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一派|中国灵安往事二十四:灵安中学,流水的学生,铁打的“奥利芬”
觉得文章不错,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桐城一派”
大家好,我是桐城。码字不易,需要你们的鼓励。點“在看”的朋友日进斗金,點“赞”的朋友经常有好事发生,转发分享的朋友前程似锦!
………
一
我家老屋步行到灵安中学旧校址,慢吞吞走,只需5分钟。
离开母校的几十年里,虽然去看过不下十几次,但今天这次相比以往,却是正儿八经地一次。
从1985年9月迁到镇西钟家木桥新校址(今桐乡第九中学)后算起,母校被废弃近40年了。迄今还活着,也算是个奇迹了。
南教学楼 北教学楼
母校虽然破败不堪,但隔操场南北相望的两幢教学楼宛在,围墙边的水塔像个饱经风雪的老人依然耸立着,只是放眼望去,偌大的空旷地上,堆满了建筑材料和垃圾,当年朱光耀老师练八卦掌的篮球架早已不复存在。
操场虽小,但五脏俱全,篮球场,跳远的沙坑,水泥乒乓桌,一应俱全。印象最深的是,每当放学后,灵安镇队跟教师队的篮球赛如期上演,操场边聚满了观战的学生和镇上居民。
别看是友谊赛性质,队员年龄参差不齐,也没有统一的球衣球裤,更没有奖杯奖金,但比赛规格不低,正儿八经采用国际篮联规则,上下半场各20分钟,有专人翻记分牌,主裁判是“金哨子”、灵安信用社的咬明(朱明华),邮电所王长宽所长后来也客串过裁判。
记得灵安镇队由供销社、粮管所、邮电所、肉店职工组成,主力有姚松年、史汉民、钱林生、黄林松、岑治斋等,替补金少虎、郎国强等。灵安初中教师队主力有龚涵德、朱洪斌、朱光耀、潘贵堂、徐晓平等,替补有莫维生、钱耀颂、孙连华等。
咬明有正儿八经的国家级篮球三级裁判派司,他个子不高,但口含哨子的样子非常帅,他跑位积极正确,执法严厉,走步、推人、回场、三秒违例、两次运球等犯规动作,都逃不过咬明的“火眼金睛”。
只要哨子一响,没人敢有意见。咬明双手叉在腰间,手指往前一点,两次罚篮。当时我们看不懂,觉得很洋气。
这个野路子的篮球赛,堪称是当年灵安镇的“CBA”,是镇上居民和学生的篮球大餐。
当然,这是40多年前的往事了。
二
校门口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当年,体育老师龚涵德在校门口的简易房前,夏天摆了个桌子吃乘凉老酒的情景,至今还记得。
徐家湾小河
离校门一箭之地的徐家湾村坊十几年前就整体搬迁至文华小区,村前转个弯通往灵安港的小河还在,不过垃圾遍地的小河,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灵气。
沿着校门口左转往北通向320国道的小路,走不到一分钟,可以看到学校的辅助用房。
路西是破败严重的食堂,食堂后面的两层楼就是教工宿舍。
学校食堂 教工宿舍
路东有三间平房,俗称“新学堂”,两间是教室,最东面的一间曾经作为校办厂的车间。我初一就是在“新学堂”最西边的教室度过的。
踏在落满枯叶的操场上,思绪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
我是土生土长的灵安街牢宁,当时城乡差别的观念很浓,街牢宁跟乡窝宁互相看不起,街牢乌鸡和乡窝乌鸡的界线划得煞清四爽,现在想想,当时真幼稚好笑。
我读的小学叫红武小学,严格来说是红武大队的小学,也是在这个校址上,当时灵安街牢宁都就读在红武小学。
红武,一听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除了红武,还有红胜、红光、红卫、红联、红旗、红合、红心等,当年灵安“一片红”。
1978年升入初中后,那幢陪我度过5年小学的两层木楼拆掉了。
启蒙老师叫祝静英,当了我5年小学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和算术。
几年前我和徐宏伟、路兵、朱菊清去看她,80多岁的祝老师虽然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看到40多年前的学生来看她,满心欢喜,拉着老班长朱菊清的手不肯放下。
路上经常碰到汪嘉贤老师,他拎着小菜篮,老远就喊我的名字。在小彭面馆吃面,也能经常跟汪老师碰面,很有缘分。没想到,上个月汪老师走了。
祝祝老师健康长寿。
三
原以为初中毕业后,我再也不会跟母校有什么联系了,但两年后却以代课教师的身份重回母校。
报到那天,顾荣坤校长告诉我,你代课的老师是教初三两个班生理卫生的,你准备准备吧。
当年教生理卫生课的两个初三班教室
我的天呐!教语文数学体育乃至唱歌都没有问题,教初三班生理卫生课,这是什么情况?
