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文科生的背后——性别刻板
文|柳橙(生心平工作室)
近日,吉林长春六中19级某班班主任在家长群中指导文理选科的言论登上微博热门。
该班主任从就业、社会关系以及择偶等角度出发,认为选文科的男生和女生都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性别刻板和偏见跃然纸上。
该言论在网络迅速发酵,涉事老师也被举报,长春市教育局称正在核实。
该班主任的相关言论
(图片源自网络)
微博上关于此事件的热门话题
在微博里,#高中班主任被举报歧视文科生#这一话题产生了八百多万的阅读量和近千条讨论。
我浏览了其中一些评论,发现大部分网友对这个言论持批评态度,也有一些网友用诸如「实话不能实说」这样的隐晦表达,来显示对该微博话题里主流舆论的消极反对,只有较少数评论支持这位班主任。
如果仅从微博的讨论来看,我们似乎应该对中国社会的性别刻板问题持乐观态度。
但是,这个微博热门话题从字面上看便已忽略了性别视角。
这位班主任的言论并非仅在于歧视文科生,字里行间潜藏的性别歧视、厌女以及男女性气质规训等诸多性别刻板问题,同样应当引起警惕和批评。
现实并不乐观,我们不得不承认,性别刻板仍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被提及、内化以及再生产。
1
「文科男生太娘,女生没头脑」
这位老师的关于文科男生和女生的评价,仅用短短34个字,便道出了中国社会厌女以及异性恋矩阵(Heterosexual Matrix)的核心价值判断与逻辑。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性别麻烦》(Gender Trouble)中提出的强制性异性恋矩阵,可以用来理解这位班主任的性别刻板是如何自称逻辑并且在中国社会扎根至深的。
异性恋矩阵是一整套关于性和性别的话语,这种话语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和特定社会中,制造出了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的强制性分野,并将「生理性别女/社会性别女,生理性别男/社会性别男」作为可以理解的合法矩阵。
在这样的异性恋矩阵中,性行为、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气质被杂糅在一起,只有复合异性恋的行为和认同才可以成为「正常」。
因此,「男生太娘」「同性恋」和「跨性别」都无法在这样的异性恋矩阵中被理解,从而成为不合法的他者而备受歧视和压迫。
回到这位班主任的34个字,其基本逻辑是,男生不应该选择文科,因为文科会让男生变娘,而「娘」所代表的女性气质在社会价值上是低等的。
并且,这种女性气质与同性恋取向挂钩,是一种可能在文科男生中传播的「病毒」。
在这里,厌女(misogyny)与恐同情节相互勾连。
接着,结合截图中的第七条,即「学理的孩子可以随时转文,但是学文的孩子不可以转理」,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位老师的眼中,相较于理科,文科在智力上是劣等的,因而学生们无法从智力低级的文科转为智力更加高级的理科。
而作为在文科生中占多数的女生,在性别上则是低人一等的,具体表现为「就知道化妆臭美」。
这位老师的言论中有诸多文理科刻板和以偏概全,我们可以轻易地举出无数的例子反驳。
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理解基于异性恋矩阵和厌女情节产生的性别偏见,是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上演并且成为主流性别价值观的。
并且,我们应当敢于对这种毫无根据和逻辑而且不道德的价值说不。
Photo by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
2
「当然也有好的,我说的是普遍现象」
这句话是典型的刻板言论遮羞布,其通过划分好坏来彰显「理中客」,使其价值判断巧妙地成为所谓的共识,从而让受众接受并且内化这种价值判断。
为了强化言论的可信度,这位班主任还将「我们老师家孩子」作为一个论据,把教师身份所带有的权威性,掺杂进了性别刻板的言论中。
这正表现了性别刻板,以及异性恋矩阵的再生产模式(reproduction)。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变态——这些价值判断的字句,在我辈学习和成长的历程中,可以说是稀松平常的。
我们日经不觉的常态是,家庭中的父母长辈、学校里的师长前辈、公司里的上司领导以及更广泛的亲密关系或社会关系里的威权方,在各种社会情境里占据着话语优势和议程设置能力。
通过这种话语的威权,师长将性别刻板及其背后的性别价值观化为真理或者常识。
在不对等的父子、师生等权力关系中,这种价值观借由权力,得以在不同的代际间传递、流动、复刻,完成再生产。
许多人即便察觉到这些性别刻板背后价值观的不合理、不道德,也难以真正站出来对其进行挑战,而更多的是在网络上表达不满。
正如这位班主任提到的「就业」「社会人脉」和「找对象」等问题,现实已经表明,在职场、社会关系网络和择偶等诸多社会场域中,性别刻板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例如,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社会关系中的男尊女卑,抑或是找对象时的「娘」「man」标签。
性别刻板并不是逞口舌之快这么简单,而是已然扎根于人们的行为和认知,并且具现在方方面面。
异性恋矩阵的社会结构,经由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已经重重压在每一寸土地上。显然,挑战这种社会结构是困难重重的。
但是,我们同样看到了,这位班主任眼中大量「太娘」或者「同性恋」的男生,「没头脑,就知道化妆臭美」的女生,还有从根本上挑战二元性别框架的跨性别朋友,都在用鲜活的人生直击不公、不道德、完全错误的性别刻板。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跨之声「生心平工作室」出品
征稿启事
跨之声面向大众征稿
80~200元/篇+可签约
详情请戳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