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岁末盘点 01 | 2022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不开心的野兽 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 2024-03-20

2022


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2023年已悄然而至。回顾2022,国内中世纪哲学(从早期教父哲学到晚期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产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教父哲学研究仍然呈现蓬勃生机,唯名论、神秘主义等论域也各放异彩。以下为2022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的重要研究目录,以供参考。由于编者学历所限,所举文献条目多有遗漏,望各位读友海涵,欢迎补充。


作者简介:任育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2022级硕士



Part.1

会议、活动与讲座


1. 第三届全国中世纪哲学论坛暨“跨文化视野的中世纪哲学”学术研讨会



简介:本次会议在浙江大学举办,围绕“跨文化视野”汇聚对中世纪哲学的多元阐释。其范围上承古希腊晚期哲学,下启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与当代分析哲学传统亦有渊源,乃至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开出新方法、新范式和新生命。


活动详情>>


2. “从奥古斯丁经阿奎那到近现代”学术论坛



简介: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邀请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4位专家学者与4位青年学者。8位学者不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报告发言,还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活动详情>>


3.“生活形式与中世纪哲学”系列讲座



简介:本系列讲座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开设,法国古代哲学史家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提出的古代哲学作为“生活方式”(Way of Life)的命题在国际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改变着学界对哲学的理解,另一方面提供了新的哲学史研究范式。此次系列讲座的主旨就是将以阿多的哲学研究思路为视角,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教授教父哲学与中世纪哲学中的相关理论,借此打开中世纪哲学新的研究和理解视角。


活动详情>>


4.第六届教父哲学论坛:教父哲学及其影响史



简介: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举办,主题为教父哲学及其影响史,教父哲学一方面承接古希腊哲学理性的思辨传统,另一方面继承了希伯来信仰的传统。在两希文明的碰撞交融中,教父哲学家们所提出的理性与信仰、恩典与自然、启示与真理等问题成为此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们难以绕过的重大话题。教父哲学也由此影响了中世纪、近现代、德国古典乃至当下的哲学思潮。


活动详情>>



Part.2

专著与译著


专著


《奥古斯丁早期意志哲学研究》

作者:花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2-10

ISBN:9787100216036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简介:对于奥古斯丁早期意志哲学的演进,国际学界大致有两种解释路径,即以彼得•布朗为代表的革命论和以卡罗尔•哈里森为代表的连续论。通过细致爬梳奥古斯丁的早期著作,本书试图提出变革论的解释路径,并为奥古斯丁的自我评断进行辩护。通过检审“意志”概念的发源史,论述其与神义论的关系,本书认为,在4世纪90年代中期密集注释《罗马书》的过程中,奥古斯丁逐步深化自己的意志哲学,使之与“恩典”概念经历复杂的关系摇摆,但最终承认“上帝的恩典占了上风”。与此同时,不同于使徒保罗“刚强的良心”,奥古斯丁在其意志哲学的演进中实际肇始了一种“受折磨的良心”,由之深刻塑造了后世西方的道德心理学。



译著


1.《上帝之城:驳异教徒》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译者:吴飞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2-1

ISBN:9787542672230

译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简介:《上帝之城》,是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晚年完成的代表作。


在公元410年罗马城遭到北方民族的攻陷和洗劫后,奥古斯丁开始思考罗马帝国在基督教思想中的位置,花了十余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确立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分立的世界历史观。《上帝之城》前十卷用于批判罗马,后十二卷用于阐释两座城各自的形成、发展和结局的历史。他在此书中全面总结了自己各方面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阐释了他的政治神学,成为其一生思想的总结。奥古斯丁主义主导中世纪天主教思想达八百年之久,《上帝之城》更是深刻影响了此后的基督教思想、政治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教格局。



2.《自由意志:古典思想中的起源》

作者:(德)迈克尔·弗雷德

译者:陈玮、徐向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2-8

ISBN:9787108073563

译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

书籍详情>>


简介:“意志”“自由”以及“自由意志”向来是哲学史上受争议最多的概念,这些繁杂与无休止的争议,恰恰反映出它们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在古代,人们从何时开始认为人类具有自由意志?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这时使用的是怎样的自由意志概念?这个概念从一开始是否就具有缺陷?弗雷德凭借深厚的哲学素养,结合文献学的方法,在宏大的视野下同时关注文本细节,为这些争论引入了极富启发的视角和新的解读可能。



3.《奥古斯丁书信集》(第一卷)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译者:石敏敏、花威

总主编:章雪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9

ISBN:9787520397698

丛书: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经典集成

译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简介:《奥古斯丁书信集》收入奥古斯丁致友人的书信三百多封,内容涉及神学、哲学、历史、人生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奥古斯丁思想和中世纪哲学的重要文献。



