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早准备面临冲击,就能越早走出疫情 | 搜信源
再不抓紧,我们或许错过做决策的最佳窗口期
过去这一星期,疫情遍地激增,由封控措施引发的公共事件不断发生,令人愤怒、心碎、焦躁。“清零”与“放开”的争论空前激烈,主张“清零”的人担心重症率与死亡率激增、医疗资源崩溃;主张“放开”的人指出,层层加码的防控措施已给人们的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已到达了一个关键的路口:如果还不改变防疫目标与措施,这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们越早认知到事实的全貌、承担可能的风险、承认犯过的错误,才能越早走出疫情。
数据解读篇:
● 中国未来两月治疗新冠病例所需医疗资源的预估
● 中国封城的经济代价有多大?
他国/地区经验篇:
● 香港的六大经验教训
● 多国关于结束新冠公共健康威胁的德尔菲共识
● 《自然》医学杂志:《中国可以准备结束“清零”政策了》
再来看看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数据一年没公布了,但我们从这些信源找到了一些记录 | 搜信源居民自救篇:
信源:公众号“城市数据团”
对从未有过群体感染的中国来说,本轮疫情BA5、BF7毒株可能造成的生命损失,将比2022年3月时BA2原本会造成的损失更重,原因在于中国内地并没有经历像香港一样大范围感染;另外,疫苗接种在80岁以上老人群体数量停滞不前、疫苗效力减弱; 本轮疫情和8个月前(2022年3月)的疫情相比,重症率提高了。如果此时不用更加严格的手段进行封控,生命的损失会比8个月前更大; 参照香港第一波感染模式,全国ICU资源最多只能满足1/3新冠重症患者的需求;对于92.7%的人口,ICU资源将被新冠完全击穿。ICU缺口最大的城市是丽江市,新冠重症患者需要的ICU数量是该城市可提供数量的6-7倍。
病人本身有其它基础疾病,新冠感染恶化了基础疾病导致死亡;
病人住院的直接原因是其它基础疾病,但新冠在最终死亡中起了部分作用;
病人感染的新冠虽然治好了,但新冠感染导致了其他健康负担影响,病人在身体本来就比较脆弱的情况下死亡了。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是一家致力于评估各国卫生举措和卫生系统有效性的研究机构。该机构通过模型预测全球各国的新冠疫情趋势,相关预测指标包括死亡数、感染数、疫苗覆盖数、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等,其中医疗资源使用情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所预估的所有床位数及ICU床位数。
根据该机构对中国大陆的预测,所需要用于治疗新冠感染病例的床位数将在今年12月底达到最高值,预计12月26日所需要的总病床数达68,767个,ICU床位数达6,819个,远远高于今年4月的小高峰。根据图中趋势,当前我国所需要用于治疗新冠感染病例的床位数量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
2022年3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宋铮与几位学者发布了研究成果,他们用月度城际卡车流量数据变化来推算各个城市的实际收入变化,重点分析了武汉疫情结束后内地的16次封城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由于研究开展时间较早,部分城市疫情并不在这份研究的样本范围之内。
该研究发现,如果封城两周,造成的经济损失为该城市当月GDP的32%左右、全年GDP的2.7%左右。封城取消后经济一般能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但并不会反弹。研究结论认为,如果封城一个月,经济损失大致为该城市全年GDP的4.5%。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预估,如果对北京或上海这样的一个特大城市实施封城两周,这对当月全国GDP的影响大致在2个百分点左右(根据去年数据测算,约为1900亿元),其中约有7%是来自于当地封城对其他城市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此外研究还提到,局部封城的经济损失只有封城的四分之一,充分说明精准政策的必要性。
信源:公众号“知识分子”
11月22日,公众号“知识分子”分析了奥密克戎的演变历史以及各阶段新奥密克戎支系病毒对病死率的影响。该文章指出,免疫基础仍能限制新奥密克戎突变株对人的影响,经过奥密克戎一年的大流行,我们可以得出启示:从全球新冠致死率的变化,以及新加坡等地的跟踪数据来看,在建立了较完善的人群免疫水平后,奥密克戎本身的疾病负担可以控制在流感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水平。
文章也提示,奥密克戎仍然可以带来特殊的挑战。即使之前疫苗接种将人群免疫基础提升到了较高水平,但对于一个奥密克戎第一次暴发的地区而言,我们毫无疑问依然会在短时间内遭遇感染病例无可遏制的激增。此时,如何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乃至维持社会正常运作都需要良好的预案。新加坡、港台地区都经历过类似的防疫转型,这也都曾需要民众的适应。
通过高效的疫苗接种将人群免疫基础提高到较高水平,再使用高效的抗病毒口服药等早期治疗手段进一步降低高危人群的重症风险,是应对奥密克戎暴发时比较合理的措施。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03WsZtEdniLk3rYLg6nHg
2. 香港在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中的六大经验教训信源:期刊《新兴微生物和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三位学者于4月9日在学术期刊《新兴微生物和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发表论文,探讨香港第五波疫情——也是生命损失最严重的一轮疫情带来的启示与教训。
论文引述公开数据,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23日间,香港第五波疫情夺走了6,356条生命,每10万人中的七天平均病死率为3.73,为世界最高,远超新加坡与美国;估计当时人群中有30%-40%的人已经感染。学者分析,这一轮疫情为我们带来六个经验教训:
1.在第五轮疫情中,香港流行的主要病毒为BA.2,这是当时SARS-CoV-2所有变异毒株中传播性最强、但致病性最低的毒株。
2.香港的超高死亡率主要是由未接种或未完全接种疫苗的老年人造成的;85.8%的住院病例和95.8%的死亡比例都出现在60岁以上人群;其中80岁以上的人群占了住院病例的51.4%、死亡病例的70.8%。所有死亡病例中,有90%左右的人没有接种至少两针疫苗。
3.儿童的感染大多是轻症或无症状的。
