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润吗?——有感于近期朋友问询出国者剧增
润这个词儿流行起来,成为最近红火的话题,是始料未及的。
因我也是刚润出来不久,自然也接到诸多师友的询问。事后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回答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不妨整理一下。
众所周知,前一段一些事件,导致很多中产家庭集中性地产生这个想法,很多都是一时脑热,现在仍有此心的应该是铁定了心的了。然而,作为一个将近五十才润出去的过来人,有许多想法想跟大家分享,帮助大家能全面地多方位地考量。
个人以为,这篇文章可能对那一部分人尤其有参考价值,即认为自己这几年的经历验证了被铁拳砸过的感受,所以准备砸锅卖铁也要润的一批人。
对于这类朋友,我先奉劝一句话,朋友们润来之后,也许会有一段失落期,或者来一段蜜月期,觉得什么都好,即使被民煮自油炸过,也不在乎,但是时间长了,大多会比较平和地对待自己的选择。
润理应是一个人冷静的选择
润是一个选择,用平和语气的方式叙述,我会把这个选择当作生活方式的变动。然而,一定有很多朋友期盼的是对原有的人文环境的决裂的解释,对某事某种价值的批判愤而出走以明其志,但那并不是本文所感兴趣的,而且事实上笔者以为这样的动机大多是长久不了的。
上个月,我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朋友发炫耀贴——“几英亩土地,在树林中,通公路,政府会定期来收走垃圾,小孩上学也有校车。上海的精英们,你们与其住在1千多万人民币一套的,不如花大概100到200百万美元/加币,买一个这样的房子,安静的居住,邻居根本看不到你,还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天人合一的乐趣,何乐不为?”
这个帖引出下面一群评论,然后原推主趁热打铁地又发了几张照片。不知推主是不是改行房产中介,如果是的话他的目的看来是达到了。下面的跟贴评论大都是附和艳羡,都竞相赞叹他从中国“鸽子笼”飞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想像其心情仿佛蜜月中人。
巧了,上个月正好我在读的《枪炮病毒和钢铁》的作者Jared Diamond另一部作品《崩溃》,作者谈到自己从喧嚷都市来到蒙大拿州,看到那人间仙境,其心情与上面那人颇相似。
“道路长又直,谷地平坦,农田一望无垠,西边是顶峰白雪皑皑的比特鲁特山,蓝宝山则从东边陡然升起。如此壮阔的风景,美得让人悸动,我真是开了眼界,内心充满一种平和的感觉,而且能从一个特别的角度看待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蒙大拿美得令人震慑:像我和斯坦这种在市嚣中长大的人,对蒙大拿自是一见钟情”。他的很多朋友都“愿在此终老一生。”
尽管这是部学术作品,但作者真是不厌其烦地描述美景和他“润”到此地的决心,联想到高分美剧《1883》和《黄石》的情节,达顿家先祖抱着自己重伤将死的女儿选择此地作为她长眠之地,正是因为书中所描绘的美景,“蒙大拿的长空、四周的山峦和平坦的山间谷地,才能徜徉其间,把这绝美的景色变成我的日常生活背景,将这山水纳入心胸。”
然而,极具吊诡的是,蒙大拿本地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却极厌恶故乡的环境。
“在蒙大拿出生的孩子,很多人都不喜欢蒙大拿的生活方式,长大后纷纷离开故土。”“我的朋友发现,自哈密尔顿高中毕业后,其同班同学中有70%都离开比特鲁特山谷了”,作者提到另外两个朋友,一家的8个孩子全都离开了蒙大拿,另家的8个孩子中有6个也离开蒙大拿。
所以,润的朋友们要作为一个准备,就是第二代可能会润回去。你这一代在国内见人多了极想见景,亲近亲近自然,下一代呢,见景儿多了,极想多见人,渴望摆脱孤独。人多的地方机会多,尤其是像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更是提供了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会。
人们在任何一个地方待得时间长了就会疲劳,好多都会有润的想法,尤其象中国这样人口巨大的国家,想体验美加这种普遍的独立屋的生活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无它,地理决定了命运。
我2009年第一次来到美国,落地亚特兰大,我的导师,一位欧洲裔的美国教授,从机场接到我,开车一个多小时把我接到他家里歇脚。他屋外四周全是茂密的丛林,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竟有小鹿来觅食。当时我感到震惊,我记得我对他说,即使中国最富有的阶层,也能得享受这种生活方式。言语中带有十足的羡慕和感慨。
然而,他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儿,却早早地毕业去了钢筋水泥丛林的大城市打拼了。
上海人,中国各地方的人,想润出来,也是人之常情。但似乎不宜拔高到出谷迁乔,摆脱愚昧,脱胎换骨,光宗耀祖的高度,仿佛就你有见识似的;不对,哪有什么光宗耀祖,有些润出来的人形容自己的“成功”,是终于断了污染他的文化纽带,重认了新祖宗,获得新生。在国外,这类人可真不少,文章一会儿给大家列一同见识一个。
