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耳其工业化之坎坷,兼谈中国错失工业革命

王独步 王独步 2022-09-21

上一篇(工业基地的变迁与资源型城市的“新生”)分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平坦的地形。这是因为铁矿石和煤炭的单位价值低,对运输成本都极为敏感。西欧之所以首先爆发工业革命,是因为英法德俄等国都是平原地形为主,还大量挖掘运河打通水运网络以降低运输成本;铁矿煤矿等储量丰富且露天分布(分布在地表或浅层),采掘成本也非常低。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很多工厂都是直接设在矿山或煤田附近。大规模工业化需要天量的廉价的资源(铁矿)和能源(煤炭),当时只有西欧具备。

原先的世界主流文明地区中,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代表南欧和北非)和萨法维波斯(伊朗,代表西亚和中亚),都是高原山地地形,资源深埋地下,道路崎岖坎坷,采掘和运输都非常困难。印度就无需赘言了,工业化需要大范围组织人力物力资源,而印度为代表的热带文明的文明进化路线趋向于一盘散沙,两者截然对立。详情见 特别篇:文明的进化—印度和黑非洲

中国的煤炭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也是高原山地地形,群山环绕,难以运输,这是其一。其二,中国本土的铁矿石,品位(质量)还非常差,需要“百炼成钢”,冶铁容易炼钢难,而工业化需要天量的优质钢材,直到今天粗钢产量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建国初期,中国有“大炼钢铁”运动,就是因为本土铁矿石极差,需要“千锤百炼”,先将铁矿石冶炼成铁,再冶铁成钢,步骤繁琐。

群山环绕的煤炭主产区山西高原

按照市场需求来看,工业革命最应该爆发在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产业是纺织业,铁矿冶炼钢铁制成蒸汽机,蒸汽机烧煤运转带动纺织机工作;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仍然是纺织业最发达的国家。在经济中心江南地区,雇佣成千上万人的纺织工厂,几十万人参与纺织业的专业化市镇(比如松江棉布),都已经大量出现和存在。中国的纺织工厂既有动力,也有资金,去更新机器设备,从而推动工业化的诞生与发展。只是,煤炭运输成本太高,钢铁冶炼难度太大,中国的纺织业只能继续用传统的木质和铁质纺织机器,与木柴、水力(水车)等能源。

2.5公里长的大秦运煤班列

运煤难、炼钢难等困扰中国工业化的难题之解决,一是大规模铁路建设(比如大秦铁路为代表的重载铁路),黄土高原的煤炭可以大规模低成本的运出;二是中国进入国际市场(1978年),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大量进口优质铁矿石。这也是澳大利亚这几年歇斯底里反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天下有变”,中国有可能运20强袭澳大利亚,控制铁矿,保证中国的铁矿石来源和钢铁需求。详情见 新闻点评139:三型主战舰艇入列与未来世界博弈 与此同时,苏联解体,中国国防压力锐减,更多的资金应用于经济发展。众多有利条件的共同加持下,九十年代起,中国工业化突飞猛进,经济高速发展。


回过头来说土耳其,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平坦的地形,这个土耳其不具备。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更先进的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大规模铁路建设,采掘技术和交通运输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对地形的要求没那么苛刻了。但是,随着产业门类的增加和分工环节的细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体系需要几千万人的参与,而很多国家并不具备。这也是荷兰、比利时、瑞典等人口小国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退出大国争霸并沦为大国附庸的重要原因,它们不得不融入英法德等人口大国的工业体系,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底气。也就是说,跨国界的区域产业分工(区域一体化),其实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普法战争

比如那个被认为志大才疏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就已经着手统一欧洲货币,直到今天瑞士货币仍然叫法郎,就是拿破仑三世的遗产。北欧四国(丹麦、瑞典、挪威和冰岛)也搞过货币联盟,统一使用“克朗”作为法定货币。相较而言,欧盟和欧元只能算是后生晚辈。而这也是拿破仑三世失败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拿破仑三世试图在经济和金融层面整合欧洲的战略举动,使得法国再度沦为大国公敌,孤悬欧陆之外的英国更是恨之入骨。普法战争与滑铁卢之战类似,法国都是败于欧洲大国的围殴。只是铁血宰相的光环太盛,所以这层大背景被有意模糊,诸如“铁血宰相长袖善舞”、“普鲁士胜在基础教育”、“拿破仑三世志大才疏”之类的说法遂永流传了。


西欧一众工业国扎堆,抱团取暖,拼凑成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美国和苏联的人口众多,自己搞完整工业体系。土耳其到西欧,中间还隔着东欧或南欧,西欧的产业分工都没有扩散到东欧或南欧,遑论土耳其了。土耳其的周边(中东和东南欧),也都是难兄难弟,老对手伊朗(萨法维波斯)混的还不如土耳其呢。

