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经》:品德始于谦卑,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几乎所有的卦里都是有好也有坏,有吉也有凶,只有谦卦里六爻皆吉。


谦卦上卦坤为地,下卦艮为山。



就卦象来看,高大的山隐藏于地下,就好像一个人虽然内满如山,积累得很厚实,但是外表却和常人一样,别人看不出来。


谦虚的人,有修养,故而受人尊敬,即便地位低下,他人也无法超越。


谦,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更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谦逊,是做人的美德


谦卦卦辞说:“谦,亨,君子有终。”


谦则亨,不必有别的条件。君子能够终生坚持谦德。


《尚书》也有言:“满招损,谦受益。”


谦逊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积极进取,获得丰厚的回报。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和谢希深、尹师鲁二人,共同为一处驿舍写文章。


三人深思熟虑,各自成文。谢希深的文章字数最多,尹师鲁的最少,全文只有三百多字。


但是尹师鲁的文章结构严谨,遣词造句恰到好处。欧阳修读后,赞叹不已,深感佩服。


晚饭后,欧阳修便去找尹师鲁,诚恳地向他请教写文章的技巧。


尹师鲁被欧阳修虚心好学的精神打动,就将自己写文章的心得与他分享,并认真点评欧阳修的文章。俩人谈诗论文,直至深夜。


回到家后,欧阳修便按照尹师鲁的建议,字斟句酌,重新撰文。新文章内容精炼、用词恰当,比尹师鲁的文章还要简短。


尹师鲁读后,不禁大赞欧阳修进步快,可谓一日千里。


挑剔别人的缺点容易,正视自己的不足很难。


谦逊的人,懂得对自己负责,虚心求教从而完善自身。


心怀谦卑,积极进取,才能实现高远志向。



谦和,是待人的修养


《易·系辞下》中言:“谦者,德之柄也。”


谦,是立德之本。德行高尚之人,都谦和有礼,与人为善。


所谓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修身立德是做人的根本,唯有谦德守礼、德行合一,才能赢得众人拥戴。


曾国藩就是通过进德修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曾国藩初入京城为官时,浮躁、傲慢,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上司、同事都不愿意与他结交,导致他在官场上举步维艰。


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立为座右铭,每天坚持记日记反省自己的言行,修身立德。


在与人相处时,他开始变得谦和有礼、平易近人,不再刚直方正、目中无人。


当时,自恃才高的金安清,想结交曾国藩谋官职,先后六次来拜见曾国藩。曾国藩知道他虽有才华,但心术不正,是个小人 ,所以避而不见。


但是,金安清不死心,第七次终于想方设法见到了曾国藩。曾国藩虽然心里不愿意与他结交,但还是放低姿态,谦和友善地接待了他


众人不解为何曾国藩会对一个小人这样谦恭,他却认为,这类人可以敬而远之。


与人为善,尊重别人,别人也会恭敬相待。即使是小人,也会因为受到尊重而心存感恩,不会为难友善待他之人。


正因为他德行合一、谦和友善,曾国藩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拥戴。


唐代名臣魏征曾言:“人谦下,德归之。”


地势低洼,水流会积聚;而人放低姿态,对别人谦和有礼,品德自然具备。


谦和待人,不是低声下气、谄媚奉承,而是彬彬有礼、以德服人。


修得谦和心态,则能抵达修身立德的至高境界,赢得众人尊重。



谦守,是处世的格局


谦卦初六爻的《象辞》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牧”是守的意思,“卑以自牧”就是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


为人处世,唯有谦卑自守,才能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为自己带来好运和福气。


曹操身边有两位谋士杨修、荀攸,二人都很有才华,命运却完全不同。


杨修恃才自傲,不懂得收敛自己,最终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杀害。


当时,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进不能取胜,退怕人耻笑,左右为难。


一天,军中请示口令。曹操说“鸡肋”,众人疑惑,唯有杨修开始收拾行李。


他解释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由此推测魏王曹操要撤兵。


众人恍然大悟,也都开始收拾行装,准备撤离。


曹操得知后大怒,说杨修惑乱军心,便下令杀了杨修。


曹操生性多疑,不会容忍别人看穿他的心思,表现得比他睿智。


杨修才思敏捷,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丢了性命。


而荀攸则懂得谦守、大智若愚,外表文弱胆小,但是内心却洞察一切。


他军事才能卓越,妙计百出,帮助曹操多次取胜,然而他从不多说一个字。


荀攸足智多谋,能够保守秘密,又懂得藏拙,曹操十分器重他,为他封爵,荀攸死后,又被追加谥号敬侯,备受后人尊敬。


《老子》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意思是正直的人像屈服,灵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迟钝,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


真正的智者会表现得笨拙、木讷,但是他们内心通透,洞悉一切,关键时刻他们才会显露才华。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之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抱朴子•微旨》)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古代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现就这两方面分述如下。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即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应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指出,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着“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教崇尚自然,历来就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早在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的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上,就积极鼓励全国道教徒“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并对“植树护林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发表了《中国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并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道观的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中国道教协会于2003年初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对民勤县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提出“生态道观”理念,举办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生态道观就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实现道教所追求的人间仙境。2006年,第一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前身)召开,通过的《秦岭宣言》提出了致力于营建环境友好型道教宫观的奋斗目标。2007年,第二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举行,提出了7项具体任务,如将宫观的土地使用和管理纳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之中等。2008年,第三次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召开,“生态道观”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也得到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论坛发布了《生态道观茅山宣言》,要求各地道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幅度提升住观道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区人群相协调的良性生态圈”。这使营建生态道观的活动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为道教参与环境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积极开展环保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形成了《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8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向各地省(市)级道教协会下发。《纲要意见》要求各地方道协、宫观进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将宫观的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宫观的目标中,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纲要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护道教宫观周边的水资源等;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导道教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环保,如倡议在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中,都要突出生态保护宣传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即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即是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谦守藏拙,以全其身。



道教劝善,劝的是每一颗迷途知返的心!

古训:凭谦和做人,凭正直做事,凭底线处世!

《庄子》中流传至今的四大名句,感悟道家智慧!

老子智慧:退就是进,给就是得!

人生四境界: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道德经》:良好的心态,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修行之中唯有少私寡欲,才能见得朴素道心!

《淮南子》精华六句,用心读完有可能“悟道”!

《周易》:人生三大守恒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