再次引述Jared Diamond书中的话:“我们比特鲁特山谷的孩子一个个都走了。来自电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山谷外的世界多么多姿多彩。相形之下,这里的生活就单调多了。外地人喜欢把孩子带到这里,让他们在大自然中长大。后来却发现,孩子要的不是大自然”。
润不润,终究是自己这一代人的选择,而到了第二代,很有可能他们会另有自己的想法,尤其过不了几年中国经济体量超过美国后更是如此,而且这仅是一个开始,最终中国的经济体将是美国的两倍甚至更多。到那时,你我现在熟悉的秩序,可能都要变动了。
所以,第一代润者们在下一代的教育上一定不要辜负他们。
重新认识中国式教育的价值
还有就是小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一直觉得美国加拿大基础教育有太多问题,亟待改进。
举个例子,我娃们在加拿大读小学,刚读了不到一年,但我一直要求她要跟上海的教育同步,所以对比十分鲜明。现在三年级快结束了,上周我娃对我讲,班上数学课终于开始进入乘法了,先讲了一一得一,一直讲到一九得九,就这还有好多同学不理解,而她晚上回来上上海的同步网课,也是三年级,她们班已经早已学完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两位除三位数,现在正在学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我家老二上的是一年级,这不一年级马上快结束要上二年级了,还是20以内加减法。当然,你如果能忍受这种教育,或者你觉得有能力自己辅导,或找机构定期补课,这就算不了什么。
然而,我认识很多在从国内出来的家长,很欣赏这种教育,认为这种教育释放孩童的天性,没有因知识填鸭而过早地抹杀儿童的创造力。
不客气地讲,我觉得朋友们熟悉的这些说辞都是不切实际的想象。美国加拿大公立学校系统的基础教育真是太过于放纵了,可以说这类基础教育真是快乐教育,能不快乐吗?天天跑跑跳跳,唱歌跳舞。而美加科学技术人才靠的是大量移民,本土人才培养空心化。如果家长不课后加把劲,孩子长大了知道自己努力的真不多,时间也大多来不及,最终能成材的比率更少。
有位国内来的访问学者跟我争论,说美国的基础教育理念多么先进,我问他,你现在所在的大学的合作导师是哪国人?是不是新移民?答案是印度人,是新移民。实际上不光他的导师,可能整个大学也挑不出几个本土教育出来的教授。
争论不欢而散,我最近也一直在想,美国大学多么世界领先,说诺贝尔奖多少美国人,然而,仔细思考的是,这些人才的领先优势是由外部教育供给为主,还是本土教育造血为主?作个统计,诺贝尔奖得主多少移民,即使是美籍的其中多少是年轻时在美国本土受的基础教育?
所以说,如果不凭借好山好水丰资源以及较公平的环境吸引移民人才,而只靠自身造血,如果不是美国国内长期的和平环境和经济雄厚的积累,美国就吸引不了大量人才,而只能保证不流失就算不错了,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衰落得更快。
即使如此,很多国内来的家长还是会把美国加国的基础教育过于美化了。比如他们认为西方教育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灌输,儿童的天真得以保存,却不知道加拿大小学到中学每天上午都要起立唱国歌。甚至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虽然一天只上一小时课,但也要正儿八经地播放国歌,学生们在家里立正演唱。
还有就是语言的问题。我见识过不少崇拜英语的中国家长,甚至有极端的家长,鄙视中文,认为就英文更文明更先进,表达更精确。一位化学博士,技术移民加拿大,他说,中文,不适合高级文明的沟通,里面有很多屎,坚决不让自己两个儿子学中文。他有不少粉丝,其发言,很多人喝彩,说他句句清流,那些不同意他的观点的人,被他的粉丝形容为“不具有理解真理的能力”。
这种家长就是我前边提到的那种人,他们无意中在渲染自己润的“成功”,总不忘表达自己的蜜月中的喜悦,回望自己母国文明不仅谈不上怀念,却是满满的埋怨的那种人,仿佛过去他所受的熏陶是在污染辜负他的落后野蛮文化。他现在于加拿大买了农场种地,他自述很热爱上帝,认为自己真正见识了所谓中国饮食文化的浅薄,西餐甩中餐五条街,如果你爱中餐,有一颗中国胃的话,那你就不能理解自由与平等。
现实中虽然这种极端的家长不多,但轻视中文的也常见。我却属于重视中文更甚于英文的那种家长。
从感情上讲,接近五十的我,内心却越来越依恋中华文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越来越有理解,所以,我一直要求孩子首要要学好中文,很重视孩子的中文能力。我的小女儿,七岁,能找到的所有郑渊洁的童话都读过多了,现在正在阅读《哈利波特》全部七册看了两遍;她姐姐九岁哈利波特中文版七大本就看了四遍。
确实有些家长因为自己的好恶,就是想孩子被西方文化彻底同化,抹掉母国文化的痕迹。首先,对此任何人也没有资格从道德层面上有任何谴责,人家也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所倾心的文化主体的种族,有足够宽怀的胸襟接纳你们吗?觉得这样安全吗?
