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反叛蕾丝边 Rebel Dykes

酷儿小分队 Queer Squad 2021-12-03

本片观影于2021慕尼黑酷儿电影节QFFM
关于电影节详情见推文【电影】2021 QFFM 慕尼黑酷儿电影节

Rebel Dykes 《反叛蕾丝边》,Harri Shanahan/Siân A.  Wiiliams,2021,英国,82分钟



"Life in the 1980s? Well... it was exciting, it was scary, it was fun, it was poor,  it was a great time and a terrible time to be young and queer in London." Debbie Smith

“80年代的生活?怎么说呢,是很刺激的,同时又很可怕、开心、贫穷,对于一个在伦敦年轻酷儿来说,这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糟糕的时光。” 黛比•史密斯


其实人们很难得把蕾丝边和反叛联系在一起,不论是在过去几十年女权或者是酷儿运动之中,还是在如今“姬佬-基佬”的讨论里,蕾丝边群体要么是被看作“默默无闻”成为“直女最后的港湾”的老好人,要么是辛勤工作努力学习争做性少数群体中的“模范榜样”,再或者是带着自嘲式的幽默和辛酸,将“床死”和“挤眼”进行到底。(传说中隔壁基佬已经为寻找另一半扬帆远行,而姬佬却还停留在软件挤眼。不是我说的。)就连在性少数群体发声和争取权益的世世代代中,蕾丝边们的声音从来都不是最大的,除了女性本身就被主流社会噤声的一部分原因之外,她们与社群的脱离、被父权社会强加的一些标签如“阴柔”和“脆弱”等都造成在即使在反异性恋霸权的大框架下,也相对显得略为边缘。这种边缘性则更容易加重对这个群体的污名和偏见,蕾丝边群体常常背负厌女和恐同的双重压迫,甚至在种族以及文化身份的介入后还会被加以多重束缚。也正是蕾丝边身份的特殊性,对于女同群体的呈现也显得格外重要,而不是任凭他人随意代表。那些被顺性别直男凝视的女性间情欲,那些被社会规训所捆绑的特定气质,包括拉拉只能负责展现女性间的“纯洁”和“真挚情感”,以及那些不必要的百合气息、恋姐(母)情节,或是因为缺少和异性相处或被其伤害而走上“歧途”的说教言论,都需要蕾丝边们站出来勇敢地说一声:“放屁!”。

那么,当你受够了这些无脑的陈词滥调,你的怒气已经被点燃,你的情绪也就因此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就有这么一群反叛蕾丝边们,在呼吁女性权益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性少数身份向主流社会大声呼喊过。在高举“个人的即是政治的”这面大旗时,她们纷纷建立自己的社群,在女同群体内部点亮每个曾被压抑灵魂的点点滴滴。她们用摇滚、艺术、表演和社会活动表达自身的诉求,用行为、言语和澎湃的热情记录这段“她”历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她们的方式——不管激进的还是保守的,在见证父权制在既往时代中给性少数和女性定罪后,依然骄傲地讲述着属于她们的故事。

Brixton Dykes on the Rampage,来自“Rebel Dykes”

《反叛蕾丝边》是这样一部令人热血澎湃的纪录片,在短短的82分钟里,导演们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对音乐与图像的再次创作,为我们呈现出一部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轻松而又沉重的,既娱乐却又政治的,属于上世纪八十年伦敦一群蕾丝边的口述史诗。关于伦敦为数不多的蕾丝边酒吧、关于情欲、反撒切尔联盟、占领空房运动和BDSM俱乐部,多个当时无畏的蕾丝边和其他性少数们,在镜头前回忆自己激进而又大胆前卫的青春时光,然而这些珍贵的个人叙述,也为之后的蕾丝边们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使得她们能接纳自己的身份,从而更为大胆地“现身”。


电影《反叛蕾丝边》其实属于一个名为“反叛蕾丝边历史项目”中的一部分。这个项目主要记载了80年代间发生在伦敦的一系列由后朋克蕾丝边组织的团体和活动,也见证了整个蕾丝边社群建立的过程。就是这样一群被撒切尔政府边缘化的女朋克们,为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正义大胆发声,积极地参与到了80年代至90年代的政治活动中。其中一些具有历史性社会运动包括Greenham的反核战运动、占领南伦敦妇女医院、反审查制度、性积极女权主义、性工作者权益、艾滋行动主义等等倡导女性以及性少数群体权益的社会运动,这群积极的倡导者们则更是在原有的社会运动中融入艺术和文化,将个人的欲望和个体叙述纳入公共话语之中,同时也丰富和滋养了亚文化的发展。

