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改革开放立法来了!离岸人民币业务、个人跨境投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
本文解读作者 跨境金融研究院 王志毅(微信:wangzhiyi_88),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个人转发,机构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刚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临港新片区全方位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制度规则、完善促进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条例》提及诸多重要内容,例如,银行试点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跨境贸易结算直接凭企业收付指令办理、探索新片区境内个人境外投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
此次《条例(草案)》明确,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授权和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通过制定浦东新区地方法规,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作变通性规定,支持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造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基本规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
新片区定位是对标国际上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港,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建设以前沿产业集群、新型国际贸易、高端国际航运、跨境金融服务为代表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实现临港新片区与境外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快捷联通。
例如,资金自由便利方面:
在临港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
新片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FT账户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外债便利化试点,QFLP、QDLP,放宽跨境资产转让限制,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按照国家部署,试点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
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措施,临港新片区内银行在展业基础上,对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凭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注:今年初发布的外汇局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中,附件一跨境贸易便利化业务操作指引,允许试点银行为优质企业直接凭指令办理业务 )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授权,探索放开临港新片区内境内个人开展境外投资、临港新片区内就业的境外个人开展境内投资。支持金融机构为引进的境外人才提供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
(注:传统项下,境内个人境外投资一直没有开放,目前仅允许机构名义开展境外投资 ,获得ODI审批。曾经上海自贸区尝试退出个人QDII2放宽个人境外投资,因为当年外汇形势发生变化而没有落地。本次在临港新片区内有望继续探索放开境内个人境外投资。)
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者区域资产管理中心。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可以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资金按实际需要兑换,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
(注:今年初发布的外汇局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中,附件六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管理规定 )
以下来源:上海人大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告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发扬立法民主,现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及相关说明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www.eastday.com)、新民网(www.xinmin.cn)、上海人大网、“上海人大”微信公众号上全文公布,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再提请以后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
2022年1月25日至2022年2月8日
二、反映意见的方式
(一)来信地址:上海市人民大道200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三处;邮政编码:200003
(二)电子邮件:lqi256@163.com
(三)传 真:63586556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2022年1月19日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有关事项的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临港新片区发展方面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对新片区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推动新片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从投资自由、贸易和运输自由、资金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便利和人才保障、数据流动、前沿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高质量高效率建设。
二是固化新片区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新片区在投资体制改革、贸易监管模式、金融开放创新、重大风险防范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草案征求意见稿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固化和完善。
三是注重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和国内先进经验。持续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结合新片区实际需求,构筑开放型经济的制度新优势。
四是聚焦前沿产业,进一步完善法制保障。完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氢能产业等前沿产业发展的法制保障,激励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经济创新与产业升级。
三、征求意见的重点
1、如何进一步完善临港新片区全方位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制度规则?
2、如何进一步完善促进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3、其他意见和建议。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深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建设,保障深层次、全方位、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功能定位)
本市推进临港新片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对标国际上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建设以前沿产业集群、新型国际贸易、高端国际航运、跨境金融服务为代表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实现临港新片区与境外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快捷联通。
临港新片区应当建设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第三条(管理体制)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落实临港新片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依法履行相关管理职责。
市人民政府在临港新片区建立综合审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的体制和机制,由管委会集中行使本市有关行政审批权和行政处罚权。管委会实施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的具体事项,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支持管委会的各项工作。浦东、奉贤、闵行等区人民政府应当与管委会加强协作,并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相关行政事务。
海关、海事、税务、金融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和改革开放,并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条(法制保障和政策适用)
根据国家规定,临港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支持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
本市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有关规定不适应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管委会应当会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程序提出调整或者停止该规定在临港新片区适用的建议。
本市出台的适用于特定领域或者区域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临港新片区发展的,临港新片区可以直接适用。
本市需要先行试点的重大改革举措,临港新片区具备条件的,在临港新片区优先试点。
第五条(财政保障体制)
本市建立健全有利于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的财政保障体制,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管理等提供财政保障。
第六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本市促进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逐步放大临港新片区辐射带动效应。
第二章 投资自由便利
第七条(市场准入)