虚岁19的我,面对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讲生理卫生,讲那种羞羞的事,校长你有没有搞错哎?
自己对那啥都懵懵懂懂,这课怎么上?
但我又不能拒绝,硬着头皮的我,不管三七廿一,厚着脸皮,豁出去了。喏,就是下面照片上这帮面庞青涩的少男少女,即将面临自己人生的第一堂“生理卫生”课。
不就是那点事吗,有啥可怕的。但真到了那老记三要紧关头,触碰那根红线时,我掐指一算,灵光一闪,随机在讲台上大手一挥,祭出了杀手锏:自学!
自学?自学生殖系统这一课?底下的学生,用现在的词语来形容,就是集体一脸懵逼。
乖乖隆个咚,居然还有这种神操作?
38年后,同学会上,说起当年的生理卫生课,黑得像“非洲白人”的紫藤园果蔬农场场主雷永明一见我就说:徐老师,你欠我们一堂生殖系统课!
王华私下跟我说,当年我宣布自学后,她脱口而出:我们不会自学。我依稀记得当时有人喊了一句“不会自学”,原来是她。
记得我自己读初中时,上生理卫生课的老师,在教到生殖系统一章时,是把男女学生分开讲课。自学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比男女分开授课效果差。
自学生理卫生,这就好比“驾校除名、自学成才”一个道理,都是无师自通的高手,如今这些学生都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
无论是男女分开授课,还是自学,那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特有的现象,如今时代进步,观念开放,肯定不会像四十年前那样闭塞落后了。
四
细细算来,小学5年,初中3年,再加上2年代课,我在母校的时间刚好是10年。
如今,破败的母校萧条,我不知道这旧校舍还能存在多久。但终究它会被拆除、推平,成为一段历史、一段记忆。
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一个老女人,这个叫做“D头奥利芬”的女人,就住在学校边上。她是灵安的“名人”,没有一个学生不知道她,有的还骂过她,甚至拿砖头扔过她。
“D头奥利芬”脑子不灵清,按照现在的说法叫智障人士,一帮学子欺负一个不灵清的人,骂她打她取乐子,照我家里老太太的说法,她不灵清,你也不灵清?
一届届学生走马观花,但“D头奥利芬”依旧。
流水的学生,铁打的“D头奥利芬”。
(全文完)
灵安往事系列文章(点击阅读):
8、露天电影与司令台
10、“桐乡马俊仁”龚涵德
11、老灵安的夫妻车站
12、郑振贤老师
13、灵安地名是怎么来的
14、张医师,有意思!
15、活化石——灵安药店
16、孙英杰“反水”端日军炮楼
17、灵安是部“抗战神剧”
18、97岁的佩英“阿哥”
19、白墙里,朱熹后裔居住地
20、灵安港,母亲河
22、一张合影的故事
23、老底子,灵安的“商业圈”有多牛
24、百年老店——灵安染店
为防止失联,可长按加桐城微信:
大家好,我是桐城。码字不易,需要你们的鼓励。點“赞”的朋友经常有好事发生,點“在看”的朋友日进斗金,转发分享的朋友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