The Rebel Dykes Art and Archive Show

“Dyke”一词指代女同性恋者,通常含有污名化的意味,多数表现为主流顺性别异性恋群体对女同性恋戏谑和调侃的口吻,特指一些性别表达偏“男性化”(俗称铁T、Tomboy等等)或者带有中性性别气质的蕾丝边,这其中当然也涉及厌女思想以及对女性间欲望的蔑视和仇视。不过随着同志运动的扩展,这一词现多以俚语形式出现,并且用于女同群体比较正面的自称。这部影片之所以叫“Rebel Dykes”,想必也是突出强调这样一群曾经被污名化的铁T们,为当代地下蕾丝边文化做出的努力和付出,不论是广义上增加对女同群体的可见度和多样呈现,倡导其他酷儿走出柜子,试图创建一个安全和包容的空间,还是狭义上在女权群体内部“合理化”铁T的身份,从而打破部分女权主义过于提倡性别分离和性别本质主义的视角,给予所有人一个自由表达自我的平台。

Image by Renee Matić 


说到当时的蕾丝边亚文化,不得不提及在伦敦各大蕾丝边俱乐部演出的蕾丝边后朋克地下摇滚乐队“Sister George”,“Mouth Almighty”和“The Sluts From Outer Space”(非常女权和后朋)和穿越伦敦的蕾丝边摩托帮“the Black Widows”(黑寡妇),以及随着BDSM文化流入而产生的蕾丝边S&M俱乐部“Chain Reaction”。除此之外,这些叛逆蕾丝边们还创立了地下情色杂志“Quim”和“On Our Backs”,印刷一些展现蕾丝边情欲的摄影作品和文字,然而在之后却遭到许多女权主义“道德警察”和父权世界的审判,理由是过度宣传暴力和色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父权社会的权力关系;而对butch(铁T)和leather lesbian(穿皮革的蕾丝边,可以看作是BDSM亚文化相关)的批判也因此延伸开来。部分女权主义者和女同认为这有悖于女权主义倡导性别权力平等的原则,并认为BDSM等一系列文化都是仇女式的暴力行为(比如差不多同一时代的女权主义者Andrea Dworkin和Susan Griffin)。然而一些喜爱BDSM文化的蕾丝边和女权主义者们却坚持认为这是性解放的最佳体现,女性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欲望和身体,人们应该抵制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和束缚,而不是在这里评价和指责他人的性偏好。


Chain Reaction event poster, from the personal archive of Karen Fisch aka King Frankie Sinatra

不仅BDSM和铁T文化在当时遭到抨击,跨性别群体整体的低可见度导致人们对跨性别女性蕾丝边也充满偏见和敌意,一些变装主题派对或者是蕾丝边亚文化俱乐部甚至不欢迎跨性别女性入场,将同为酷儿群体的跨儿们排除在社群之外。人人都渴望自由,但自由却总让不同利益相互碰撞,涉及到酷儿群体时则更是如此,别说几十年前了,现如今不也是如此吗?

虽然的确存在诸多纷争,但蕾丝边们反叛的精神却为人们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的酷儿群体,让主流社会听到她们的呐喊和欢呼。性少数群体的口述历史和呈现是如此重要,因为她们并不想被任何人代表,也不愿意被父权社会消费。人人生来平等,女性是如此,爱女性的女性也是如此。

Rebel Dykes官方网站:

https://www.rebeldykes1980s.com



撰文:Pei
校对:acui

往期推荐
女性主义 x 影像 | Sally Potter的实验美学和独立影像
【电影】New Queer Cinema 新酷儿电影
【游戏】酷儿&性别友好游戏安利【上】
【游戏】酷儿&性别友好游戏安利【02】



Queer Squad 酷儿小分队 
探讨性别和种族以及多元文化议题
Let's embrace the queerness!
微信公众号:Queer Squad


欢迎联系我们&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queersquad_de@outlook.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