本市应当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清单(特别措施),在临港新片区实施。
临港新片区实行以过程监管为重点的投资便利措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临港新片区根据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总体部署,有序推进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对于国家在其他领域的扩大开放政策措施,临港新片区争取先行先试。
第八条(金融要素平台)
根据国家规定,在临港新片区建设以下金融要素平台:
(一)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便利境外投资者配置全球资源。
(二)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为企业进行仓单交易和仓单质押融资等提供便利;
(三)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支持推出更多交易品种。
第九条(商事制度改革)
临港新片区试行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登记机关对市场主体提交的登记材料实行形式审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确认。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市场主体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临港新片区优化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建立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制度。
第十条(投资及收益转移)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出资、利润、资本收益、资产处置所得、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依法获得的补偿或者赔偿、清算所得等投资及收益,可以依法以人民币或者外汇自由汇入、汇出。
临港新片区内的金融机构可以凭外国投资者无争议的合法收益证明和税务凭证,无延迟办理汇入、汇出手续。
第十一条(外商投资征收补偿)
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不实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临港新片区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实行征收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以非歧视性的方式进行,按照被征收投资的市场价值,及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承担从征收之日起至支付之日止按合理利率计算的利息。
第十二条(境外投资)
管委会对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地方企业开展本市权限内的境外投资项目,实施备案管理。管委会应当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为临港新片区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推动境外投资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贸易自由便利
第十三条(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根据国务院批准在临港新片区内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探索对境外抵离物理围网区域的货物,依据风险情况,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体现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模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配送平台,在指定区域探索设立为区内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的消费服务设施,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经相关部门批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外、临港新片区内的企业可以享受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部分政策。
第十四条(保税维修检测)
临港新片区内企业经批准,可以开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检测业务。维修、检测后的产品,应当根据其来源复运至境外。
第十五条(再制造进口)
临港新片区内企业进口特定类别境外再制造产品的,可以根据国家规定按照新品实施进口管理。
临港新片区内试点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进口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高端医疗设备等旧机电产品用于再制造业务。
第十六条(跨境服务贸易)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临港新片区实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对清单之外的跨境服务贸易,按照内外一致的原则管理。
第十七条(航运服务)
符合条件的国际航行船舶可以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推进“中国洋山港”国际船舶登记,试点实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船舶登记管理制度。根据国家部署,经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可以对登记为“中国洋山港”籍的国际航行船舶开展法定检验、入级检验。
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航运公司或者海员外派机构,可以异地缴纳其船员社保。
根据国家部署,临港新片区内企业经批准,可以试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液化天然气等新型燃料加注业务。
第十八条(围网区内物流仓储服务税收安排)
按照国家规定,对注册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提供交通运输服务、装卸搬运服务和仓储服务等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第十九条(国际航行船舶相关税收安排)
按照国家规定,登记为“中国洋山港”籍的境内制造船舶,从事国际运输或者港澳台运输业务视同出口,给予增值税退税。
按照国家规定,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对其自洋山港离境的集装箱货物,在启运港口岸出发时即可申请出口退税。
第四章 资金自由便利
第二十条(跨境投融资便利)
在临港新片区内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在资金使用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结算银行可直接为企业办理资本金入账业务。临港新片区内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借鉴国际通行的金融监管规则提供便利的离岸金融服务。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授权,开展临港新片区内非金融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稳步放宽跨境资产转让业务限制,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按照国家部署,试点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
第二十一条(跨境贸易结算便利化)
根据国家规定,实施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措施,临港新片区内商业银行在充分了解客户和业务并开展尽职审查的基础上,对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凭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第二十二条(个人跨境投资)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授权,探索放开临港新片区内境内个人开展境外投资、临港新片区内就业的境外个人开展境内投资。支持金融机构为引进的境外人才提供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
第二十三条(便利跨国企业资金管理)
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者区域资产管理中心。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可以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资金按实际需要兑换,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
第二十四条(金融业务创新)
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进入金融期货市场,探索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第二十五条(金融监管和服务创新)
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会同管委会、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沪(临港新片区)机构建立健全临港新片区金融工作协调机制。
临港新片区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与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监管和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临港新片区依托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中心等,支持金融监管部门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监管和服务水平。
根据国家主管部门授权,在临港新片区简化区内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管理。
第五章 人员从业自由便利和人才保障
第二十六条(外籍人员出入境便利和停居留便利)
为临港新片区内经备案的企业或者机构邀请的外籍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签证服务,方便其入境从事交流、访问、商贸、就业等相关活动。
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外国人,可以申请有效期五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符合规定条件的外籍人才,可以申请永久居留。管委会可以推荐在临港新片区内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以及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申请永久居留,上述人员的外籍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随同申请。
本市推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在临港新片区的便利化应用,便于外籍人才在临港新片区居留、学习、工作。
按照国家部署,管委会会同市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动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建设,开展移民融入服务。
第二十七条(外籍人员工作创业便利)
