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Science︱清华大学潘俊敏课题组揭示IFT-B复合体的组装和稳定的新机制及其在BBSome运输中的新功能

王介玲,潘俊敏 岚翰学术快讯
2024-08-27

撰文︱王介玲,潘俊敏责编︱王思珍,方以一编辑︱杨彬薇


纤毛/真核生物的鞭毛是一类衍生于中心体并突出于细胞表面的古老细胞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真核生物中。在人体中,纤毛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1]。不同物种的纤毛在长度和数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其基本结构和蛋白质组成十分保守。研究发现纤毛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功能,包括运动、知觉感知、信号传导和调控细胞周期等,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和发育至关重要[2-4]。因此,纤毛的结构或功能缺陷往往导致多种疾病或发育异常,包括多囊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征、内脏反转、多指(趾)、骨骼发育异常、不育、脑积水,以及各种综合征如不动纤毛综合征、巴德-毕德尔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 BBS)等,该类疾病被统称为纤毛相关疾病[5]


纤毛的组装、维持和发挥功能都依赖于一种特殊的运输系统即鞭毛内运输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细胞通过IFT将胞质合成的蛋白运送至纤毛组装的位点或纤毛顶端,参与纤毛的组装或维持,同时将周转的蛋白运回胞体[6, 7]IFT蛋白机器包括正向马达蛋白kinesin-II、反向马达蛋白IFT dynein和连接货物蛋白的IFT-A复合体、IFT-B复合体和BBSome[8, 9]。其中IFT-B在正向运输(从纤毛基部到顶端)中分别连接kinesin-IIIFT dyneinIFT-A,并在反向IFT运输中参与BBSome运输,是IFT蛋白机器的核心组分[10-13]IFT-B与马达蛋白kinesin-II相偶联以及参与调控BBSome运输的机理不甚清楚。此外,IFT-B包含有两个亚复合物IFT-B1IFT-B2,其分别由10个和6个亚基组成,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IFT-B复合体在细胞内如何进行组装和保持稳定的。


2022114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潘俊敏教授课题组在i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ssembly and stability of IFT-B complex and its function in BBSome trafficking”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模式生物衣藻作为模型进行科学探索,该研究首先发现IFT38参与了IFT-B与马达蛋白kinesin-II的互作,从而调控IFT的正向运输;揭示了IFT38介导了BBSome在纤毛中反向运输,即从纤毛顶端到胞体的运输,从而解析了BBSome运出纤毛的分子机制;利用不同的IFT-B亚基的突变体,系统研究了不同IFT-B亚基对IFT-B复合体的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亚基对复合体稳定性的特异性作用,以及IFT-B1和IFT-B2对彼此的稳定性互作依赖,最终揭示了IFT-B复合体是通过模块化组装模式而形成的。



IFT是一个极其复杂、被精密调控的高度动态过程,其发挥功能需要由多种蛋白所组成的多个复合体,而这些复合体本身又由不同的亚复合体组成,分别起到连接马达蛋白和货物蛋白进行组装或解聚纤毛的作用。其中,IFT-B在介导IFT火车形成和纤毛发生中起到基石作用,因此研究IFT-B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对IFT的理解。本研究以IFT-B亚基IFT38入手,发现ift38-1突变体完全不能组装纤毛,说明IFT38对于纤毛组装是必需的。通过进一步对IFT38的功能结构域进行截短分析得出,IFT38的coiled-coil结构域主要负责结合其他IFT-B蛋白从而介导IFT-B复合体组装,而C端区域则参与调控正向IFT并在介导BBSome的反向运输中发挥功能(图1)


图1 IFT38的功能示意图

(图源: Wang, et al., iScience, 2022)


接着,本研究利用插入突变和基因编辑技术得到所有IFT-B2亚基突变体和六株纤毛发生严重缺陷的IFT-B1亚基突变体,对IFT-B亚基之间在稳定性方面的相互影响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发现,不同亚基对IFT-B稳定性的贡献是不同的,其中IFT80对于维持IFT-B蛋白的稳定性最为重要(图2)。另外,IFT-B1和IFT-B2的稳定性相互依赖,并且由连接IFT-B1和IFT-B2的四聚体IFT38/57/52/88所介导。


图2 IFT-B稳定性的系统性分析

(图源:Wang, et al., iScience, 2022)


那么,IFT-B1IFT-B2的稳定性相互依赖是否由于二者在组装过程相互依赖?通过对ift38-1ift52-1突变体中IFT-B形成情况分析发现,IFT-B1IFT-B2亚复合体可以分别相对独立形成,而被破坏的IFT-B2IFT-B1则分离为更小的亚复合体(图2)。结合过去报道的体外证据和本研究的体内证据,作者提出新生的IFT-B复合体在细胞内以模块化方式进行组装。


图3 ift38-1ift52-1突变体中的IFT-B复合体分析

(图源: Wang, et al., iScience, 2022)


图4 IFT-B复合体的组装、稳定性和功能示意图

(图源: Wang, et al., iScience, 2022)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IFT-B亚基IFT38入手,发现IFT38是一个关键的IFT-B亚基,不仅介导IFT-B复合体的组装及稳定性,还参与调控正向IFT和BBSome的反向运输。另外,本研究利用12株IFT-B亚基突变体对IFT-B的稳定性和组装方式进行了系统性探究,发现IFT-B1与IFT-B2可以分别独立形成但稳定性却相互依赖,说明二者可能只有形成完整的IFT-B才能在细胞内稳定存在并发挥功能。该结果为理解IFT-B复合体本身的特性及其在纤毛发生中的调控功能提供了新视角。但值得注意的是,IFT38如何调控kinesin-II以及介导BBSome反向运输的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另外,作者结合本研究中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和文献报道的相关数据提出IFT-B以模块化方式进行组装的模型,但IFT-B复合体在体内组装的精确顺序仍是未知的,接下来借助基于定量质谱的Complexome Profiling分析可能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004222017655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潘俊敏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王介玲为第一作者,课题组其他成员朱欣王正茂李学成陶慧也参与了部分工作。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91191, 31972888)的资助。