4.《政治与爱的秩序》

副标题:一种奥古斯丁主义的民主公民伦理

作者:(美)埃里克·格雷戈里

译者:李晋、马丽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2-3

ISBN:9787100200554

译者单位:加尔文神学院;康奈尔大学


简介:奥古斯丁并不是自由主义者,但他是最早明确提出自由意志理论的哲学家。本书中,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埃里克·格雷戈里分别以神学、女性主义和政治哲学为切入点,提出了对奥古斯丁主义思想、自由主义公民伦理的全新解读。通过分析以莱茵霍尔德·尼布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程序主义和以小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公民自由主义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奥古斯丁主义及其与如何构想和施行政治间的相互作用,格雷戈里合理重构了奥古斯丁式自由主义。


通过广泛检视奥古斯丁的著述,以及不同立场的学者对这些著述的接受,格雷戈里确立了两个经典的主题:爱——及与爱有关的关怀、团结、同情等概念;罪——及与罪有关的残忍、邪恶和褊狭的利己。通过详实的论述,本书既拓展了当代奥古斯丁主义者对自由主义的想象,又丰富了自由主义者对奥古斯丁主义的认识。对于关注基督教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和宗教在自由主义社会中的作用的人来说,格雷戈里的这部作品可以激发全新的讨论。



5.《中世纪的身体》

作者:(英)杰克·哈特内尔

译者:徐仕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11

ISBN:9787559853264


简介:本书是一部关于身体的中世纪文化史,从身体的角度逐一审视了中世纪人们对身体的认知,依次从头部、五感、皮肤、骨头、心脏、血液、手、腹部、生殖器、脚各主要部位,展现了中世纪人的生死观念和日常图景,解读了其感受和思考身体性自我的方式,并由此反映出中世纪的社会观念和历史文化。


在中世纪生活的各方各面,身体都是重要议题。一方面,它被视为体内各元素相互平衡、与体外环境相互协调而运作的整体,也是实践医学观念的场所;另一方面,它具有复杂而奇妙的象征含义,人们既有可能凭借身体获得某种共通的内在体验和身份认同,也有可能因其差异而产生恐惧进而相互仇恨。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人们如何探索、理解、幻想科学主义盛行前的世界。



6.《奥古斯丁的人生智慧》

副标题:被他的大能转变

作者:(英)布雷

译者:王虔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2-7

ISBN:9787542662835


简介:在本书中,历史学家杰拉尔德·布雷探索了奥古斯丁这位非凡的人物,研究了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对人生的态度和作为真理教师的工作。布雷使用奥古斯丁的许多著作——包括他的经典自传《忏悔录》——见证了奥古斯丁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持久的意义。



7.《窥道路向(论“不异”)》

作者:(德)库萨的尼古拉

译者:高语含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2-4

ISBN:9787100208208

译者单位:图宾根大学哲学系


简介:《窥道路向(论“不异”)》(Directio speculantis seu de non aliud)(1461/62)是库萨的尼古拉的晚年作品,作为库萨自《论有学识的无知》(De docta ignorantia)以来对神的超越性与神性认识的一系列反思之总结与终点,被视为其最抽象的著作。库萨在书中首次提出了作为绝对者之称谓的“不异”(non aliud)概念,将之作为全书的线索,库萨认为,一切受造的万有均被规定为某种或此或彼的差异者,而绝对者内部单纯的同一性超越了所有差异;它由此作为“不异”,同时规定了自身与一切自身同一的万有,由此对绝对者的超越性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阐发——在库萨看来,惟有“不异”作为最适宜于绝对者的称谓能将这种超越性推向极致,而也惟有在保障了绝对者的超越性后,我们才能真正思入这一超越者的内在性,这种内在性并非泛神论意义上简单的神与万有的同一性,而是即超越即内在,被构想为与万有不处于任何差异关系中的“不异”与存在者的切近性。该著以对话体形式阐明了“不异”之作为神的概念、存在与认识之原则、三位一体的表达、存在的条件等等功能,并由此回应了实体与偶性、作为可能性的质料等中世纪哲学的经典论题。对话后附有关于“不异”概念的一系列论题。



Part.3

论文


1. 谢地坤:“在真理探索与灵魂拯救之间——埃克哈特神秘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2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abstract


论文以德国神秘主义思想家埃克哈特为研究焦点,分析其思想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同时兼论中世纪德国神秘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考察它对后世神学和哲学的影响。论文由此指出,理性思辨与宗教信仰的矛盾是人类探索真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理性意识的提高,人类最终一定会揭开神秘主义之谜,走向通往真理的光明大道。