管委会对临港新片区内用人单位聘请或者拟聘请的外籍高科技领域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其他经认定的急需紧缺外籍人才,可以放宽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等限制,符合条件的可以给予两年以上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取得境外高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毕业生,与临港新片区内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给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符合条件的入外籍留学人员,可以直接办理长期海外人才居住证。对在临港新片区内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企业的外籍高校毕业生,直接给予工作许可,其创业经历视同工作经历。临港新片区内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可以招收外籍实习生。
第二十八条(境外职业资格和外籍人员从业)
本市按照国家要求,逐步放开临港新片区内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临港新片区内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可以担任临港新片区内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具体管理办法由管委会会同本市相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户籍和居住证)
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可以在临港新片区申办常住户口。对临港新片区用人单位录用的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申办常住户口时给予政策倾斜。符合条件的国内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经管委会审批,可以在临港新片区申办常住户口。
对持有本市居住证的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国内人才,缩短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年限。对持有本市居住证在临港新片区工作并居住的人员,实行居住证专项加分制度。
第三十条(人才安居政策)
本市根据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可以针对在临港新片区稳定就业且稳定居住的人才实施差异化住房政策。
第三十一条(其他保障和便利)
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境外人才可以享受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用人单位可以为在临港新片区就业的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办理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
第六章 数据流动
第三十二条(国际数据港)
本市根据国家部署,以临港新片区为先导,推进国际数据港建设,构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
第三十三条(数据跨境流动)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制定低风险跨境流动数据目录,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在临港新片区依法开展跨境数据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应当按照要求报送相关信息。
第三十四条(国际数据产业)
本市支持临港新片区推进国际数据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数据经纪、数据运营、数据质量评估等新业态,建立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合规咨询服务、政企数据融合开发等公共服务平台。
本市推动数据中心、云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在临港新片区试点开放。
第三十五条(数字贸易)
本市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建立与数字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数字贸易跨境支付结算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数据服务出口基地、文化产品出口基地等数字贸易领域国家级基地、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探索推进数字贸易规则制度建设,培育国际化的数字贸易品牌。
第七章 前沿产业发展
第三十六条(科技创新策源)
临港新片区应当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布局国际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研发转化平台和重大科学技术设施,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氢能等前沿产业发展,形成全产业链融合的前沿产业集群。
第三十七条(人工智能)
临港新片区探索建立人工智能产品技术示范应用风险补偿机制,运用金融科技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风险管理,鼓励市场主体率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服务水平。管委会可以在全市能效指标框架下自主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鼓励区内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将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列入研发费用的,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第三十八条(生物医药)
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因临床急需进口少量境外已经上市的抗肿瘤药等药品和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经国务院授权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口。进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应当在指定医疗机构内用于特定医疗目的。
临港新片区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自行研制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并按成本收费。
第三十九条(智能网联汽车)
经本市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在临港新片区全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运营。
在临港新片区探索优化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相关准入机制和商业运营制度。
经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批准,通过车端和路端的实时感知检测、云端实时处理,探索在临港新片区特定区域开展高精地图绘制试点。
第四十条(氢能产业)
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项目可以在临港新片区特定区域布局建设,参照危险化学品管理,不视作化工项目。鼓励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离网发电制氢,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在临港新片区率先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及配套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建设和管理。
第四十一条(科技创新激励)
除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外,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以将本单位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或者接受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委托形成的归单位所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或者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十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
第四十二条(产业用地管理)
本市对临港新片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市级单列,与减量化指标脱钩。鼓励临港新片区内存量产业用地提容增效,按照规划和产业导向,存量工业和仓储用地经批准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地下空间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临港新片区鼓励工业、仓储、研发等产业用地多用途混合利用。
临港新片区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竖向开发、分层赋权等土地管理改革创新,在建设用地的地上、地表、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
第四十三条(重点产业税收安排)
对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企业所得税减免。
第八章 风险防范
第四十四条(全面风险管理)
本市建立针对临港新片区的全面风险防范工作机制,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等领域,实行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监管,形成行业自律、业界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综合监管体系。
临港新片区建立涉及检疫、原产地、国际公约、跨境资金等方面的风险监测机制,实现全流程风险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管理。
第四十五条(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管委会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区内企业和相关运营主体建设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创新、风险防范、事中事后监管、政务服务等功能集成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构建特色应用场景。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数据归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管委会会同本市相关部门制定。
本市支持临港新片区推动将产生于区内的市场监管、公安、海关、海事、税务、商务、教育、金融、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公共数据接入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电子证照等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享受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的企业应当接入平台,以满足海关、外汇管理等特殊监管和服务需求,企业应当保证接入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四十六条(信用体系建设)
