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最大败笔,35年前的中国劫机电影!
35年前有一部电影在国内的上映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从演职人员表上看, 导演张艺谋,主演葛优、巩俐,摄影顾长卫,这四位的阵容完全称之为豪华,这几位大师后续几年在欧洲三大的地位称一声华人顶流也不为过,可谓是誉满全球。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部影片在上映后却并没有取得任何成功,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跌入谷底,甚至变成了张艺谋导演数十年都不愿意提起的败笔之作。这便是上映于1989年的电影《代号美洲豹》。
电影《代号美洲豹》海报
作者:Phaedrus
排版:杨雁婷
责编:朱学振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作为一部80年代末的电影,《代号美洲豹》的剧情和元素称得上是前卫,一伙叫做“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的恐怖分子登上了台湾富翁的专机将其做为人质,要求释放小组组长。但是飞机因故迫降在了大陆军区,于是大陆和台湾立刻建立合作关系,两岸的军方突击队共同尝试多次反劫机行动完成了解救。
无论是惊心动魄的劫机题材,还是两岸合作这种“政治正确”的噱头,更不用提那豪华的主创阵容,于情于理都应该有较好的效果,但使人意想不到的是本片的内核几乎可以称之为贫瘠。本片的开头直抒胸臆,由一段粗犷的手持镜头拼接而成,劫匪们在狭窄的飞机中伴随着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劫持了富豪一行人,低机位以及枪口镜头尽显摄影功底,本段镜头动感十足,放在当年完全是媲美商业大片的开头,但遗憾的是这便是全片唯一一段可以称得上“刺激”的画面。
电影《代号美洲豹》剧照
由葛优饰演的恐怖分子头目在片中的设定是恐怖组织小组的副组长,不仅是高学历罪犯,也尽显其严苛的底线,但是大抵是因为缺乏这类角色的经验,作为一名犯罪分子,其在劫机的全程均以一种都市剧的情绪和对话示人,作为一部理应以“惊险”为特征的电影,观众绝无可能被这种平淡的情绪所感染,这位主要人物的形象便由此落入平庸。
电影《代号美洲豹》剧照
巩俐在本片中扮演一个带领劫机分子登机但依旧心存良知的护士,而尽管她凭借这部电影喜提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但其在影片中的表演也近乎是边缘的,无论是对于剧情的作用还是人物的表现力均乏善可陈。影片中其他人物也基本只为角色存在而服务,对于剧情和故事推动毫无作用,台湾和大陆方面的军方人物也仿佛只是为了这个地位而强行设定的。
电影《代号美洲豹》剧照
尽管剧情漏洞百出、人物毫无生气,但这依然不是一棍子把这部电影打死的充分理由,《代号美洲豹》的出现是特定年代下的产物,身处商业片随处可见的时代,我们也应特殊看待本片作为类型片电影的先驱,而本片的拍摄以及题材的选择也尤其值得我们探讨。
1.为何是劫机电影?
「READING」
如果将劫机这一事件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作为锚点区分,那么在前911时期所发生的劫机案件和影响受众都有根本性的差别。在911发生之前,劫机偏向于“手段”,更可以被视为一种冷战时期政治要挟的衍生品,且大部分发生的劫机案件都普遍将整个机组挟持为人质,向政府传达某种政治诉求,通常是要求释放恐怖组织的相关成员。但是在911事件之后,劫机变成了一种“武器”,人们发现飞机变成了一架满载数百人和数千加仑汽油的巨型炸弹,并且可以以民航的身份穿梭于世界任何主要城市内。很明显后者对于普世的震摄性与前者不是一种量级的,因此我们也在影像作品中看到了诸多带有“911幽灵”痕迹的事件出现,甚至过去十余年我们都依然能看到如《特别响,非常近》此类911疗伤片的存在,这正是主流声音对这类事件的反馈。
而在前911时期,普世所理解并经历的劫机,实际是冷战的局部热斗和带有恐怖主义元素的政治诉求的变种。在局部斗争不断的八九十年代,大部分犯下劫机案的个人及组织普遍带有政治诉求,这一点在影片中和被葛优所饰演的“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副组长形象所映衬得宜,这是国际范围内的现实基础。
全球彼时的情况如此,而在我国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劫机事件也并不罕见,但其实大部分劫机的原因均伴随着敏感的两岸关系,而鲜少有组织性的政治诉求。劫机的新闻并没有距离我们太远,1993年我国的劫机甚至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年大陆民航共发生劫机事件21起,成功劫机10架航班,目的地均为台湾的桃园国际机场,海峡两岸的劫机潮令全世界都膛目结舌,甚至有媒体将台湾称之为劫机天堂。
因此当具体的环境落在了海峡两岸时,本片剧情的突兀性便油然而生,出于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目的所选择的“劫机”题材在当时的确别具一格,但是将国际上常见的“恐怖组织劫机以释放囚犯”的影片逻辑生搬硬套使人感到难以共情,也许是出于劫机逃亡的题材过于敏感,也或许是因为这是对商业片毫无经验的初尝试,但影片的失败总体始于了原始剧本构造的不可信,对于商业片而言,这是致命的打击。
