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行悟透这“七个字”,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真师无所不在”!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1


古人云:“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多少炼丹赤子穷精竭神,搜书稽籍,特别是近二十年的气功热潮使得人们对未知世界关心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气功进入了低潮,求知却永远是高潮。然而能够得真传一句话却真不容易。


因为人的识神并非是能兼顾阴阳的主宰,它是元神的对立面,所谓“假言”者被其捧若明珠,“真言” 者却视作粪土,这附合阴阳的变化。因此在修行炼丹的道路上不能以识神的好恶来决定接收对象的良莠。良骏败于拙御,智士衰于暗世。良马因为驾御者的拙劣而失败,素质好的修行者却因为被识神造成的盲目而迷路。吾所传给众位修道者的一句话是:“尊师悟道灵性通。”


修行路上,“身与名难两济,功与神鲜亦全。支离其德者,苦而必安;用以适世者,乐而多危。”(《抱朴子·博喻》)德不可不重,身、功、德用以适世,可以给修行者带来快乐和兴奋,却同时也给人带来危及性命的结果。


炼丹者不悟道,如同修真而不求真心。元神所修得来的能量如果没有悟道的灵性相通来配合,元神迟早会被累死。因为人体是元神的房舍,这个房舍的主人只允许存在 一个。多一个主人管理就不是正道。忘我无为的根本作用就在此。



2


灵通,灵圣,灵台,灵性,这四种境地最终都要回归到灵性这个真我上来。有了灵性,师即是我, 道亦是我,仙也由我去做。灵性的作用像一位明师,有了灵性,修真不难,得道亦不难。很多学道之人宁愿穷毕生之精力去求法而不愿意返求自己的灵性,在法无定法的变化中搞得无所适从,最终还是会一无所获。


“尊师悟道灵性通”这个问题上最难的恐怕是尊师了。师不为师,众人为师,真正的师父是无所不在的,他利用每一个出现在你身边的人来考验你,那就不像张道陵十试王升、汉钟离十验吕洞宾那样简单的故事可以借鉴了。没有悟性生于真心,求得灵性通达大道(师)是难上加难。


怎样才能使阴神出壳呢?这是每个丹士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法术上抵御万邪的根本大法就是悔过迁善法。当然悔过和迁善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悔过是使人的诸神所累、所缚得到解脱而至虚空。迁善则是继续提高诸神的能量,使其能常居道乡,常明己心是一种方法。明己者,自知心在如何想,行在如何做。


迁善,是使我们修真者的思想和行为往修道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上去想去做。迁善是提高自己修为的过程。但是作为随时的善念,那范围相当广大。定境、观心、止念、 反省、观想的五转玄功是随时的善念的五个重要环节。


吾对善念的定义如下:“无处不以道莅天下,无时不以上德对人间,修行中以无为去生活,做人至处下而无争。”人易随景而易其心。不易由反思而“德”其心。这是一个灵性的问题,也是人的本性问题,牡丹好孤芳自尝,公鸡好自鸣得意,狐狸好自作聪明,狡兔好穴住三窟,朽木好自怨自艾,人心向外,好完美至极。人如果把万物作镜子,实质就是常备道心。道藏于至朴至简的万物万象中,人却很少有留心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做到这一点,随时的善念就在其中了。



揭秘,内丹养生与其它养生方法高妙之处!常按这里,能激发阳气,克制体内阴寒!《道德经》:三种性格,命最好;三种德行,福最大!道家筑基功,吐纳法!最好的养生,原来是这个!《太上感应篇》为什么备受“三教”所重?丹道修炼指迷:道家打通小周天的功法!大师说道,戒为天地之枢纽,神仙之根基!修道在己,除杂念方得本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