管委会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可以对守信主体在贸易监管、外汇管理、税收征管、政府采购、招标等方面提供便利;对失信主体依法实施惩戒,相关失信信息依法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失信主体,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
第四十七条(环境保护)
临港新片区应当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综合能源体系,强化光伏和海陆风电开发。
鼓励临港新片区内企业申请国际通行的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认证,自愿与管委会签订高于法定要求的环境保护协议,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第九章 权益保障
第四十八条(企业合规指导)
管委会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企业合规监督评估机制,开展企业合规指导,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开展合规指导,可以引入企业合规师、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第三方开展合规评估。
第四十九条(知识产权保护)
临港新片区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立知识产权市场价格评估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商标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
探索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可以采用风险可控的金融方式提供海关知识产权事务担保。
第五十条(公平竞争)
临港新片区应当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创新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开展竞争政策实施评估和竞争评估,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第五十一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临港新片区依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权益,完善平台型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第五十二条(一站式争议解决)
临港新片区建设一站式争议解决中心。加强临港新片区国际商事纠纷审判组织建设,完善涉外商事纠纷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解决机制。
在临港新片区设立调解组织的,可以向市司法行政部门申请登记。
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及争议解决机构经市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并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在临港新片区内设立业务机构,并接受市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三条(涉外法律服务)
取得相关资质或者当事人指定的外籍人员,可以采用线上或者线下方式出席涉临港新片区相关商事仲裁、调解和斡旋程序。
执业年限满一年的外国律师,可以受聘担任注册在临港新片区内的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鼓励注册在临港新片区内的律师事务所引进获得特许律师执业许可的中国籍涉外法律服务人才。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适用)
本市制定的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在临港新片区的浦东新区范围内可以直接适用。
第五十五条(施行日期)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END
以下作者:跨境金融研究院
根据临港新片区2021年法治工作情况报告,2021年3月,新片区管委会已正式启动《条例》(草案)起草工作,6月召开《条例》(草案)初稿专家论证会,征求市各相关部门意见。持续会同市人大、市司法局推进条例制定工作,将各部门反馈意见吸纳到《条例》(草案)中。10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1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一审,11月3日市人大组织召开临港新片区条例立法座谈会。11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一审审议《条例》(草案)。
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国内首个自贸试验区,自2013年9月设立以来,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围绕金融改革政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例如创设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账户适用于离岸利率、汇率,往往与境内利率、汇率相比更有价格优势),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自贸试验区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等方面率先探索。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启动,率先实施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一次性外债登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除此之外,上海还承担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浦东引领区的重要战略任务。。。
2021年1月6日,人行上海分行发布《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试点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存款账户的通知》(上海银发[2020]247号),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以人民币出资时,可不再开立人民币资本金专户。
2021年5月1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建设的若干意见》(沪府办规[2021]6 号)。11月26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沪府办规[2021]6 号)的细化版本《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沪自贸临管委〔2021〕748 号)。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造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基本规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支持浦东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7月20日,国新办举行浦东引领区新闻发布会,会上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上海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同时,支持上海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在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和展业三原则的要求下,进一步便利企业贸易投资资金的进出,探索临港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助力上海成为新发展格局下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枢纽和桥梁。
2021年8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13号),其中提及以资金自由流动为目标,进一步实施更有利于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体系。
2021年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15号),人行上海总部提到“本币优先”理念,推动落实“凡是外汇能做的,人民币都能做,而且更为便利”。
2021年12月20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公布《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沪自贸临管委〔2021〕720号)从发挥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作用、促进离岸贸易产业集聚、支持离岸贸易项下国际结算和融资便利、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加大“综合保障”力度六方面给予支持。
2022年1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首批试点地区为上海临港新片区、广东南沙新区片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等区域。试点涉及跨境贸易便利化、外债便利化、QFLP、QDLP、跨境资产转让、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外汇登记权限下放银行、取消FDI境内再投资登记、资本项目收入用途放款、境外放款额度调升等多项业务。涵盖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以及2项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能力建设的相关要求。同时,各个试点地区外汇局分局发布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上海临港试点实施细则,全文解读详看:重磅实施细则来了!外汇局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
2022年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在今天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时表示RCEP已经正式生效,我国承诺将在RCEP生效后6年内完成服务贸易领域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转化。建议在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制定跨境资金流动负面清单,在符合“三反”的前提下,除负面清单列明的涉及国家安全及高风险领域的交易外,实现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END
相关阅读:
《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沪自贸临管委〔2021〕720号)
央行上海总部:建议在临港新片区制定跨境资金流动负面清单,实现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跨境金融研究院推荐课程:
1、做业务怕被监管处罚,畏手畏脚怎么办?
还得先打好基本功搞懂政策要点和监管重点。
报名外汇政策合规专栏,紧跟外汇形势,第一时间学习外汇新政,把握市场机会。
2、看明白政策没业务,指标完不成怎么办?
学习《跨境资本流动全体系(2021年线上版)》,八位一线实务讲师带你一只脚踏入外汇内行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