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有多惨?雍正4个字让其魂飞魄散,手握20万精兵却不敢反抗
年羹尧倒台在雍正三年,也就是说年羹尧和成为皇帝后的雍正的交集只有三年。
雍正一年二年一路高升,到雍正三年被革去一切职务被赐自尽,年羹尧有多惨?
雍正用4个字让其魂飞魄散,手握20万精兵却不敢反抗?让我们看向下文。
雍正和年羹尧是个什么关系?
年羹尧的小妹嫁给了雍正为侧妻,后来升至了皇贵妃,所以年羹尧跟雍正是不折不扣的亲戚关系。
年羹尧是雍正的大舅子,再有年羹尧隶属雍正统领的八旗军中的汉军镶白旗。
年羹尧虽然是雍正初年炙手可热的人物,对年羹尧来说,其实发现和赏识他的是康熙。
年羹尧在21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后来进入了翰林院,到30岁时可以说年纪轻轻就当了四川巡抚,是正部级别了。
在康熙驾崩的时候,年羹尧官居川陕总督,是当时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而且当时的四川是清朝对准噶尔战争的前线,所以年羹尧还是战时的副总指挥。
管辖着四川和陕西两省的军政大权,又是当时最重要的封疆大吏。
那在年羹尧自己看来,能有今天的位置靠的是实力,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奋斗和康熙的赏识,其实和雍正没有太大关系。
小自己一岁的年羹尧比起刚登基的雍正,他算是个前朝老臣,而不是自己的嫡系。
那么雍正到底倚仗年羹尧什么呢?
在雍正刚刚继位时,对他最大的威胁就是当时在前线领兵的,而且是自己争夺皇位时候的劲敌——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因为十四阿哥胤禵是总指挥,副指挥就是年羹尧,而且年羹尧又一手握着钱一手握着粮的同时坚定的站在了雍正一边。
导致胤禵没有办法作乱,只能乖乖的交出兵权,所以年羹尧对雍正的有定策之功。
在雍正刚继位的雍正元年,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落就叛乱了,这时候雍正可没有多少自己人可用,只能勉强启用还算是自己人的年羹尧去平定叛乱
而年羹尧也不负众望,非常快的就结束了战事,所以年羹尧对于雍正来说还是国家军事功臣与柱石。
那年羹尧这么这么重要,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雍正是40多岁才登基做皇帝,在那之前有过一个漫长又艰苦的皇位斗争过程。
而年羹尧说是有定策之功,但实际上在雍正做皇子的漫长的期间里年羹尧并没有坚定的站在雍正一边。
而是和他的竞争对手,像三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都关系密切,这点让雍正非常愤怒。他甚至在有一回的信件中大骂年羹尧。
表示说:你不尊重我,我是你的统领,但从来都不自称奴才。然后你也不尊重我的家人,我母亲大寿,长子大婚你连个信件都不来一个,也不问候一声,这简直就是无父无君。
所以命令在前线的年羹尧要把10岁以上的儿子全部都送回京城抚养,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扣在他眼前做人质。
还有一个原因为年羹尧大批的举荐私人,他举荐的人都是在战场上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那在这些人看来,他们的地位依靠的是战场上的拼命和年羹尧的举荐,和皇帝其实没什么关系。
那在雍正看来则是:你举荐的人我就必须得重用,这些人还对我没有丝毫的感激,那我不就是你培植事业的工具吗?
而且年羹尧举荐的人数太多,极大的干扰了吏部的正常人事任命,只能为年羹尧单开一档叫做年选的选拔。
这些人一开始还只是西北地区年羹尧控制地区的官员,后来甚至连一些中央的关键岗位年羹尧都要插手,吏部一旦不同意还要谴责吏部。
这一开始年羹尧推荐的还确实是一些业务骨干,到后来时间久了就变味儿了,变成了收人钱财替人升官,这江湖上都传遍了,给年大帅送礼当官就有着落。
而且年羹尧对其他的官员从来都不用尊称,都是直呼其名的,尤其是在雍正二年,年羹尧得胜回京的时候,就飞扬跋扈就到了极点。
他甚至要求巡抚级别的官员要给他当街下跪,即使是一些贵族也要对他下马行礼,那年羹尧是怎么回礼的?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一副宛然皇帝的样子。
不给官员面子也就罢了,最可恨的是还不给领导面子,领导就是皇帝。
这雍正刚才我们讲了他自己人少,所以为了把年羹尧拉到自己一边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拉拢,第一步就是封官。
在雍正二年的时候年羹尧已经官居一等功,是抚远大将军,掌管着四川、甘肃、陕西、云南、贵州五省的军政大权,地位已经到达了顶峰。
年羹尧的父亲、哥哥甚至妹夫都被封为了重臣。更夸张的是雍正要送礼物给年羹尧。
送礼物不是赏赐,雍正在跟年羹尧的关系中表现的更像是一个小粉丝。
据记载,在他给年羹尧的信件中说:我做了四块玩器,给怡王、舅舅两块,给你带一块来,朕留一块,后面雍正还给他送茶叶,说每样都给你带一瓶尝鲜。
年羹尧在前线战争的时候非常艰苦,雍正的信件里就无数次的提到说:心疼年羹尧,思念他等等肉麻的话,并且表示他真的是一个好汉子、铁丈夫等对其的毫不吝啬夸赞。
年羹尧得胜回朝的时候雍正又写道说:你我二人一起做一个千古君臣的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倾慕。
该说不说雍正的姿态已经放的足够低了,可是年羹尧在回信里从来都是就事论事,丝毫没有问候,让雍正的热脸一次一次贴到冷屁股上。
关键是对比还特别明显,雍正肯定不是只拉拢年羹尧一个人,我们看看别的大臣是怎么回应的。
比如说广西巡抚鄂尔泰对于雍正的拉拢是这么回复的:说皇帝您爱臣敦笃,是臣之慈父,这个鄂尔泰其实比雍正还大一岁。
另外还有一位很有人才的年轻官员,是吏部侍郎史贻直,有一次雍正看他有点不爽,干脆就直接问他是不是年羹尧推荐的。
史贻直是这么回答的:推荐臣的是年羹尧,可重用臣的是皇上。看看人家这觉悟,又有能力又清醒。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皇上,你还那么需要年羹尧吗?