2.王晓朝:“发生学的方法何以自觉——以奥古斯丁为例”,《南国学术》,2022年第4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院]


abstract


方法论的自觉是学科成熟的表现,而发生学的方法则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在新时代,如何建设新文科,既要反思发生学的方法,也要考察发生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在这方面,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奥古斯丁可以作为一个参照。首先,跨文化的视野是发生学方法论的第一重要素,也是发生学方法论的宏观层面。从文化的角度看,奥古斯丁一直在古希腊、拉丁、迦太基、犹太、波斯等文化间往返穿行,乃至于最终用基督教信仰整合罗马帝国文化。罗马帝国虽然在政治上是统一的,但在社会、思想、信仰等方面尚未整合,多文化并存仍是常态,文化间的对立与对抗并不罕见。这一文化处境,决定了奥古斯丁的视野是跨文化的,而非传统单一文化的。其次,起源分析法是发生学方法论的第二重要素,也是发生学方法论的中观层面。奥古斯丁既在一般的层面讨论宇宙万物的发生和起源,又在具体领域中谈论某类事物的发生和起源问题。他还从时间意识入手,探讨人类历史的起源、进程和终局,把溯源的范围扩展到人类社会。最后,文本诠释法是发生学方法的第三重要素,也是发生学方法论的微观层面。奥古斯丁不仅是个实践的解经家,而且有相当程度的方法论的自觉。他总结了解读《圣经》的基本方法,指出有三个办法可以消除由陌生的记号所引起的理解上的困难:学习希伯来语和希腊语,比较各种译文,对文本进行语境分析。奥古斯丁虽然没有自觉地提出发生学的方法,但他的思想方法已经具备发生学的三个要素。尽管这些要素在奥古斯丁思想中尚未成爲“自觉的”存在,但却赋予他的思想以丰富的现代意义。在新时代,之所以要总结反思奥古斯丁的发生论思想,目的是为了创建中国发生学。其中的基础性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继续完成尚未有汉语译本的古希腊罗马哲学原著的翻译工作;另一方面,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认识总结古希腊罗马哲学方法论,完成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化的过程。


3. 吴天岳:“智能的阴影——大阿尔伯特《论灵魂》中的理性灵魂”,《外国哲学》,2022年第1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


abstract


大阿尔伯特的哲学长期被学界不公正地遗忘。本文选取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阿尔伯特理智理论为切入点,深入讨论人的理性灵魂的本体论地位及其与身体的关联。在重构亚里士多德传统的理性灵魂论难题基础上,本文将深入分析阿尔伯特所借用的理性灵魂作为“智能的阴影”(umbra intelligentiae)的比喻,展示阿尔伯特如何在新柏拉图派的流溢宇宙论中思考理性灵魂与理智的本体论地位,它拓展了一种不同于经典质形论和实体二元论的独特方案。希望本文既能就国际学界有关阿尔伯特人性论的论争有所贡献,也能为汉语学界认真对待他的庞大哲学遗产铺下一块基石。


4. 孙嘉阳,王东:“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求是学刊》,2022年第49卷第1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abstract


在哲学问题演化的历史中,邓·司各脱的个体性理论不断被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等视为现代哲学精神或观念,比如主体性或自我意识理论甚至物活论的萌芽。然而,在重新诠释司各脱的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去结合他自身所处的哲学语境,弄清他的个体性议题本身的来源、相关或所属的问题域,以及这些问题域之间是如何通过彼此间的结合而最终生产出个体性概念的一系列具体的过程。一些从事司各脱研究的学者们倾向于孤立地强调他的个体性概念。然而事实上,在司各脱的哲学系统中,个体性概念绝非一个孤立的存在,相反,它演化与形成的过程嵌入在一系列具体与缜密的并且是综合性的逻辑论证背景之中。具体与深入地来说,个体性概念必须通过结合共性、普遍性的哲学讨论才能在论证中合法地推导出来。


5. 雷思温:“类比的崩溃:中世纪晚期的单义性革命与一本二元问题”,《哲学研究》,2022年第5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abstract