不过,当时土耳其却有另一个良机,就是德国搞的陆权战略——柏林-巴格达铁路,将亚洲非洲矿产资源,通过铁路,经土耳其,运回德国,再将工业制成品反向运出。理论上,土耳其能搭德国便车完成工业化;被德国逐出德意志大家庭的奥匈帝国,后来又与德国结盟,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因,搭德国便车完成工业化。亚洲非洲的铁矿铜矿铝矿等经土耳其运输到德国加工,那为什么不在土耳其加工,再将铁铜铝制品运输到德国进行深加工或组装呢。德国的商品经土耳其运输到亚洲非洲销售,也可以改成运输零部件到土耳其,在土耳其组装为成品,再运输到亚洲和非洲销售啊。这就所谓的“代工实现工业化”道路( 随便侃侃91:国运与奥运 ),现在的越南走的也是这条路( 越南突然对华示好,所为何图? )。

柏林-巴格达铁路走向与一战形势

毫无疑问,德国的陆权战略遭到英法俄的联手绞杀,海权势力在德国陆权战略的必经之地塞尔维亚挑起事端,切断柏林-巴格达铁路。最后,塞尔维亚男子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太子,一战爆发,德国战败,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被大卸八块,陆权遂再起不能。土耳其凭借亚欧大陆连接带,陆权核心板块的地缘优势,搭德国便车完成工业化的战略,也宣告失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既然陆权不通,土耳其还有海权。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唯一出海口,土耳其南面的地中海更是亚欧海运大动脉,土耳其搭英法俄海权便车完成工业化,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是,其一,俄罗斯的工业实力比较堪忧( 苏联解体三十周年有感 ),带不动土耳其。就算俄罗斯能带,土耳其也未必敢上车,俄土世仇,俄罗斯千方百计要拿下伊斯坦布尔,打开进入地中海的通道,土耳其要避免被俄罗斯经济捆绑。其二,二战之后,国际贸易规模越来越大,推动着海运货轮的吨位也越来越大。苏伊士运河受宽度和水深限制,大型货轮无法通航,亚欧贸易只得改走南非好望角航线,地中海一时竟沦为海权边缘地带,土耳其自然也沾不到光。借着好望角航线成为亚欧贸易大动脉的优势,非洲也出现了多个发展的还不错的工业国,比如肯尼亚(东非)和尼日利亚(西非),南非只是最出名的一个。

苏伊士运河航线与好望角航线,及其获利者

但是,1984年,苏伊士运河拓宽成功,亚欧贸易重新改走苏伊士运河航线,好望角航线再度衰落,非洲的几个工业国也遭受池鱼之殃。而此时,东亚正在快速崛起,日本、韩国、东南亚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和中国,相继成为世界工厂。土耳其距离欧洲近,东亚距离美国近,而美国的辐射能力强于欧洲;东亚在人口(市场)、产业分工(完整工业体系)和产业规模(产业集群)等领域的优势,不要说土耳其,就是欧美也未必能敌。比如欧盟,越混越衰,自己都在内卷,遑论带土耳其起飞了。详情见 波兰宣布本国法律高于欧盟,欧盟将走向何方?


想自己单打独斗,地理地形和人力物力都不足以支撑;指望中东和东南欧区域一体化,报团取暖,周围又都是难兄难弟;借海权陆权核心板块的地缘优势,搭大国辐射海外的便车,又因为各种国际局势而没有搭上,土耳其始终没有一条合适的工业化道路。以至于,土耳其工业化已至少百年,却仍旧卡在第一步“代工”上。详情见 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土耳其或将加速“向东看” 

作为一个八千万人口,又没有多少矿产和粮食肉类资源的国家,土耳其的出路只有工业化。但是要搞工业化,指望土耳其单打独斗和中东南欧区域抱团,都已经非常不靠谱。最终,土耳其还是要融入全球产业链,走代工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土耳其南临的地中海倒是亚欧海运贸易大动脉,但是土耳其目前也利用不上。一是土耳其斗不过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二是因为陆权崛起,海权已经陷入内卷中,实力弱的土耳其大概率撑不到最后。

使用排除法后发现,土耳其能搭上的便车,只剩下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也就是借中国的东风。北俄罗斯和南土耳其,是中欧班列的两大必经之地。相比严寒的俄罗斯,温暖的土耳其更有优势。相比缺水干旱的西亚中亚,水源还算充足的土耳其优势更大。相比国家普遍偏小的东欧,土耳其还算“大块头”。一通比烂之下,土耳其竟是矬子里面的高个。

土耳其与中欧班列

不过,土耳其能否搭上一带一路的超级便车,一是取决于土耳其与中国的关系,因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二是要看土耳其与伊朗的关系,土伊之间能否铁路直连。目前中欧班列南线要跨越里海,使用轮渡的效率和成本都很不乐观。而无论是改善与中国还是与伊朗的关系,都需要土耳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土耳其放弃大国的野心,安心做一个中东地头蛇;二是将手从中亚缩回,这里不容有欧美背景的土耳其染指。而这又是土耳其难以接受的,土耳其还有个奥斯曼帝国的雄心壮志。因此,中国和伊朗都在等土耳其改弦更张,土耳其也在等中国和伊朗让步,就看谁先耗不起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