在现实中,尽管劫机逃亡这种社会不安定元素在彼时层出不穷,但是在处理这类型问题上两岸实际保持了一种高度的人道主义,同时也在政治上释放了许多向好的信号,这也是1988年制作《代号美洲豹》这部影片的先行事实基础。
影片中的许多细节几乎都是参考了1986年的华航事件(台湾中华航空公司货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事件)的处理方式,该事件起因是台湾华航机长王锡爵因思念祖国而驾机飞抵大陆,但在后续该问题的处理上,大陆和台湾两方因这一突发事件借道第三地香港开展了四轮谈判最终达成了一致,两岸三地的媒体都称赞其打破了40年无直接沟通的僵局,也普遍被认为是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开启“三通”的重要事件,而应对这种事件的处理流程也后来被称为“华航模式”。
事件照片
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中,面对葛优饰演的台湾劫机团伙迫降大陆这一事件时,大陆方面也确实是借道香港与台湾当局取得联系开展应对措施,而影片中那句以铿锵有力的新闻播报音讲出的“尽管北京与台北已有40年无音讯,但在人道主义上我们保持着一致性。”也都是对两年前华航事件的回应。
只是在影片里编剧依然埋下了一个比现实更乐观的种子,让大陆派去的特别官员成为了“40年来第一个登上台湾的对岸公职人员”,但实际上直到1991年的“闽狮号渔船事件”才有两名新华社记者登上台湾的土地,至于官员的访问则要到21世纪才会频繁发生。但这种情节上的安排实际表明了在当年的民间声音中,普遍对于两岸的未来是充满期盼的,但也不免使人觉得运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希冀,对于一部影片而已都是过于低级的。
电影《代号美洲豹》剧照
电影与现实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高度一致,劫机问题上华航事件推动了两岸破冰,影片中的代号美洲豹行动也推进了两岸的合作关系,甚至是这部失败的电影本身其实也变成了探索商业电影的先驱,在以第四代导演为主导的厚重的土地和历史的电影议题之外,我们开始看到了另一条电影道路的可能性。
2.新闻式说教电影
「READING」
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的先驱,这部电影几乎可以称得上毫无商业片逻辑,但这并非出于其前卫性,相反应该只是单纯的“没人懂该怎么拍”和“没人懂该怎么演”。作为一部反恐题材电影,它的节奏可以称得上是平淡如水。在反派阵营,理应凶狠的台湾劫机犯葛优操着标准且平实的北京普通话发号施令,从动作做到言语毫无狠劲,出戏地甚至让人感觉略显幽默。而在营救方这里,潜伏在机身上第一次营救的大陆军人(于荣光饰)被恐怖分子杀害的十分潦草,人物的设定几乎毫无立体感。而台湾方面的指挥官也只是刻板地被设定成了无时无刻戴着墨镜的形象,其余人物,比如被劫持的富翁与其秘书,对于剧情几乎毫无用处,只是沦为了单调的背景板。这些剧情和人物上的硬伤毫无疑问是学走了西方商业类型片的“皮”,而没学到任何“实”。
全片另一个特点是在宏观的营救行动推进上,没有使用任何视频形式的媒介,而是以严格按照新闻标准拍摄的图片快切,配合了新闻播报音所组成的“幻灯片”加以阐述,说教式的语句和伪新闻画面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这在电影中是闻所未闻的。而关于这个元素的使用,亦有说法是委托了“台湾新电影教母”焦雄屏,由诸位记者所帮忙拍摄的影片中的台湾部分素材,这种形式的运用不可避免地放大了本就存在的政治说教意味,而过于浅显的两岸和平诉求也让观众的情绪无法实质性的落地。
张艺谋导演曾数十年对本片闭口不提,在2005年面对采访时才承认道:“这部电影确实拍得不好,我压根就不想拍。”。尽管对于当下的观众而言,“国师”拍出什么样的电影或许都不足为奇,但请不要忘记我们讨论的是30多年前的张艺谋导演。
在1989年电影《代号美洲豹》推出之时,前有1988年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捧回金熊,后有1990年至1994年《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电影。这几年毫无疑问是张艺谋的影史高峰,夹杂在这几部华语经典中的《代号美洲豹》称得上是他的生涯低谷,是毫无争议的“污点”。但也正是因为本部电影中葛优和巩俐的初次搭班,才间接促成了五年后二者和张艺谋的再度合作,完成了那部在戛纳大放异彩的《活着》。
《代号美洲豹》主演葛优、巩俐
时隔35年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代号美洲豹》之时,其先驱性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无论是劫机,还是两岸携手反恐,放在当下也都是炙手可热的商业题材,但是在缺乏经验的80年代末我们的确无法看到由这些元素所搭建的成熟类型片,而是转变成了说教与平淡动作戏码糅杂的“四不像”。
电影的结尾是对《现代启示录》拙劣的模仿,成功击毙恐怖分子后海峡两岸的直升飞机迎着夕阳驶向了远方,象征着两岸和平的希望与闭口不谈秘密行动的默契随着影片落幕而画上句号。在政治意味对文化扩张逐渐加重的今天,我们在影像里几乎不可能再看到这种“闭口不谈的默契”,它出自于“华航模式”的现实,也来自于一种“我们仍在不断变好”的时代特征。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