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年聚会多,道医教你如何饮酒不伤身!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中华的酒文化从古至今渊源流长,少量饮酒可以行气活血,保护心血管功能,但不论何种美酒都有个量的限制,过犹不及。历史上饮酒过多伤害身体、耽误要事甚至丧失江山的比比皆是。


喝酒养生,酒醉伤身,酒对人体的伤害为“五伤”,分别是:伤胃、伤肝、伤肠、伤神、伤心。前两个大家都知道,酒精解毒通过肝脏自然会加重肝脏负担,酒喝多了很多会直接入肠道,伤害肠粘膜造成肠道溃疡,便秘或者腹泻甚至穿孔,伤神主要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经常醉酒的人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急剧减退,最后会造成老年痴呆早发,伤心是结果也是最后的结论,不仅指喝酒伤害心脏,而且指喝酒后人容易郁闷,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但是酒却是男人不可或缺的东西。



道家养生中的饮酒禁忌


道家除了主张饮酒适量外,道士们在养生实践中还总结出一些饮酒宜忌:


1、饮酒宜缓


“凡欲饮酒不欲速,速则冲破肺。肺为五脏之华盖,固不得损。损即多涕洟兼患肺气、肺痿、咳嗽之疾。若患劳风、风疳、五痔人, 切须忌之。若患风人加之药物浸酒,不令甚醉。” 饮酒过速,不仅伤身,还容易醉酒,从现代科学而言,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 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


2、饮酒宜暖


“不问四时,常吃暖酒弥佳。若冬月但杀冷而已,不要苦热,热即伤心肺。凡是饮食皆不欲热吃,非独热酒耳。” 酒宜热饮,利于养胃。


3、饮忌空腹


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4、酒后忌风


饮酒不欲风里坐卧,袒肉,操扇,盖缘毛孔悉开,不欲使风入,风入即令四肢不遂兼风,手足瘫痪等皆由斯得。



道家解酒妙法


解酒的法子有两套:揉胃经的足三里、下巨虚和足底小肠的反射区,再使劲揉肝经的中封穴、太冲穴,再吃生萝卜、西瓜、莲藕、梨、藿香正气胶囊、大山楂丸,这样可以增强肝的解酒毒功能。


经常有应酬的朋友在赴宴前不妨每人的手包里都随身携带上藿香正气胶囊和大山楂丸这两种常用药,且在酒后按摩自己身上的穴位,会觉得效果非常显著。


酒,很多朋友对它有着难以割舍的嗜好,但酒终究不是水,过度饮用带来的诸如脂肪肝、胃肠及神经损害都是健康的大敌。饮酒成瘾者及为了工作应酬多的人该如何减轻酒精对自身健康的伤害呢?


下面提供一些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一些治疗的绝招


如果你饮酒至醉,腹中难受,头痛恶心,隔了一晚仍然不见好,通常称为宿醉,治疗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用拇指揉按腿上的足三里穴了,按揉的同时如果你感到腹中舒服,有肠蠕动的感觉,证明酒食已入小肠,需同时揉下巨虚和足底小肠的反射区,通常10分钟就可明显缓解症状。


若点揉足三里恶心反而加重,证明酒食仍停在胃中,此刻则需要手指探喉催吐;因为食物和酒精已造成对胃的伤害,而胃粘膜上有急性炎症发生,食物和酒精此时和毒素没有区别,最好能吐干净了,症状才可消失。吐的过程中可以饮用加少许盐的水,可以帮助清洗胃粘膜,将更多变质的食品带出来。


然后揉中脘穴和足三里,再加揉足底胃反射区及太冲穴和中封穴,就可以增强肝的解酒毒功能,同时服用藿香正气丸,然后稍事休息,通常1小时内可解除症状。


2、吃点这些就可以预防


治莫如防,如何防止酒醉和酒精的伤害非常重要,一些日常的蔬菜水果和一些便宜的中成药就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生白萝卜:解酒功效最强当属生白萝卜,寒热体质都适用,饮酒时吃些萝卜可防止醉酒。


西瓜、莲藕、梨:热性体质喝白酒时可吃些西瓜、莲藕、梨等清凉之品。但体质虚寒者忌服。


藿香正气胶囊:喝冰镇啤酒过多,可服几粒藿香正气胶囊。


大山楂丸:食肉过多服用大山楂丸2丸,可预防酒肉过多引起的脂肪肝及消化不良



法讯丨癸卯年正月初五,三官廟“接财神•补财库”斋醮大法会启告!年尾扫除,神像和香灰应该怎么清理?一言止杀,邱处机祖师的治世奇功是什么!“先天一气”是修道的真种子,如何得到先天一气?千古名方甘草干姜汤,防风寒 ,强体质!你真的了解“上善若水”吗?最全修道入门,老道长万字长文告诉你!解读被人误解的道法自然!古传丹道守中法,专为中老年人修炼所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