从2016年特朗普的次次种族主义狗哨,到愈来愈频发的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再到纽约州少年杀手宣言中的亚裔描述,“普通的东亚人往往在学术上比普通的白人表现得更好,这当然会带来更多的技术和更高效的工作。然而,他们不属于白人文明。为了保护我们的文化和民族,我们必须在物理上分开”,以上种种,都深刻地反映了占欧裔人口相当大比率的民众人心底是对华人对亚裔是排斥的。你读的圣贤书再多,无论多么服膺建国先贤的公义公平的政治理念,然而,实际选票游戏常常会流于这种有浓厚歧视心态民意基础的民粹政治上。
永远别忘记,1882年美国国家层面的反华情绪使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而取消《排华法案》距今不过几十年而已。
谁也无法预料世界历史的走向,哪里的岁月也可能静好不再,如果外部世界开始充满恶意,总有一个与润出来的人们同文同种的故国可以作指望。这也是犹太人血的教训,也是这个族群立志一定要建国的原因,如果再有某国鼓吹反犹主义,那国的犹太人总不至于像当年的德国犹太裔公民一样无处可逃,任人宰割。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屡屡因政治原因使好多华侨逃回故国,历史是今之镜鉴,哪个能保证往事不在某国重演。如果真有那一天,然而那时自己的子女除了肤色样貌一样,但却不会中文读写,不会少了一项未来生存或发展的选择吗?
退一步,即使不谈文化情感,就仅从功利角度考虑,学中文将来一定有很高的回报率。连特朗普的孙女们都在学中文,国内人士润出来,很多小孩子中文只会说,读写都不会了,我觉得十分可惜,他们的父母也太轻率了。
毕竟,刘亦菲、谷爱凌等等二代移民都来沾中国发展的光了,所以还得给自己的家人多留一个出路,这也是对孩子的负责。
上图是我参观博物馆发现一件一百年前先润者的中式棉衣
经济形势的东升西降
过去的一个世纪是美国梦的世纪。
想想也是,人家开汽车看电视的时候,这边还吃不饱、人斗人呢。除了制度上的差异问题,还真有人均资源的问题,史家许倬云写得好,盎格鲁人抢来的印第安人的土地上,松鼠从匹兹堡跳到芝加哥,不用落地,这资源之丰富,中国也有过,那估计是在汉武帝时。
然而,帝国终有衰落之时,美国这几年开始显现出来了。
凡感受过纽约的地铁,就能体验到美国基建的落后,这只是一个缩影而已。笔者在新奥尔良开车,卡特里娜飓风已过去十几年了,新奥尔良的路况还到处是坑坑洼洼,人行道也很少有整齐的地方,高高低低参差不平,推个婴儿车都把轮子撞坏。
拜登上任以来,带领美国政府推出的基建计划,在我看来,能够支撑全面地修修补补就不错了,更别提什么更新添置和提高了,也别梦想高铁什么的大型基建了。而与之成鲜明相对比的是,中国基建发达的程度举世瞩目,各项“最高”“最长”“最快”的世界纪录屡屡打破,甚至到世界十大的排行榜大多也是中国基建,比如世界最高人造桥梁前十中竟有九座桥是中国基建的作品。
我妻子公司的一位美国主管来上海出差,他是一位迪斯尼乐园的忠诚粉丝,有一日,工作完成已接近晚上,临近闭园,但明天上午飞机回美国,他急不可待地买了票进上海新开的迪斯尼乐园去看看,第二天,在机场他对我妻子说,我这几天到中国各处出差,看新建的迪斯尼乐园,加之坐上海的地铁,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站在人类的未来,现在要回美国去,就是回到古代。
十几亿勤劳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民,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拥有齐全部门产业链的工业国家。西方不能正视这个世界格局的转变,美国不能适应自己的衰落,不能低调下来,用一二十年着力解决自身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反而急于搞对抗,这是因为美国不愿接受另一个超级强国的存在。
中国的世纪马上就要到来了,美国不愿承认,国内很多人也不愿承认,上海封了两个月,就相信中国经济要衰落了,越南要崛起了。而事实上是,与越南对等的竞争对手,最多是广西,再大点越南就找不到了。
某种程度上,我也跟这些人一样,希望越南等国家经济好起来,周边睦邻经济一起上,一起变富有利和平。然而,他们可能是心魔问题,可能有一个美国梦,为了验证这个梦的华丽正确,越南可以崛起,然而,中国能崛起成创新中心制造业强国还像话吗?