年羹尧虽然没有直接造反,但是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实质上的皇帝,无论是中央的人事认定还是财政管理,或者是军事调度,年羹尧都要插手。
其实在他眼里满朝文武百官没有几个他真正看得上眼的,甚至包括皇帝,如果你是雍正肯定也想杀了年羹尧。
雍正是怎么杀的年羹尧?
肯定不能直接就杀,那不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屠戮功臣骂名,所以雍正有两个顾忌,第一个就是名声,要杀的合理合法。
那怎么办呢,雍正开始到处散布年羹尧的言论,私下里跟一些朝廷众臣说,年羹尧其实跟我建议过说你能力不行,但是我没有听。
这让群众基础本就不怎么好的年羹尧再加上雍正的一通挑唆,可谓是成了众矢之的。
很快朝廷上下百官就达成了一致,大家要团结起来把年羹尧搞倒、搞臭,就算不是为了朝堂风气,为了自己的升迁这个人也必须推到。
但是雍正还有第二个顾虑,就是年羹尧是在外领兵的,年羹尧目前手上粗略计算有20万精兵,如果军队叛变怎么办?
而自己手上的兵还真不如年羹尧,一旦军队要反,镇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那么这必须要智取,于是雍正开始拉拢年羹尧手下的大将,这第一个就是年羹尧手下的头号猛将,人称军事天才,叫“岳钟琪”,这个人实际上还是岳飞的后人。
岳钟琪很年轻,也是年羹尧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那为了帮助小岳同志放下思想包袱,让他坚定的叛变,雍正甚至不惜造谣说岳钟琪的父亲就是被年羹尧给冤死的。
诸如此类雍正利用各种手段先后拉拢了重将“岳钟琪”,陕西巡抚“范时捷”,还有四川巡抚“蔡珽”等等,有了这些人做内应,雍正放心了,于是他开始出手了。
雍正多次公开的批判年羹尧,朝堂上的大伙很快就明白,年羹尧这堵墙是要倒了,但关键还需要众人一起推。
在一次天降祥瑞之景时,重臣都纷纷发来祝贺,年羹尧也来了,但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
乾,即自强不息;惕表示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而“夕惕朝乾”则是将“朝乾夕惕”语序颠倒。
则可以理解为,我要每夜先想好,有所警惕、有所防备,以便白天去见皇上。
这一写也不知道他是没留意,还是朝堂上目中无人惯了刻意挑衅雍正。
没想到这回雍正不惯着他了,直接痛责他的不敬,于是一些被年羹尧冤枉需要平反的。
一些平常就跟他有私人恩怨需要报复的,还有跟他没什么关系,纯粹就是想借机立功的。
这弹劾年羹尧的这个奏折就像雪片一样飞到了雍正皇帝的御案上。
年羹尧居然上书说自己是被奸人陷害的,要进京向皇帝申诉,年羹尧这时候还没反应过来其实要搞掉自己的,根本就是皇帝本人。
而他更不明白的是皇帝为什么恨他恨到这种地步,直到年羹尧被宣判的最后一刻,他终于怂了,写了一个乞怜折。
大概意思是说臣今日知道自己的罪了,若是主子天恩怜臣悔罪,求主子饶了臣。
臣年纪不老,留下这一个犬马慢慢的给主子效力,这是雍正一直期待的年羹尧奏折里应该有的语气,可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于是最后年羹尧被判大罪92款,赐自尽,年羹尧的嫡系子孙永世不得为官。
这样看来年羹尧落得如此惨的下场也是自己活该,太过于嚣张跋扈,就算战功显赫,手握20万兵权又如何?
毕竟雍正是万人之上的皇帝,重用他时他不给面子,再加上由于自己的目中无人,就连自己的将领也接连背叛,完全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