自阿奎那将亚里士多德主义系统地整合入基督教神学后,基督教神学与存在论的类比学说就发生了整体性融合。相比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论与基督教神学的融合,这一基督教的“存在论神学”具有更深的危机和张力,并产生了存在论系统中上帝的超越性与内在性无法整合的困境。这一困境在14世纪造成了“类比的崩溃”,致使存在的类比学说分裂成两条单义性道路:埃克哈特、库萨等依据神性单义性所建构的一本之路,以及司各脱、奥卡姆等凭借心灵内在单义性所建构的二元之路。这一分裂意味着基督教语境中的“存在论神学”在一本与二元关系上的无法调和,从而塑造了路德、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前提。此外,中世纪晚期发生的这一崩溃还造成了深刻的思想革命与近代效应。


6. 高源:“生命的多维棱镜:奥古斯丁情感冲动伦理观新探”,《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情感冲动作为伦理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欧洲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不同于古希腊尚智主义情感道德观,奥古斯丁将摆脱冲动干扰的圣哲之境视为一种道德缺陷。深入研究奥古斯丁对古代冲动哲学的诠释,我们发现,他把希腊古典流派所谓的心灵运动偷换为了“情感”。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其无视传统冲动心理学与伦理观的立场,恰恰相反,这是其从生命的多维棱镜出发进行了价值批判与道德观念更新。奥古斯丁晚年所展示的多维生命价值域对我们反思情感心灵冲动的本质及其现实道德伦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镜鉴。


7. 石敏敏:“论奥古斯丁的身心观念”,《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22年第8卷第1期,[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bstract


奥古斯丁常被视为典型的柏拉图主义者,本文则透过考察奥古斯丁的身心观念,论证其哲学观念中“非柏拉图主义”和“超越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成分。首先,本文论证奥古斯丁并不是一贯地使用柏拉图主义的典型的身体和灵魂的二分法,他还使用体、魂和灵的三分法,随论述需要而取用,既有别于传统柏拉图主义的二分法,也有别于激进柏拉图主义的三分法。其次,本文论证奥古斯丁在体、魂和灵关系的观念上,强调体、魂和灵的统一性,既有别于传统柏拉图主义的灵魂与身体分离的观念,又有别于激进柏拉图主义的体、魂和灵三者完全分离的思想。本文论证了奥古斯丁的身体观念,指出他肯定身体的自然正当性,一反柏拉图主义传统否定身体的做法,推动了现代身体观念的形成。


 8. 胡艾忻:“情感作为符号——奥古斯丁与西方情感理论的实践转向”,《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11期,[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abstract


奥古斯丁的情感概念具有显著的符号特征,而情感符号指示的“实事”则是意志的行动。正因为情感只是意志行动的符号,所以在奥古斯丁对情感现象的分析中,同一个情感样态能呈现出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伦理-道德意义和多样化的语义结构。由于意志的行动从人的角度观察具有自由的属性,故自由也内嵌于奥古斯丁的情感概念中。本文论证的命题“情感作为意志行动的符号”旨在对当前奥古斯丁情感理论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范式提出反驳。


9. 胡艾忻:“爱的德性与奥古斯丁的幸福伦理学”,《哲学研究》2022年第10期,[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abstract


奥古斯丁借助德福一致的伦理学原则,把爱规定为“真德性”,使爱获得了一个目的论的视域,显示出自足的特征。爱的自足性不仅为自然人开辟了内在的伦理学领域,也为人类的共同生活与个人生活提供了新洞见。持爱德者不仅能基于自身与自身之本然所爱的关系把共同生活抽象为“社会生活”,还能依靠自由这一反身能力克服个体生命的目的自我指向性,把自身的所有伦理-道德意识集中于绝对的他者。于是,持有爱德的心灵,其实质为“无己的自我”,它亦是幸福生活伦理实践的真正主体。


10. 陈广辉:“奥古斯丁论原始质料——以对柏拉图‘载体’概念的延续和转变为中心”,《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abstract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十二卷和第十三卷中对原始质料的论述,被认为是基督教对原始质料的经典论述。通过分析、比较柏拉图和奥古斯丁的相关文本,一方面揭示出奥古斯丁的原始质料在形质论的层面上延续了柏拉图的“载体”概念,由此确立形质论在基督教宇宙论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表明奥古斯丁在创世论的层面上用无中造有的原始质料取代始终存在着的载体,由此塑造出基督教的创造宇宙论。


11. 阙玉叶,黄传根:“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目的论及其与奥古斯丁的比较”,《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2年第39卷第4期,[作者单位: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bstract


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目的论后来被整合到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之中而被硬化为教条,为基督教神学家所利用和发展用以证明“上帝存在”的核心思想,但是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目的论是内在的宇宙目的论,与基督教神学的外在主义宇宙目的论有着根本的区别。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目的论中并不存在基督教神学意义上的“上帝存在”的证明,他强调一种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内在于宇宙的“最终目的” ,并将“最终目的”视为宇宙中一切秩序的根源。与此相反的是,基督教神学家主张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宇宙目的的存在,强调一种超自然的终极目的的存在,并将这种存在视为“上帝存在”。而通过与奥古斯丁宇宙目的论的比较则能更好地说明这些区别。


