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旱,朱元璋让刘伯温出主意,刘伯温说:斩首一人,保准下雨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朱元璋从一个农民一路逆袭,成功的登上皇位,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不得不说是有他的独到之处。
除了外儒内法超强的帝王之术外,身边一众能力出众的文臣武将是助其君临天下的可靠保证。
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伯温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他们都在朱元璋定鼎中原的路上立下了赫赫功劳,而大多数人都和朱元璋是同乡,他们一起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淮西勋贵集团”。
但这其中也有个个例,那就是朱元璋的智囊刘基,刘伯温。
刘伯温是浙东人,与一众淮西人站在一起显然是格格不入,于是在洪武初期,“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斗法就从来没有停过。
有一年,天下大旱,“淮西集团”就趁机发难,让刘伯温施法求雨,借以打击“浙东集团”,朱元璋也询问刘伯温该如何是好,而刘伯温却说只要斩首一人,便可下雨,这是怎回事,要杀的又是何人呢?
初次较量,杀一儆百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年代,大家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众多地方豪强,推翻了元朝的反动统治,不管是“淮西集团”,亦或是“浙东集团”,都是一致对外的。
然而,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两大集团之间的角力就愈演愈烈了。
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朱元璋本身也是淮西人,所以不免有些偏袒,这从开国之初对功臣们的分封就可以一探端倪了。
开国六公爵全部都是淮西集团的人。作为“浙东集团”的头面人物,刘伯温只是获得一个诚意伯而已,连侯爵都不是、
而另一位浙东的大佬级人物杨宪则干脆根本没有捞上爵位,可见在朱元璋心里要想封公爵的必要条件就必须是淮西人。
然而随着“淮西党”人仗着功劳大,又是皇帝的亲戚老乡,就愈发的飞扬跋扈了,而精通御人之术的朱元璋便刻意的扶植“浙东集团”来制衡淮西的一帮勋贵,此时两大集团的主要人物都在朝中担任重要的职务。
“淮西党”的李善长任中书左丞,“浙东党”的刘伯温任御史中丞,一个总览朝政、一个负责监察,也正好是相互制衡。
而就在不久之后,双方的第一次交锋就上演了,也就是在这次交锋中引出了上面所提到的“杀人求雨”的故事。
洪武元年,这一年全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朱元璋准备下去巡视灾情,就让刘伯温陪驾前往。
行至汴梁时恰好查出当地官员李斌有贪赃枉法之嫌,而这李斌是李善长的亲信,是不折不扣的“淮西党”人。
监督弹劾是刘伯温的职责,遇到贪赃枉法之人当然要秉公处理,并且刘伯温也知道这个李斌是“淮西集团”的人,是李善长的左膀右臂,非但没有卖给李善长面子,还直接判了斩立决。
李善长知道此事后,马上就来找刘伯温求情,可是刘伯温还是当面拒绝了李善长,丝毫没有留情面并把此事报告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后也支持刘伯温的决定,李善长从维护“淮西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又找到了朱元璋,希望他收回成命。
工于心计的李善长借机对朱元璋说:“陛下,大灾之年不可妄动杀机,惊动神灵是为大不祥,闻李中丞知阴阳、通鬼神,可请祈雨祛灾,保我主洪福齐天”。
这分明是在刁难刘伯温,既要保李斌的命,又要陷刘伯温于欺君罔上之罪。