通讯作者:潘俊敏(后排右一);第一作者:王介玲(后排左一)

(照片提供自:潘俊敏课题组)


通讯作者简介(上下滑动阅读) 潘俊敏,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国家海洋实验室客座教授。现任中国藻类学会副理事长,eLife等杂志的编委。主要从事纤毛生物学与微藻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PNAS、Development Cell、Current Biology、EMBO JOURNAL、elif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欢迎扫码加入岚翰生命科学:文献学习2

群备注格式:姓名-单位-研究领域-学位/职称/称号/职位

往期文章精选

【1】NAR︱PGG.MHC: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数据库和分析平台

【2】NAR|王晨飞团队合作建立肿瘤微环境单细胞转录组学数据库TISCH2

【3】iScience|西北大学赵新锋/李倩团队建立血管紧张素II受体1型受体(AT1R)双位点固定化方法并用于非激动活性配体筛选

【4】PNAS︱温州医科大学池在龙团队发现微小核酸药物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表观调控机制

【5】Nat Commun︱刘瑾/陈琳团队合作发布既能处理复杂相关水平多效性又能探究共同遗传病因的孟德尔随机化方法

【6】NAR︱蔡玲/王刚/金坚团队合作揭示和靶向前列腺癌中EZH2的双重功能

【7】J Cell Physiol︱华进联团队建立不同细胞来源的猪iPSCs诱导体系并探讨其差异

【8】JCI Insight︱苏文如/郑颖丰团队在眼免疫性疾病的炎症控制和临床靶向防治领域取得新进展

【9】APS 综述︱果德安/吴婉莹团队聚焦天然药物研发中异质性空间分布评述质谱成像技术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0】Pharmacol Res︱于海杰/马丽娟课题组发现雷公藤红素抗癌作用新机制

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1】全国循证医学 Meta 分析与网状Meta研讨会(2022年11月12-13日 )【2】宏基因组与代谢组/脂质组学R软件数据可视化研讨会(2022年11月26日 )【3】2023国自然标书撰写与课题设计专题研习会(2022年11月12-13日 )欢迎加入“岚翰生命科学” ”岚翰生命科学“ 诚聘副主编/编辑/运营岗位 (在线办公)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阅读)

[1] Brown, J., and Witman, G. (2014). Cilia and Diseases. Bioscience 64, 1126-1137.

[2] Pazour, G.J., and Witman, G.B. (2003). The vertebrate primary cilium is a sensory organelle. Curr. Opin. Cell Biol. 15, 105-110.

[3] Marshall, W.F., and Nonaka, S. (2006). Cilia: tuning in to the cell's antenna. In Curr. Biol., Volume 16. pp. R604-614.

[4] Hsu, K.S., Chuang, J.Z., and Sung, C.H. (2017). The Biology of Ciliary Dynamics.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9.

[5] Reiter, J.F., and Leroux, M.R. (2017). Genes and molecular pathways underpinning ciliopathies. Nat. Rev. Mol. Cell Biol. 18, 533-547.

[6] Kozminski, K.G., Johnson, K.A., Forscher, P., and Rosenbaum, J.L. (1993). A motility in the eukaryotic flagellum unrelated to flagellar beati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90, 5519-5523.

[7] Rosenbaum, J.L., and Witman, G.B. (2002).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Nat. Rev. Mol. Cell Biol. 3, 813-825.

[8] Cole, D.G., Diener, D.R., Himelblau, A.L., Beech, P.L., Fuster, J.C., and Rosenbaum, J.L. (1998). Chlamydomonas kinesin-II-dependent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IFT): IFT particles contain proteins required for ciliary assembly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ensory neurons. J. Cell Biol. 141, 993-1008.

[9] Taschner, M., and Lorentzen, E. (2016). The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Machinery.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8, a028092.

[10] Jordan, M.A., Diener, D.R., Stepanek, L., and Pigino, G. (2018). The cryo-EM structure of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trains reveals how dynein is inactivated to ensure unidirectional anterograde movement in cilia. Nat. Cell Biol. 20, 1250-1255.

[11] Eguether, T., San Agustin, J.T., Keady, B.T., Jonassen, J.A., Liang, Y., Francis, R., Tobita, K., Johnson, C.A., Abdelhamed, Z.A., Lo, C.W., et al. (2014). IFT27 links the BBSome to IFT for maintenance of the ciliary signaling compartment. Dev. Cell 31, 279-290.

[12] Liew, G.M., Ye, F., Nager, A.R., Murphy, J.P., Lee, J.S., Aguiar, M., Breslow, D.K., Gygi, S.P., and Nachury, M.V. (2014). The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protein IFT27 promotes BBSome exit from cilia through the GTPase ARL6/BBS3. Dev. Cell 31, 265-278.

[13] Nozaki, S., Castro Araya, R.F., Katoh, Y., and Nakayama, K. (2019). Requirement of IFT-B-BBSome complex interaction in export of GPR161 from cilia. Biol Open 8, bio043786.


本文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岚翰学术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