12. 濮荣健:“普罗提诺的‘太一’和奥古斯丁的灵魂观”,《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abstract


普罗提诺用“太一”和无损的流溢完善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存在和理念之上的“太一”流溢出理智。“太一”不仅是理智的形式,也是理智沉思的对象。理智流溢出世界灵魂,世界灵魂流溢出个人灵魂。身体只是出逃灵魂的监狱。个人灵魂可以用沉思上升到理智,如与流溢的“太一”合一,就回到了生命的源头,实现真正的自我。奥古斯丁更新了普罗提诺关于自我的概念,提出了内感官和普世语言,不仅发展了实在论,并用流溢和记忆等解释三位一体的上帝。人是平等的,拯救在今生开始,普罗提诺的内在旅程比奥古斯丁的更加纯粹。


13.  杨增艳:“库萨对阿奎那存在类比学说的突破及其意义”,《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6期,[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abstract


存在类比是阿奎那用以解释无限者与有限造物之关系的经典学说。但存在类比也潜藏着将无限者与有限造物放诸于同一存在链条之中,从而消解无限者之超越性的危险。为了回应中世纪晚期教会对维护和提升上帝超越性的要求,库萨以“极大”学说为基础,一方面以包容-绽开的结构瓦解了无限与有限之间层级性的存在秩序,有限者无法经由层级中介而逐级渐次地返归神圣无限者;另一方面通过强调有限与无限的非比例性,否定了有限者与无限者的可类比性,有限理智无法理解神圣超越者。库萨对阿奎那存在类比学说的突破和翻转,无疑强化和提升了上帝的无限性和超越性,与此同时也加深了上帝的隐匿性和不可理解性。


14. 齐飞智:“德尔图良论福音和律法的关系:以种子比喻为中心的查考”,《圣经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abstract


为了应对马克安的挑战,德尔图良以果实和种子的关系来比喻福音和律法的关系。本文基于这个比喻来探讨德尔图良对福音和律法之关系的思考。其中,他一方面继承公元2世纪反马克安的思想成果,以预表论的解经方法、信仰法则和使徒统绪来阐述福音和律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容纳二者的差异,论证与万物同归于一的基督和出于神圣安排的历史性展开之间的有机统一,承认福音取代和超越律法的合理性。可以看到,德尔图良的种子比喻同时涵盖上述两种维度,体现了他对查士丁、爱任纽以及马克安的综合与改造。


15. 杨洁:“迈蒙尼德论‘复活’”,《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abstract


复活是迈蒙尼德最受争议的神-哲学议题之一。在“评Ḥelek”中,为反对人们出于自利而履行诫命、敬拜上帝,迈蒙尼德取消了复活的终极性,将复活视为达到终极目的来世的一种激励手段。在《论复活》中,迈蒙尼德进一步将复活还原为一种暂时的超自然神迹。尽管迈蒙尼德所说的复活的确是身体复活,也强调复活是犹太教的根基性原则之一,但他架空了传统赋予复活的内涵,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复活观表面相似、本质有别的新复活观。


16. 张娟娟:“奥卡姆指代理论及其符号化解释”,《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9卷第4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bstract


指代理论是中世纪逻辑学取得的重要成就,奥卡姆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逻辑学家。奥卡姆通过句法和语义两种不同方式对人称指代进行了划分,探究了直言命题形式中主项和谓项所具有的指代性质,奥卡姆指代理论中最核心的成果是“量词”。现代逻辑符号语言可以为奥卡姆指代理论提供新的解释,从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和个体域等方面揭示奥卡姆的量词逻辑思想。通过这种符号化解释可以发现,奥卡姆指代理论超越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并孕育着现代量词逻辑理论的胚芽。在逻辑学发展史上,奥卡姆指代理论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往期回顾


岁末盘点01 | 2021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岁末盘点01 | 陈广辉:2020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岁末盘点02 | 2021年国内文艺复兴研究文献索引

岁末盘点03 | 2021年国内宗教改革研究文献索引



近十年来,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研究在国内广泛兴起。为凝聚共识,拓宽视野,共享资源,我们决定创办“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主要服务国内学界,优先推介国内文艺复兴(以及与之相关的中世纪哲学和宗教改革思想)、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动态,以期为国内文艺复兴和近代哲学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目前,公众号联系方式为renaissancethought@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康美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