对此,刘伯温并没有就范,而是针尖对麦芒的怼了回去,并对朱元璋说祈雨是没有用的,只要杀了李斌,上天必然会普降甘霖,这旱灾也就自然消除了,将信将疑的朱元璋最终同意了刘伯温的请求,斩杀了李斌。
当然朱元璋这么做,还是出于要平衡淮、浙两党的目的,借杀李斌来警告李善长收敛威风,同时使其迁怒于刘伯温,防止浙东一派做大。
刘伯温知道即使杀了李斌,老天爷也不会下雨的,果然这之后的数天仍然是万里无云。
李善长立刻就以欺君罔上的罪名弹劾了刘伯温,刘伯温自知罪责难逃,恰逢妻丧便提出了辞呈,朱元璋念其功勋卓著也就没有怪罪,准刘伯温返乡致仕了。
鹬蚌相争,党同伐异
刘伯温走后,杨宪成为了“浙东集团”的新当家人,而朝堂之上也成了两个集团相互攻击、相互拆台的舞台。
检校出身的杨宪于洪武三年升任中书左丞,一上任他就开始拿出了当特务时的本事,大肆搜集“淮西党”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的罪证。
而急躁冒进的杨宪,大肆攻击李善长,说李善长小肚鸡肠、实无大才,不配做宰相,还多次向朱元璋进言诽谤他,这招致了朱元璋的极度反感。
而杨宪却完全没有意识到皇帝看自己眼神的变化,仍然与李善长等人明争暗斗,终于被朱元璋找了理由杀掉了。
连失两位大员之后,“浙东集团”声势渐微,而失去了对手的“淮西集团”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李善长、胡惟庸相继为相,但都没有落下好下场,而对于这一点,刘伯温则是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
李善长为相时已获爵韩国公,位极人臣不免骄横跋扈,朱元璋就有意拿掉他,于是特意问了李善长的对头刘伯温,刘伯温却说李善长是功勋,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在朝中大臣中很有威望,就像汉之萧何一样,不可轻易拿掉。
刘伯温的回答让朱元璋很是惊讶,他说:“李善长说了你那么多的不是,你却还替他说话,心胸够大,那这个丞相就由你来做吧”。
刘伯温马上推辞说:“换擎天玉柱就得换个更大的,否则不是折了就是朽了,我的能力不行,难当此任啊”。
接着朱元璋又相继问了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是否可以为相。
刘伯温说杨宪才能尚可但无气度,汪广洋气量狭窄还不如杨宪,胡惟庸莽撞少智不可重用,他把这三个人的缺点都分析了一遍,朱元璋听后也不置可否。
后来此三人先后为相,也都应了刘伯温的批语,无不都是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杨宪、汪广洋先后获罪被杀。
胡惟庸听说刘伯温对自己的评价后便怀恨在心,他授意吴云弹劾刘伯温欲私占有帝王之气的谈洋为己有。
无奈之下,朱元璋就把刘伯温罚了俸禄,刘伯温非常生气,不久郁郁成疾。
胡惟庸知道后假意派名医前来给刘伯温看病,却授意开了虎狼之药,其服用后不久就病入膏肓了,没几日就死了。
刘伯温死后,身为宰相的胡惟庸更加肆无忌惮,“淮西集团”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不加收敛,对权力的贪婪却引来了皇帝的不满。
后来胡惟庸涉嫌谋反,朱元璋下令将其抓捕,并诛了胡惟庸的九族,这就是轰动一时“胡惟庸案”。
刘伯温一语成谶,把三个宰相的命运早已划定,无奈朱元璋没有听,他依旧是为了平衡淮、浙两党之间的平衡,而先用了浙东的杨宪,后用了淮西的胡惟庸,而两党之间的水火不容也最终导致了他们相继的倒台。
“胡惟庸案”以后,“淮西集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浙东集团”的宋濂也受此案牵连被贬死在了四川。
朱元璋则趁机收回了相权,裁撤掉了中书省,乾坤独掌,他成功的运用帝王之术,使得两党相互牵制,坐山观虎斗最终得以渔翁得利。
清除勋贵,结束党争
随着两大集团的凋零,朱元璋渐渐的把精力转移到了为太子朱标的上位扫清道路上来了,朱标做为朱元璋的儿子,待人处事的风格却与自己父亲泾渭分明。
朱元璋大字不识几个,朱标熟读经典;朱元璋雷厉风行,朱标沉稳软弱;朱元璋性情残暴,朱标宅心仁厚。
朱元璋担心朱标登上了皇位以后,会控制不住手下的这些骄兵悍将,特别是那些“淮西勋贵”们还没有被彻底的清除,李善长尚在,还有如日中天的蓝玉。
