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哪些状元是先当官后夺魁的?比例还真不少,人数多达22人
同治九年,正值国子监朝考,江苏元和县人陆润庠位居一等被选为河南太康知县。同年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都说以优贡(高级秀才)出任知县,已经是贡生的天花板了。
这等好事任谁也会欢喜一场,不料陆润庠来到吏部文选司,说太康知县一缺高低不要,让他们重新安排人选。
文选司郎中一听大惊,以为陆润庠不知天高地厚,区区一个贡生能放个知县实缺已是积了几辈子的德了,要知道人家堂堂的两榜进士初次选官,也得等上数年才能实补知县。
那么陆润庠为何不愿上任呢?倒不是说他看不上七品的知县,而是他心里一直有一个进士梦。
同治十二年,陆润庠参加了顺天乡试顺利考中举人,十三年他如愿以偿获得状元头衔。
从陆润庠的案例可以看出,清代官场对于科甲功名十分注重,哪怕放弃当官的资格也要去挤科举的独木桥。
无独有偶,清代114个状元,其中就有22人在夺魁之前有当官的经历,但他们都不满足于贡生、举人的身份,非要考个进士功名。
印象中,科举时代都是先读书后入仕,实际上很多进士出身的读书人都是半工半读,先谋得一缺半职,然后继续完成学业。这个比例大致占到了20%左右。
比如状元中,陆肯堂、王杰、史致光、陈倓没有夺魁之前,以举人、贡生身份被选为正八品的县学教谕,后来他们参加会试获得状元,其中王杰官居正一品的大学士,史致光也官居总督。
还有毕沅、龙汝言、吴锡龄、金榜、戴衢亨、姚文元、庄培因、梁国治、王仁堪等10人在中魁前都在内阁担任中书(从七品)。
按例,内阁中书一般都是进士出身者担任,这10个人由于在内阁任职多年,深觉举人、贡生的身份卑微,在同僚们前面总是抬不起头。所以他们重新参加会试,坚持要走完科举之路。
中状元之后,他们的前途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有6人官居二品以上,级别最低的也是知府。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若没有进士这个身份,那么不出意外一辈子都是个小京官,更不会被载入史册。
再如朱昌颐,他以举人身份在官场混了13年,好不容易熬到户部主事,就是因为他没有进士功名,所以在升迁上屡屡受挫。
一气之下,朱昌颐辞了户部主事一职,安心在家读书,后来他如愿以偿考中状元。尽管他的官职始终是正六品的修撰,可有了状元头衔走起路来也能昂首挺胸。
清代唯一一个旗人状元崇绮也是类似的经历,崇绮出身豪门,他的父亲是大学士赛尚阿。不幸的是,赛尚阿由于镇压太平天国无功被咸丰帝治罪,家道至此中落。
崇绮属蒙古正蓝旗,比一般的汉人地位要高。可他前半生的仕途经历十分坎坷,他以秀才进入官场,后又捐为八品笔帖式。
由于顶着罪臣之后的身份,崇绮晋升十分缓慢,咸丰十年才混了个五品虚衔。就是这样,崇绮仍不忘初心,终于在同治四年考中状元,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官员亨通,做到了尚书、都统,还成了同治帝的岳父。
最典型的还是浙江嘉善人王敬铭,史料记载他尤其擅于书画,读书也很有天赋。康熙第六次南巡时,王敬铭迎驾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提拔为内廷供奉兼武英殿纂修官。
王敬铭死活不接旨,说是要凭真本事当官。此时他不过是个秀才,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康熙晚年考中状元。
还有翁同龢、孙家鼐等状元也是以秀才拔贡的身份被选为知县、教官,但他们都没有就职,而是选择继续深造,结果都是大魁天下,位极人臣。
进士群体中类似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乾隆朝著名史学家赵翼,也是在会试落第后被选为军机章京的,后来他又参加乡试获得一甲三名。
读书应举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但明清官场最重出身,如果是秀才、举人当官总是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会被同僚们低看一眼。
面子是一方面,关键还是里子。按照清代的官制,非进士出身的官员有很多的限制,许多岗位明确规定非进士不授,比如乡试、会试考官,各省学政等等。
且不说举人、贡生,就是进士出身的官员也分三六九等,翰林瞧不起二甲的,二甲的瞧不起三甲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国藩,他由于殿试发挥不好,名列三甲进士。虽然他后来通过朝考进入翰林院,但“同进士出身”一直是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就是清代很多人获得官职之后,仍要弃官不做而去参加会试的根本原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幸运的仅是少数,大部分人皆因会试不第,最终落得丢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