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 2022| 隐私计算:理论、技术、应用与未来
CNCC是由CCF主办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创建于2003年,是CCF旗舰会议,每年于不同城市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八届。每年,IT专业人士相约CNCC每届CNCC,都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群贤毕至的盛会。CNCC是宏观论述技术趋势的大会,具有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的特点,会议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大会论坛、技术论坛、特色活动及展览。为期三天的大会汇聚了图灵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内外顶尖学者、知名企业家等亲临大会,展望前沿趋势,分享创新成果。CNCC得到了国际计算机界的高度关注,ACM、IEEE CS、日本情报处理学会、韩国信息科学学会等国际计算机组织的高层人士都专程来华参加这一盛会。
今年,恰逢CCF创建60周年之际,CNCC又迎来了一次盛会,本次大会以“算力数据生态”为主题,于2022年12月8日至10日,在“东数西算"枢纽节点之一的贵州省贵阳市举办,具体地址是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今年CNCC技术论坛数量达到122个,内容涵盖了“计算+行业、人工智能、云计算、教育、安全”等30个方向。
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2月8日举行的【隐私计算:理论、技术、应用与未来】技术论坛。
在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基础战略性资源,所蕴含的价值日益提升。数据中包含大量的个人隐私,隐私有效保护是数据有序共享、释放数据价值的前提条件。隐私保护与数据有效利用之间如何平衡需要新的理论与技术,隐私计算(Privacy Computing)破茧而出。隐私计算是面向隐私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是隐私信息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时隐私度量、隐私泄露代价、隐私保护与隐私分析复杂性的可计算模型与公理化系统,是面向数据高效治理和利用的核心技术。论坛将邀请隐私计算原创者及知名学者报告该领域的前沿理论、技术与应用,并将在研讨环节讨论隐私计算的研究进展、应用与未来趋势,期待本论坛能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李凤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863计划主题项目首席专家、NSFC-通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等;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大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理事、期刊与出版工作委会副主任、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执行主编等。获2018年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2015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隐私计算(Privacy Computing)的概念、定义及其学术范畴,并于2016年4月正式发表,开创并持续推动隐私计算的学术研究。
王伟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CCF杰出会员,CCF区块链专委常委,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研究网络与系统安全、区块链及隐私保护理论与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等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制行业或国家标准11项。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网络空间安全领域 “中国高被引学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担任Computers & Security等期刊编委。
李凤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题目:隐私计算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服务模式的不断演进,用户数据频繁跨境、跨系统、跨生态圈交互已成为常态,但现有隐私保护方案不能提供体系化的保护,亟需提出完善的隐私保护理论体系。本报告首先介绍了为什么要研究隐私计算、隐私计算学术内涵、与数据安全等其他技术的学术差异,然后介绍了隐私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隐私计算框架、隐私计算形式化定义、隐私计算的重要特性、隐私保护效果评估、算法设计准则、隐私计算语言、隐私计算框架下的取证技术等内容,最后简要介绍了未来发展趋势。
李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等。担任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与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2017年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Google被引超过12000次。
报告题目:隐私计算助力AI合规应用
DT(Data Technology)时代的核心是数据的广泛传播与受控共享利用。个人信息处理者采集包含大量个人隐私的数据,通过模型训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依赖于大量数据,因而对隐私数据合规使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报告首先探讨了AI模型训练和应用过程中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然后介绍了如何基于隐私计算的思想对训练数据进行按需脱敏以平衡AI模型准确率和个人隐私保护,如何高效删除模型中包含的个人数据贡献以满足删除权要求。
王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安全官、浙江省多维感知技术应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副主任、视觉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物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密码学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工作,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级3项。
报告题目:隐私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网络视频等基于多媒体大数据的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由于多媒体数据中包含大量隐私信息,如何对海量异构多源的多媒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进行差异化控制与按需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报告介绍了基于隐私计算架构开发的视频脱敏和分发控制系统,将控制机制贯穿到视频图像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通过策略对视频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差异化分级和脱敏,将延伸控制策略与视频文件绑定,传播过程中根据延伸控制策略控制访问权限,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项目。
邱卫东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科技部863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等。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数据与隐私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特聘兼职电子数据鉴定专家、国家移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特种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等;获2016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报告题目:隐私计算延伸控制应用:策略合规性自动化检测
互联网时代下全球隐私数据泄露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爆发性,世界主要国家已将隐私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欧盟颁布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我国颁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本报告介绍了如何基于知识图谱自动化检测方法解析隐私声明策略的法律法规合规性;还介绍了如何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将隐私计算的延伸控制属性纳入到知识图谱中,结合企业内部安全规章制度和数据处理流程,进一步判断实际数据使用与隐私声明策略的一致性。
刘川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教授、鹏城实验室 双聘研究员
哈工大(深圳)-奇安信数据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鹏城实验室AI靶场研究室主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访问学者;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价值开发与挖掘、数据安全。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报告题目:隐私计算赋能AI靶场—基于鹏城云脑算力网络的模型加工场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流通交易才能释放价值,亟待解决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数据分析人员接触全量数据将导致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本报告首先介绍了一种调试环境与运行环境分离的“模型加工场”体系架构、仿真数据生成方法;然后介绍了基于鹏城实验室构建的AI靶场,以及AI靶场的应用。
邹德清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常务副院长,分布式系统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在云计算安全、软件安全、隐私保护等开展研究,主持NSFC-通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863课题等。获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5部,近年来在重要国际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报告题目:隐私计算应用:云环境下隐私数据流转控制与审计
用户数据和业务托管到云平台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服务模式,云环境中隐私数据流转按需管控和溯源取证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本报告介绍了云环境中用户隐私数据的自动标识、基于隐私计算延伸控制的流转边界管控、隐私数据的流转追踪、基于隐私计算延伸控制的侵权行为判定与阻断、基于隐私计算思想的全流程隐私数据操作审计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详细信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往期推荐:
隐私计算头条周刊(10.30-11.5)
招标 | 近期隐私计算项目招标中标24(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江西银行、光大银行、人保财险)
热门文章:
姚期智院士:数据、算法、算力为何是数字经济核心技术?
附下载 | 2022年隐私计算技术与行业应用报告合集(33份)
招标 | 近期隐私计算项目招标18(联通、不动产、股权市场、银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