4.抗原检测在感染病例识别和保障工作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香港的医疗系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并没有崩溃。自第五次感染浪潮以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需要留在ICU病房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始终在300人以下,许多人住院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6.由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数量太多,居家隔离是唯一可用的选择。
● 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2.2060137
3. 哈佛等最新报告:美国94%人口感染过新冠病毒信源:公众号“Hanson临床科研”
2022年11月20日,由哈佛、耶鲁和斯坦福三所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报告:截止至2022年11月10日,估计94%的美国人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97.8%的美国人有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其中,感染过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且接种了加强针疫苗的人,预防重症的有效性高于95%。民众对于新冠的情绪越来越乐观,尤其是对预防重症的乐观情绪达到了96%以上。
同时该研究也警告,随着病毒进化及免疫抗体的持续降低,需要警惕新的一波新冠感染。
● 公众号文章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35TK8wyVQ0aJe2ZNT7A2Qw
4. 多国关于结束新冠疫情公共卫生威胁的德尔菲共识信源:《自然》杂志(Nature)
全球应该如何结束新冠肺炎这一持续存在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自然》杂志运用了“德菲尔法”,召集了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86名学术界、卫生界、非政府组织、政府和应对新冠疫情的专家进行调查,于11月3日发布了研究结果。
德尔菲法(Delphi),也称专家调查法,1946年由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创始实行,其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
该共识研究最终产生了41项声明和57项前瞻建议。排名前三的建议聚焦于全社会的行动,以及保持或恢复“疫苗+”的做法,具体内容包括:
为避免分散努力的低效率和无效性,大流行病的防备与应对应制定包括多个学科、多个部门和多个行为体的“全社会战略”;
采取“全政府”的路径,协调好各个政府部门,有效地识别、评估和解决卫生健康系统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回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所有国家都应采取“疫苗+”的方法,该方法应是含新冠疫苗接种、其他预防措施、治疗和财政激励等措施在内的组合。当政府停止社会措施,包括非药物干预时,无论疫苗接种水平如何,感染率往往会上升。
● 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398-22022年4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者陈继明和清华大学学者Yiqing-Chen (中文翻译不详)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文章(性质为“致编辑的信”,未经过同行评议),题为:“China can prepare to end its zero-COVID policy”(中国可以准备结束“清零”政策了)。
文章指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的“清零”政策预计已挽救了100万条生命,作用与意义重大,但在当前病死率较低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疫情与社会经济及其他疾病控制的问题,因为“清零”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当“清零”占据的资源超过了疫情流行本身占据的资源,那么就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文章指出,改变“清零”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确诊病例很可能数月都居高不下,压垮医疗资源。因此,为转变清零政策做准备,重点是要缓步执行,鼓励网络医疗服务的供给、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尤其要在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储备和囤积抗病毒药物、个人防护设备、N95口罩、呼吸机等。与此同时,要密切关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的疫情走势,因为这些地区可以被视作天然的试点,帮助中国大陆评估风险。
● 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794-3.pdf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数据一年没公布了,但我们从这些信源找到了一些记录 | 搜信源
11月12日,公众号“一小时爸爸”向读者征集自己或身边的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经历,尤其是感染过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经历。希望通过普通人案例,来向公众普及事实,降低焦虑。
两天左右的时间,“一小时爸爸”收到了近千条留言,来自世界各地,有的人正在生病,大多数人已经康复,还有人的亲友因为疫情去世。也有网友提到了后遗症。这些口述的案例虽然不能完整展现全貌,但可以帮助我们尽快调整对于疾病的认知。
●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sIPLBz63AnOA6MJ-j44Ng●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E2Uhm4x1czjIouRHOLAQjw最后要向您隆重介绍,搜信源推出邮件订阅服务啦!订阅搜信源邮件推送,能使每期推送及时、直接地到达您的个人邮箱,让您不再因平台算法而错过优质内容;还能让每一期的稿件直接被保存在您的邮箱中,使您更方便地检索往期内容与关键词。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订阅!
↓ 查找更多信源 ↓
往期文章
各地压力测试下,你准备好做"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了吗?| 搜信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