“胡案”十年后,朱元璋颁布诏书,认定韩国公李善长与胡惟庸狼狈为奸,图谋不轨被赐死家中,从此之后,蓝玉成了“淮西集团”的首要人物,而他也即将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蓝玉是开国名将、“淮西功勋”头面人物常遇春的妻弟,他与李善长、胡惟庸不同,一直在军中效力,是一名能征惯战的武将。
蓝玉早年跟随姐夫常遇春,胆识过人、善用奇兵,屡立战功,举贤不避亲,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的能力,很快蓝玉就获得了升迁,后来他又先后跟随傅友德、徐达等人收四川、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
蓝玉的迅速蹿升,为“淮西集团”打了一针兴奋剂,他自己也渐渐的开始居功自傲了,洪武十二年,蓝玉和沐英一起远征西蕃大胜而归,被封为永昌侯正式跨入了勋贵的行列。
两年后他和傅友德、沐英又一起远征云南,得胜而归后论功行赏,蓝玉为头功,朱元璋甚喜,便把蓝玉的女儿指婚给了蜀王朱椿为王妃,蓝玉成了皇亲国戚,从此更加的目中无人、骄横跋扈。
虽然蓝玉恃功骄纵,但他对太子朱标却忠心耿耿,这也是朱元璋一直隐忍没有动蓝玉的原因。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北伐归来后就对太子朱标说:“这次北伐路过燕王所在,便发觉燕王有异动,他的举止有僭越之嫌,殿下不得不防啊”。
可见蓝玉对朱标还是非常维护的,但此话不知怎么被朱棣知道了,从此记恨上了蓝玉。
等到太子去世的时候,朱棣入朝就向朱元璋进言说朝中有公侯,仗有功勋有恃无恐,似有尾大不掉之嫌,暗指蓝玉。
此时的蓝玉早已因北伐之功而被封为了凉国公,风头正劲,这也被看做是“淮西集团”最后的疯狂。
蓝玉北伐北元,追至贝加尔湖大败敌军,除元主脱古思贴木尔等少数官员逃脱外,其余均被俘获,缴获牛羊牲畜数十万头,马匹兵械无数。
此战过后,蓝玉的声望如泰山北斗无可复加了,军中的威信更是达到了极限。
但蓝玉处事不加收敛,他私藏被俘的元妃,与傅友德、冯胜争功,说什么“难道我配不上做太师吗”的话,这些言语行为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
朱元璋大怒,当面斥责了蓝玉,并把他的罪行都刻在了赐予他的丹书铁卷之上,就是要警醒蓝玉。
骄狂的蓝玉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还对朱元璋颇有微词,说道:“此人怀疑我了”,此话被锦衣卫探知,马上就禀告了朱元璋,诉其谋反。
朱元璋见时机已到,就痛下杀手将蓝玉锁拿至诏狱严加审讯,处以极刑。
“蓝玉案”是“胡惟庸案”的余波,说到底是朱元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维护皇权而采取的兔死狗烹的策略。
至此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功无数的“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被消灭殆尽。
然而历史却和朱元璋开了个玩笑,朱元璋以过度的猜忌心,把所有能征惯战的功勋们斩尽杀绝了,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为皇太孙朱允炆所精心筹划的江山会被燕王朱棣窃走。
如果蓝玉在世是绝对不会让朱棣得手的,朱棣也不敢轻易的造反。
从朱元璋最初听了刘伯温的话杀了李斌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最后的结局。
朱元璋是铁心要在淮西和浙东两大集团之间找平衡的,当双方两败俱伤之后再行一网打尽,这是他的政治手段,却不想害了自己的孙子。
整个明朝可能也是有了拉帮结派的传统,此后党政不断,最著名的莫过于明末的阉党和东林党人之争了,这也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中国古代的党人斗争屡见不鲜,最终也都是祸国殃民,损人害己。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