这种心态,也没什么,毕竟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好多国家的人也都有美国梦,甚至写过《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也承认自己有过美国梦。
“在我22岁的时候,我体验了一次‘美国梦’……这是我第一次踏足于美国土地,且我的工作很快得到认可,这种感觉非常好。这是一个懂得在它需要时如何去吸引移民的国家!”然而,仅三年之后,托马斯·皮凯蒂就决定永远离开美国,回国发展。
当下,美元霸权可能消解,第几第几的岛链可能进入历史,世界经济格局将要发生变革……
会不会,将来我们中有美国梦的多数会跟皮凯蒂一样经历一个“梦的解构”,迎来醒的时刻。
润的价值观
我为什么润?前文提及,中国将来经济再发达科技再先进,大多数国民也享受不了独立屋,没办法,地理决定命运。谁让郑和的庞大舰队技术资料全部被焚,祖上再没机会给华夏子孙弄点地广人稀的殖民地享受呢,然后,碰巧你如果个性喜独处清静,那么,现在就可以润一下。
黄河青山,长江长城,就这么点儿地方,说大也不小,说小也挺挤,毕竟人口世界第一,加之东亚文化,为出人头地必然要卷来卷去付出极大努力,你如果不想孩子体验你高考的艰难,那么,可以润一下。
润了之后,孩子们大体上都会喜欢美国或加拿大中小学的,为什么?轻松快乐呀。小学跟六年制幼儿园似的,跑跑跳跳,舞蹈手工,过得很快,资源丰富又主导世界经济秩序,机会也多,孩子只要不是太贪玩,稍微用点功,付出国内小孩子百分之三四十的努力,就能有体面的专业工作,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心疼娃,可以润,但是,也请注意,在中国,再捣蛋淘气不爱学习的娃,长大后再不成器,也大体上不会染上毒瘾,自由得无家可归,行尸走肉一般在市区晃荡,或面临枪支泛滥的危险。
所以说,润确实是一种个人选择,是基于实用主义的一种选择,得之失之,寸心所系。然而,这种选择如果是个人意识形态追求的附产品,那么,一路走来,多半会失望的。
知识分子们“轻本”这也正常,甚至“媚外”自古皆然,柏拉图身为雅典公民,却痛恨雅典民主制,推崇斯巴达的严苛专政;亚里士多德作为马其顿人,醉心于异国雅典的民主制。然而,柏拉图出国游历一大圈,想去国外实践政治理想,结果灰头土脸回来,大大矫正了自己的三观,开始正面认识祖国雅典的法律制度,“出国就爱国”了。
这也是我个人的经历,年轻时润是追求所谓一种“乐土式”的存在,现在呐,嗨,就那么回事儿。中国有诸般不好,方方面面,且需更张,然而毕竟血肉相连,你想断,可世界心目中还是要把你联上;美加欧有诸般的好,然而衰状愈显,巨变前夜,其气度变小,自信日销,更要命的种族忧虑,也不知会不会历史重演。
我为了润,还把上海的大学教职的饭碗扔了,现在吃老本在外边混着,这个险想必很少人敢于承担的,怪不得我先前的学生都说“老师您真勇敢”。
对本科生研究生等青年人来说,过去如有找我咨询的,我是一律鼓励出国的,让写推荐信也一律欣然推荐,总之,年轻人,无论留学工作,总能长些见识,都是好的。而那些成熟人士,在国内如我一样有一定根基的中年以上人士,润前要三思,起码“润观”不妨调校一下,心态平和,准备充分,才不至顾此失彼。
以文会友,请关注支持——
推荐阅读:
撼山易,控枪难——美国司法和政治如何阻碍美国控枪?为什么美国解决不了枪暴泛滥?
纽约少年杀手180页“屠杀宣言”写了啥?他的“中国观”和“东亚观”?
加拿大遭贼记:窃贼自信从容的气质让人难忘——枫漂日记 2022/5/5
《顿巴斯》:乌克兰血锈地带的灵魂绞杀
犹太人是总统的国家怎会纳粹化?
(邮箱qiaojialan@gmail.com 微信zm_qjl)
请点击右下“在看”支持,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