东日照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构建[J].求实,2024(1):16-29.

论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构建

刘长秋

(上海政法学院  纪检监察学院)

摘要:党内法规学应当在独立一级学科的维度上开展学科建设。党内法规作为独立一级学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为科学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客观选择,也是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现实需要。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党内法规学需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政治高度、拥有政治学的视野宽度、体现基于特定研究对象而必须具有的历史学厚度、掌握法学的专业知识精度,并具有伦理学的温度。党内法规学学科框架体系应当包含党内法规原理学、党内法规实务学、党内法规体系学等。党内法规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构建还存在话语壁垒障碍,且无法得到党内法规教育教学的有效助力。为此,需要加强党内法规学学科自身的研究,打通不同学科研究的话语壁垒,尽早将党内法规学纳入教育部一级学科目录。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学;一级学科;学科定位;学科构建


作者简介:刘长秋(1976— ),男,山东莱芜人,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党内法规学、纪检监察学研究。

张鹏,高奇琦.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为何受阻——基于长三角地区的案例研究[J].求实,2024(1):30-42.

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为何受阻

——基于长三角地区的案例研究

张  鹏1,高奇琦2

(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教学研究部;2. 华东政法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

摘要:作为辖区内“一网通办”的延伸与扩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呈现出较为明显且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当前,我国“跨省通办”政策执行不仅面临体制性束缚,还遭遇技术性难题。同时,执行过程中各执行主体、执行网络之间的互动以及重要事件都会对政策执行产生影响。因此,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的顺利执行,应在加强顶层设计、打破网络边界、坚持网络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数字政府;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网络;网络治理;环境—过程—结果;府际网络;数据烟囱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数字化发展与建设数字中国的政治保障研究”(21AZD021),负责人:高奇琦。
作者简介:张鹏(1992—),男,安徽滁州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讲师,主要从事数字政府、科技政治研究;高奇琦(1981—),男,山西长治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数字政治学和数字治理研究。
胡项连.行动者认知、制度结构与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广东省J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设计过程的分析[J].求实,2024(1):43-56.

行动者认知、制度结构与政策工具选择

——基于广东省J 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设计过程的分析

胡项连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

摘要:政策工具选择是行动者认知、政策情景、制度结构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行动者认知与制度结构的动态性可能引起政策工具选择的变化。选取广东省J 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设计过程作为研究案例,以过程追踪为分析手段,提炼行动者认知与制度结构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学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互动促进了政策工具创新,但由于政治考量和制度的制约,政策工具选择出现了路径依赖。政策工具选择变动是政策学习与认知锁定两个机制先后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相对贫困;行动者认知;制度结构;政策工具选择;科学知识;实践知识;政策学习;低收入人口识别


基金项目:2022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的政策执行机制研究”(2022DXXTZDDYKT064),负责人:胡项连。

作者简介:胡项连(1989—),男,湖南岳阳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政策与贫困治理研究。

上官莉娜,徐云鹏.从“化繁为简”到“繁简相生”:公共安全政民合作治理的过程机制研究——以深圳市B区义警为例[J].求实,2024(1):57-70.

从“化繁为简”到“繁简相生”:公共安全政民合作治理的过程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B区义警为例

上官莉娜,徐云鹏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乌卡时代”,厘清政民合作治理过程机制对于实现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至关重要。既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政民合作治理的前因条件与合作绩效,却忽视了对中国情境下政民合作治理过程的分析。鉴于此,以合作治理理论为基础,立足政民双主体视角,构建了基于公共安全政民合作治理“合作动机—行为过程—价值共创”的过程机制解释模型。公共安全政民合作治理是政民双方基于各自的合作动机,通过利益互融、资源互补、协调互动、信任互惠、成效助推,最终实现价值共创的循环迭代过程。

关键词:公共安全;政民合作;合作治理;合作动机;合作行为;价值共创;过程机制


作者简介:上官莉娜(1973—),女,河南渑池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治理与数字治理研究;徐云鹏(1995—),男,山东青岛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公共安全与数字治理研究。

徐炜,刘博维.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研究[J].求实,2024(1):71-83.

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研究

徐  炜,刘博维

(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

摘要:社会动员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发挥社会动员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在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社会动员行动范式表现出分类精细化、机制结构化、逻辑明晰化等鲜明特征,在利益选择、社区资源、归属感、社会力量等方面面临动员困境。亟待通过社会动员理念重塑、社会动员共同体构建、社会动员技术更新、社会动员资源整合和社会动员抗逆力提升等,提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效率,同时,准确把握社会动员的适度边界,实现居民参与基层治理与社会动员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社会动员;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大数据;资源整合


作者简介:徐炜(1961—),男,湖北罗田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区治理、政治社会学研究;刘博维(1994—),女,广西柳州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社区治理研究。
许晓.生活共同体: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路径——基于贵州省台盘村“村BA”的田野调查[J].求实,2024(1):84-95.

生活共同体: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路径

——基于贵州省台盘村“村BA”的田野调查

许  晓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乡村治理是一种旨在增进农民福祉、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治理活动,不仅可以由国家通过资源供给与制度安排来驱动,也天然地发生在相对独立的乡村世界中,具有鲜明的日常生活面向。通过考察农民日常生活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关联,并分析台盘村围绕篮球运动所构造出的治理模式及取得的治理成效,发现以推动农民构建生活共同体的思路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能够开辟出一条让村庄通往治理有效的路径。这既要树立正视农民日常生活的理念,又要以强化村级党组织的生活治理能力为支点,引导日常生活中的农民积极参与治理实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生活共同体;农民日常生活;生活治理;“村BA”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的群众路线创新机制研究”(22CZZ006),负责人:许晓。
作者简介:许晓(1991—),男,山东德州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乡村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

吕方,颜晓婷.乡村是如何争取政策资源的——一个“发展型村庄”的解释框架[J].求实,2024(1):96-108.

乡村是如何争取政策资源的

——一个“发展型村庄”的解释框架

吕  方,颜晓婷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

摘要:政策下乡是推动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这一背景下,处于相同宏观制度环境的村庄,虽然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特征,但在资源争取的结果和效率上却相去甚远,有的村庄甚至实现了从“缺资源”到资源“多”且“优”的转变。因此,观察村干部究竟是如何有效争取更多政策资源的,具有特殊意义。以河南省兰考县Z 村为个案,尝试挖掘村庄争取政策资源的经验事实背后的“隐秘”维度,提炼出“发展型村庄”的解释框架,即以村治为主、以政绩为辅,确保争取政策资源优势的可持续性。这是一种脱胎于国家干预主义、有助于激发村庄内生动能的制度性实践,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政策资源;资源争取;发展型村庄;村庄能动性


作者简介:吕方(1982—),男,陕西汉中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研究;颜晓婷(1997—),女,广东汕头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2023年第6期
2023年第5期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1期

排版 | 丁   婧
复审 | 孙志杰
终审 | 刘云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求实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