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谈2022年国内经济形势——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独步 王独步 2022-09-21

谈经济之前,要先谈人口,毕竟经济的主体是人。这几年的人口形势,用“不容乐观”四个字已经完全不足以形容了。网络上基本达成共识,2022年也就是今年将成为中国人口负增长元年,比原先的预测提前了十几年。2021年,中国净增人口仅仅48万,中国生育率已经低于一衣带水的日本,这个中国网民日常嘲讽的低生育率国家。现在,中国网民还能嘲讽一下韩国生育率低,但也嘲讽不了几年了。中日韩三国在生育领域“各有所长”,但都堪称世界奇葩,东亚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


生育率走低,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加剧,也在预料之中。这个问题以前谈过,是工业化的代价(见 随便侃侃97:三孩政策与躺平思想 ),目前还没有国家地区能解决,倒是有加速恶化的(见 俄罗斯“绿化”,宿命的轮回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天来的这么早,竟提前了十几年。

2014年,中国出生人口(新生儿数量)达到顶峰,为1687万,随后开始缓慢下跌。两年后的2016年,国家放开二孩,带动2016和2017两年出生人口暴涨,还超过2014年。二孩的政策红利终究有吃完的一天,随后中国出生人口“回归”传统轨道,继续缓慢下跌。

但是,2020年开始,中国出生人口连年暴跌,网络上称之为“断崖式下跌”。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465万,2020年只有1200万,同比下跌18%;2021年更是仅有1062万,比2020年又下跌12%。那么问题来了,2020年发生了什么?


2020年最大的事件自然是席卷全球且至今肆虐的新冠病毒。当时,很多专家预测,由于封城隔离,年轻人在家的时间延长,会带动出生人口增加,拉高生育率。但现实是残酷的,2020年中国的生育率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拉开了生育率暴跌的序幕,这是为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新冠病毒逆转了世界发展的核心逻辑(见 特别篇:新冠病毒的终极杀伤力 ),很多人对未来变的悲观了。

很多人可能会这样思考,新冠病毒持续肆虐,停工停产会不会长期化,收入会不会下降,工作会不会丢掉?收入下降或工作丢掉,房贷会不会还不上,房贷都还不上就更不用说养孩子了。孩子养大了,会不会找不到工作,等等。尤其是,大家心目中的灯塔美国被新冠疫情攻陷,更增加了很多人的恐惧,发达强大如美国尚且扛不住新冠病毒,何况其它国家了。人一闲下来就会多想,一多想就容易想歪。所以,古往今来,很多政治人物都说不能让老百姓闲着没事干。

新冠病毒还在肆虐,2021年又开始流行“内卷”、“躺平”和“摆烂”三部曲,这又增加了大家对未来的悲观。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当然没有。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又搅的全球经济一地鸡毛,欧美通胀水平爆炸,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也增加了大家对未来的悲观。很多人还认为俄乌战争有可能导致全球核大战,人类连明天的太阳都要看不到了,更是火上浇油。所以,根据一些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已经出生人口少于死于人口,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了。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


出生人口(新生儿)持续减少,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占比更高),并最终滑向人口负增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丧失了“未来”。商品最终还是要人来消费的,人口负增长意味着消费者数量减少,消费市场萎缩,这是其一。其二,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与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不能同日而语。很简单,年轻人有未来可以透支,能够将未来的钱挪到现在花;老年人的未来是坟墓,反而要将现在的钱挪到未来花。这一加一减,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是远超老年人的。

现在,总人口减少,年轻人比例也降低,借钱消费也就是贷款买车买房的人减少,消费市场萎缩,终端企业也不敢采购设备招募工人扩大生产,反而还要降薪裁员。终端企业不敢采购设备扩大生产,上游的供应商也跟着生意冷清,也要降薪裁员。消费者不借钱,企业不贷款,金融机构门前冷落车马稀,也要降薪裁员。各行各业都要降薪裁员,社会越来越不好,大家对未来更加悲观,消费者更加不敢借钱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大家对未来乐观,就会借钱消费,制造业扩大生产,金融业生意红火,各行各业加薪扩招,社会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大家对未来悲观,社会就会越来越不好,人的预期会“自我实现”。说白了,当今世界的经济繁荣,都是透支未来获得的,所以工业国的负债率会如此之高。也因此,这个时代,欠钱的才是大爷,老老实实攒钱消费的老实人都是倒霉蛋。因为,你不透支未来,你的未来就会被别人透支,你反而没有未来。

很多人说,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因为通缩对应的就是大家对未来悲观。大家对未来悲观,就不敢借钱消费,企业也不敢借钱扩大生产,金融机构也生意冷清。大家都不借钱,钱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或者叫缺乏投资机会。不管放水多少,因为没有投资机会,这些天量资金或是存进银行吃利息,在金融系统无效打转;或是走出国门投资海外,助力其它国家地区发展。投资机会少,市场上没钱,造成通货紧缩。


新生儿持续减少,老龄化加剧,人口负增长,导致市场萎缩,百业萧条,所以这几年各行各业各大部门都关心起结婚率、离婚率、生育率、新生儿数量等数据来了。毫无疑问,一贯背锅的年轻人又背锅了。黑锅背的太多,把很多年轻人的脊梁压垮了,年轻人直接“内卷”、“躺平”和“摆烂”三部曲走起,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了。

其中,消费萎缩,百业萧条,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没法出口到外国,用国外市场的增长填补国内市场的下滑。房地产又跟地方government(地方卖地收入)和金融系统(大量房产作为抵押品趴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密切相关,金融系统的背后是中央government,所以房地产的核心是government!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今年房地产行业的骚操作那么多。

现在,中国房地产处于非常奇特的阶段。房价不能上涨,否则会令更多准备买房安家的年轻人绝望,进而躺平摆烂,不婚不育,国家民族丧失希望。房价也不能下跌,否则会影响地方卖地收入和金融系统稳定。但房价又不能不涨不跌,因为上述的地方government和金融系统希望房价上涨增加收入,而没有买房安家的年轻人希望房价下跌减轻压力。不能涨,也不能跌,还不能不涨不跌,不知道哪位天才能够破解之。


新冠肆虐,战争冲击,国内外局势动荡,以及这几年曝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人对未来是悲观的。人一悲观,就不敢借钱消费,导致市场萎缩,百业萧条。国家要提振信心,但信心不是说几句话就能提振的;反而,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信心就彻底没了。都知道信心比黄金重要,但信心确实不好提振。新冠病毒太狡猾,解决不了;俄乌战争太棘手(见 世界能否跳出陆权的宿命轮回? ),也解决不了;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国内一大堆问题更不是短期内能有效解决的。

而且,当下疫情肆虐,战争冲击,国内外局势动荡,要求“稳定压倒一切”。像房地产税这种动了太多人奶酪的话题,就只能无限期搁置了。但偏偏时间不等人,中国的很多关键问题,拖得越久,代价越大。比如,前面提到的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问题,现在就已经非常尖锐,尖锐到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都加速了全球产业向中国汇聚,但也令中国错失解决很多关键问题的最佳时机,还顺带打崩一部分中国人的信心。不论新冠疫情或是俄乌战争,还是早点结束为好,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好事。中国的体量和地缘,玩正正当当的阳谋就能顺利实现崛起与复兴,不需要占这些副作用太大的便宜。反而,稍有不慎,这些带有极大副作用的便宜,会坑的中国欲哭无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